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如何變成一個“奶牛”?

賤賤的凡想世界


生大寶時,真真的就是一個大奶牛!

寶寶一邊還沒吸完就飽了,另外一邊只能用吸奶器擠掉了。

現在用來,沒有及時科學開奶,然後寶寶喝了一天多的奶粉才吃上麻麻的母乳,有點覺得不該,小小遺憾了一把。

如果早點學會科學開奶,產後半小時就可以讓寶寶喝上第一口母乳了。當時是到了第二天夜裡外婆一直忙忙碌碌的照顧寶寶,又困又累不說,寶寶還是不踏實睡覺,一會兒就醒,一直咿咿呀呀的。後面外婆說,你擠看看有沒有奶水了……我才有點尷尬的擠了下,還真的有奶水了😊

趕緊把寶寶樓下懷裡,吃上第一口母乳,寶寶就安安靜靜的睡著了。外婆也鬆口氣可以好好睡覺了。


我的奶水充足又營養,充足是看得見的,每天寶寶一邊吃奶,另外一邊就像水龍頭打開了一樣,手忙腳亂的各種擋不住😂

營養呢?寶寶純母乳餵養,長得好啊,那肯定是營養跟得上才長得好😊

總結幾點如何擁有變成大奶牛☞

1、本身身體素質要好,這是大根源,產奶基地好,不是大胸就有奶噢!

2、哺乳期的營養要跟上,葷素搭配合理,營養才會均衡。

3、一定要有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對於母乳的生產可是至關重要的。

4、要讓寶寶多吸吸,這種遺傳下來的觸動,對於產奶是非常有幫助的。


Liziz栗子


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吧!

我的胸幾乎就是飛機場,但是我堅持母乳餵養女兒到1歲半。其中純母乳餵養8個月,之後就是混合餵養。

產後我有128天的產假,在這4多月裡,不論晝夜,我都是親喂,中間沒出什麼大問題。

主要是產假休完,我要上班,毅然選擇了背奶。白天,在公司,漲奶的時候,我就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來,帶回來給女兒第二天喝,下班後親喂。剛開始,我用的是一個手動吸奶器,用了一週之後,發現奶量越來越少,我的右手手腕經常疼的抬不起來,到醫院諮詢醫生,醫生說我得了媽媽手,手臂要多休息,配合熱敷,看是否能夠緩解。

沒辦法手動擠奶,只能選擇電動吸奶器。花了2000多買了個雙邊電動吸奶器,雖然解放了雙手,但奶量還是不如寶寶吮吸。這個也去問了醫生,醫生也沒辦法。還好之前有村奶,純母乳餵養了8個月。

現在想想,那段日子真的是苦澀中的甜蜜。

上次陪我妹妹去產假,聽其他媽媽說現在又一種帶按摩功能的吸入器,可以儘可能的不掉奶。

所以,總結兩句話:

如果有條件,儘量親喂,讓寶寶多吮吸,吸的多了,泌乳素分泌就多,產奶量就多。

如果不能親喂,就選擇一款好的,有按摩功能的吸乳器,儘量減少掉奶的風險。


孕媽幫幫忙


我兩個寶寶都吃母乳,生老大的時候不太懂,母乳不夠,特別是月子的母乳更少,那時候我家大寶基本上白天都是喝奶粉晚上才喝母乳,因為大寶是在冬天的生比較冷晚上也不太願意起來泡奶所以晚上一直喝母乳,但是母乳不夠一晚上醒七八次,後來出了月子奶水慢慢多了起來,奶水也夠寶寶吃了,為了以後好斷奶也就一直加一餐奶粉給大寶喝。

母乳的多少和奶大小沒什麼好大的關係,有很多女性擔心自己的奶不大奶水不夠寶寶吃,我有位朋友生了寶寶也是母乳餵養,她說奶這麼大沒見有奶水^O^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其實我是的是飛機場喲(^V^)但是通過後面的追奶慢慢變成大奶牛了喲!

說了這麼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變奶牛🐮呢?1、開奶很重要就說的是初乳,生老大的時候剛生完寶寶沒多久護士就抱著寶寶讓我喂他喝,初乳營養價值很高的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剛生下來就是讓寶寶多吸母乳,寶寶的吸吮力是催奶的催化劑,寶寶吸的次數多我們的大腦會告訴我們的身體多產奶喲!2、多喝湯湯水水,像鯽魚湯,豬腳湯,排骨湯等等,其實我喝的多的是鯽魚+通草燉湯,喝了這個湯我的奶水來的很快,其實喝湯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喝這種湯來奶就很快有的來奶就不那麼快了,總之多喝湯湯水水沒錯的,我們喝湯的營養寶寶喝了母乳也就吸收了補充營養。3、找催奶師催奶,剛生下寶寶我們的乳腺不通也影響奶水的分泌,通過催奶師幫我按摩達到催奶的作用。4、自己按摩乳房,每次在喝奶前用熱水敷一下乳房然後自己用手按摩乳房也可以達到催奶的效果。

