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三個國際化大都市是那三座城市?

東土大唐a


說到中國大陸地區國際化大都市,很多人都能想到的北京和上海,這兩座城市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國際地位,都是中國各城市的佼佼者。但是,第三座國際化大都市是哪裡,估計很多人都沒有那麼的確定,因為太多城市都在宣傳自己的“國際化”。

2017年,國務院批覆通過的《關中天水經濟區》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把西安建設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際化大都市,這是國家明確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為目標的第三座城市。

古城西安,一帶一路的核心城市,被國家賦予重任,希望它可以成為能展現中國文化、面向國際、促進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我最後一次去西安是2014年,的確看到西安各方面的發展,無論是城市的規劃,還是基礎設施,都比2010年以前得到了很大提升。現在有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西安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樣也要面對諸多挑戰,遠看珠海、汕頭,近看天津濱海,一座城市單有政策是不夠的,所以西安“國際化”的發展道路還很漫長,任重而道遠

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首先要說什麼是國際化大都市。

百科對國家化大都市的定義為“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並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係,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

國際化大都市的標準,國際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是英國地理學家、規劃師彼得·霍爾認為的國際化大都市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1. 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權力中心;

  2. 國家的貿易中心;

  3. 主要銀行的所在地和國家金融中心;

  4. 各類人才聚集的中心;


  5. 信息彙集和傳播的地方;

  6. 不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當比例的富裕階層人口;

  7. 隨著製造業貿易向更廣闊的市場擴展,娛樂業成為世界城市的另一種主要產業部門;

另一種是美國學者米爾頓·弗裡德曼提出了七項衡量世界城市的標準:

  1. 主要的金融中心;

  2. 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

  3. 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

  4. 第三產業的高度增長;

  5. 主要製造業中心(具有國際意義的加工工業等);

  6. 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尤指港口與國際航空港);

  7. 城市人口達到一定標準;

下面我們就從這14個標準,來看一下西安與國際化大都市的之間的差距

  • 政治權力中心。顯然西安不滿足這個標準,即使歷史上是十三朝古都,但是自唐朝以來就沒有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

  • 國家的貿易中心。目前還無法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甚至與天津、重慶、成都都有差距,但是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最大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域,西安有機會發展成重要的陸路港口

  • 主要銀行的所在地和國家金融中心。中國主要銀行都會在西安設有分行,像西安銀行、長安銀行等陝西的商業銀行總部也設在西安,但也僅此而已,既不是國家級金融機構的總部所在地,也沒有股票證券交易所,稱不上“國家金融中心”

  • 各類人才聚集的中心。百度地圖發佈《2017年Q4&年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顯示,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上西安排在第13位。西安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擁有數量龐大的高校和不容小視的科技人才,但也不能忽視西安人才的流失,所以

    西安未來要做好的不僅是吸引人才,還要很好的留住人才

  • 信息彙集和傳播的地方。不得不說,與政治中心北京以及高度開放的上海、廣州、深圳比,深處內陸的西安還有不小差距,像歐亞經濟論壇、絲博會這樣的國際性論壇、會議和賽事,西安還需要多承辦,促進國際交流

  • 大的人口中心,集中了相當比例的富裕階層人口。西安人口約846.78萬人,在中國排名23位,2017年在全國35個主要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西安僅僅排在23位,只是上海和北京的60%左右。

  • 娛樂業成為主要產業部門。西安音樂廳、陝西大劇院在全國也算得上比較優秀的藝術演出場所,不少大型演唱會也選擇古城西安,不過西安的娛樂業還沒有達到“主要產業部門”。

  • 主要的金融中心。上文已經做了闡述,而且,從國家定位上也就可以看出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沒有“金融”。

  • 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截至2017年底,在西安落戶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共有203家,在國內主要城市中是比較突出的,但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在西安的僅有陝西煤業化工集團一家,而在全國500強企業中總部在西安的也只有五家。

  • 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這個在整個中國都很少。

  • 第三產業高度增長。西安一直是以文化、旅遊帶動經濟,2017年西安第三產業佔GDP總數的61.5%,同比增長9.2%,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70.4%,高於全國11.6個百分點,其中新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均高於平均水平

