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值得嗎?學醫的人會後悔嗎?

皮老漢丶


寫在前面

關於這個問題,一個是後悔嗎?一個是值得嗎?

我是一個一本大學的臨床醫學(5年制)在讀。在我心裡:答案是我有點後悔,但是學醫一定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這兩者不矛盾!我後悔可能只是因為我的眼界還不開闊,很多事物只看見了表面。只看見了事物表面的悲劇,而沒有發現其內在的美和價值所在!



為什麼很多學子會後悔學醫?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大多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關於學醫這件事,也是這樣!不後悔學醫的原因都差不多,但是後悔學醫的原因各有千秋!


(1)醫生的培養週期很長!

臨床醫學本科(5年)+臨床醫學專業碩士(3年)+專科規培(X年)

臨床醫學本科(5年)+臨床醫學學術碩士(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3年)+專科規培(X年)

臨床醫學(5+3年制)+專科規培(X年)

臨床醫學(8年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2年)+專科規培(X年)

由此可見,醫生的培養週期都是很長的!從18歲開始,可能要28,29歲以後,才能開始有得體的收入!

所以,一定會有很多人,在這之間的漫長的學習生涯中,這是個沉寂的過程。而我們都是活力四射,旺盛的青年們,很難不受外界,不受其他專業的同學們的影響!


(2)醫學知識難,今後考試接踵而至!

基礎醫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醫學免疫學

橋樑學科:病理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

臨床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醫學影像學,兒科學!

每一科都很難背(◐‿◑)……都是可以把你的頭髮背到一根一根地掉下來(◐‿◑)……

讀了臨床醫學之後,除了期末考試,還有考研考試,還有規培考試,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等等。很多很多!!!


(3)醫患關係是社會永遠的傷痛!

醫患關係逐漸開始惡化,現階段又開始默默緩和!

我們很難說未來是怎麼樣的,但是相信這個世界不會再差,一定會往好的方向前進!

為什麼學醫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1)入學的宣誓真的好感人

雖然我在宣誓✊的時候,覺得價值上的好高好高!我有點高攀不起,所以,它,醫學,值得用一生去攀爬!

醫學生誓言: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 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 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 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2)醫學生是內心很苦的,所以一點甜就可以被滿足!

醫學生們被知識深壓,被社會上很多責任綁架,被生活的無奈牽制,被繁忙的工作磨去你輕狂熱情的稜角!

但是我們在醫院實習時,有老師,醫生幫助,有患者們的肯定,我們都會覺得:嗯……學醫好像還不錯!

(3)技術限制了醫生的發展

因為技術,科學是在不斷髮展的,很簡單的邏輯,醫學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謝謝閱讀!


大學生生活


14年高考的時候是真的沒腦子,以為學習好就業,再加上自己也喜歡醫學,所以最後也“如願以償”的上了省外的一個普通醫科大學,大家都知道,醫學院校收分賊高,我那時的高考分數比本省分數線高個200分左右,講道理這個分數線在本省211也能隨便選專業的(已算過投檔),但最後由於自己的偏執,走學醫這麼一條不歸路,臨床五年,明年就畢業了,但路~依舊迷茫,開個玩笑,臨床如果你不考研,出來就是個打雜的乞丐,感覺你就是一個用不壞和罵不死的機器,巨TM的難受(本人之前從不說髒話) 不考研,就業困難,規培需要考試,競爭還大,就算規培出來,以後職位提升也受限,畢竟,學歷就擺在那,怎麼說也得碩士學位吧!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在職人員也參與考研的原因,好了,暫時說到這了,今年考不上研就準備轉行了,奉勸各位:醫學~慎行!



黃金時期的你4


大二醫學生說實話有一點 我高二就決定了自己以後要學醫了。因為覺得醫生這個職業很有成就感,加上自己對醫學類的只是比較感興趣(受高中生物老師的影響吧)。填志願的時候我爸媽勸了我很久,不想讓我學醫,覺得女生學醫太辛苦。但是我學醫的願望很強烈,最後還是我爸說“算了,學醫也不錯”,才勉強填好了志願。而且我的分數比較尷尬,如果不學醫的話,能去很不錯的211,但是感覺醫學院和醫科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比較高……同學聚會的時候,發現一些高考分數比我低一些的同學去了比我好的大學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儘管我所在的大學的醫學院排名也算靠前17年暑假聯繫導師,想要進實驗室去幫學長學姐打打下手順便學些東西,面基導師的時候,導師跟我閒聊了一下。在知道我家基本沒有什麼人從事醫學方面的職業時表情很驚訝。後來我才發現班裡一半是醫二代,還有一小部分同學是因為家裡沒有人從事醫學方面的職業所以父母天真的認為當醫生就是很賺錢所以替子女擅作主張的。平常課程表排的滿滿當當,期末複習生不如死。還有接踵而至的考研壓力,以及慢慢意識到家裡的經濟壓力。成績不夠優秀,在部門裡也不夠活躍,綜合評價不算高,拿不到獎學金。家裡情況中等偏下,還不到拿助學金的資格,醫學院的學費也是偏高,學習週期又長……希望會越來越好吧


樂好先森


學醫的過程是非常痛苦,如果你對學醫本身不大,感興趣 或者說你對以後的收入和各方面的條件要求,期望值特別高,那麼學醫對你來說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

而且學習是一個終身需要學習的過程,並不是說我拿到的這個穴位我就可以不學這些醫學知識的,即使你拿到了本科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國,甚至博士學位還是要學習,所以說,一個不喜歡醫學的人讀醫學是非常痛苦,如果你學的非常痛苦,你還指望通過這個痛苦的過程來獲得很大的收益,那不是痴人說夢唄,所以說我建議要麼繼續把醫學堅持下去,如果說實在堅持不了,網上也有不少退學的例子。

小學一教師的苦,而且要堅持性一直要堅持下來


心內科博士醫生楊柳


學醫過程很痛苦,結局還是好的。考多高的分卻只能走個普通的醫學院,別人讀4年,你讀5年,讀的書堆起來比人都高。當你的同學都在工作,炫耀生活的時候,你還在苦逼的考研,如果考上了,你就還要過三年的啃老日子,勞心又勞力,重點是沒有錢。考博的不清楚,畢竟我只考到了碩士研究生。當然如果專業選的好,畢業後收入還是可觀的。學醫就是週期太長了,需要有強大的內心。


花舞孑


在歐美能夠學醫,是令人極其驕傲的,不僅家裡鼎力支持(學費極高),而且極其難學(課多課難),只有學到博士畢業再住院醫再轉科室,才能有權力在藥方上簽字。在中國,再加一樣,能忍受醫鬧!


俺從小就玩這個玩意


有點後悔,如果你不是一定當醫生的話可以選著IT行業,醫生培養8年出來還是個本科生只能去鄉鎮醫院(而且現在的醫療環境太差了)。而IT就算你是專科生,去了大城市也可以有比較好的發展。


孔雀東南飛9932067


捫心自問一下真的很多時候都是後悔的,這個行業可以說是風口浪尖……真的不想多說,作為一名醫生也希望能少一些病痛,我們盡力而為,懂的人不需要解釋那麼多,不懂的永遠自以為是!學醫不易,希望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這輩子就暫且當個好人吧,這輩子不學醫……


Error80296157


悔不當初。。現在的醫療環境不行


HXL25csl


挺牛逼的問題,請問什麼叫值得呢?得到什麼才值得呢?做人值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