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邊吃奶一邊發怒扭打,是什麼原因?

阿倫寫字的地方


導讀:嬰兒不會說話,只能用肢體動作和麵部表情來表達自己,寶寶的微笑哭鬧發怒,亦或是肢體的扭打等小動作,都是寶寶在表達,都是寶貝在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我現在很高興,我現在很不爽,我現在很痛苦,等等。
嬰兒一邊吃奶一邊發怒扭打,是什麼原因?這問題的確很困擾新手父母。
畢竟嬰兒都超愛喝母乳,按理說,嬰兒喝母乳應該高興,很舒服很享受才對,可他現在卻是在發怒,用小手小腳扭打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原本是甘之若飴的母乳,現在對於寶寶來說好像是砒霜的毒奶,嬰兒一邊吃奶一邊發怒扭打的原因,依據本人的經驗,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點。一個是主要原因,一個是次要原因。
第一點,主要原因:寶寶“腸絞痛”。
孩子吃奶發怒扭打,是因為他不舒服。嬰兒的不舒服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飢餓,一是肚子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腸絞痛”
造成腸絞疼的原因,一是孩子的腸胃還在發育中,功能不全造成的。
我家寶貝在三四月的時候,就有過一次腸絞痛,媽媽把乳頭塞進寶貝嘴裡,寶寶也就吮吸幾下,隨後把乳頭吐出來,臉上不高興,小手小腳亂動,還哭了起來,我們當時手足無措,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孩子越哭越厲害,怎麼哄也不行,餵母乳也不喝了。
幸好,家裡有長輩,把寶貝抱起,讓寶貝蜷縮起雙腿,小心地按揉寶貝的肚子,這過程大約持續了一刻鐘,寶貝終於停止了哭鬧。
嬰兒腸絞痛一般發生在下午的黃昏時段,好像是沒有緣由的發怒扭打哭鬧。寶貝腸絞痛多半是因為嬰兒腸胃尚處在發育中,發育不全造成的。而關於腸絞痛發生的時間段,醫學上沒有給出解釋。
造成腸絞疼的第二個原因是,不經心的餵養。
我曾以為等寶貝大些,腸絞痛會自然消失,可如果在孩子的餵養過程中不加註意,也會造成腸絞疼。
在我家寶貝一歲多的時候,晚上喝了幾口母乳,就莫名的哭鬧不止,後來才知道原因,是因為下午多讓寶貝吃了幾個涼葡萄。
第二點,次要因素,比如溫度,孩子穿的太多,寶貝的衣服不舒適,寶貝處在厭奶期,寶寶有奶頭錯覺等。
喝奶是個體力活,寶寶喝一頓奶下來,小臉會紅撲撲的,體溫上升,如果寶貝這時還穿著厚重的衣服,肯定會感覺不舒服。關於嬰兒的穿著,衣服的薄厚,跟大人保持一致即可。
寶貝處在厭奶期,多半發生在純母乳餵養的寶貝身上,寶貝很是分得清哪個是母乳哪個是奶粉,哪個是輔食。寶貝厭奶的情緒反應不如腸絞疼強烈。
關於奶頭錯覺,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很多媒體或媒介把奶頭錯覺烘托的太恐怖,覺得寶寶有奶頭錯覺這種情況就應該不能出現,出現了也很難解決。
其實家裡有孩子的都知道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所以,即使寶寶有奶頭錯覺,也會在喝奶粉喝母乳之後,自然而然的區分清奶瓶奶頭和母親的乳頭,因此,奶頭錯覺真的不用過於擔心。
重要提示:如果寶貝經常腸絞痛,持續時間很長,那最好還是要去醫院,讓醫生給寶寶檢查一下。
一般情況下的腸絞疼,只要寶貝不發燒,體溫正常,做好護理就可以,不用折騰著去醫院,因為有可能剛到醫院,寶寶的腸絞疼就好了。
今日話題:你家寶貝也有腸絞疼的情況嗎?什麼時候再也沒有發生過腸絞疼?

