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如果山本特工隊連夜返回太原,李雲龍真的敢去打太原嗎?

勒克兒


這句話出自晉西北鐵三角丁偉之口,原話是:“這世上的事就沒他(李雲龍)不敢幹的,給他一兩個師,他敢打太原”。這句話的含義不難理解,就是說李雲龍的膽子比較大,敢做敢當。丁偉做為李雲龍的老戰友,對其性格非常瞭解,鬼子不管不顧的增援平安縣城。那只有一種情況,李雲龍的獨立團在打縣城。當團部人員疑問起來,才有了這句話。所以這就是句玩笑話,不必太過當真。

當時的太原城是日軍重兵駐紮的大城市,城內駐紮的日軍的不會少於一個聯隊,城外至少駐紮著兩個聯隊的鬼子。太原城除了鬼子駐紮的軍隊以外,還有大量的偽軍可以調用。這些人打起仗可能沒什麼用,但是可以給鬼子搞後勤。這樣一看,似乎太原城的兵力也不是很多,但太原周邊的城市還有大量的日軍可以前來增援。整個山西的日軍有數十萬,這兵力可不少了。李雲龍也不傻,手頭上真的有一個滿編師,也不敢打太原城。那樣的話,李雲龍將面臨數萬日軍的重重包圍。

按照抗日戰爭的作戰規律來看,想打下日軍重兵防守的太原城,直接攻打城市的兵力不能少於5萬,另外阻擊日軍援兵的部隊不得少於15萬。這就意味著參加作戰的軍隊人數至少20萬。1940年我軍發動的百團大戰總計動員兵力40萬,如果想拿下太原城,我軍要抽掉一半的精銳部隊。並且當時我軍還極度缺乏攻堅使用的火炮。為了攻下太原城,必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李雲龍的獨立團擁有的兩門意大利打打縣城還可以,打大城市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所以李雲龍不可能拿一個師打的下太原城,他也不敢去打太原城。那麼李雲龍怎麼報山本奪妻殺友之仇呢?李雲龍的性格不可能不報仇雪恨,並且他會想出奇招進入太原城。李雲龍很可能學習山本組建特種部隊,潛伏進太原城。在我軍地下情報人員的幫助下,尋找機會解救秀琴,幹掉山本以及他的特工隊。


兵說


這個肯定是不敢的,因為劇中李雲龍已經說了。李雲龍說山本如果回到了太原,自己拿他沒辦法,但是這小子跑到了平安縣城,那可就不能放過他了。而且李雲龍打這場戰役,其實不一定全是為了秀芹而打的,更重要的是一支這麼可怕的部隊,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山本特工隊第一次出擊時失敗了,當時他們的作戰目標是八路軍的總指揮部,但是撞到了孔捷的獨立團的暗哨,所以行跡被曝光,而這場戰役山本特工隊展現出來了可怕的戰鬥力。硬是靠幾十個人打退了獨立團了攻擊,自己還全身而退。

在獨立團吃了大虧後,李雲龍就接手了這一支部隊,李雲龍對特工隊的作戰能力非常震驚,也確定了自己防區附近由一支來路不明的鬼子,裝備精良、作戰能力十分強。為此李雲龍還特意報告了上面,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直到李雲龍自己遭到了這夥鬼子的襲擊,李雲龍才明白了這支鬼子真正實力又多麼可怕,僅僅三十多個人,可以做到悄無聲息的斬首自己的指揮部。所以李雲龍明白,這夥鬼子不消滅,日後恐怕襲擊的可就不是一個團部了。而且下次如果培養出100個這樣的鬼子,估計麻煩會更大。

所以李雲龍才會做出立刻攻打平安縣城的決定,不能放走山本,還有就是就秀芹。但是後來的表現說明了李雲龍最想的還是消滅這支後患無窮的部隊,為此犧牲了秀芹也是十分無奈的。山本特工隊如果沒被消滅,估計以後李雲龍覺都睡不著。


