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把50萬全部買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是否合理?

太空裡的小粉塵


我認為目前把50萬全部購買結構性存款不合理,理由如下。

第一,儘管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相對比較高,但不一定適合你。

結構性存款進入2018年以來非常火爆,原因是監管部門加大對理財市場的監管力度,特別是資管新規出來之後,銀行的理財業務受到擠壓,所以很多銀行紛紛轉向結構性存款這一個神器,直到最近銀監會加強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這一火爆情形才有所緩解。

結構性存款之所以火爆,是因為結構性存款有其特殊的優點。

一個優點是結構性存款屬於表內存款業務,因此本金是百分之百剛性兌付,大家不用擔心本金受損。

二個優點是結構性存款收益率相對比較高,目前結構性存款年化收益大概在4%左右,這個收益比一年期的存款要高不少,有些銀行收益率高的甚至可以達到7%左右。而且在這些收益當中,有一部分是有保證的,比如有的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當中保證年化收益大概是在2%左右,超過2%的預期收益,具體要看所掛鉤的產品市場表現。

但是在這裡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銀行結構性存款所說的預期收益並不是最終的收益,最終的收益是要看你說掛鉤的產品實際表現情況,目前結構性存款掛鉤的產品比較多,有股票指數,也有單個股票,還有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等。

而這些資本市場的表現是有很多不確定性的,你有可能獲得比2%更高的收益,也有可能獲得更少的收益。因為當前資本市場很不穩定,股票或外匯都有很大的波動性,就連騰訊這種巨頭最近市值都跌了一萬億,更不要說其他企業了。

所以購買結構性存款收益也並不是說百分之百保險,而是有一定的風險。

50萬你完全可以存定期或者大額存單獲取可觀的收益。

目前很多銀行50萬存三年期,至少可以獲得4%以上的年化收益,比如下面這張率表是目前一些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率:

從這個利率表可以看出,有的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可以達到4.18%的利率,這個利息跟結構性存款預計的收益差不多。

但是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的收益要比結構性存款安全的多。因為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的利率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率,就是你可以計算出來的,而不是預期。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有趨勢指標,震盪指標和量能指標,為了幫助股民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系統,我現在就把我自己的交易中用的指標分享下。

我平時用的指標系統有三套,一套是自己編制的纏論升級版指標;一套是長線持股加上波段操作指標;一套是分時圖T+0指標,自認為還不錯,不過指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指標用活才是最高境界。給大家介紹下我的三套指標。

第一纏論升級版指標。使用很簡單,當三個指標同時出現建倉提示的時候建倉就可以了。

第二:長線持股加波段操作指標。這個指標最適合做長線使用,因為他有個主力監測系統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力的建倉位置和洗盤階段的,長線玩家必備的東西。

第三:分時瘋狂T+0指標,這個指標短線可以用,長線也可以用,做T增加利潤罷了。

謝哥現在每天在【微信公眾號: 謝哥談股】堅持講解選股思路,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這隻:

對於底部反彈個股一波拉昇後的回踩,本人給大家講過要注意回踩階段的量與勢,量能持續萎縮,趨勢在回踩至支撐企穩,那麼此股後期定有一波反彈主勝浪,上面的哈投股份是不是如此,30號盤中選出,隨後一路大漲,今天更是漲停,你有沒有抓住?恭喜本人的粉絲及時進場佈局!

目前這種行情,很多底部個股都是走出類似行情,就如股價在回踩至5日時,本人選出講解的海泰發展,目前已經成功上漲50%,這就是本人粉絲能夠把握到的利潤,你想不想抓!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九有股份、南風股份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該股走勢非常明顯,上升回檔形態,本週經過連續陰跌回調,主力洗盤徹底,吸籌完畢,回調結束轉強,量價齊升,該股後期走勢和買賣時機將另行發佈,想抓機會的股友留意。【謝哥微信公眾號:謝哥談股】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謝哥談股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謝哥談股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悟空說財3


如果題主對投資風險的態度是中性或者厭惡,那麼結構性存款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理財方式,尤其是當前經濟金融形勢下。

今年以來市場大熱的結構性存款,並不是什麼金融創新,已經存在20多年了。之所以結構性存款重新吸引眼球,是因為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結構性存款取代保本理財成為了各個銀行攬儲的“新招”。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將投資收益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等金融衍生品掛鉤的金融產品。理論上收益浮動,但銀行基本上以固定利率進行兌付。比如,結構性存款掛鉤黃金,產品期限6個月,COMEX黃金在期末觀察日與期初觀察日兩天的價格變動不超過±600美元/盎司,產品可獲得最高收益4.03%,否則收益為1.55%。 因為,出現超過600美元/盎司的概率非常的低,所以基本都能夠獲得4.03%的收益。