格格巫育兒日記


吃奶時發怒扭打,可能與寶寶身體不舒服,餵奶不規律等相關。一般中國式家長會給孩子穿太多衣服,而喝奶也會產熱,熱量無法散解,導致寶寶處在一個高溫狀態,會產生煩躁情緒。某些寶貝本身長鵝口瘡,或快速長牙期間,磨牙咬奶瓶比較常見,不太能安靜喝奶。

也有可能寶寶太餓太渴了,或母乳太少,一口奶量太少不夠吃,有一顆想一口吃飽的心,這時候安撫或加大奶量餵養會改善症狀!也有情況是母乳和奶瓶換著餵養,但乳頭觸感和乳汁的流速不同,會讓孩子出現混亂感。且有時候家長不注意,餵奶不規律,導致寶寶一頓過餓一頓太飽,造成寶寶脾胃弱,消化不良。

以上情況,首選養成寶寶吃奶規律的好習慣,對於寶寶疾病應該積極治療,不可忽視,減少過多的衣物,注意適當原則,寶寶煩躁時增加安撫,多逗孩子開心。如有母乳過少,母體不適的情況,可選奶粉代替,保證寶寶充分的營養。


KK健康


嬰兒一邊吃奶一邊發怒扭打,是什麼原因?

母乳本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有時候寶寶一邊吃奶,一邊發怒扭打,讓新手媽媽困惑不已。

寶寶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寶寶吃奶哭鬧,一般有以下原因。

媽媽的原因

1.奶速過慢。如果奶速過慢,寶寶吃了一會還不飽,就會發脾氣表示不滿。

2.媽媽的乳腺不通,這樣寶寶吸奶很費勁,吃不到奶,疲憊的寶寶就會鬧騰。

3.媽媽兩邊的乳房產奶速度不同。如果一邊乳房寶寶吸得多,就會比較順暢,奶水也會下得快。相反,另一邊乳房奶水吸得慢,寶寶就會越來越不喜歡吸,還會抗議發怒扭打。

4.混合餵養的寶寶,容易產生混淆奶嘴的現象,會不適應用媽媽的乳房吸奶。

5.媽媽奶水不足,寶寶吃不飽。

寶寶的原因

1.寶寶長牙引起的牙齦不舒服,用力吸奶就難受。

2.寶寶長鵝口瘡或嘴裡皰疹或水泡,吃奶會牽扯到傷口。

3.寶寶感冒或發燒引起心情煩躁,吃奶也會藉機發洩情緒。

4.寶寶過度飢餓,對不能馬上填飽肚子很生氣。

5.寶寶犯困了,但是奶還沒有吃飽。

6.寶寶過熱或過冷,身體不舒服只能用行為抗議。

7.腸脹氣或腸絞痛引起的難受,導致寶寶發怒。

寶寶吃奶鬧脾氣怎麼辦?

1.儘量母乳,減少用奶瓶餵奶的次數,避免寶寶出現奶嘴混淆。

2.給寶寶適當穿衣,冬夏空調要開到適合的溫度。

3.長牙期的寶寶,可以使用牙膠或磨牙棒,緩解長牙帶來的不適。

4.對於鵝口瘡,皰疹,感冒,發燒等身體不舒服,及時帶寶寶就醫。

5.腸脹氣或腸絞痛的寶寶,每次餵奶後,給寶寶肚臍四周,順時針輕輕按摩5-15分鐘,有助於寶寶的消化。

6.乳腺不痛的媽媽每天要及時按摩或熱敷硬塊,乳腺要疏通。奶水不足的媽媽,可以吃木瓜或絲瓜絡,豬蹄,通草都是下奶好物。

7.媽媽兩邊乳房都要輪流給寶寶吸,保證兩邊出奶都順暢。

8.提前半小時給寶寶餵奶,避免寶寶過度飢餓。

9.多回應寶寶的情感需求,寶寶得到的關注和愛撫越多,寶寶會越開心。


星星媽育兒說


寶媽們應該都見過自家寶寶一邊吃奶一邊哭鬧甚至拳打腳踢吧……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會這樣呢?

