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飛追殺叛徒錢伯鈞,為何借用了警衛員魏和尚的步槍?

旭丿就湜遮漾紫


楚雲飛向和尚借的槍是日本的四四式步騎槍,一支專為騎兵使用的步槍,比三八大蓋短很多。

楚雲飛為什麼要向和尚借槍呢?按理說,楚雲飛去追錢伯鈞可以選很多槍的。讓我們先看看楚雲飛在當時的情況下可以選用些什麼槍:

1.楚雲飛自己的佩槍,應該是伯朗寧手槍(母的,公的送李雲龍了,呵呵);

2.三八大蓋、中正步槍(或漢陽造),抗日戰場上使用最多的槍;

3.斯登衝鋒槍,楚雲飛的衛隊用槍;

4.駁殼槍,抗日部隊中指揮員最喜歡的槍;

5.就是楚雲飛借和尚的槍了--日本四四式步騎槍。

以上就是楚雲飛在當時的情況下大概可以選用的槍械了。楚雲飛的佩槍勃朗寧M1910,此槍彈容小(只有7發)、射程短(有效射程只有50米,其實打過手槍的人都知道,超過25米,手槍是很難打準的了)。所以,追錢伯鈞,只帶一支勃朗寧是不夠的。

(一雌一雄的勃朗寧M1910手槍)

三八大蓋、中正步槍(或漢陽造),這是楚雲飛隨手就能得到的步槍,但這些槍太長,不適合騎兵作戰用。

(中正步槍)

斯登衝鋒槍,楚雲飛的衛隊用槍。這支槍倒是火力密集也算短小的,但斯登衝鋒槍也是有名的“黃油槍”,射程近、準度低,最大缺點是故障率高。在這種一槍決勝負的時刻,要是開槍時卡殼了,那是要命的事情。楚雲飛一個老兵,深諳武器優劣,當然不會選斯登的。

(其實當時楚雲飛衛隊是不可能有斯登衝鋒槍,斯登衝鋒槍直到我組建遠征軍時才進入中國,不過影視作品就將就一下吧)

駁殼槍,抗日部隊中指揮員最喜歡的槍。選駁殼槍去追錢伯鈞,是一個很好選擇。但是問誰借呢?當時身邊有駁殼槍的就李雲龍、趙剛、和尚及自己的副官。問李雲龍、趙剛借,這有點不合適,將友軍最高指揮的槍要去了,不妥。只能向和尚與副官要,但和尚的雙槍是老槍,鏜線已經磨得差不多了(楚雲飛贈槍時檢查過和尚的駁殼槍),不好。自己副官的駁殼槍當然會比和尚的好很多,楚雲飛可以用。但楚雲飛有其他考慮(下面談到),也是不會用的。

(李雲龍與楚雲飛大鬧鬼子生日宴會時就是用駁殼槍的)

這樣,就只有選和尚的日本四四式步騎槍。可以說,其實一開始楚雲飛就是要選和尚的四四式步騎槍的。楚雲飛戰場上什麼風雨沒見過?對各種武器自然是瞭如指掌,追錢伯鈞用什麼武器最好,楚雲飛想都不用想一定是選和尚的馬槍的。日本四四式步騎槍,相比三八大蓋,輕巧靈便得多;相比勃郎寧、斯登衝鋒槍則射程遠多了,精度也高多了。

最後,就是決鬥時的考慮了。錢伯鈞用的是駁殼槍,楚雲飛用的是馬槍,在近距離內對射,馬槍是吃虧的。但是,只要稍稍拉開一點距離,比如五十米之外,馬槍則絕對佔優了。楚雲飛追錢伯鈞,一定會是站在50米外的,50米外,無論準度、威力,駁殼槍都不是馬槍的對手。此時,錢伯鈞唯一的勝算就是出槍快了。可惜,楚雲飛是晉綏軍中有名的快槍手(錢伯鈞自己都承認的),錢伯鈞一槍斃命,結束了短暫的漢奸生涯。


50後男人


楚雲飛為何管魏和尚借槍?很簡單,和尚的槍好哇!魏和尚平時攜帶“兩短一長”三把槍,兩把短槍是抗日戰場上常見的駁殼槍,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令人眼熱的是那把長槍,因為那可不是一般的步槍,它是專供軍中貴族使用的四四式步騎槍。