雖然叫存款,但它的收益向同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看齊,與通常類型的任何一種理財方式收益差距都不大。我們以平安銀行的產品進行比較。

平安銀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認購門檻5萬元,收益率如下,從兩個月3.65%到一年4.5%。



同期發售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如下。



大額存單收益率在4.1%左右。



貨幣政策轉向後,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不斷走低,目前在4.2%左右。

…………………………………………………………………


史晨昱


相較於銀行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的安全性較高,收益率還是比較穩定,相較於傳統銀行定存活期利率更具收益優勢。不過,對於結構性存款並非新產品,而是已經存活多年的產品,而目前的持續追熱捧,一方面與資管新規壓力影響有關,一方面與民間資金多,投資渠道少有關。此外,仍與銀行理財剛性兌付可能逐步打破,為追求安全性,更多資金可能往結構性存款靠攏,與貨幣基金相比,收益率、安全性相差不大,而結構性存款還是比較適合穩健型乃至保守型投資者參與,僅供參考。


郭施亮


我認為目前把50萬全部購買結構性存款不合理,理由如下。

第一,儘管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相對比較高,但不一定適合你。

結構性存款進入2018年以來非常火爆,原因是監管部門加大對理財市場的監管力度,特別是資管新規出來之後,銀行的理財業務受到擠壓,所以很多銀行紛紛轉向結構性存款這一個神器,直到最近銀監會加強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這一火爆情形才有所緩解。

結構性存款之所以火爆,是因為結構性存款有其特殊的優點。

一個優點是結構性存款屬於表內存款業務,因此本金是百分之百剛性兌付,大家不用擔心本金受損。

二個優點是結構性存款收益率相對比較高,目前結構性存款年化收益大概在4%左右,這個收益比一年期的存款要高不少,有些銀行收益率高的甚至可以達到7%左右。而且在這些收益當中,有一部分是有保證的,比如有的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當中保證年化收益大概是在2%左右,超過2%的預期收益,具體要看所掛鉤的產品市場表現。

但是在這裡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銀行結構性存款所說的預期收益並不是最終的收益,最終的收益是要看你說掛鉤的產品實際表現情況,目前結構性存款掛鉤的產品比較多,有股票指數,也有單個股票,還有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等。

而這些資本市場的表現是有很多不確定性的,你有可能獲得比2%更高的收益,也有可能獲得更少的收益。因為當前資本市場很不穩定,股票或外匯都有很大的波動性,就連騰訊這種巨頭最近市值都跌了一萬億,更不要說其他企業了。

所以購買結構性存款收益也並不是說百分之百保險,而是有一定的風險。

50萬你完全可以存定期或者大額存單獲取可觀的收益。

目前很多銀行50萬存三年期,至少可以獲得4%以上的年化收益,比如下面這張率表是目前一些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率:


從這個利率表可以看出,有的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可以達到4.18%的利率,這個利息跟結構性存款預計的收益差不多。

但是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的收益要比結構性存款安全的多。因為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的利率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率,就是你可以計算出來的,而不是預期。


貸款教授


把50萬元全部買銀行的結構性存款,顯然是不合理的。理由有三點:

第一,銀行結構性存款類似保本理財,安全性是足夠了,但收益率明顯不高,大體上在百分之四點多,低於一些商業銀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而結構性存款與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之間的風險度非常接近,並無明顯優勢。


第二,銀行結構性存款期限普遍較長,靈活性不夠,不利於家庭調配資金,一旦出現突發事件短期急需資金,就可能導致較大的收益損失。相比之下,風險程度同樣很低的貨幣基金,收益率也與之相仿,靈活程度就要高很多。

第三,每個家庭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徵,相應地應該有不同的投資組合策略,完全投入結構性存款省事,但明顯是不合適的,應當動點腦子謀劃一下。

總結一下,家庭結餘資金要綜合考慮安全性,收益率及短期中長期資金需求,在存款,理財,基金,甚至房產股票等其他產品上進行配置,這樣才能既保值又增值。


沉默的投資者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其實結構性存款在銀行存在十幾年了,但是今年被大家廣為熟知,這主要是資管新規中要求銀行不得發行保本理財產品,因此銀行大力主推結構性存款來替代。目前各大銀行主推的結構性存款都是保本的,所以它又稱之為保本型結構性存款。為什麼說它是保本?並非說它計入銀行表內資產,銀行就必須剛兌,也不是說它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而是它的投資所決定的。