  • 主要製造業中心。西安是中國老工業基地,在軍工和航天工業擁有自己的優勢,新興產業近些年也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但是整體制造業西安還是處於弱勢,在全國城市比較也進不了前十

  • 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中部與西部的結合處,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開通航點171個,航線313條,2017年旅客吞吐量為4185.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7萬噸,在全球排名46位,在全國排名第8。作為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西安需要努力發展成為最大的陸路港口

  • 城市人口達到一定標準。上文已經提到。

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僅有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香港五座,在各種世界城市評級中,中國大陸地區也只有北京、上海排名較高。客觀的說,西安的國際化程度目前與國內的一些城市還有所差距,而這種差距不僅僅表現在經濟方面,所以寄希望西安抓住政策上的優勢迅速崛起,不僅提高自己的地位,也同時帶動整個西部發展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首先糾正一下,我國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數量不是3座,而是5座,並且世界公認的只有1家。以下將是詳細介紹。

先說一下國際大都市的概念。

國際大都市是城市發展的最高標準,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並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係,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

按照通地的標準,國際大都市有七個特點。一是實力之城,是世界經濟市場體系中的重要節點;二是移民之城,外籍人口的比例達5-20%;三是會展之城,每年至少要舉辦150次以上由8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會議;四是服務之城,服務業增加值佔比70%以上;五是創業宜居之城,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六是傳媒之城,在國內外都具有較強的文化影響力;七是文明之城,具有較高的城市文明水平和整體生活素質。

根據以上指標,我國符合條件或者已有明確定位的國際化大都市有5座。

一、北京

北京,面積1.64萬平方公里,人口217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8萬億元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12.9萬元人民幣。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80.6%。

作為祖國的首都,北京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是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還是全世界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二、上海

上海,面積6340平方公里,人口2418.3萬人,地區生產總值3.01萬億元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 12.45萬元人民幣。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69.0%。

上海是我國四個直轄市之一,是國家中心城市,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並且是我國第一個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城市。上海市與安徽、江蘇、浙江共同構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三、香港

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面積1106.34平方公里,人口740.98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66萬億港元,人均生產總值 3.6萬港元。香港服務業比重達到82%。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四、廣州

廣州,廣東省省會,面積7434平方公里,人口1449.84萬,地區生產總值2.15萬億元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15.3萬元人民幣。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70.94%。

廣泛是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是世界上唯一的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廣州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每年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吸引大量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以廣州為首的珠三角9市將聯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五、西安

西安,面積10108平方公里,人口905.68萬人,地區生產總值7469.85億元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 7.9萬元人民幣。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61.5%。

西安古稱長安,是陝西省會、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旅遊盛地,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2018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支持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

以上5座城市,北京、上海、香港、廣州是國家已經確定的國際大都市,西安是國家明確支持建設的國際大都市。不過,嚴格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真正被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只有5個城市,分別是美國的紐約、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京和中國的香港。也就是說,目前我國只有香港1座城市是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

一家之言,如有異議,敬請各位答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築夢城市


1、北京地處華北地區北部,毗鄰天津與河北。是中國的首都、中央直轄市,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與決策中心,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往來的中心城市。面積16410平方公里,下轄16個區,人口2152萬人,GDP產值24899億元。是中國第二超大城市。 2、上海地處長江出海口,以江蘇、浙江山水相連。是中央直轄市與中國最大經濟中心與貿易港口中心。 面積6340.5平方公里,下轄16個區,人口2440萬人,GDP產值27466億元,是中國第一超大城市。3、廣州地處珠三角北翼,是廣東省省會、國家副省級城市。是中國對外貿易交往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面積7434.4平方公里,下轄11個區,人口1404萬人,GDP產值19611億元,是中國第三超大城市。 △ 一國二制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其面積1106平方公里,人口737萬人,GDP產值3209億美元,人均產值43543美元。香港是世界級城市,是世界高度發達、繁榮的城市,是世界與亞太地區重要的金融、航運樞紐中心與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國際化城市…


留研


國家三個國際化大都市不算港澳臺的話無疑是北上廣,其它城市蹭下熱度可以,但要說自己是國際化大都市都是意淫。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國際化大都市?