好了說了這麼多生完寶寶心情也要美美噠喲,好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保持好心情奶水都會多一點喲!(^V^)(^V^)





辰浩麻麻說育兒


新媽媽,想要讓自己成為“奶牛”,那千萬不要忽視了母乳餵養的第一步——開奶,要趕緊開奶。

1、多讓寶寶吸吮,可以刺激媽媽體內的催乳素的增加,乳汁增多。

2、保持心情愉快,心情好的媽媽比焦慮、不開心的媽媽生產的母乳多。所以一定要找到能讓自己保持心情愉快的事情。

3、多喝水,新媽媽,先不要著急著各種濃湯的大補特補。這不僅讓自己長肉不少,在乳腺不通暢的時候,會堵得更厲害。喝水才是關鍵,只有媽媽體內水分足夠的時候,才能有多餘的水分分泌乳汁。

切記,乳汁是越吸越多的,每次給寶寶哺乳後,都要把乳房吸空。





思雨媽咪


這個問題由我這個“奶牛”來回答最合適不過了

下圖是我在寶寶9個月時拍的冰箱一角

有種地主婆的感覺

我家寶寶現在21個月,母乳餵養中,前幾天帶孩子出去玩,一個小朋友的媽媽讓我幫忙衝奶粉,我才發現我竟然連奶粉都不會衝,因為我家寶寶壓根就沒吃過奶粉

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的“奶牛養成記”

多吸吮

儘早開奶,頻繁吸允

分娩後開奶越早越好;堅持頻繁吸吮(24 h內至少10次)

吸吮時將乳頭和乳暈的大部分同時含入嬰兒口中,讓嬰兒吸吮時能充分擠壓乳暈下的乳竇,使乳汁排出。

多液體

乳母每日需水量應比一般人增加500~1 000 ml,每餐應保證有帶湯水的食物

避免喝太濃的湯,應選擇一些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如魚類、瘦肉,也可喝蛋花湯、豆腐湯、蔬菜湯等。

喝湯的同時要吃肉

多蛋白

優質蛋白質可以增加母乳的質與量

可比平時多吃些雞蛋、禽肉類、魚類、動物肝臟、動物血等以保證供給充足的優質蛋白質

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每天總量為220 g

牛奶每天400~500 ml

大豆類每天25 g

多休息

生活規律,保證睡眠

每天保證8小時以上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

多微笑

愉悅心情,樹立信心

家人應充分關心,幫助新手媽媽調整心態,舒緩壓力,樹立母乳餵養的自信心。

眾所周知,母乳不管是對乳母還是寶寶都是益處多多的,但每個乳母的情況不同,在母乳不足或者科學監測寶寶營養不足的情況下,就不要一味的強求母乳餵養了,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選擇適合自己的餵養方式更為妥當

最後分享一張我的拙畫,願每一個寶寶都能夠被歲月溫柔相待!

營養海賊船調酒師~任洪葉(婦產科主治醫師、營養師、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心理諮詢師,熱愛生活的寶媽一枚)


營養海賊團


我呢,是個六個月孩子的麻麻,母乳餵養,現在上班快倆月了。我接下來說說我的經歷吧,給各位看官一個參考。

原來懷孕的時候去醫院參加產前課,那會兒護士就講要對母乳有信心,母乳都會有的。我深信這句話。

我是剖腹產,生完孩子痛得各種生無可戀,肚子傷口痛,孩子喝奶吮吸的乳頭痛,第一晚完全沒母乳,孩子吧唧吧唧的吃吃手渡過了第一晚。

後來母乳多少有些,可是到二十多天的時候母乳不夠了,混合餵養了一個月,近兩個月的時候母乳就夠了,直到現在也還夠喝。

我的感受吧,就是媽媽一定要吃好,身體恢復了母乳就越來越多了。還有呢就是一定要有信心,別感覺不夠了一直餵奶粉。


瀟湘free


懷孕之前,我一直以為媽媽都是有奶給孩子吃的。直到懷孕後跟準媽媽們聊天,她們很多都是二胎媽媽,並且很多都說奶不夠吃,有個媽媽居然孩子生下來一口奶都沒有,看了醫生吃了藥,喝了很多下奶的湯,連偏方都試過了,還是沒有一口奶!我才知道原來母乳這個東西不是當了媽媽後自然就有的。懷孕期間我看了很多孕育方面的書,書上又說其實每個媽媽的奶都是夠孩子吃的,只是因為方式不正確,才導致奶水不夠。那麼怎樣讓新媽媽變身“奶牛”呢?

