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黃豆醬?純天然的?

江蘇太湖風



辛弘辛弘


配方:黃豆10斤、麵粉7斤、老薑1斤、小茴香10克、陳皮10克、八香粉8克、白酒、食鹽適量。

做法:

1. 將黃豆清洗乾淨,然後用冷水浸泡,使黃豆完全發脹。

2. 把黃豆放入蒸鍋,蒸成稍微有點糊狀,放冷備用。

3. 將黃豆與麵粉混合均勻,放在25度左右的溫箱中,放置4天,每隔一天需要翻動一次。

4. 發酵好的黃豆,在裡面加入食鹽、老薑片、小茴香粉、陳皮粉、五香粉、白酒,攪拌均勻,然後放到瓷瓶中,進行密封,一定不要透氣喔,然後放到太陽下進行暴曬,耐心等待30天左右,黃豆醬就做好了。

胡師傅的微信公眾號“胡師傅美食菜譜”有更多醬料配方,很願意與大家交流喔!

這就是我常常自己做黃豆醬的方法,我家裡人都愛吃,每年都會做一大罈子,分給鄰居和親戚,他們都愛吃,而且還能給人體補充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等,不管做什麼菜都可以放一點,特別的開胃。


胡師傅美食菜譜


今日立夏,正是做黃豆醬的季節。曬黃豆醬方法很多,各地不一樣。豫南光山的曬法是這樣的:


⒈黃豆泡發一夜,淘洗乾淨,大鍋煮熟。撈起攤涼後,滾一層面粉,寸厚的樣子均攤在竹蓆上,上面蓋一厚層鮮蒿草,目的保溫、防蠅子,而且發酵好後有蒿草的清香。

⒉一般情況,三天後就發酵成熟。標誌是長滿了一層菌毛,呈深綠色,有濃郁的豆香和蒿草的清香。這時拿到太陽下,掰成小塊曬乾。


⒊傳統器皿是大瓦盆,能裝20斤的樣子。曬乾的黴豆放進去,按10:1給鹽,加涼開水到淹住,就放在院子見陽光最多的地方不動了。最早是用蚊帳布蓋住盆口,後來用玻璃,主要是防蟲防雨。然後每天清晨用根棍子徹底攪和一遍,20天后就成了稠糊糊的豆醬,醬香撲鼻,分放到罈子裡吃到來年。


普濟


黃豆醬時我從小就開始吃的一種醬,那時只有有黃豆醬,那我吃飯的時候就沒有點了,看見就想吃個兩口,真實太好吃了啊。味道特別的棒,以前都是奶奶做的,當時感覺做黃豆醬很麻煩的,又是曬的又是煮的,還有有很多的配料,但是看到有點“發黴”豆子根本就沒有食慾,但是等到做出來的時候確是止不住的想吃的啊。

黃豆營養價值:

黃豆有“豆中之王”之稱,被人們叫做“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營養價值最豐富。幹黃豆中含高品質的蛋白質約40%,為其他糧食之冠。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一斤黃豆相當於二斤多瘦豬肉,或三斤雞蛋,或十二斤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也在豆類中佔首位,出油率達20%;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B、 D、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

黃豆醬

製作配方:

一斤黃豆半斤麵粉,一斤涼開水4兩鹽。(做多少的量,就按照這個配方比例做就可以了)

做法:

(1)做好是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取一斤黃豆,提前一天放在清水裡洗淨浸泡。

(2)第二天的時候,吧黃豆煮熟煮爛,時間儘量長一些的,然後撈起濾幹水,涼透。

(3)晾過之後,拌入半斤麵粉(生的),拌均勻,用手抓起來能基本成形就可以。然後攤到一個底部能透氣的竹扁或席子上,一手掌厚就可以了。蓋上棉絮或別的,蓋嚴厚一點為好。然後放陰涼處發酵。

(4)黃豆與麵粉發酵時會發熱,不要頻繁的打開看的,小心它著涼。大概要3天左右的,掀起遮蓋物一角看看下面的黃酯表面有沒有黃斑、白毛,如果有了就表示發酵成功。這時溫度很高,要進行散熱,拿掉上面的遮蓋物,可以把黃豆塊翻個身,掰成小塊,散熱。