小司馬遷論史


抗戰神劇看多了吧?亮劍也是神劇,因為作者本人連聯隊編制都搞不清楚更別提小說的情節可靠度,就連裡面的戰爭觀也都是明清時代的作戰觀念。

首先八路軍一個師也就五六千人,鬼子一個聯隊至少4500人甚至能到六七千人。一個師團28000多人,太原的日軍司令是中將下設四個師團,所以太原守軍至少兩個旅團至少有兩萬的兵力,這還不算八路軍單兵作戰能力 團隊協調能力和武器水平的差距,你可以這樣理解,打平安縣城因為這個縣城最多一箇中隊鬼子,所以有一萬兵力還是可以拿下的。至於剛開始擊潰坂田聯隊那個純粹是臆想出來的,因為坂田聯隊至少5000多人,新一團滿編也就一千來人,而且當時的情況至少傷亡過半,以一當十麼?還有所謂亮劍精神也是違背現代戰爭觀的,現代戰爭打的是後勤補給,打的是國家恢復能力,打的是資源,打死一個人現在是十萬發子彈,二戰至少要兩萬多發,絕大多數時間就是兩軍對射,亮劍那套古代戰爭觀根本用不上。誰資源耗盡了,後勤補給跟不上,誰國家恢復能力弱誰就輸,靠一股勇氣的是古代人海肉搏戰。


玉龍隨心掌


李雲龍說的話,半個標點符號都不能信,還敢打太原!

電視劇裡面為了煽動劇情,說就是山本跑到太原,他李雲龍也要去打,實際上也就過過嘴癮的事,在亮劍原著中,李雲龍得知山本跑到了平安縣城,李雲龍心裡嘀咕,山本啊,如果你跑到了太原,老子拿你沒辦法,可是你小子不知死,跑到了平安縣城。

也就是說,山本要真跑到了太原,李雲龍是不敢打的。

這裡面就要說到李雲龍到底是一個感性的人,還是一個理性的人,在電視劇中,李雲龍是一個感性的人,當秀芹死的時候他不顧大家的反對,堅持要打平安縣城,在和尚死的時候,不顧違反紀律也要堅持攻打黑風寨。

但是實際上,李雲龍並不是完全感性的人,在很多方面李雲龍是一個極其理性的人,比如最後救秀芹的時候,如果李雲龍感情用事的話,不會開那一炮,正因為李雲龍頭腦時刻保持著清醒,才下令開炮的。所以,對於李雲龍來說感性只是外表,理性才是根植於骨子裡的東西,能帶兵打仗的人,不可能是感性的人。

李雲龍為什麼敢打平安縣城?

別說是打太原,就是打平安縣城在當時都是壯舉,李雲龍在打下平安縣城後,不僅得到閻錫山的嘉獎,連蔣介石都發來嘉獎令,平安縣城裡面有一千多日偽軍,並且是採取守勢,所謂易守難攻。

在整個抗戰中中國軍隊收復的城市就有限,只要是收復領土的,蔣介石都會親自表揚,說明什麼問題,不容易啊!

在攻堅方面,必須配備重火力,這對八路軍一直是欠缺的,亮劍中解放戰爭時期李雲龍曾經表示要繳獲幾門國民黨的美式榴彈炮,結果發現拿不走,必須要靠裝甲車來拉,可見八路軍窮個什麼樣。

最後攻平安縣城的時候還是二營長他孃的意大利炮(一戰時候的火炮)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為什麼說李雲龍是一個理性的人呢?因為李雲龍得到消息,楚雲飛的358團在山本特工隊撤退的時候,給予了致命性的打擊,如果不是這樣,平安縣城裡面再多這百八十號的日本精銳中的精銳,李雲龍還真就未必能打下來。

李雲龍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去打太原的

太原裡面多少守軍就不說了,就是太原方向過來的援軍如果不是楚雲飛攔著,估計都夠李雲龍喝一壺的,當時太原方向過來一個聯隊支援,一個聯隊是多少人呢?日軍一個齊裝滿員的聯隊人數是3800人,這個人數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在歷史當中,估計打國軍一個國軍德械師應該就跟玩一樣。

《亮劍》中為了表現楚雲飛的個人英雄主義,358團前去阻攔,幫李雲龍打援,才使得完成了太原方向聯隊的進攻,成功完成阻擊後,358團團部還高興的總結經驗,在這次一比一的阻擊戰中,358團沒被打垮就是勝利。