1.多吸多吸。一定要讓寶寶多吸,並且儘早吸。剛開始的一兩天奶確實是很少或者沒有,但是慢慢的奶就多了。我就是第四天一早醒來發現突然間胸漲的很,有奶了。即使剛開始的時候很少,看似不夠寶寶喝,也不要急著讓寶寶喝奶粉。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天飯量其實是很小的,媽媽的奶即使少也夠吃,如果沒吃飽會很快再吃下一頓。目的就是讓寶寶多吸,越吸越會刺激排乳反射,母乳才會越來越多。如果奶水太多,記得買個吸奶器把多餘的奶吸掉,可以放在儲奶袋裡在冰箱裡存起來。否則會漲的疼,媽媽受罪不說還會得乳腺炎。再者讓寶寶兩邊都吃到,不能只吃一邊。

2.多喝水,母乳媽媽每天至少要喝8大杯水。這裡所說的水包含各種湯、粥和牛奶。媽媽只有補充了足夠的水才會產出多的奶。所以沒事多喝水吧,如果像我一樣不喜歡喝水那就多喝粥吧。

3.適當喝下奶湯。月子裡都會喝下奶湯來增加奶量,比如說鯽魚湯、豬蹄湯等。不過月子裡飲食也不能太過油膩,特別是產後第一週不能喝,會堵塞乳腺,造成乳腺炎。

4.注意飲食,避免抑奶食物。像是韭菜,韭菜花這些都是有抑奶作用的食物,哺乳期的媽媽注意不要吃到這些。

5.保持心情愉快。奶量的多少也與心情有關,並且生氣和悲傷時的母乳會含有有毒物質,影響寶寶健康。所以新媽媽們一定要讓自己心情愉快喲!還要生活規律,保持充足睡眠。


漂漂女兒的漂漂媽


過來人,不講經歷,只劃重點。都知道新媽媽們的精力有限,需要把有限的時間儘量都投入到休息和餵養上!

1、最最重要的一條就是:

讓寶寶多吃,越吃越多!從娃落地後,就讓娃多頻次的吃,使勁吃吧!在吃上有毅力的寶寶,天生自帶糧倉哦!

2、一定要避免積奶

喝湯要葷、素搭配的,米粥之類最穩妥,適當地加魚塘、豬蹄、排骨等,如果寶寶吃少了,千萬不能再大補了,積奶了得不償失,奶量減半甚至回奶都有可能,治療過程也很痛苦。

3、照顧好自己,是成為“奶牛”的首要條件

已為人母,要把心態調整好,適應變化,開心過好當下,才能吃得好、奶水足。

寶寶雖然還小,但是他們已經開始能感受到媽媽的情緒和關愛了哦!


以上都是在寶媽健康情況下的注意事項,如果有病情、或者特殊情況,務必要去醫院看醫生,遵醫囑才是正經辦法,少走彎路。


蝸牛小隻


親自測試過,想要親喂並且乳汁質量高,以下做法很重要!請做好筆記

1、生產前就要檢查好自己的奶頭,是否有扁平、內陷或者短小等問題,如果有要到醫院或者購買奶頭矯正工具矯正,如果沒有,在孕期就要懂得為餵奶做準備:洗澡時用熱水沖洗乳房;經常按摩乳頭,促進乳腺打通。但是要適可而止,過度按摩奶頭會刺激宮縮。

2、生產後一小時內讓寶寶吸吮乳頭,即使沒有乳汁也讓寶寶努力吸吮,隔兩個小時一次;

3、生產後48小時內找開奶師按摩,疏通乳腺;

4、無論有沒有漲奶,至少三個小時讓寶寶吮吸兩側乳房,如果寶寶不能吸出,用吸奶器(一個好的吸奶器很重要);

5、乳腺疏通之後,喝鯽魚湯和八爪魚煲花生湯,很有效!

6、不要吃山楂麥芽、韭菜等回奶的食物。


SharingMyLife


寶寶快三個月了,目前供需基本平衡,但是不穩定,還在追奶中。我身邊的朋友同事感覺奶水都好多,冰箱都可以存很多,我就以為每個人都這樣。後來奶水不足時才發現,奶水少的同事根本不願意主動聊奶水的問題,還是自己問她怎麼追奶,才說自己奶水也不多。所以我錯過了學習母乳餵養的知識,錯過了開奶的最佳時期,導致後面追奶追的很辛苦,都快抑鬱了。

怎樣奶水才能多,首先要儘早開奶,多吸。寶寶出生半小時內最好就讓她吸你的母乳,寶寶最好不要吃配方奶粉,因為配方奶粉吃了特別管飽,吃完一睡睡三四個小時,而且吸起來容易,到時候會降低寶寶吸奶的頻率,也會不願意吸你的奶。讓他餓了就吸你的奶,假如覺得月子裡太累,想稍微能休息下,就自己2小時一次手擠奶吧,餵奶粉最好用勺子喂,以免乳頭混淆。前幾天奶水都很少,而且是初乳很珍貴,學會手擠奶更好,吸奶器太少了可能吸不出來,等奶量稍微多些可以再用吸奶器。

再是要勤吸勤排空,想追奶的媽媽,如果想奶多些一定要在寶寶吸完後用手擠或者吸奶器排空。讓大腦感覺寶寶不夠吃,然後才能產更多奶。

最後要有堅定的信心,愉悅的心情,多喝水。相信自己可以全母乳的。還想說一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實在奶水少就混合喂,壓力不要太大,學會自我排解。心情不好一定要多跟老公朋友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