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府人是不是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有何不同?

你聽我彈唱我是光漢


我真的不知道悟空問答近來是什麼毛病,一天專提出一些弱智和挑畔分裂的問題,總沒有人管一管嗎?

今天不是非要將白話說成外國語,要麼就挑撥一下兩廣,說什麼東西是廣東傳還是廣西傳廣東,要麼就是要將兩廣漢人從漢族裡族除,甚至還要硬將兩廣人說成什麼東南亞或是越南種的反正不是中國人,什麼專家出來,什麼史料都不好說,就提問的人最正確,越問越離譜,整天都無中生有。藥不要停啊。我就想問問兩廣人怎麼你了。

估且不論漢本無族,而是民族大融合產生以文化為主,血緣次之為聯結的一個民族,其中除了最初炎黃等最初始的華夏部族外,還在歷朝歷代不斷融入各種包括突厥、鮮卑、匈奴在內等等多種民族這樣高大上的理論,估計題主也看不懂,也不想看。

別的不多數就上幾條史料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此處陸梁地指嶺南,取陸地強梁的意思。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又使尉佗逾五嶺攻百越。尉佗知中國勞極,止王不來,使人上書,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以為士卒衣補。秦皇帝可其萬五千人。“這一段是謀士勸淮南王造反時提及的,可見為當時廣為知聞的一種說法,未必全部正確,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至少批量送女子到嶺南婚配應當是確有其事。

《漢書-高帝紀》五月,(漢高帝劉邦)詔曰:“粵人之俗,好相攻擊,前時秦徙中縣之民南方三郡,使與百粵雜處。會天下誅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長治之,甚有文理,中縣(原)人以故不耗減,粵人相攻擊之俗益止,俱賴其力。今立它為南粵王。”使陸賈即授璽、綬。

《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於是天子(這裡指漢武帝)曰“東粵(指嶺南)狹多阻,閩粵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之間。東粵地遂虛。

也就是說秦除了最初征嶺南留下的幾十萬秦軍以外,還一直不斷填充大量中原青壯人口到嶺南地,而漢武帝則遷出數量不少的越人到江淮,這一進一出,大大改變了嶺南地的人口構成成份。而秦所遷來的第中原人,就是最初的嶺南地漢人。但現在嶺南地的漢人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當然遠不止,如果有興趣可翻開史書,事實上此後發生的中原動亂也促使大批漢人從中原南逃到嶺南這一由於五嶺阻隔而比較偏安的地方,尤其兩宋期間遷入比兩晉遷入還多,而唐末也是一個人口湧入期高峰。

以至於後來,安定的生活嶺南地的人口太繁榮了,到清時反正發生了湖廣填川歷史事件,其中有很大量的兩廣人口被硬性押遷往四川去鎮補人口空缺。

這些歷朝歷代先後遷入嶺南地的生根安居繁衍的漢人分佈在哪裡,不得不說首先是市鎮再往平原,越往山區走,分佈越少,少數民族多數都分佈在山區。

這些先後來的嶺南的漢人是現在嶺南漢人的基礎,但不得不承認,民族長期的融合通婚,其實這裡的少數民族也罷,漢人也罷,在血緣上都有相互融合,不是那麼純粹。

也就是壯族也好,瑤族也好,可能在祖上幾輩裡會找到漢人血統,反之而漢人也一樣,或能祖奶奶或是太祖奶奶裡的某一位是某幾位少數民族。

當然還有一部原來的越人隨著漢化程度的加深,最後融入漢族,成為了漢人。但就憑著別人說漢語,習漢文,從漢俗,從身到心的承認自己是漢人,從血緣上更是經無數代通婚,更是溶為一體,你們是到底憑什麼說別人不是漢人。

說完嶺南漢人再說一下,何謂廣府人?其實根本都沒有人提廣府人這個詞。

第一何謂廣府?廣信府,是一個地域。這是一個古代行政區劃地名,這個區劃在咸豐年前都不存在了,而這個區域橫跨現今兩廣,好些個縣市,有的只是某縣某市的某一部分是,對現今毫無意義。就好比今天大家都只會說自己是中國人,而不會說我是唐人宋人晉人大明人一樣,所以根本不會有人講什麼廣府人不廣府人的問題。