原因如下:

1.厭奶期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有一部分的寶寶會出現生理性厭奶期,生理性厭奶期的特徵就是寶寶精神倍兒棒,並且身高體重都在正常增長,只是吃奶的量減少了,並且對於吃奶不像小時候那麼猴急熱衷了,一般這種現象最多持續一個多月就會消失,所以寶媽們不用太擔心。

2.母乳不足

有的媽媽可能母乳分泌量並不足,寶寶在餓的時候使勁吮吸,但總是吸到一點點奶,不夠“過足癮”於是寶寶開始急躁的哭鬧來表示她的不滿。


3.乳汁太多太急

不要以為奶多就好,一般的媽媽的乳頭上大大小小的孔少則幾個,多則十幾個,寶寶的嘴又比較小,太多的乳汁同時一下子湧到寶寶的嘴巴里非常容易引起寶寶嗆奶,或者有的寶寶就是有“乳頭癮”,他更喜歡自己吸吮從而獲得乳汁。

4.呼吸不通暢

當寶寶的鼻子不通暢時,比如感冒時...這個時候需要通過嘴巴來呼吸換氣,但此時若寶寶在吃奶,勢必就總是要憋氣,憋氣又會使寶寶難受,但不吃又餓,於是寶寶會開始發脾氣。

5.缺水

現在有些部分年輕的家長認為,只要母乳餵養就可以一直不用給寶寶喝水,這使得很多寶寶在夏天或者出汗較多後體內缺水,導致寶寶吃奶時哭鬧不止,其實在寶寶六個月後可以適當每天給寶寶補充水的,並且在天氣較炎熱寶寶出汗較多時都可以適當給寶寶喝點水。



6.身體不適

身體不舒服時寶寶也會在吃奶時鬧情緒,比如感冒時導致了咽部發炎,寶寶只要喝奶時一吞嚥就導致喉嚨痛,寶寶當然會發飆了。

以上就是本次回答全部內容,歡迎評論區補充留言。

➕關注“Vera育娃”瞭解更多育兒,健康常識……



Vera育娃


您好!我是經國際母乳會培訓的哺乳互助輔導,也是國際拉瑪澤的母乳指導。嬰兒吃奶煩躁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我將列幾點常見因素:


一、嬰兒吃奶煩躁的原因

  1. 。對,嬰兒穿太多了熱。這是最常見的一個因素,也是中國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誤區。特別是由老一輩照顧的寶寶,很容易出現在夏天穿棉襖的現象;
  2. 乳頭混淆。這通常發生在混合餵養的寶寶,或出生時接觸過奶瓶的寶寶。橡膠奶頭始終無法模仿媽媽的乳頭,小寶寶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把媽媽的乳頭和奶瓶的奶頭混淆;

  3. 流速混淆。同上一點。奶瓶的流速是呈直線流出來的,而乳房裡乳汁的流速是呈曲線分泌的。這就很容易讓寶寶習慣了奶瓶的不費力流速,到吃乳房時奶陣過去後喝不到同量的乳汁,就會煩躁抓狂;
  4. 口腔問題。有些寶寶長鵝口瘡,甚至長牙期間,都會由於不舒服而不好好吃奶;
  5. 腸絞痛。

當然,導致寶寶吃奶發怒扭打的因素還有很多,這些都是最常見的。媽媽可以參考以上因素來觀察自己的寶寶是否有這些因素存在。

二、如何應對

  1. 減少衣物。包括睡覺時蓋的毯子,都不應蓋得過多過厚。嬰兒的體溫比成人更高,且體內有禦寒的褐色脂肪,完全不必擔心寶寶會被冷到。寶寶穿的衣物件數和年輕人一樣或相應增加多一件即可,切不可根據老人家的體感來判斷;

  2. 戒奶瓶。如果無法實現親餵母乳,可以選擇用杯子或手指餵奶來進行,任何時候使用奶瓶來餵養都不是好辦法;
  3. 增加安撫。如果寶寶的表現符合腸絞痛的特徵,可以嘗試飛機抱、豎抱緩解;另外,媽媽通過語溫柔地對寶寶表達愛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當寶寶不好好吃奶時,媽媽仍然需要堅持嘗試哺餵、保持泌乳、保持耐心,總有那麼一刻,寶寶會重新好好喝奶的。


祝您順利!