日軍的騎兵部隊發端於幕府時期的貴族階層,在日本軍隊中,能當上騎兵的都不是等閒之輩。這些貴族對手中武器十分挑剔。起初,日軍給騎兵部隊配備的武器是縮短版的三八式步槍,這些貴族對此意見很大,覺得槍身還是太長,不適合騎馬作戰。後來,有坂成章為他們專門設計了一款短小精悍的騎兵武器,史稱“四四式步騎槍”。

雖說專為貴族訂製,可四四式步騎槍絕非浪得虛名,其作戰性能十分優異。《亮劍》劇中,魏和尚給師部送文件途中偶遇一隊日軍步兵,他用四四式步騎槍連續幹掉三個鬼子。當時我為他捏了一把汗,擔心他會被鬼子亂槍打死。誰知,魏和尚竟然能夠在射擊位置已經暴露的情況下,不慌不忙地騎上戰馬、從容撤退。從這一細節中可以看出,魏和尚手裡的這把步騎槍不是一把普通的步槍,它擁有超高的便攜性和超遠的射程。

四四式步騎槍的長度966毫米,僅相當於三八式步槍的四分之三;其重量為3.3公斤,比三八式步槍輕了一斤多。而且,考慮到騎馬作戰時不容易安裝刺刀,有坂成章專門為四四式步騎槍設計了摺疊式刺刀。這種刺刀在結構設計上,與我軍56式半自動步槍的刺刀基本一致,而四四式步騎槍卻研製於1911年,可見這款步騎槍在當時的先進程度。

別看四四式步騎槍的槍身長度不到一米,可有效射程卻高達500米,比三八式步槍還多出40米。其原因在於,四四步騎槍採用了更為合理的槍管結構設計,減小了火藥能量損耗,而且其膛線繞距比三八式步槍更大,從而增大了射程。

《亮劍》劇中,團長楚雲飛打算清理門戶,去追殺他手下的叛徒營長錢伯鈞。由於錢伯鈞是騎著馬逃跑的,楚雲飛要想追殺得手,必須有一款合手的騎乘武器,正巧看見魏和尚身上揹著一把四四式步騎槍,他當然要借來一用。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慕什塔戈


楚雲飛,是《亮劍》中黃埔軍校第5期畢業生,晉綏358團上校團長,八路軍獨立團團長李雲龍的好友兼對手,其部是一個擁有5000餘人的特大團,擁有一個炮兵營,戰鬥力非常強悍。

其中,一營是主力營,人數有2000人,事實上已經是一個團級作戰單位了,但1營中校營長錢伯鈞卻被日本人所誘惑,準備帶著1營投降日本軍隊。

錢伯鈞陰謀暴露,就狗急跳牆,準備除掉楚雲飛,在危險關頭,李雲龍率部擊潰了錢伯鈞1營,楚雲飛脫險後,借了李雲龍警衛員魏和尚手中的步槍,一個人一騎馬前去追蹤叛逃的錢伯鈞,並用此槍將其擊斃。

楚雲飛從魏和尚手中借的是一把日軍裝備的騎兵用步槍,全稱“四四式步騎槍”,全槍長度0.96米,發射6.5毫米步槍彈,此槍產量不高,僅生產了不足10萬把,曾裝備傘兵、騎兵、炮兵、工兵、通訊兵、輜重兵等日軍非主力部隊。

當時的情形時,楚雲飛身上只佩有一支9毫米勃朗寧6發彈匣供彈的自衛用小手槍,其身邊警衛員配備的英國司登式衝鋒槍射程有效,不足以擊殺叛逃中的錢伯鈞,所以臨時借用了李雲龍警衛員魏和尚手中日式四四式步騎槍。

四四式步騎槍,槍身比較短,就是西方眼中的卡賓槍,射程遠、精度高,故障率較低,非常適合騎兵使用。楚雲飛軍事素養很高,眼光獨到,一眼就看中了魏和尚手中的四四式步騎槍,騎兵手中的短步槍,在騎馬追蹤中要遠比手槍和衝鋒槍實用,非常適合楚雲飛這般出槍動作快的快槍手,果然,楚雲飛憑藉此槍,最終將叛逃的一營長錢伯鈞一槍擊斃。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抗戰時,我軍團級軍官的警衛員一般配備一長一短槍支,長槍是日造馬步槍,比其他步槍短,適合騎馬作戰,短槍即二十響大鏡面盒子炮,也就是駁殼槍。當楚雲飛被救後,他騎馬追殺叛軍,須用射程比手槍遠的馬步槍。所以他向魏和尚借槍。其實魏和尚在與日軍拚刺刀白刃戰時,使用的是長杆梭標,因為馬步槍的短尺寸不適合拚刺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