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攻打伊拉克花費了7000億美元和又有數千美軍死亡,為什麼不把伊拉克石油佔為己有?

心絃指間


美國打伊拉克的費用可不止7000億美元,這一數字只是當時公佈的直接花費。根據美國媒體引用智庫統計表明,美國幾場戰爭下來費用在就突破了10萬億美元。

因此,即便美國拿到了伊拉克石油優質資源,也無法填平自己挖的巨坑。這叫人算不如天算,當初打伊拉克時,美國政府背後卻是有石油和軍工在傾力推動。

其中就包括利益代表,剛死去的參議員麥肯恩。就薩達姆所謂化武問題,美國人在事先不可能不清楚底細。只不過是找一個人藉口而已。

至於題主問的石油為什麼沒有佔為己有?伊拉克政府都是美國說了算,你覺得石油不是美國的?美國石油公司的利潤可是中國兩桶油的10倍以上。你覺得高利潤從何而來?只不過美國人變了個花樣拿錢而已,不願意留人詬病。

美國人打下伊拉克,扶持起來傀儡政權,其目的可不是做救世主,這種想法只有天真的書生才會有。一句話千里打仗只為財。

只不過美國沒有明搶,而是用貿易方式購買。或者合法開採。至於方案當然是通過伊拉克傀儡政權出臺。


核子獵潛艇


美國攻打伊拉克花費了7000億美元和又有數千美軍死亡,但是美國的意圖並不是要把伊拉克石油佔為己有!

雖然有太多的陰謀論者在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時候,就說美國想把伊拉克的石油據為己有。但是,現在看來美國根本沒有這個想法。實際上美國的真實意圖是一定不能讓伊拉克成為中東的霸主。這才是美國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美國當年在伊拉克三番五次宣稱要進攻科威特時,都沒有表態。實際上,美國早已看出伊拉克想成為中東霸主的野心。因此,才一直尋找機會,直到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後,完全失去道義後,才攻打伊拉克。最終成功處死薩達姆,從而繼續保持美國在中東的控制力!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以一些表面的利益來推測美國的戰略意圖和戰術動作。美國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她是不是世界的霸主。因為只有她繼續稱霸世界,美元才能成為世界貨幣。從而使美國可以將國內危機轉嫁到全球各地。因此,前蘇聯、日本都被美國通過冷戰和經濟手段成功打到衰退。


地震博士


首先來說,伊拉克擁有著巨大的石油資源,而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不能說是完全為了石油,但與石油又離不開關係,我們必須搞清楚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薩達姆的暴政?因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都不是!是因為不聽命於美國的薩達姆決定用歐元結算石油,假如這一決定付諸於行動,將對美元的地位造成威脅,對美國的經濟產生巨大的損失,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



好,下面我們來說一下美國既然花費了這麼大的代價入侵伊拉克,那麼在戰後為何不將伊拉克石油據為己有?第一,美國入侵伊拉克可謂舉世矚目,在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授權下,美國貿然對伊拉克發起進攻,直到如今,伊拉克依然處於戰火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公開將伊拉克的石油據為己有,將會受到全世界的指責,這也是美國所不想要的,那麼美國真的願意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只為了給伊拉克帶來所謂的民主嗎?


當然不是,首先,不聽命於美國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塞因成功被美國推翻,換上了美國能夠左右的總統。第二,美國所花費的金錢終究會讓伊拉克所買單,在薩達姆倒臺後,新成立的伊拉克軍隊需要大量的裝備,而這些裝備則有美國提供。

另外,筆者曾在伊拉克工作時發現,很多西方國家對伊拉克某某油田享有幾十年的開採權,這些西方國家裡卻唯獨沒有美國,讓人不解的是,每個項目卻都有不少來自美國的工作人員。



走進伊拉克


美國當年攻打伊拉克是為美元而戰,並非惦記伊拉克的石油,美國的胃口遠比佔據伊拉克石油大得多,而在打伊拉克之前,美國已經和歐佩克達成協議——美元與石油掛鉤!還愁沒有石油?這才是美國的野心。