喂愛媽媽之家


很多人認為生了孩子就好了,殊不知育兒路上煩惱多,就比如最近有人問我說“寶寶2個月大了,為什麼一邊吃奶一邊發怒扭打,有時候還急得滿臉通紅,這是為什麼呢”?

1、寶寶熱 中國人育兒都喜歡捂,認為孩子捂的越暖和越好,殊不知寶寶還小,新陳代謝慢,等到孩子熱的莫名其妙哭的時候,已經長痱子或是溼疹了。


寶寶睡覺,室內溫度保持在22℃最合適,判斷孩子是否冷,不能摸手,摸摸後頸部出汗就是熱,後頸部溫乎就是溫度適宜。

2、母乳不足或是奶流急 母乳不足寶寶吸允費力自然會發出抗議;奶流急嗆孩子喘不過氣來,孩子也會發怒扭打表示不滿。

3、腸絞痛 腸絞痛是嬰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症狀,普遍表現為無緣無故哭鬧或是肚子咕嚕咕嚕響個不停,打屁或是拉臭臭以後情況有所好轉。

寶寶腸絞痛寶媽可以在餵奶以後拍嗝,然後按摩腹部緩解腸絞痛。

4、厭奶期 寶寶發育到一定月齡都會出現厭奶期,主要表現為吃奶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吃奶時發怒扭打。

寶媽在餵奶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環境安靜,如果寶寶不吃奶就不要強迫,只要寶寶體重增長正常,精神狀態好,寶媽不需要過分擔心。

5、身體不舒服 如果排除以上情況,寶媽就要注意寶寶是否出現感冒、發燒等情況了。

寶寶出現扭打發怒,寶媽一定要有耐心,排除以上所有情況,可以適當的抱起來安撫安撫寶寶,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


文海撈夢話育兒


寶寶吃奶時哭鬧,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寶寶腺樣體肥大、鼻炎、鼻塞,呼吸不暢。

腺樣體是一團淋巴軟組織,發炎症狀下就會增大並影響寶寶呼吸。寶寶鼻炎,則會讓鼻腔粘膜腫脹,並刺激分泌更多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同樣也會阻礙寶寶呼吸。

寶寶鼻塞,可能是感冒、發燒的症狀;也可能是寶寶有鼻屎沒有清理乾淨;也可能是上次嗆奶的殘留物。

以上這些症狀,會導致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無法換氣。如果寶寶此時非常餓,就會煩躁發脾氣,嚴重時還會引發寶寶嗆奶、脹氣等等。




二、口腔潰瘍、扁桃體發炎,鵝口瘡等。

寶寶出現以上情況,喝奶的過程會引發寶寶疼痛和哭鬧。沒有好辦法,還是儘早看醫生吧!

三、寶寶溼疹或痱子,刺癢難耐。

寶寶有溼疹或痱子,大多與寶寶感覺到熱引起搔癢症狀。有溼疹和痱子的寶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怕熱,熱會引起搔癢加重。

所以,此時寶寶在喝奶的過程表現哭鬧,可以觀察一下寶寶後腦勺、耳後、寶寶後背,看看寶寶有沒有丘、泡疹,有沒有片狀發紅的症狀。

四、寶寶脹氣或腸絞痛

寶寶腸脹氣或腸絞痛,多與消化不良或喝奶時吸入過多空氣有關。一般表現為寶寶兩手握拳、雙腿蜷縮或作踢腿狀,臉發紅,腳發涼。

寶寶脹氣或腸絞痛,通過餵奶、飛機抱、按摩寶寶腹部能緩解。

五、寶寶拉便便、尿尿,尿不溼不舒服。

在給寶餵奶之前,應該提前給寶寶檢查一下尿不溼裡是否拉便便或尿尿了,讓寶寶感覺到不適。



爸爸不講理


嬰兒吃奶,邊吃邊扭打,這是很反常的情況,媽媽遇到,通常都會顯得很無措。可能原因有以下幾種:

