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的四個孩子,為何命運相差如此之大?

原名被強行改了


恓惶的日子裡,勞動的滋味是飢餓,不勞動則是精神折磨,莊稼人從來沒有遇到這種麻纏的問題,鋤頭和犁耙,老黃牛和老村長都無奈的偃旗息鼓了。

二流子與蘭花花

哭咽河抽泣著從罐子村流向雙水村,破罐著破摔的逛鬼騷情了孫玉厚的大女兒蘭花花,一次肌膚之親,這個樸實無華的姑娘瞬間春光明媚了,原來除了幹活還有這麼美妙的事情,孫蘭香想象吃著白麵膜夾肉的滋味,王滿銀給予了初戀的滋味。神不守舍的孫蘭香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家中,從此茶飯不思,孫玉厚老漢感覺女兒換了一個人,她開始打扮自己了。



王滿銀是二流子世家,二流子是逛鬼,勤勞樸實的莊戶人家看不起這類人,可是逛鬼有自己的人生規劃,王滿銀的爺爺是大地主,大地主在國民政府是統治階級,他們衣食無憂家庭美滿,可是大地主家出了一個賭鬼兒子,一大偌大的家業被堵的渣都不剩了,大地主變成了頭無片瓦的農民,解放之後王滿銀家被定為貧農,二流子成為了新的統治階級。王滿銀編造這些糊糊話是否只是為了往自己臉上貼金呢?這不得而知,可是他繼承了家族好逸惡勞的基因,他倒買倒賣做起了生意,生意做的不好只能勉強餬口,可是生意鍛鍊他八面靈光的腦子和口才,他在午夜時分醒來,月光照到自己破亂的涼蓆上,心告訴他需要一個女人來溫暖這寂寞的土炕了。



不知廉恥的罐子村二流子王滿銀征服勤勞樸實的蘭花花,蘭花花豐臀美乳滿足了他所有的想象,孫玉厚老漢死活不同意這門親事而蘭花花卻非逛鬼不嫁,你死我活的鬥爭,最終以父親的妥協告終。父母與兒女是不對稱的對抗,蘭花花期望春暖花開,孫玉厚希望她且行且珍惜,王滿銀獲得了一個心意的女人,哭咽河裡多一段憤世嫉俗的愛情故事。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幻想美好圓滿的時候,湊合的滋味卻將你包圍了起來,孫蘭花的人生開始了,她把自己奉獻給了滿足她慾望的男人,她自己要滿足這個家庭。

少安與潤葉的後來

孫少安看不上自己的姐夫,他從小到大都是姐姐照顧,這種親密的姐弟情意讓他對帶走姐姐的逛鬼從心裡厭惡,可是他無可奈何,自己畢竟是個小孩子。孫少安心裡很煩,他來到嗚咽河邊,拾起板塊土仍向水面,水面上溜出一條規律漣漪,潤葉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到他的身後,溫柔的小手矇住他的眼睛,讓他猜猜她是誰?孫少安當然知道青梅竹馬的她是誰?兩小無猜的玩伴,一起渡過了美妙的童年,他們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這種憧憬在過家家遊戲中變成了現實,潤葉成為孫少安的婆姨。



地裡的麥子收割了十三茬,孫少安的學習時光也面臨被收割的局面,孫玉厚自從嫁了女兒,孫家的勞動全指望一把老骨頭了,看著日漸成長的長子孫少安,他下決心讓兒子繼承自己修理地球的工作。孫少安拒絕放棄學習,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他都願意忍受,可是不能學習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他是一個學習的好苗子,有一天他會成為國家棟梁,這是課本上教會的人生理想。人生理想遇到國家實際狀況,一切都變了模樣,計劃經濟意味著計劃內的人才會有計劃的理想,孫少安沒有在計劃之中,或許他在另一個計劃之中,那就是廣闊農村自由天地。



許多年以後,孫少安成為原西縣的名人:十八歲當隊長,私分集體提留地,包產到組實行生產責任制,第一個在雙水村開窯廠等待壯舉,這個雙水村的政治家所作所為都是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印證。孫少安改變了孫家恓惶的日子,養活了一家人,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齡了,可是新娘不是潤葉,而是二媽田鳳英家門的田秀蓮。孫少安習慣了嗚咽河的滋味,他與潤葉成為這裡面的有一段故事。