因為美國清楚,想要完成稱霸全球的夢想,首先就要讓世界各國都使用美元,所以就在1973年的時候美國突然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

然後為了大量的印刷美元,又避免通貨膨脹,迫使石油輸出組織歐佩克答應了對美國來說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就是所有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這樣一來全世界不得不使用美元,從而美元稱霸金融界,美國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金融帝國”。

但是美國剛坐上這個寶座還沒來及捂熱就誕生了一種東西叫歐元,這對美元來說是致命的,事實也如此。隨後俄羅斯牽頭把石油結算改成歐元,薩達姆緊隨其後,多國開始紛紛效仿。美國辛辛苦苦為美元打下的“江山”不可能讓歐元搶佔了風頭。所以美國就必須要在產油國發動一場戰爭,導致油價飆升,從而美元的需求量也就大幅度上漲。

所以,一直反美的伊拉克薩達姆政府就是最好的戰爭對象。最後美國就以莫須有的罪名剷除了薩達姆,自己充當伊拉克的臨時政府,迫不及待的宣佈了伊拉克石油貿易用美元結算這個消息。

美國的這一步棋還不是一石二鳥,是一石多鳥。它既穩住的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又實現了自己的戰略利益,還維護自身國家安全的同時也在世界上留下了打擊恐怖勢力的良好聲譽。



迷彩先生-軍事科普和時評,用專業易懂的語言解讀最新軍事資訊,期待能夠在評論區和大家積極討論,歡迎大家關注和訂閱。


迷彩先生


木叔不得不說,有些網友被一些陰謀論和不靠譜的分析洗腦太嚴重了。美國打伊拉克當然有自己的目的,絕對不是什麼聖母,只為了推翻暴政還政於民最後世界和平那麼簡單。但也絕不是一些分析認為的就是為了石油去的。

(圖為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士兵)

提問已經很明白揭示出打擊伊拉克為石油理論的荒謬——舉個例子:要是美國從全球進口石油,這7000多億軍費足夠把2017年沙特所有的石油生產買下來了。該國2017年GDP才6800億美元。美國打伊拉克的2003年,沙特GDP才2000多億美元。要是這麼比,美國當年可以買3個沙特的石油產量。

美國有必要專門為了石油浪費軍費還死了不少士兵,只是來弄這個還不如沙特石油產量大的中東小國的石油?答案顯而易見的。而且即使伊拉克政權恢復了,美國公司也並非伊拉克石油開採的主要國家。這是外國石油公司列表,十幾家獲得開採證的企業裡,只有2家是美國的。

(圖為在伊拉克獲准開採石油的外國企業,看看有幾家美國的?)

這就說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把伊拉克打下來,沒有把石油據為己有?其實回答起來也不難。就如同剛才所言,因為美國並非是為了石油而去打仗的。美國去伊拉克的目的,最重要的還是要實現自己的戰略利益。

伊拉克的戰略地位很重要。薩達姆統治該國的數十年裡,把一個富裕的阿拉伯強國,變成了聯合國制裁下經濟困頓的國家。在此背景下,薩達姆竟然還到處發動戰略,無論是侵略還是掌握化學武器,對美國及其盟友帶來了直接的威脅。這是美國中東戰略所不能容忍的。

換句話說,在美國人眼裡,中東有兩個瘋子一個半瘋。薩達姆和卡扎菲就是瘋子,阿薩德家族是半瘋。他們都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都使用過。還都是獨裁政權,行為方式完全不可理喻,甚至不能預測。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反美,而且佔據戰略要衝。

(圖為伊拉克的油氣分佈圖)

美國自然要從戰略上將這些“眼中釘”拔出,而不僅僅是看到了伊拉克的石油分佈。薩達姆入侵科威特,並且對境內庫爾德人使用化學武器,無論從國際法上,還是從人道主義的道德規約上,美國都找到了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最好理由。