奶水不足

媽媽奶水不足,寶寶總是吃不飽,就會出現總是想吃的情況,又因為奶水不夠吃,寶寶吃不到,就會很著急,一著急寶寶也會使點小性子。所以就出現了寶寶總是吃奶,邊吃邊扭打的情況。

解決方案:媽媽調整飲食、生活習慣,讓奶水漲起來。

萌芽期

寶寶幾個月的時候乳牙會相繼萌出,出牙的時候寶寶其實是很痛苦的,有種痛叫出牙痛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出牙時候寶寶不舒服,他會想磨一磨出牙的部位,所以會出現吃奶含著奶頭扭打的情況。


解決方案:給寶寶一些磨牙的東西,磨牙棒、牙膠玩具,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吃磨牙餅乾了。另外媽媽需要給寶寶以安撫,緩解他焦慮的情緒。

猛漲期

大多數寶在寶出生一年內會遇到幾個猛漲期:分別是出生7-10天、2-3周、4-6周、3-4個月、6個月、9個月的時候,具體時間因人而異,持續時間二到五天不等。猛漲期的寶寶會表現的特別能吃,並且容易出現焦躁情緒。

解決方案:媽媽加強營養,增加奶水產量,並且耐心安撫寶寶情緒,陪他度過猛漲期。

我是欣然育兒,歡迎關注,更多孕產育兒知識與您分享。


欣然育兒


對嬰兒來說,乳房是是重要食物的來源,也是跟媽媽親密互動的方式之一。吃奶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為什麼有些寶寶會一邊吃奶一邊生氣甚至扭打亂踢呢?



明明很想吃卻煩躁不安,有以下幾種原因:

1.寶寶很困,想睡覺

2.尿不溼太久沒換讓寶寶感到不舒服

3.出奶太多太急,嗆到寶寶了

4.乳房堵住寶寶的鼻子了,呼吸困難

5.奶水不足,寶寶吸不到奶

因為寶寶他不會說話,只能靠這些行為告訴你。



寶媽餵奶前應該為寶寶營造一個舒適輕鬆的吃奶環境,把令寶寶煩躁的誘因一個個排除掉。寶寶如果困了,可先讓他吃一點放他睡完覺再吃。餵奶之前要看下尿不溼,尿得多不多有沒拉屎。出奶太多太急的話,喂的時候用食指與中指把奶頭夾住,這樣奶就流得慢一點了。如果是奶水不足,寶媽要想辦法下奶了……

如果上面幾個原因都排除掉,寶寶精神也沒什麼異常,有可能是不喜歡奶的味道。

老一輩老說,媽媽吃什麼就會過奶給寶寶,所以別吃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所以說,奶的味道與質量會被媽媽所吃的東西左右。酸、甜、苦、辣、鹹都會影響奶的味道與質量。寶寶肚子餓了,想喝奶,但是奶不好吃,他只能向媽媽“訴苦”啊。



為了讓奶好吃,要避免油膩的東西、蛋糕等甜的東西、辛辣的東西、不吃隔夜菜隔夜飯,注意保持飲食平衡。另外,因為奶水會因為水分不足而凝縮,所以儘量喝水,每天最低要喝2000ml。可以喝下蒲公英茶。蒲公英茶有調節荷爾蒙平衡、淨化血液的作用,可以能改善母乳,也有防止乳腺炎的效果。

希望可以幫到你!


美媽很帥


我小侄女現在吃奶就這個樣,一邊吃一邊氣,嘴裡還哼哼的,還用牙根咬她媽的那個奶頭,有時候還邊吃邊哭,腳也不老實踢個沒玩,我觀察過她,比如,她餓急了,她就會一邊吃一邊哼哼,還用手捏著她媽的乳頭揉啊揉的;她要是想睡覺了,她就邊吃邊哭,怎麼抱都不行;她要是尿了或者拉臭了,她就邊吃邊笑,還傻乎乎的那個表情(我閨女老說她那個表情特別萌);還有就是她吃奶旁邊有人的時候,她就把她的腳使勁抻著去踢你,踢到了她特高興,踢不到就開始鬧騰,我老說她“雞毛狗不是的”。

寶媽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寶寶,找到根源,然後去解決這個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