孫少平和他的冬妮婭

原西縣的高中食堂,一個破棚子下的一塊平地,無產階級子弟按照吃食來劃分了門第,代表歐洲的白麵膜與大肉片,代表亞洲的白麵與玉米麵混合的饅頭與肉沫,代表非洲的玉米高粱面饅頭與水煮白菜。孫家二公子少平穿著露著腚的不對稱衣服來到非洲吃食旁邊,他羞澀無奈,豐富的精神生活與貧瘠的物質生活讓他感受到魯迅吶喊與彷徨的深意,他盡力用阿Q先生的心裡療法和孔乙己老兄處世態度來平衡自己不平衡的心,他沒有顧養民和田潤生的出生,他是貧下老農孫玉厚兒子。



上帝關上一扇窗的同時會打開另一扇窗,江姐的故事充滿革命樂觀主義,孫少平被貧窮限制想象的心在《紅梅贊》裡獲得瞭解放,他希望自己向寒風中紅梅一樣傲立枝頭,這種男子漢大丈夫的驕傲引來了卑微的地主出生的郝紅梅,這個出生不好卻秀外慧中的女子成為了孫少平心裡慰藉。情竇初開是那麼美好的感覺,非洲的吃食都可以像吃國宴一樣,那個簡陋的食堂有一個熾熱的心在等他。

上帝關窗與開窗之間有一個考量,那就是世人有罪需要救贖,只有得到內心救贖才能夠上天堂。孫少平的貧窮是他最大的罪過,紅梅需要雨露滋潤才能青春永駐生機勃勃,他心裡的女神向現實生活妥協了,地主家的子女只有嫁給新貴族才能改變家族命運,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郝紅梅把自己獻給了顧養民家族。孫少平開始感到迷茫,書生意氣和指點江山都是有條件的,他註定要成為計劃內另類的計劃,那怕他讀了高中甚至有機會上大學。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傷心和猶豫,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將來臨,而那逝去的不過是陰鬱。普希金說得好不如做得好,為了捍衛自己的愛情,他毅然與貴族決鬥,最後死於非命。孫少平的女朋友郝紅梅被顧養民搶走了,金波打抱不平,顧養民被設局狠狠修理一頓,顧養民沒有報復也沒有告狀。原來生活並沒有欺騙孫少平而是孫少平在逃避生活,想要活的更有意義,看來只能靠詩與遠方。孫少平選擇了離開家鄉,他要向保爾一樣體驗《鋼鐵是怎樣練煉成的》,或許在生活的某個角落有一位冬妮婭在等自己。孫少平等到這個姑娘,她就是黃原市地委專員田福軍女兒田曉霞,他們在一起,他們沒在一起,平凡的世界裡,他們的倒影留在嗚咽河中。

修理地球孫玉厚到研究地球的孫蘭香

孫蘭香看著嚎啕大哭的姐姐和滿臉愁容的父親,她焦急的等待著自己大哥回來主持大局,二哥也在回來的路上,一個破窯洞總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逛鬼姐夫王滿銀被抓住賣老鼠藥要去勞改,父親被民兵押去給勞改姐夫填土,人世間尊嚴與自由在那個特殊年代都化為屎尿。孫蘭香必須讓自己學會堅強,家中現在只剩下她一個可以思考問題的大腦了,她要等待和忍耐。



隔三差五的運動,讓孫蘭香的學習生活極為不正常,可是即使這種極為不正常的學習生活也讓她處理的井井有條,她的學習名列前茅。父親與兩個哥哥都開始勞動了,家中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三個壯勞力支持一個妹子讀書儘管還有些吃力,可是情況卻好了不少。孫蘭香讀完了高中,她希望回家參加勞動,可是哥哥們堅決不同意,時代的悲劇不能在孫家繼續發生了,孫玉厚改變家庭狀況的願望需要在孫蘭香身上改變。



孫蘭香成功了,她考取了重點大學成為了一個研究地球的人,祖輩修理地球工作經驗為她提供豐富素材,優秀的人總有更多的選擇,省委副書記的公子成為孫蘭香革命伴侶。孫家成為了時代新的貴族,一個人的成功匯聚幾代人的努力,嗚咽河開始歡暢起來,平凡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找到各自精彩。


唐俊龍55398571


孫玉厚這個憨厚朴實的老農民,一生育有四個孩子。大女兒蘭花,愛上游蕩浪子王滿銀,在田間地頭辛苦勞作一輩子,一個人種地,一個人照顧孩子,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

二兒子孫少安,敢想敢幹,勇於折騰,在農村裡燒磚窯,經歷過失敗之後重又站起,最終成了村裡的頭號富翁,農民企業家。

三兒子孫少平讀了點書,不甘於農村終老,四處奔波務工,邊看書思考邊幹體力活,最終成了國家煤礦正式工人,也算是脫離了農村。

四女兒蘭香,聰明勤奮,在哥哥的支持下讀大學做研究,成了天體物理學家,嫁給了高幹子弟,階層逆襲成為城市新貴。

四個孩子,出自於同一個家庭,後來的命運天差地別,固然跟時代脫不了干係,但最終決定他們命運的是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努力,百折不撓的奮鬥!

