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923年12月購買並親自設計改建的四合院|在京最後一處住所


許多人都讀過魯迅的書,讀過魯迅的文章,對位於北京阜成門內魯迅家中的兩棵棗樹,都留下深刻印象。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是魯迅1924年9月15日寫的《野草》首篇《秋夜》的開頭。

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就是魯迅博物館,長有兩棵棗樹的魯迅舊居位於北京魯迅博物館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魯迅舊居,門廳內的牆上掛著簡介。

這是一個不大但很典型的北京四合院。

在通往後院的過道上隱約可見棗樹的影子。

在後院可以通過窗戶看見魯迅的臥室。

後院也不,但足可供一人在此獨步、思索……

小徑上似乎還有魯迅的腳印。

回身走出後院,第一株棗樹映入眼簾,它斜斜地長著。

另外一株棗樹,已在圍牆外,能看到樹的上部。他們都依然枝繁葉茂。

魯迅家還是挺殷實的,四合院裡專供女工住宿起居的房間。

也有專門的廚房。

這個四合院還是魯迅自己設計改建的。

走出魯迅故居,陽光從門外照射進來。

這裡是魯迅先生1923年12月購買、1924年春天親自設計改建的一座四合院,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魯迅在此居住,是魯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後一處住所。北京魯迅博物館正是在這個魯迅故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