至於石油,就如同木叔以上分析,美國用錢能換來的東西,就不會用軍事手段獲取。石油買賣足矣,而且美國境內油氣開發近些年也走上快車道,不非要對中東石油特別覬覦,以至於犧牲成千上萬將士換取所謂石油利益。

另外別忘了,美國政府施政不是隨心所欲的,很多外向政策是要國會批准的。國會有反對黨,如果單純為了石油去打仗而犧牲那麼多人,國會可不是橡皮圖章,他們是不會絕對支持的。只有美國政府的作為,符合美國長遠利益以及兩黨利益,國會才會有很大的力度和興趣給予通過。

因此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從戰略上有利於美國的中東佈局,是最可能的解釋,而非攫取石油。


網友們對這件事怎麼看?

你還相信美國人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嗎?


木春山談天下


原因不復雜,因為不合算而且更是犯不著。石油是需要去開採的,這就需要企業,美國的人工成本高,因此運營這樣的企業非常不合算,就算從別的國家公司手裡買石油也比美國公司親自去挖合適。

但是更重要一點,在於美國根本犯不著這麼做,石油美元這個詞大家都聽過吧?而且有的回答也解釋了一下子石油跟美元掛鉤有什麼好處,這就決定了,美國可以就靠著印票子賺錢,他去買石油的錢,實際上也是自己印的票子,這個成本多低呀!

當然了,確實也像有的回答中提到美國之所以去打伊拉克根子上就是不能容忍薩達姆動搖了石油美元,如果石油美元被動搖,那就等於美國日後票子也沒用,當然更沒錢買石油。真到了那個時候,美國恐怕也真的只有出兵親自來搶……

另外一點可能就不太準確了,對於美國推行地區戰略來說確實倒是不必打伊拉克,在中東甘心情願的給美國當走狗了首推狗大戶,其他石油土豪也都好不了哪裡去。更何況還有個以色列在幫美國看著中東,所以中東的地緣戰略秩序亂不到哪裡去,美國完全有掌控能力。

美國之所以出兵伊拉克實際上也存在著殺雞給猴看,震懾其他不聽美國話的國家,只是因為過高的估計了自己能力,過低的估計了伊拉克人的抵抗劇烈程度,這歸根到底是美國對自己的那套所謂民主制度盲目自信。


千里巖


美國下那麼大本攻打伊拉克,並不是單純的強佔伊拉克的石油資源的,要知道2003年發動的這場戰爭共計費用可能超過一萬億美元,如果美國政府用這一萬億美元能買多少石油?而且美國本身也是石油豐富的國家,根本不缺能源使用。

所以說賬不能這樣算,戰爭是一個國家行為的綜合因素導致,正如《孫子兵法》開篇講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美國從自己國家政治、經濟以及地區局勢等多方面因素來考慮,當然美國總統小布什發動這一場戰爭後來也被美國各界批評為一場“奢侈浪費的戰爭”。

伊拉克的石油資源的確非常豐富,佔世界石油已知儲量的十分之一左右,位列世界前幾位,但要知道伊拉克鄰國科威特國土面積只有伊拉克二十三分一左右(伊拉克國土面積43萬平方公里,科威特國土面積1.8萬平方公里),而石油儲量卻和伊拉克相差不大。按理說,如果美國想要單純搶石油資源的話,搶科威特這樣石油豐富的小國更划算。

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真正目:

(一)控制中東石油資源,確保石油美元的地位。

2003年3月份,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藉口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支持恐怖主義,不過事實證明,美國直到薩達姆政權被推翻,薩達姆被處死之後沒有找到,那些只是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真正是為了穩定美國的石油美元地位,中東地區石油資源佔全世界一半以上,必須讓中東石油交易以美元結算貨幣,這是美國石油美元的基礎,而石油美元又是美元霸權一部分,所以美國無論如何都要保住石油美元的地位,誰威脅到石油美元的地位誰就會被美國打擊。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就是想要擺脫美國控制,企圖把伊拉克石油結算貨幣換成歐元,觸動美國核心利益,被美軍推翻也就在正常不過了。