這就是作家路遙想要傳達的寫作宗旨:人生的意義在於奮鬥,辛勤的勞作!


楊文華61


少安雖然開了磚廠賺了錢,但從本質上來說少安還是沒有能擺脫父輩所處的階層,他和父親一樣,還只是雙水村地地道道的一個農民。

蘭花和少安一樣,同樣沒能接受很好的教育,同樣沒能擺脫父輩所處在的階層。

少平與哥哥姐姐比,接受了高中教育,他在孫玉厚四個孩子中第一個改變農民身份成為工人,雖然一樣奮鬥的艱難,但改變了命運。


蘭香是四個孩子中唯一的大學生,也是命運最好的一個,她徹徹底底進入到了父輩不曾也不可能進入的階層。

由此可見他們命運差距巨大的原因在於受教育程度的差距。


沐春風的小少年


用一句現在特別火的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天”!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這個世界本來就平凡,如果還要做一個平凡的人,那還不如混吃等死!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的四個孩子命運相差大,個人認為天意佔三分,剩下七分性格決定。



孫少安,這個倔強的男人,註定他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十三歲那年,他對爸爸說:“爸爸,我只是想進一回初中的考場,我要給村裡村外的人證明,我不上中學,不是因為我考不上”。隨後,這個黃土高原上的漢子參加的考試,倔強的拿到了全縣第三名的成績,然後,默默轉身,便開始自己的勞動生涯。用秀蓮的話說,這個男人身上有一股很強的悍性,跟著他討吃要飯我也不在乎!有這樣的性格,想不成功都難,心中有帶著全村人富起來的夢想,再加上改革開放的洗禮,這個真漢子很快就富起來了!命該如此,他就該如此!



孫少平,這個把尊嚴放在第一位的男人。一生都在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戰鬥,上高中時吃不飽飯,和飢餓戰鬥。高中畢業後,回家務農,不甘心就只當個農民。執意要去攬工,後來命運也終於向他招手了,去大牙灣煤礦是正確的選擇。由此才慢慢達到他人生的高度,順利考上煤炭學校,這才順利擺脫了自己的窮苦之路。嫉惡如仇,窮且益堅這樣的性格一直指引著孫少平,最後才成功!


孫蘭香,這個看起來平平常常的孩子,頭腦倒特別聰穎,尤其有一種能閃電般穿越複雜“方程式”網絡而迅速得出結論的天賦。在她以後上學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非常複雜的方程式讓大家計算。當這位老師把這道題滿滿寫了一黑板,剛把那個等號劃完時,蘭香就站起來說“等於零。”辛苦地寫了半天的老師站在講臺上,張開嘴巴震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這是原文中對蘭香的描寫,這個農家姑娘,卻有著驚人的天賦,學習能力強。等她上高中時,此時的孫家早已不是那個爛包的家,光景也好了,已經完全有能力供她上完大學了。後來自己奮鬥找到了工作,認識高幹子弟。這大概就是命運吧,天意如此,跑也跑不掉!



這是書中有一段對蘭花的描寫:但平時一直對父親羔羊般溫順的蘭花,這一次卻強硬地一邊的哭,一邊和父親頂嘴,說她死也要死在王滿銀門上。……結婚以後,儘管王滿銀在所有人看來,都不是一個好女婿,但蘭花死心塌地跟他過日子,並且給他生養下一男一女兩個娃娃。男人一年逛逛悠悠,她也不抱怨,拉扯著兩個孩子,家裡地裡一個人操磨。她不怕這個家窮。因為她窮慣了。不管別人對他丈夫怎麼看,這個忠厚善良的農家姑娘,始終在心裡愛著這個被世人嫌棄的人——因為在這世界上,只有這個男人,曾在她那沒有什麼光彩的青春年月裡,第一次給過她愛情的歡樂啊!大姐蘭花,這個善良樸實的農家婦女,將自己的幸福都寄託在那個“二流子”王滿銀身上,用一個詞“隱忍”便可以概括所有,家境的原因也讓這個樸實的農家姑娘不得不讓現實低頭,好在後來那個二流子浪子回頭了!


人在做,天在看,我相信只有奮鬥才能有回報,這也是我對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小編的愚見,歡迎大家指正!