一般來說,購買結構性存款,銀行會把你的資金分為兩個部分:大部分存於銀行定期存款用作保本,小部分用於投資衍生金融產品獲取高收益。

以你的50萬元為例:假設你購買了銀行一年期的結構性存款,那麼其中48萬元會存於銀行定期存款(假設利率為2.04%),其餘2萬元用於投資衍生品,48萬元的定期,利率2.04%,到期本息合計為50萬元,也就是說,無論其餘2萬元投資的結果如何,你的本金都是安全的。如果2萬元投資獲利,你就可以獲得高收益。

為什麼推薦結構性存款?

1、收益率高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不低於銀行理財產品,但銀行理財產品可不承諾保本,而結構性存款本金是無需擔心的。如下圖本行發行的228天(7個半月)的收益率可以達到5.2%。期限短收益率高,如果是銀行定期,沒有5年期的,不可能有5.2%的收益率。

PS:或許很多人會說結構性存款,收益又不保證,都是預期的,沒錯,但是就像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是預期,但是現實中的兌付率是多少呢?買過的人應該有親身體會。一款產品如果總是經常達不到預期,我估計就沒人會買了。但是結構性存款及銀行理財可以屹立於業界這麼多年並保持較大的規模,這就說明了一切了。

2、投資期限豐富多樣

結構性存款的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內,最短的,以本行為例為33天的(收益率為4.85%),雖然大部分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產品一樣,不能提前贖回,但是豐富多樣的期限,其實可以滿足大部分人所需,且部分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是支持提前贖回的,只是提前贖回的利率要靠檔計息,無法達到最高收益率。

總結

我個人認為結構性存款是一款比銀行理財更優的投資產品。因為保本及大概率的實現的預期收益率,最近幾年以來我國結構性存款規模整體一直處於較快增長。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2016年2月我國的結構性存款餘額約為5.5萬億,截止2018年1月份,規模已經達到近8萬億規模,不到2年的時間增長了45.45%。


鯉行者


是否合理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預期收益率,二是投資組合能力。

從這個投資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出,一方面這50萬元除了投資結構性存款外,還可以創造出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這50萬元全部投資到一種理財產品中,沒有選擇分散投資,因此不管是從預期收益還是資產配置組合方面都是不合理的。

就像我們都知道的“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道理,投資也一樣,甚至要更加嚴謹,不僅要分散投資,還要擇優投資,以期獲得更大收益。

結構性存款是銀行的存款產品,但它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存款,它被稱作收益增值產品,指在普通存款基礎上,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將投資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指數等標的物掛鉤的金融產品。

簡單地說,結構性存款結合固定收益產品與選擇權,將資金一分為二,大部分存起來以尋求保本,小部分購買金融衍生品來獲得高收益,如指數和匯率等產品,年收益率大概在4.5%左右。

也就是說,結構性存款並不能像其他存款類產品一樣,擁有固定的收益率,它的收益率是浮動的,如果小部分的金融衍生品並沒有獲得較好的收益,那它的收益可能就沒有預期那麼好了,就只有存款部分的收益,收益會很少,畢竟銀行存款的收益率較少,3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也只有2.75%而已。

如果題主把50萬全部都買了結構性存款,有可能無法獲得相應的預期收益,影響理財收益,同時結構性存款的投資期限較長,資金流動性並不靈活,不太利於大家進行資產配置,因此題主大可以進行分散投資,進行基金、互聯網理財產品等多方面的理財投資。

首先基金投資選擇有很多,如貨幣基金就屬於低風險產品,而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就屬於高收益類的基金產品。大家在投資基金時,可以選擇基金定投這種方式來投資基金,基金定投屬於定期定額,利用買入、贖回的差價進行收益,比如混合基金、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雖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但長期投資,有分攤風險,平衡收益的作用。

其次互聯網理財有很多靠譜的平臺和產品,像定期理財是現在很多互聯網理財平臺都會推出的理財產品,這類產品一般50元或1000元等金額起投,投資期限為35天、45天、99天、199天、299天不等,收益率也會根據投資期限和金額的不同,有不同的收益,整體來看收益率相對較高。

