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北京的房價有多貴?

生猛歷史


現在北京房價如何,我不說大家心裡也有數。但是清朝房價有多少?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清楚。清朝比較遠不好想,我先給大家講一下民國。從民國再往前推,又是個什麼樣子。先拿民國魯迅來說!



民國時期我們對於文人非常的尊重,就像我們現在是娛樂至死的年代。現在的明星拿著非常高的片酬,民國時期的文人也像現在的明星一樣,他們的“片酬”也是非常的高。魯迅作為民國時期幾個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收入堪比於現在的幾大流量小生。

魯迅當時有兩份工作,一個是教書另一個是文章的稿費。兩個加起來每個月差不多可以拿到500塊錢,而民國時期普通人工資又有多少?如果按照人均水平來算,一個人差不多是五塊錢。其實也沒必要驚訝,因為我們普通人的工資,相對於明星大腕來說也是五塊錢。

他一開始也沒有準備買房子,後來到了北京發展,再加上母親要過來住,所以不得不買了一個三進的大四合院。究竟需要多少錢呢?只是簡單的3675塊大洋,然而他一年的工資就是6000多塊錢。一個三進的大四合院,面積能有多大,自己可以好好的估算一下地價。


而再往後點到1941年,國家的相關部門的數據顯示,其實北京的地價,已經是在全國排前五了。因為空落落的不好理解,可以用一個實際數據來說話。再早點在1933年有個富翁,在正陽門大街附近買了一塊地,大概1畝左右,約花了約4000個大洋(6大洋/平方米)。當然只是塊空地,上面什麼都沒有。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按照購買力來說,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00塊。也就是說僅僅是在民國時期,在北京城一平方米的房價就是1200塊錢。相對於當時人們的購買力來說,還算是比較小貴的。但是對於魯迅當時買的來說,實在是太便宜了。而且只是空的,還沒“房地產商”開發。

我們往前看,清朝房子也是這麼貴嗎。古代哪家的房子不是前院連著小院,老婆都那麼多個。一人睡一間,還要什麼亭臺,還有什麼湖,配置比現在富人的房子還齊全。請注意這只是官員人家中才這樣的。窮人的房子那是又小又破的,還是用草蓋起來的。但是據相關所有的資料顯示,清朝的人民最幸福。為啥呢?不急,容我一一分析。


在清朝官員住的房子其實是政府修的,也就當時的皇帝搞的。他們按等級分配,一品官最多會分20間,九品官最少只2間。那麼這些人的工資當時有多少呢。《大清會典》有相關記載,他們官員一個月拿3到15兩銀子不等。

比如一品官員,這個最牛氣,一個月可以拿到180兩。這個錢可以買到大概10幾套房子。《履園從話》裡面有記載,意思是順治年間,一畝田大概需要花2到3倆銀子。

康熙這個時候漲了一點點,但不多大概要花4、5兩吧。後面的時候,也就到了乾隆年間。大概是7-10兩之間不等。一個九品官員靠一個月的收入也能買到五套房子左右。

那麼當時一兩銀子能幹嘛呢,一兩可以買到50到200公斤大米,100斤鹽。20到50斤的魚,50斤麵粉…………當時錢的購買力還是很可以的,一兩就能買到相當多的東西了。當時的小戶人家一個月所有開銷也最多也就2兩銀子(一般中產)。


當然說到這裡也還是不好比對,如果要好理解清朝時期的地價。應該要用清朝時期的購買力,對比到現在的購買力。假設就像之前一兩銀子可以買50斤麵粉,我們把現在的麵粉按照好的算,25塊錢可以買十斤的好麵粉。也就是說現在的100塊錢,可以買到清代的50斤麵粉。

順治年間的一畝地,我們按照平均2.5兩/畝,就是2.5兩/666平方米,再換算就是250元/666平方米,也就是說0.39元/平方米。也就是說在清朝順治年間,想要買一平方米的地價,現在也就不到五毛錢。

雖然算著這麼好算,但是換算不同的時代,就知道多困難了。你想在順治年間轉到五毛錢,和現在不在城市裡面轉到2000塊錢應該是差別不大。(這個是我猜的,畢竟沒什麼好對比的,時代差距太大。)

因此清朝北京的房子不貴,當然也是對於中上層人來說。


史之策



當下的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與交通樞紐,房價讓大多數人聞之咋舌,那麼在清代,作為京師的房價有多高呢?

圖/清代北京城


租房


先舉一個例子,晚清重臣曾國藩,剛到北京的時候孤身一人,租住在菜市口南橫街千佛庵中,四間房,月租四千文。到了道光二十一年前後,他的家眷從南方來京,於是搬到了繩匠衚衕的一所住宅,共有十八間房,月租十吊錢,也就是一萬文錢。到了道光二十四年,曾國藩不光仕途順利,並且也添加了丁口,一家人加上奴僕共計有二十多口人了,於是再次搬家,搬到前門內碾兒衚衕的一處住宅,共二十八間房,月租三十吊,也就是三萬文錢。


需要說明的是,北京城也被稱為四九城,由內城與外城構成,從順治年間開始,原則上來說,內城不允許普通漢族居住。所以曾國藩從之前的宣武門外搬到後來的前門(正陽門)內,地段應該是提高了。


那麼曾國藩房屋的租金是怎樣的水平,可以這麼說,在清代,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五年擔任的正五品京官的年薪是八十兩紋銀,祿米是一年是八十斛。如果按照道光二十一年曾用過的一石米比一兩三錢的比價。清代正五品京官一年的薪水212兩紋銀。關於銀錢比價的問題比較複雜,姑且按照道光年間大致一兩比1700文的標準來計算,曾國藩一個正五品京官一年的正常薪俸剛剛夠他的房租。(當然,清代有各種養廉措施,否則曾國藩是活不下去的。)


買房


以道光年間的房價為例,道光十一年,本司衚衕,瓦房三間,價格120吊,合12萬文錢,曾國藩全年薪俸的三分之一。道光十九年,東四牌樓北十一條衚衕,正瓦房三間,倒座灰房三間西廂房二間,共七間房,要價300吊,合30萬文錢,恰好和正五品京官曾國藩的年收入相當。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房子和曾國藩租住的房間比是大大不如的。

圖/前門


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來看,如果想買到曾國藩租住的那種前門內二十八間房的標準,至少需要曾國藩四五年不吃不喝的薪俸才能搞定。


這樣看來,清代北京的房價已經很不便宜了,而且,比較高檔的房屋租起來也是相當貴的。


張宏傑:《給曾國藩算算賬》

橘玄雅:《清朝穿越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