電視電影追追追


這部書看了兩遍,關於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個人覺得從哲學角度來分析,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這四個人物的命運和人生軌跡也就大不一樣,內因最主要的就是個人的性格方面,比如蘭花,性格懦弱,把自己的人生全部依賴於一個混子丈夫,而且完全不知反抗(當然最激烈最忍無可忍的一次就是喝農藥),每次受欺負都是回孃家,所以也就導致了蘭花的一生幸福有限,而她的妹妹蘭香就不一樣,她非常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且會為之奮鬥。

第二,外因方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人物發展期所處的時代大背景,有的時候,即使一個人自身再優秀,也拗不過時代大背景的影響,比如孫少安,他是個非常優秀的青年,有理想有抱負,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也不能扭轉,實在為其可惜,外因還有一個因素還和他們孫家的家庭經濟情況有關,比如少安成績也很好,但是家庭生活困難初中就輟學了,到了蘭香那會兒,家庭條件已經好轉了很多,有經濟能力去供她上學,所以命運也不一樣!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脂芹1


老大蘭花,生在黃土高原,長在黃土高原,沒多少知識文化,嫁了農民生了孩子,註定是成為父母一樣的本分莊稼人。宛如黃土高原的一顆樹,生於斯長於斯,默默無聞,堅毅生活,平凡一生。


老二少安,有知識有理想,但又非常顧家,註定在農村成為人上人,而不會到外面更大的世界,而是立足生養自己的土地創造更大更好的世界,從人物塑造上來說,很早就說明了這一點,提前輟學幫家,積極改造生活,如分自留地等,註定是農村裡的雞頭。愛人重病將要離去,既是離開也是解脫,她已完成了在孫家的己任,幫助少安走出了生活藩籬,再也沒有什麼能阻止少安把生活往更好裡帶。

老三少平,知識理想都具備,但他和少安不一樣之處在於,他的理想和世界在外面,而不在腳下的黃土高原,這從小就可看出,餓著肚子臥在鐵軌上幻想著遠方的模樣,註定是個不安分的靈魂,他的世界在外面在遠方,他的精神世界和雙水村的黃土坷垃格格不入,人物塑造的過程裡他的結局早已冥冥註定。

蘭香,最小的丫頭,雖然窮苦,但從小受到家人尤其是兩個哥哥的疼愛。在稍微長大後又有了大哥的發跡,二哥的支持,世界觀形成和兄弟們都不一樣,更為高遠,就像她學的專業,天體物理,又高又遠的境界,生活也如斯,和高幹子弟成為對象,成為平等的愛人,這不能不說是雙水村老孫家的光景又一次登天。

總的來說,幾個人都是向好,美好生活剛啟幕。


黑藥123


在我看來,玉厚老漢四個孩子的命運代表著那個年代農村人奮鬥的四種典型。

少安代表著責任,不僅是對家的責任,還有對家鄉集體的責任。長兄如父,作為家裡的嫡長子,少安老早就扛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他把自己的一生和這個家綁在了一起,最終也是憑著自己的艱苦奮鬥,讓家裡過上了好光景。同時,對集體,他也是扛起了重任,擔任生產隊長時無時無刻不想著怎麼讓鄉親吃飽飯,開磚廠後為了讓鄉親們攬工掙點錢也是來者不拒,甚至於擴大經營,心心念想著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這是那個年代深深紮根農村故土,將自身命運和家鄉命運綁在一起,共同奮鬥共同進步的典型!

少平象徵著追求,代表著農村人對外面世界的好奇與渴望。可能是因為有少安這個大哥早早扛起了家裡的責任,少平身上來自家裡的責任沒有那麼重。他熱愛學習,經常看書讀報,他渴望外面的世界,不想一輩子待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於是他不顧一切跑到外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縱使有千難萬苦,仍然不忘初心,這是另一個種層面的奮鬥,是與命運的抗爭,也是那個年代中的一個典型。

蘭花象徵著愛情,農村人樸實美好的愛情。蘭花跟大部分農村女孩一樣,淳樸善良,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很懂事,早早就扛起了家裡的各種活計。哪個少女不懷春?在隔壁村油嘴滑舌會討人喜歡的厚臉皮王滿銀綿綿不斷的糖衣炮彈攻擊下,蘭花淪陷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王滿銀前半身荒唐至極,家裡事全靠蘭花,生活並不像愛情一樣甜蜜美好,有的只是淚眼辛酸。但是最終滿銀浪子回頭,回到家和蘭花過起了平淡快樂的日子,這才是農村愛情最美好的結局。嫁一個喜歡的人,平淡共度一生。