比如度小滿理財新的幾款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期限有99天、199天和299天,收益率分別為4.65%、4.85%和4.95%,同時它的起投金額為50元,不僅當日起息,還可以提前支取,最重要的是該產品若出現資金損失,投資金額在50萬以內,是可以獲得100%賠付,資金安全有保證,能做到真正的零風險投資。如此高的收益率、安全性和流動性,可以說是當下理財產品中較好的一款產品了。

所以不管大家選擇什麼方式進行投資,只要選對投資方式,符合自己的風險偏好,就是最合理的投資方式。


度小滿金融


我認為不合理,除非你有特殊的需求。

所謂機構性存款,嚴格來說是一種理財產品而非銀行存款,雖然大部分資金是投資存款,但是還是有一部分資金投資於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這樣合理的搭配才能既達到保本的效果,又有希望達到收益超過同期存款

而50萬元,完全可以投資大額存單。

從安全性來說,投資存款的話,受到存款保險制度保護,仍然是保本的。

從收益性來說,部分小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過5%,有的民營銀行甚至能達到5.5%,比結構性存款還要高。

從流動性來說,存款隨時可以轉化成活期支取,而結構性存款卻不能提前贖回。

所以跟大額存單相比,結構性存款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

唯一一點我覺得結構性存款有優勢的地方在於,如果你預計的投資期限在一年以下,這段時間不需要用錢,但是又不會到5年才用,那麼期限較短的結構性存款就比較適合你了。

而實際上,結構性存款大都是被當做原來的保本型理財的替代品而重新被重視的,所以除非你是保本型理財產品的粉絲,保本型理財沒有了也要找個替身,否則真沒必要全部投資結構性存款。


鑫財經


朋友們好!當前金融理財市場波動,許多產品出現兌付危機,投資的朋友,損失慘重悲痛欲絕!而結構性存款就像波濤之中的救生圈,給了愛好理財的朋友,提供了安全的保障!明確的講可以!


為什麼說50萬元可以購買,結構性存款?

首先結構性存款,目前依然歸屬於儲蓄存款序列!明確聲明提供本金保障!安全性高,屬於R1範疇!遠高於其他理財產品!例如貨幣基金等等!

第二,結構性存款屬於浮動收益!也就是說收益不在承諾保障的範圍,但從實踐來看,到現目前為止,所有結構性存款均,如期按照承諾兌現了本利!誠信可靠!

第三,結構性存款專屬銀行發行!與存款儲蓄同屬專屬產品!除銀行之外,非銀單位嚴禁發行!專業,專屬!

第四,結構性存款,期限靈活,時間短收益高!結構性存款,絕大多數在三個月至一年以內,相對期限較短,時間越短,安全性也就越高!大額存單目前五年期利率約在4%-5%之間!時間過長!

第五,收益遠高於存款!半年期,結構性存款收益約在4~5%之間!而一年期其它存款只有1.95%-2.1%!貨幣基金年化收益也僅為3.5左右!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約在3%至五之間,但不承諾保本,不承諾保收益,風險級別r遠高於結構性存款!

綜上所述,50萬元結構性存款可以享受到本金保障!同時又可獲得遠高於同期其他儲蓄產品的收益,與貨幣基金等理財產品的收益基本相當,甚至略高,同時風險明顯低一個級別!即使出現極端情況,也僅損失收益,本金有保障!因此,50萬元完全可以夠全部購買結構性存款!


理財迦


如果50萬元是全部資金,都用來購買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明顯不合理。



從安全性角度看,結構性存款保證本金安全,會有存款保險制度保駕護航,50萬元以內不用擔心。

其次,從收益角度看。結構性存款一般會有一個保底的收益,比如一年期保證收益率2.1%。然後,還有掛鉤其他金融衍生產品的浮動收益,比如掛鉤匯率、貴金屬價格等等,可以增加0~3%的收益率。

最後,也是這個問題的關鍵,結構性存款不能提前支取,流動性太差。

題主如果全部家當就有50萬元,全部買成了結構性存款,萬一中間有急需有錢的地方怎麼辦?肯定做不到馬上把錢拿到手。

而貨幣基金(快贖限額一萬)就可以,銀行定期存款也可以,部分銀行的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也可以,都可以在急需用錢的時候馬上辦理、立刻取現。

因此,建議每個人、每個家庭一定要保留一部分流動性強的資產,可以是現金、活期存款、貨幣基金,也可以是信用卡額度、可貸款額度等等,以滿足日常生活和應急需要。

千萬不能把資金的流動性一下子全鎖死,以免到時候出現“一分錢難死英雄漢”的困境,囧也不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