為了這個平安縣城,相繼幾十萬的中國部隊參加了戰鬥,才給了李雲龍兩天的時間,如果李雲龍去打太原,日軍分分鐘就把李雲龍那萬八的人炸消失了。

白崇禧對中日戰爭總結的很好,國軍只有五倍於敵軍才能開戰,這是比較客觀的實力對比,打平安縣的時候,中國軍隊表面上打城的在上萬人左右,實際上外圍擔任打援的友軍和敵增援部隊也是五比一之上,並且憑藉有利地形才取得最後的勝利。


史論縱橫


過過嘴癮的事,何必認真。當時的太原,是日本華北方面軍第1軍司令部所在地,保守估計常駐兵力在一個旅團左右,再加上司令部直屬隊和偽軍,至少一萬人以上的部隊。別說李雲龍的獨立團,整個一二九師全部開來也不成。



第1軍時任司令官筱冢義男中將,《亮劍》裡有出場,下轄四個師團和第3、第4和第9三個獨立混成旅團,日軍作戰特點是一部被圍,其它周邊部隊必拼死來援,這與國民黨軍隊是天壤之別。等於說無論哪支部隊動太原,都要與日軍第1軍主力決戰一樣,是完全不切實際的。

傅作義算是守城名將,是日軍進攻太原時的晉綏軍城防司令,僅僅堅持三天就撤出城去。在日軍絕對優勢的炮兵和空軍火力之下,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是無法與日軍進行大兵團攻守的,否則徒增傷亡,不是你不夠勇敢,是現代戰爭的基本常識。



日軍佔領太原後曾經抽兵南下,閻錫山也活動過心眼,準備集中晉綏軍10萬主力反攻太原,奪回自己的老巢,八路軍也積極配合了,結果閻老西的部隊還沒有接近太原就失敗了。晉綏軍的裝備、火力和彈藥雖然不及中央軍,肯定大大優於八路軍 ,前面有評論過,李雲龍打平安格勒都是杜撰,何況日軍重兵把守的太原。

陳誠將軍有過一個結論,從火力配備、單兵素質和單位戰鬥力去綜合評估,中國軍隊若想在大規模野戰中具備主動權,與日軍兵力對比需要5:1以上,宜昌反擊戰他就是以此換算投入的中央軍嫡系部隊,攻擊一週,在日軍第11軍拼死來援下功敗垂成,宜昌守軍就是第13師團司令部和一個旅團(另外一個旅團調出參加長沙會戰),跟太原的日軍兵力相近。



中央軍五個師打不下來的城池,人家還有相當的炮火支援,李雲龍一個獨立團如果就能拿下來太原,那他帶的就是天兵天將了。

況且,從李雲龍防區的晉西北前去太原,路上橫著不少縣城和鬼子據點,日偽軍又不是草扎的,豈能叫八路軍部隊輕易過去,《亮劍》是藝術創作,有些豪言壯語聽著是比較提氣,但實際上罔顧歷史事實和軍事常識,一看一聽的事。


度度狼gg


如果山本特工隊連夜返回太原,李雲龍絕對敢打太原,哪怕是山本跑回日本他李雲龍也會追過去。把山本特工隊按在地上錘。

就像彭老總所說:這事上就沒有他李雲龍不敢幹的。

為什麼我說李雲龍敢打太原?

其一:李雲龍人物的設定

對李雲龍的設定是,有勇有謀,做事不考慮後果。

李雲龍曾犯兩次致命的錯誤,紅軍過草地的是縱兵搶劫老百姓的糧食,要知道紅軍的宗旨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以人民群眾為基礎,李雲龍如此作為足以槍斃了,而李雲龍確做了。

戰場抗命,李雲龍率領的新一團違抗軍令,與日軍硬碰硬,光是違抗軍令這一罪名足以槍斃李雲龍,然而李雲龍依舊做了。

從這兩點可以看的出來,李雲龍這個人膽大包天,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所以打太原他敢。



其二:李雲龍團部被毀,兄弟被殺,趙家峪被屠,老婆被抓。

李雲龍這個人不是一個吃虧的人,他拿你東西可以,想要拿他的東西完全不可能。

而這次山本一木,不僅闖入他的團部,殺了他的兄弟,屠了趙家峪,還將他剛過門的媳婦給劫持了。

而這些事件加在一起,讓李雲龍憤怒的極點了。已經失去了理智,哪怕是司令員來了也攔不住他。

所以他敢打太原。

當然了,敢打歸敢打,打不下來那是肯定的,畢竟太原是戰略要地,日軍必定會派兵增援。而且當初國軍集結6個集團軍28萬人保衛太原,都沒能守住14萬日軍的進攻,想要打太原可想而知兵力得多少。

你覺得李雲龍敢打太原嗎?


