一個醫生能把第七版《診斷學》全部背出來,並且知道哪行哪頁,算厲害嗎?

筱葉066


能把《診斷學》一本書背下來,分兩種人。

第一種人特別勤奮,特別刻苦,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第二種人天生智商高,過目不忘。

對於第一種人來說,背熟一本《診斷學》,離成為一個合格醫生還差得很遠。

醫學生在大學階段需要背的書太多了,下圖只展示了一小部分目錄。

下圖是一個大三學生曬教材:


這麼多書全都背熟,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恐怕就難以做到了。而且意義也不大。因為每隔5年,教材就全部更新一次。現代醫學技術發展特別快,有很多舊內容被淘汰,新內容被加進來。

就算背會這麼多內容,可能可以做一個合格的醫生,但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醫生。醫學內容表面看起來是以記憶為主,實際上更需要一個理工科的頭腦,把所有這些知識融會貫通。

教材並不可能教授全部的知識。醫學生順利畢業之後也只是個醫生的半成品。還需要在臨床實踐中再鍛鍊幾年才可能真正具備一個醫生該有的能力。這個時候才能真正考察出是否有把書本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

對第二種人來說,那就是學霸,學啥都NB。如果專心從醫,也一定會很厲害。


鄭醫生百嗑


我的一個老師,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可以倒背如流,甚至書上那裡的標點符號錯了都可以標出來。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某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內經》研究國內並肩者無幾。但對治病卻……。你說他怎麼樣?只能說術業有專攻罷了。


楊林古中醫


一點都不厲害!能背會書的人,只能說他的記憶力不錯!但醫術怎樣,當另別論! 現在拿著醫師證件,相貌堂堂地坐在醫院裡的,不一定是優秀的醫生。他們說起理論是口若懸河,貌似宗師,善男信女也是絡繹不絕地求醫。但開出的方子,缺療效甚微。 記得洛陽市一個朋友的外孫,他9個月大引奶積而腹瀉。經三甲醫院、個體門診治療20多天,仍然是拉稀不止。吃藥,灌腸無所不用。朋友說起此事都急哭了。詳聽症狀,餘囑其“保和丸”喂服,一頓顯輕,兩頓即愈。遂,減小計量,連服五天,徹底痊癒。花錢不足一元。此前在醫院花費2000多元。不知道那些醫院的醫生是什麼目的,什麼樣的醫術!


鍾愛一生74643064


【我是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的李炎大夫,歡迎和我交流醫學、健康的相關話題!】

首先,這個醫生記憶力超群,兄弟佩服佩服!!

但是,這項“技能”除了用來炫記憶力和考試,對於臨床工作沒有什麼用處。

第一,人腦不是電腦。你的記憶力再強,又能強過最普通的286電腦嗎?如果記憶力好就能幹好醫生,那麼整一臺電腦把醫學教材存進去是不是就能解決所有的醫療問題了?目前“記憶力”最好的IBM Watson人工智能綜合了所有的醫學文獻,號稱能代替醫生,現在不也被證明是一個失敗的計劃嗎?

第二,醫學是不斷變化的科學,每天都有層出不同的文獻和研究成果出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第七版《診斷學》從出版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過時”了。與其把基礎的教材被得稀爛,還不如關注一下最近的研究進展。

第三,醫學是需要臨床的,需要接近病人、靠近病人、掌握相關技能,還需要有較高的溝通能力和情商。我見過太多實習見習醫生,雖然背書滾瓜爛熟,但一見病人就氣場全無,一上手術檯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放。只是背書能力強,沒有辦法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李炎醫生


從記憶力來看是很棒的!但是應用到臨床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


波子哥廖新波


我的內科學一個教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師一上課就寫標題然後就開始講,我作筆記,把書一打開,發現老師是一字不漏的揹著書給我們講課,我很佩服,當然治病是在大醫院不比小醫院,一個人診斷就定了大醫院還需要上級或上級的上級醫師來查房或會診。確定最終的治療


胡建153926355


離開書本的自主診斷且準確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才算個好醫生,也不能算厲害,做到如下的醫生才能算厲害吧:

1.以患者為主,以檢查指標為輔的自主診斷,不完全按儀器設備的指標診斷,且與患者的體徵相符,之後的治療方案及實施過程、結果達到預期效果。才能算厲害。

不能儀器怎麼說,醫生怎麼斷,呼吸、血壓、心電圖等儀器檢查指標正常,結果人死了……

2.人是動態的有機整體,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主體,尊重生命,杜絕不確定效果的治療方案,簡單明瞭,利益代價分析平衡,以最少的付出讓患者得到最大的利益。活著,是人唯一的根本,只有活著才能有需求,所以盡最大努力及畢生所學,讓患者活著,或保持狀態,或恢復健康,或無疾而終。

3.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上工治未病”,預防大於治療,消除人體的致病風險因素,讓人在全長生命最低85歲內,不發生疾病,才是真正的厲害。因為一旦發病,就會出現身體受損,人力物力及金錢的付出,或得不償失。所以讓人不得病才是最高境界,才是真正的厲害。


肖伯謙


單單從知道哪行哪頁,這一方面就可以說很厲害了,主人問的是厲不厲害,沒有問臨床什麼的問題,你們就不要各種臨床不行什麼的了。


66說生活


基礎知識很重要,但更要會用!現在查資料非常方便,但當醫生,重要的是知道要查什麼資料。俗話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想到了,就是不懂,還可以查資料。想不到,就可能誤診漏診了。


無意3130


背《診斷學》教材,不推薦、不提倡、不批評。如果真有精力、能力,將來想從事臨床工作多背臨床課本,想從事醫學研究就多背基礎課本。全套教材學完只能說醫學入門啦,還有繼續教育等你來學習。所以,就是倒背如流《診斷學》,距離一名合格醫師還遠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