(5)回到常溫後,就可以拿到烈日下暴曬,曬的越幹越好,至少需要三四天。千萬不要碰上陰雨天氣的。

(6)曬乾的黃酯有一股奇特的香味,聞一聞就知道好壞。然後,用榔頭打碎。如果你不急著製作豆醬,可以收藏起來。

(7)如果想要立馬做黃豆醬,可以提前燒開一斤淨水然後涼之常溫,如將鹽與黃酯拌勻,逐步加水,濃厚程度可自己掌握。可以不加任何的其他材料,不要太稀,也不要太乾。看起來比市面上面的瓶裝豆醬稍稀一些就可以。

(8)取能密封的玻璃瓶一二隻,將拌好的豆瓣醬裝入,裝滿四分之三就可以,不然,以後會溢出來。

方法一:往瓶內加一二兩香油,然後密封,放到涼陰處存入二週或更長時間之後,密封存放越久越香。豆醬香味較濃時便可食用。這種方法簡單,無需管理,但不及曬制的口感好。

方法二:將裝好瓶的豆瓣醬放在烈日下曬,上面用綿兜或紗布遮蓋防蟲,不要密封。曬得越透越好。中間可以品嚐一下,看成熟沒有。這時如遇上陰雨天,要加蓋防水。曬制的方法發酵充分,越曬越香。如果醬太乾,可以用加鹽的涼開水稀釋。


蝸牛美食


黃豆醬又稱大豆醬、豆醬,用黃豆炒熟磨碎後發酵而製成,是我國傳統的調味醬。黃醬有濃郁的醬香和酯香,鹹甜適口,可用於烹製各種菜餚,也是製作炸醬麵的配料之一。

下面介紹自制黃豆醬方法:

食材:黃豆500克,水1000克,鹽180克

步驟:

一、黃豆浸泡膨脹無皺紋,用清水漂洗幾遍,放到籠屜裡面蒸煮1小時左右,然後停火自然降溫。不要蒸太爛,八九分熟就可以!

二、黃豆控幹水分,降溫降到40℃以下,接種醬油曲精,將曲精和麵粉混合均勻(曲精稀釋2-3倍),和黃豆拌勻,讓黃豆都沾上面粉。把拌好的黃豆放在乾淨的盒子。

三、用布包好(也可不包,把豆子放在乾淨的容器內,只用布鋪在上面也可以),放到空架上面發酵制曲。黃豆與麵粉混合會開始發酵,表現為發熱,不要過於頻繁地打開看,小心它著涼。

四、溫度28-30度之間最好,12-16小時,料發白,將曲翻一次,溫度低延長時間。溫度很高時,要進行散熱,拿掉上面的遮蓋物,可以把黃豆塊翻一翻,涼一涼,溫度降下來,再繼續,否則燒曲,就會壞掉。盒子必須放在懸空處,否則下面會出現積水,因為有熱氣。

五、40小時左右,黃豆表面會長滿菌絲(菌絲為黃綠色),此時已經制曲完成。(受季節、溫度的影響,長菌絲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點),豆粒表面長滿黃綠色的孢子有正常曲香,無其他異味即為成曲。

六、把制好的曲,曬2天的太陽,曬乾的黃豆有一股奇特的香味,聞一聞味道就知道好壞。

七、用篩字稍微篩一下外邊的麵粉和曲精,然後鍋內加水1000克、鹽180克燒開,水溫放置在50℃左右。

八、黃豆曲裝入瓶子,加入準備好的鹽水,將裝好瓶的豆瓣放在烈日下曬,上面用紗布蓋一下防蟲就可以,不要密封。曬越透越好。

九、兩天攪拌一次,曬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食用,這是曬好的黃豆醬。曬好的黃豆醬可以蒸熟或者加芝麻油炒熟殺菌,就可以食用了。也可以加一點花椒粉、姜等調味。

小貼士:

制曲這一步很關鍵,製作醬油或者黃豆醬,關鍵是制曲,曲制好了,才能釀造出好的醬油和黃豆醬,曲染雜菌,影響後期的發酵,釀造的黃豆醬和醬油味道不好或者渾濁。制曲溫度要掌握好,溫度很高時,要進行散熱,拿掉上面的遮蓋物,可以把黃豆塊翻一翻,放在懸空處,否則燒曲,就會壞掉。盒子必須放在懸空處,否則下面會出現積水,因為有熱氣。容器要乾淨,不要沾油和生水。黃豆醬含鹽不低於10%,加的鹽少容易發酸,造成最後釀造失敗。