我是湯裡放藥,瞭解很多娛樂,關注我即可。


湯裡放藥


攻堅戰必須要有重武器。李雲龍唯一的攻城武器就是兩門意大利炮,炮彈也只有十七發。我覺得,李雲龍靠著這點重武器,肯定是進不了太原城的。

而且,李雲龍敢打太原的事,是丁偉說的,不是李雲龍自己說的。丁偉說李雲龍:“他(李雲龍)要有一兩個師,他他媽的敢打太原”,這是在誇老李血性。但是,老李可不是傻子,不可能帶著部隊去太原送死。

除了這句,丁偉還給自己吹過一個牛:我一個師橫掃他廖耀湘一個軍!

首先,日軍在山西部署了大量兵力,大都圍繞在太原附近。

李雲龍攻擊平安縣城時,駐守太原的是坂田師團。這個師團,肯定是虛構出來的。但是,日軍能稱為師團的,怎麼也有一萬來人(不包括偽軍)。而且,在臨汾,陽泉都有大量日軍駐紮。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日軍就調來了3萬人救援。如果,李雲龍打太原,日軍肯定會派出更多兵力救援太原。

歷史上,駐守太原的是日軍第62師團。日軍第62師團後來被作為主力調防沖繩島,電影《血戰鋼鋸嶺》中有劇情介紹此事。當時,美軍集結各類艦艇1500餘艘,飛機2000餘架,兵力總數超過45萬人進攻沖繩島。在優勢兵力和火力支援下,美軍付出2.4萬人的代價,才拿下衝繩島。

其次,當時的八路軍沒有大兵團作戰經驗,更沒有攻城作戰經驗。

1940,彭老總指揮的百團大戰,也是以“騷擾”“破襲戰”為主:打個零散的據點,破壞下交通線。彭大將軍都不曾指揮過攻打縣城的戰鬥,李雲龍就更別想打太原了。作為二戰轉折點的“平安格勒”戰役,也已經被網友玩壞了。

當初,傅作義率領30萬人鎮守太原,對抗日軍6萬人。太原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傅作義也只打了三天,太原就陷落了。可見,在佔據地利優勢的前提下,我軍30萬人都打不過日軍6萬人。更別說“攻守轉換”之後,我軍兵力不佔優勢,又沒有地利和武器優勢,打太原就是送死。

而且,日軍進攻太原,也是靠火炮轟塌城牆,才打下來的太原。李雲龍的17發炮彈,是打不塌太原城牆的。只能靠人扛著梯子上,那就是等於被“屠殺”。

最後,李雲龍沒那麼大權利,他也真不傻。

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也是權衡實力才打的。而且,獨立團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要找日軍找補回來。要不,李雲龍肯定跟孔捷一樣,會被撤職的。此事,趙剛受傷,李雲龍再被撤職的話,獨立團就沒了!

而原著中,李雲龍也說過,鬼子要是回太原了,他還真不敢打。不過,山本的汽車被楚雲飛炸了,所以,山本帶著人去了平安縣城。這就給了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的機會。

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算是在自己防區。而,要是打太原,就屬於跨區域作戰。李雲龍偷偷的動用一個營兵力到50公里外打偽軍據點,去搞點馬匹。趙剛知道以後,就批評他“你有什麼權利擅自調動部隊”!

抗戰時期,在沒有接到“作戰任務”時,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敢擅自調兵去打省會城市。打省會城市,肯定算是大兵團戰役,必須由戰區司令(閻錫山)向蔣介石彙報!由戰區司令委派將軍,統一指揮,協調各軍作戰。

當然,作為戰友,丁偉說的這句話,很給李雲龍長臉。《亮劍》在抗戰劇中第二名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因為,第一名,我一直覺得是《我的團長我的團》!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亮劍》中丁偉說,“世上就沒有他李雲龍不敢幹的,這小子要是有一兩個師敢打太原”。


太原是當時日軍第一軍司令部所在地,司令官為筱冢義男中將。日軍的第一軍下轄四個師團和三個獨立混成旅團,總兵力遠遠大於李雲龍的兵力。即使李雲龍有兩個師的兵力,他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膽去攻打日軍的老窩。