老么蘭香,象徵著希望,農村人美好的希望。從小懂事的蘭香,學習成績優異,長大後考取大學,讀研讀博,之後更是嫁入官家,覓得如意郎君。從此飛上枝頭變鳳凰,也給了家裡無上榮光。這是那個年代無數農村人都希望的,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動漫屋脊


很喜歡平凡的世界,小說電視劇都看過很多遍,關於蘭花少安少平和蘭香命運的差異,我覺得還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蘭花小學沒讀完回家幫忙收拾家務、十幾二十歲就找一個家門當戶對的嫁了、生子,然後屈服於丈夫、新家新生活對於命運的安排。“二流子”丈夫的離家閒逛和“南洋女人”進家羞辱而自尋短見都是蘭花這類普通農村勞動婦女的寫照。

少安是一個迫於家境貧寒而小學輟學的農村莊稼人,敦厚老實但堅信“黃河水總有清的一天”,最終通過自己的奮鬥改寫貧窮而揚眉吐氣,還幫助村民脫貧致富、修建學校,見證改革開放前後農民企業家的成長。

少平是一個生活拮据自尊心強的貧困青年學生,自立自強,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過得不平凡”,世界那麼大少平想出去看看,成為一個城市的邊緣勞苦光榮的工人。他與小霞的愛情讓人感動和嚮往,但結局卻讓我們潸然淚下……

蘭香是兄弟姐妹四個中最小的,也是命運最好的吧,描寫她的篇章不多。一個農村孩子學習優異,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從農村跳到了城市,完成哥哥姐姐們乃至幾代人的希冀。

路遙對於四個人的命運安排,反映了六七十年代以及改革開放後的農村生存狀況,也能體現他對過往生活的同情。平凡的人也可以過的不平凡,不屈服於命運、努力奮鬥人們的內心在共同吶喊。


今日沒雨但是打雷了


作為一名90後,很喜歡《平凡的世界》這部著作,也包括電視劇。我認為四個兒女的命運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緊密聯繫:作為貧農階層,家裡兒女越多,希望越大(尤其是兒子)。蘭花作為家裡的老大,還是女兒,很自然地接受了不繼續受教育的現實,加入家裡勞動力的行列。也許正是文化水平的限制,死心塌地地跟了王滿銀。大姐出去了,加上家庭條件不允許三個人讀書,少安必須成為家裡的頂樑柱。不過少安敢作敢為,勇於實踐,在當時算得上思想“前衛”的一個年輕人,最後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成功不得不說有秀蓮的功勞,最後秀蓮走了,少安其實也算是不圓滿的)。少平和蘭香都接受了高中教育,可以說全家的希望都在他倆身上。少平人窮志不窮,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跟讀書多有關係),他嚮往外面的世界,所以他走了出去。外面的摸爬滾打讓少平成熟了許多,曉霞的離開讓他失去了唯一傾聽他內心世界的人。所以最後他把豐富的內心世界表達在書中,併成為自己的職業。蘭香很幸運,家裡不用她操心(後來少安已經完全可以撐起家裡),兩個哥哥全力支持著她上學,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能滿足她。她自己也夠努力,最後成為家裡唯一的大學生,還嫁給了省委書記的兒子,是家裡兄妹四人裡唯一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其實不難看出,當時背景下,四個兒女是不可能都去一直受教育,所以才有了蘭花和少安用對應的犧牲去換取弟弟妹妹的上學機會。這也為後來造就不同命運孫埋下伏筆。孫玉厚家四個兒女最後把希望變成了現實,這個轉變過程匯聚了一家人太多的犧牲和不懈的努力!


我在北極哭了


這本書一開始是我初中的時候看的,當然也不知道怎麼,平時不喜歡看書的我就那麼喜歡這樣一本書。我感嘆孫少安不能和田潤葉在一起,我感慨孫少平與田曉霞之間的蹉跎,我也替金波和那個藏族女孩之間的感情感到惋惜。

在這個世界我們都想過得好,想過成自己想過得模樣。有時我在想,路遙為什麼要把故事的結尾寫的那麼的悲傷,雖然也有些歡樂的地方。要是曉霞沒有被洪水沖走,要是秀蓮沒有得肺癌,我想孫玉厚這一家還是很幸福美滿的。可這個世界就這樣,哪有那麼多的如果啊,因為這個世界真實,我們才有喜怒哀樂,我們才會感慨如果什麼,如果這樣,如果那樣。這個世界那麼的平凡,它又為誰而感傷呢?或許沒有那麼多的希望,才越顯得這個世界的平凡可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