第二原廣府區域內現在是漢族人口占比超過98%,但也不是絕對無少數民族,那麼你倒是告訴我廣府人是不是漢族人。

第三問題就好比你問湖南人或是河北人是什麼族與漢人有什麼不同一樣的可笑。

所以問題槽點太多,都不知道怎麼去吐了。


用戶101550121599


屬於百越族,不過傳承到現代已經在法理上(身份信息)大部分被漢化了,和漢族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口音不同。廣東當地的口音被稱為“白話”(即百越話的諧音簡稱),外省統稱之“粵語”,《呂氏春秋》統稱這些越族諸部為"百越",其它文獻上也有"百粵"、"諸越"等稱謂。"越"或寫作"粵",因古代"越"與"粵"相通,到近代才較為區別。

還有就是傳統文化飲食上,唐代張鷟《朝野僉載》卷二記載:“嶺南獠民好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鼠"條載:"嶺南獠民取初生閉目未有毛者,以蜜養之,用獻親貴。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就有精闢的記載:"深廣及溪峒人,不問鳥獸蛇蟲,無不食之。其間野味,有好有醜。山有鱉名蟄,竹有鼠名猷。

以下是直播廣州節目採訪的新聞案例,對古文獻最好的印證。

至於外貌上,有東南亞低緯度一帶的痕跡,這裡就不多說了,免得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鐵蹄藍馬


對於新進入廣州府的人!他們既不懂客家話,又不懂雷州話!更不可能講潮汕話!但他們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新的廣州人!對於新來的廣府人,他們擁有非常高的素質!是一支熱愛廣東,愛慕廣東美食的新廣州人!從他們的表現可以看到!他們的自信來自商業的成功,他們與民國時期移民廣州府完全與眾不同!他們能掌握一口流量的國語!對於廣東文化不太注重,卻熱愛廣東美食,確實很難得!自古廣州府是擁有“海納百川”地胸襟!能在廣東獨立建立一支地方人才,這是廣東人從來不會拒絕!反而是熱情好客!未來廣東將要添加新的成員!變成客家人、潮汕人、雷州人、新舊(廣府)人!


上善若水229913901


廣府人是漢人當中,以粵語作為母語的一支族群!就以我們這裡為例,上下三村都是起源於中原大貴族的!因逃避戰亂或朝廷迫害才來到廣州定居的!(我們祖先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在南宋早期我們祖先是屬於支持岳飛北伐的一派。後來岳飛被抄家,我們祖先也受到牽連,被燉冬菇,先被貶到去珠璣巷任職,後來又被貶到東莞任職!祖先因受不了如此大的屈辱!於是罷官帶齊家眷遷到廣州北部一塊荒蕪人煙的地方建村隱居!)


浮雲62380063


由幾種組成的,都可以區分,長相身材特徵性格也有明顯區別。改革開放後可能混血會多一點點。











李冠希的捷徑


如果你覺得是,那廣東跟廣西就應該獨立出去,反正都是去養活其他窮省


SamLukchard


廣府人是中國漢民系裡優越的民系更是客家人羨慕嫉妒恨的民系


咪亂諗


我的祖先是南雄珠璣巷的,據說是秦始皇的時候南下的。這麼多年來純種的南越人應該不存在的,漢化了就是漢族人,而且民間文化習俗都是傳統漢族的,所以是漢族的。


明月一心1


還有,在山區縣市還存有少數人,但漢化明顯,如羅定市講

‘’亻+能古話‘’的,清遠禤姓的,目前所知。前者為古百越語,後者可看其姓氏,左邊‘’衤‘’旁為當時圍身獸皮衣服,上面‘’四‘’為頭戴頭上一圈的頭箍,底下‘羽’’為插頭上裝飾用的羽毛,很形象。


四御宮圖書管理猿


現今,走遍全中國,只有廣東人的府弟設有,大神位,祖先位,守護地主位,門官大神位,門口土地位,天官位,灶君位,早晚燒香禮敬,家家如是,如果您搞不清楚什麼是信仰,可到廣東參觀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