八路軍擅長的是運動戰和游擊戰,不要說進攻太原,就是攻打縣城都有一定的困難。李雲龍以一師之眾攻打800日軍的平安縣城激戰了兩天才消滅敵人。太原作為日軍第一軍的老窩,即使是擁有裝備精良的國民黨晉綏軍也打不下來。要是李雲龍僅憑一兩個師就把太原打下來了,抗日戰爭早就勝利了。因此,丁偉的一句戲言而已,千萬不能當真,認真你就輸了。


歷史軍魂


首先,我要明確一點的是,敢不敢和打不打得下來是兩回事,此處只是討論李雲龍敢不敢打,不討論打不打得贏,攻不攻的下來。

如果按照《亮劍》中李雲龍的人物性格,我覺得他是一定敢打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如果給他一個師他敢打太原

在李雲龍決定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由於山本向日本司令部求援,所以沿路有許多的鬼子部隊趕來支援,因此引發了很多的陣地戰。當支援的鬼子到了丁偉的地盤的時候,丁偉猜測這個事情應該是李雲龍引起來的。這個時候,丁偉就說出了一句話,而且很經典的描繪出了李雲龍的性格:“給他一個師,TMD他敢打太原”。

丁偉是誰?是李雲龍多年的老戰友,兩個人都穿過同一條褲子,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他對李雲龍的性格是瞭如指掌,對李雲龍敢不敢打太原的判斷可信度是非常高的。當時的李雲龍兵力已經達到了一個師的標準,所以說,李雲龍敢打太原的是非常有可能的。至於打不打得贏,攻不攻的下來是另一回事了。


李雲龍做事不顧後果和大局

雖然看完《亮劍》後,很多人對李雲龍都非常的佩服,把他視為心中的偶像,我也很喜歡這個人物。但是實事求是的說,李雲龍只是一個草莽英雄而已,我最喜歡和欽佩的人物是趙剛。在李雲龍的身上,雖然有著愛國愛家的偉大精神,但是也有著霸道蠻橫的土匪脾性。李雲龍做事不顧後果,不顧全大局是出了名的,很多次都是趙剛為他善後和擦屁股。

長征的時候,李雲龍因為自己的部隊沒有糧食,竟然縱兵搶糧;帶新一團的時候,不聽上級指揮,私自進攻,雖然贏了但是卻犯了大忌;為了替魏和尚報仇,攻打了謝寶慶的山寨,導致抗日力量的損失等等。李雲龍雖然是一名熱血的軍人,但是卻不是一名合格的軍人,不顧大局,不顧後果。所以,如果山本特工隊連夜返回太原,按照李雲龍的性格,去打太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我的結語

李雲龍只是草莽英雄而已,在《亮劍》中,最值得尊敬和欽佩的,我覺得還是趙剛,他有自己堅定的信仰,為國家和民族奉獻一生,剛正不阿,憂國憂民,這種人是國家的棟樑,民族的脊樑。

各位親愛的網友,你們覺得呢?


老魏聊歷史


依我看,如果山本連夜返回了太原,李雲龍是斷然不會進攻太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八路軍沒有城市攻堅作戰的經驗,這一點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印證,第一個是李雲龍選擇進攻平安縣城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餓狼捕食,一群狼不分主次,全部上去圍毆。第二個就是戰役結束後總部認為此次戰役為我軍城市攻堅戰積累了寶貴經驗。

其次是從戰力水平來看,八路軍還趕不上當時的日軍。我們知道在亮劍前幾集裡的關家堖之戰中,雖然李雲龍取得了勝利,但是八路軍的損失也太慘重了,而且此時李雲龍除了二營長的意大利炮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的重武器,而且電視劇裡面也說了,在平安戰役中,不光是八路軍,晉綏軍,中央軍也投入了戰鬥,可以想象,如果當時楚雲飛等人沒有擋住日軍,那李雲龍能都勝利就得兩說了。



最後我們知道國軍的戰鬥機是不如日本的,再後來的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有了那麼多攻城重武器的情況下,為了解放太原投入了大量兵力,這遠遠不是李雲龍獨立團這點兵力可以比擬的。

所以我認為,如果山本成功逃回了太原,李雲龍是斷然不會進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