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必須在政治、經濟和科技擁有超群的實力,並且和世界大多數國家有密切聯繫,擁有全球的國際影響力,目前公認的國際化大都市是紐約、倫敦、東京、香港和巴黎五座城市。在國內要找出三個與他們接近的城市只有北上廣三大門戶城市,這三個城市也是目前我國僅有的三座世界一線城市(不含香港)。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一、綜合競爭力

一個城市是否具備實力,綜合競爭力是最重要的指標,根據最新的全球綜合競爭力排名,北上廣擁有較大的優勢,這跟城市定位密切相關。深圳作為特區,它的發展是飛速的,但它只是經濟、環境和科技突出,其它很難跟北上廣比較。綜合競爭力每個機構發佈由於評價緯度不一樣會有所變化,但北上廣綜合實力最強相信大家不會有太大異議。



二、國際知名度

從下表可以看出,近300年來除開香港,國際知名度北上廣一直位居前三。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廣州是經貿中心,這三項都是對外聯繫最密切的,北上廣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三、領事館數量

領事館數量是一個城市對外交往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標,出國旅遊、工作、出差等都要去領事館辦簽證,如果這個城市對外交往不密切,其它國家根本不會在這個城市設立領事館。領事館數量北上廣遙遙領先,國內其它城市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成都和重慶只有十幾家,西安僅有2家,離國際化標準太遠。



四、外國人常住數量

外國人常住數量是衡量一個城市的國際化的主要標準之一,城市外國人越多,與世界的聯繫也就越密切。目前外國人在我國常住人口數量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根據媒體的報道,2017年外國人常住數量第一是廣州,人口接近20萬,北京和上海大約15萬左右。相信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廣州外國人最多,但細想一下也就明白了。廣州是我國的貿易中心,據歷史記載一千多年前廣州就和外國人做生意了,經久不衰,即使在閉關鎖國的清朝,廣州也是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因此廣州擁有“千年商都的美譽”。另外反應我國經濟風向標的廣交會就在廣州,歷史已有100年,每年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外商前來尋找商機,特別是非洲和中東的客商最多,因此廣州又有“第三世界首都”的稱號,在小北一帶生活超過5萬名非洲人,去那一趟你會感覺你在非洲。另外廣州也有伊斯蘭教堂和墓地,每週五,在越秀公園你會看到成群結隊的穆斯林在做禮拜,很大一部分來自中東。廣州的遠景路是韓國一條街,兩邊基本全是韓國人開的餐廳、商店和整容醫院。除了非洲人、中東人、韓國人,來自歐美和俄羅斯的白人也非常多,主要集中在天河和黃埔文衝一帶。其它城市外國人數量最多的是成都,數量大概3萬左右,和北上廣不在一個量級,其它城市就更加不用說了。


五、國際航線

國際航線的多少也是反應一個城市國際化的重要標準,目前北上廣的國際航線數量均在150條以上,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


北上廣作為國家三大門戶城市,國際化程度最高,深圳都無法相比,其它城市就不要自我感覺良好了。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努力發展好自己最重要,畢竟不是每個城市都能發展成國際化大都市的。

北京


上海


廣州


麼爺的舅舅


中國三大國際化大都市,是經過國務院提名,人大常委會審批不記名投票而定奪的,中國的三大國際化大都市為北京,上海,南京三個老牌大都市!其它不服的噴子們都在趕來的路上呢,抓緊噴啊?有毛本事就硬往這裡擠啊?木有本事滾回家搬磚吧、窮噴子們是擠不出第四家滴!拜託啦,哈哈哈……!


大南京的城市風景風貌圖………這有南京的美女!南京是世界級的國際化大都市!












南京城市風景優美,市美人美,風光無限極好就是大藍鯨!