七號女性智慧殿堂


最懷念的味道往往是難以吃到的味道,黃豆醬有濃郁的醬香和酯香,鹹甜適口,用於醮、燜、蒸、炒、拌等各種烹調方式,也可佐餐、淨食等。

分享一下我家的做法。

拌飯,拌麵炒菜都可以非常萬能,簡單宜操作。

1. 黃豆洗乾淨,煮熟,不要太爛,瀝乾水份,放涼裹一層面

2. 床上鋪一層乾淨的紙板,鋪黃豆,2cm厚即可,上面蓋一層厚紙再蓋一層厚布,開始發酵。26度以上5天即可,期間豆子表面溫度升高,不要打開看,等到降溫後就是發酵完成,表面長滿黃綠色菌就是發酵成功的

3. 發酵好的豆子曬一個大太陽,粘連的分開

4. 選一個晴天的早晨把豆子裝進玻璃罐子,放鹽,薑片,大料,花椒茴香放進小布袋再放鍋裡煮開,涼透後放進罐子,還有涼開水,紅椒切碎炒熟倒入罐子,最後拿一塊紗布蓋口,皮筋套上。罐子放太陽下開始發酵,早晚各攪拌一次。大概一個月就好了。注意不要進雨水,晚上最好搬進屋裡。

5. 這是曬四天的,味道已經出來了

再放一張仍在發酵中的圖。

學會了做黃豆醬,那黃豆醬能做的美食自然也不能錯過。

推薦一個黃豆醬香菇燒油豆腐,超級好吃!

黃豆醬香菇燒油豆腐

油豆腐切開、香菇切片、胡蘿蔔切片,大蔥切段,大蒜拍碎。

取一個碗,放澱粉和水調成澱粉汁。

熱鍋,下大蒜,小火炒香。

放入香菇炒香,炒軟。

放入油豆腐,小火煸炒

放入1勺生抽,翻炒均勻。

然後倒入澱粉汁,攪拌均勻後加黃豆醬。

然後放胡蘿蔔和大蔥

放適量的鹽,炒勻就OK咯。

怎麼樣,很有食慾吧!


食材大搜羅


這個問題我比價有發言權,北方都喜歡自己做黃豆醬,我也是每年都做,自制做的沒有添加劑,還特別的香,就是過程比較麻煩,不過能做出好吃的醬,麻煩也不算什麼啦!

製作過程

1、每年快到冬天的時候,買一些黃豆,我一般選擇東北大豆,用豆子之前挑一挑,挑走壞的和沙子之類的!洗乾淨,放在蒸鍋裡面蒸熟。

2、蒸熟的豆子,用工具搗成泥,摔成大磚塊狀,涼涼用報紙包起來過冬發酵,要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

3、一般醬塊要發酵兩個月,發好的醬塊會有刺鼻的氣味產生,這時就可以將醬塊打開進行清洗了。因為醬塊是發酵的,經常會有黴菌產生,顏色土黃色,這是正常的,並不是壞了。用刷子將醬塊刷洗乾淨後,掰成小塊 ,放在陽光下晾曬,要曬乾不要存水。

4、準備一個缸,將曬好的醬塊按需要和水一起放入缸中,加鹽,鹽要多加,醬鹹一點沒關係,但若不夠鹹的話,醬會變成臭,發酸就沒有辦法吃了,水量的多少跟醬塊多少有關係,太多就很愁,太少醬就會很希、在缸的上面蓋一層紋布、或者其它透氣不透灰塵的。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5、關鍵的步驟來了,醬塊入缸後還需要發酵,這時要注意每天都用要制的醬爬也就是醬杵來打醬缸。每天要一遍遍的攪動缸中的混合物,使醬中的雜質浮在水面上,再用勺子將浮在表面的沫子和黑色的雜質撇乾淨,這樣最後做出來的醬才是最乾淨的,也是最香的。這個過程要持續一個月左右,一天兩次比較好。