貓咪858585


除港澳臺之外,北京、上海、廣州乃國內三大國際化城市;西安名列第四,是國家批覆的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為目標的第三座城市,具有躋身前三甲的潛力。

國際化城市,特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並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係,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除了香港之外,國內其它一線城市離國際大都市還有一定的距離。

所謂國際大都市,還需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服務功能,一定的跨國公司和金融總部。還有外國來華工作或者定居人員的數量,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參考一個老的數據,綜合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上海有387.11萬外來流動人口,北京有外來人口300萬,廣州外來人口突破300萬。

北京乃我國首都,將近二百個外國駐華大使館,各類國際機構以及駐華新聞記者。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各種重大的國際會議、世界級體育比賽等等經常選址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名列全國第一,對外學術交流,外國來華留學生以及訪問學者數量可觀。

上海乃我國最大的城市。世界博覽會等一系列重要國際活動在申城舉辦;上海自貿區全國首屈一指,並將升格為上海自貿港;全球500強之中,有三分之一在上海設有總部。上海還是中國最大的金融中心,中外大銀行比比皆是。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廣交會是新中國政府成立後,舉辦的規格最高中國與世界商品交易會。廣州還有很多國家的領事館,與香港、澳門以及海外華人有著天人的聯繫。粵港澳大橋通車之後,廣州將插上隱形的翅膀。

北京

上海

廣州


陸燕青


說實話啊,我覺得中國除了香港、澳門之外,內地目前恐怕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大都市。

所謂“國際化”大都市,其實跟經濟沒有絕對的關係,因為並不是經濟越好、GDP越高,“國際化”程度也就越高。

我認為,在我去過的所有亞洲城市裡,“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恐怕還要屬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

因為吉隆坡有三大種族,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再加上大量的外來勞工,當你走在吉隆坡的路上,你會看見各種膚色、各種體型、各種裝扮的人,而且大家也都操持著各種不同的語言,並且,馬來西亞人也至少需要學會馬來語、英語、中文等三種語言才能應付日常生活。

而這樣的情況,目前在中國的內地城市基本上還不存在。不管你去北京、上海、深圳,放眼望去,所看到的幾乎全都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偶爾會看到一些外國人,丟在人群中也幾乎就不存在了。

另外,你在中國生活,也通常用不到好幾種語言,使用中文就完全可以應付日常生活了,就算是外國人來了中國,也要學習基本的中文才行。

而特定種族的社區在中國的大城市裡就更難見到了,通常一些“老外街”也不過就是商業項目,吃喝玩樂的地方而已,搞點噱頭,並不是真正的外國人社區。

如果非要選出我們國家三個最“國際化”的大都市,那我認為,香港、澳門無疑可以入選,而內地的城市,應該也就最“洋氣”的上海能排得上名了。

至於其他城市,你們就別跟著鬧了,好嗎?謝謝。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劉小順


西安是國家批覆的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為目標的第三座城市,中國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國家七大區域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雖然西安經濟上沒有一些城市利害,但GDP不是衡量國際化城市的標準,國際知名度,國際通聯度,國際美譽度,,國際影響力,代表中華文化的國際認可度這些才是衡量國際化的標準。

西安是接待來訪國家元首和要人最多的三個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國際旅遊城市,世界最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代表中國文化歷史的文化之都。


長安畢加索


現階段我們中國的許多城市已具有國際大都市的職能不止三個,然而非要糾出三個最具影響力的大都市來,我個人通過整合各方面實力來判定,應該是北京、上海、香港。而天津、重慶、廣州、瀋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都擁有國際大都市的功能與實力,由於現階段一帶一路的政策傾向,現在的昆明、烏魯木齊、齊齊哈爾這三座城市有後來突變的優勢。昆明是三條連接東南亞鐵路的支點,是東南亞與中國大陸連接的重鎮,烏魯木齊則是連接中亞的重鎮。齊齊哈爾也同樣具有俄羅斯新經濟中心與外蒙的紐扣作用,它本身是黑龍江的老首府,現在又發展國際都市的功能,經濟含量不斷加強。中國我可愛的祖國,我們一座座城市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顯著,越來越重要。


長生豹


集全國之力40年就可以建成一個深圳,集世界之力一萬年也建不了一個西安。因為就說一點,56.25平方公里的秦始皇陵和一座山一樣的武則天陵無法複製。裡面什麼樣誰知道 兵馬俑只是秦始皇陵400 座陪葬坑中的其中的三個,從74年到現在也只是完成了四分之一的工作量。離地宮還遠著。1000年也弄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