6、1個月後,好吃濃郁的大醬就做好了,醬沒發之前千萬不要吃,不要爆鍋,下雨一類的也是防止不能進水


小妖愛美食


說起黃豆醬又讓我回到童年時代,那時候家裡條件差,平時沒有什麼菜吃,我媽經常用自家做的黃豆醬辣椒湯,這樣很下飯,味道特別的香!在我的記憶中做黃豆醬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又是煮又是曬的,特別是曬的時候以前蒼蠅什麼的又多,經常得我們小孩子守著用麥杆扇子趕蒼蠅,沒的出去玩當時比較煩它。

言歸正傳,自己做出來的黃豆醬燒菜味道特別的棒!就讓我把以前做黃豆醬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自己也可以在家裡做,衛生又健康。

黃豆醬製作方法:

1斤黃豆0.5斤麵粉,1斤涼開水4兩鹽,(按此比例以此類推)

製作方法:

(1).天氣晴朗的日子,取一斤黃豆,提前一天放清水裡浸泡


(2).第二天,把黃豆撈出洗淨,放鍋裡煮熟煮爛,撈起涼透。

(3),晾過之後,拌入半斤麵粉,拌均勻,用手抓起來基本成形即可,然後攤到一個能透氣的竹編或席子上,一手掌厚就可以,蓋上棉絮什麼的,可以保暖的東西,一定的包嚴實,然後放陰涼處發酵。


(4).黃豆和麵粉發酵的時候會發熱,不能頻繁打開,防止它涼,悶熱天氣三天就可以掀開遮蓋物,一角看看下面黃豆表面有沒有長白毛和黃斑,如果有就表示成功了,可以拿掉遮蓋物,把黃豆翻個身,掰成小塊散熱。

(5).回到常溫後,就可以放太陽底下爆曬,越幹越好,一般三四天左右,千萬不要碰到陰雨天氣。


(6).曬乾的黃豆有一股奇特的香味,聞聞就知道好壞,然後磨碎。如果不急著做豆醬可以收藏起來。

(7).如果想馬上做黃豆醬,可以提前燒開一斤清水涼至常溫,黃豆和鹽拌勻,逐步加水,濃稠自己掌握,適中即可,

(8).將做好的黃豆醬放太陽底下曬,最好用紗布蓋子遮蓋住防蟲子,不可密封,曬的越透越好,曬制的方法發酵充分,越曬越香,如果醬太乾可以用加鹽的涼開水稀釋。



歡迎大家交流和轉發,謝謝!


錢塘美食


黃豆醬分為很多種,但今天我把東北農村製作黃豆醬方法介紹給大家。

每年的陰曆11、12月份是做醬的最好時機



1、把一定數量的黃豆放在鍋內煮,煮至稀爛,煮爛後撈出,放涼。

2把黃豆放在面袋子裡用力踩,把黃豆踩成面狀。

3、把踩成面狀的黃豆分成勻等小塊,用包裝紙把它們一塊塊包起來。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發酵。這在東北農村叫“大醬塊”。

4、等到來年的四、五月份將已發酵完成的“大醬塊”放進事先準備好的醬缸內,進一步發酵。

5、醬缸必須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以便缸內大醬發酵。用自制的搗醬耙每天定期地上下較動,以便快速發酵



非常意注的事項,千萬別讓雨水賤入缸內

這只是一種方法!如果誰還有什麼好的方法請說出來分享一下!


蜜汁林


在農村裡,黃豆醬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佐餐料之一。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關於純天然黃豆醬做法:

第一,選擇顆粒飽滿,挑走壞的黃豆,用鐵鍋溫火慢慢炒熟,這裡為什麼要用文火?因為火候的大小直接影響黃豆醬口感以及成熟度,還有就是顏色。溫火炒熟的黃豆顏色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做出的醬色鮮亮有食慾。

第二,將炒熟的黃豆,放入溫水中清洗一下,然後換乾淨溫水泡三到四個小時,等待顆粒飽滿。

第三,將泡好的黃豆用專門的機器碾成醬,或者直接用破碎機。這裡要注意的就是黃豆醬越細口感越好。



第四,把黃豆醬放在溫暖的地方,覆蓋保鮮膜進行發酵一個禮拜。

第五,一個禮拜過去,黃豆漿通過發酵以後會變的明亮,細膩。這個時候,適量添加,食鹽味精,適合自己的口感就好,也可以放一些辣椒粉,做成辣醬。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農地圈微信公號:quandier,三十萬新農人聚集的活躍社群

東方花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