(二)敲山震虎,讓中東其他國家不敢輕舉妄動。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中東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強人、大獨裁者,有稱霸中東野心。而薩達姆政權卻被美國發動戰爭推翻,這是美國要敲山震虎,警告中東其他國家,中東地區沒有本土霸主,中東霸主只有美國一家,其他國家都往外稍一稍,老老實實和美國合作。

綜上所述,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不是為了單純的搶石油資源而來,而是為了保障“石油美元”地位,這是美國世界霸權的組成部分之一。


大正看世界



美國拉走了伊拉克多少黃金知道嗎?遠遠超過軍費。而且美國的裝備世界獨一無二,價格他說了算。東風賣給沙特可以是1000萬美元一枚,也可以是一億美元一枚,武器裝備又不像黃金石油有國際價格,只要是最先進的武器別人沒有的價格你說了算,什麼造價都是扯淡。


火燙亂珠


呵呵,去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就知道了,這裡有伊拉克第一大港口和伊拉克最主要的海運出口地。美國佬每天從巴士拉運回去100萬桶石油,並且用安保費結算!然後讓其他等待買貨的船都等上幾天——美其名曰安保檢查!巴士拉主要出產巴士拉輕質油,每天350萬桶,中國是進口第一大國,大約150萬桶。但是中國船舶必須久等兩三天才能裝貨,並且貨物裡面還有0.5%到1%左右的水份。

伊拉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地是摩蘇爾,通過陸地管道經過土耳其去歐盟!由於每桶油經過管道去歐盟需要繳納1.3美元的安全維護費和5.8美元的管道輸送費,所以,土耳其巴不得跨境消滅庫爾德人,把這兩個費用拿到手!但是美帝為了不讓土雞做大,就暗地破壞土雞的陰謀,通過大量武器裝備庫爾德人,並且讓美軍直接保護摩蘇爾油田,理由是防止IS死灰復燃。每年有幾十億美金好處費。


武當仙人


美國人侵伊拉克為什麼?第一美國私心,第二布什家族私心。現與大家聊一聊。


美國攻打伊拉克,故事開端是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閃電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現政權併吞並。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美國為首多國部隊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為恢復科威特主權與領土完整向伊拉克發動第一次海灣戰爭,成功解放科威特,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撤軍。此戰是美國現代戰爭中高科技裝備與新軍事革命一場戰爭,震驚全球。


後冷戰時代中東地區不再“巴以衝突“為熱點,薩達姆號稱中東第一強國,通過吞併科威特構建中東新秩序。薩達姆作為嚴重損害美國在中東即得利益,美國必須重拳教訓立威。


由於第一次海灣戰爭在伊拉克邊境進行,沒有摧毀伊拉克有生力量,僅是教訓一場。但美伊為了中東利益與國際新秩序矛盾日益激化,老布什總統發動第一次海灣戰爭到小布什總統第二次海灣戰爭,布什家族與薩達姆恩仇,伊拉克還是薩達姆伊拉克,美國小布什在克林頓時代又繼父業,上臺公開將薩達姆武力征服並下臺。


第二次海灣戰爭美英藉口薩達姆的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並繞過聯合國授權,在2003年3月20日發動入侵伊拉克。美國深陷伊拉克戰爭泥潭。戰爭化費7000億美元,4403名美軍孤魂夢留伊拉克,伊拉克成為中東恐怖大本營,本拉登、伊拉克基地分支、lSlS在中東大演恐怖大片。美國奧巴馬總統在2011年11月14日宣佈伊拉克戰爭結束。


美國為何如此慘而結束,首先是美英為了構建冷戰後國際秩序,聯軍踢開聯合國違反聯合國憲章,因私利侵略主權國家屬非法戰爭。其次是高估與迷信美國新軍事高科技戰爭,美國閃電戰佔領伊拉克卻又在伊拉克深陷游擊戰泥潭,同時將伊拉克原執政黨復興社會黨列為敵對勢力,伊拉克舊高官與軍官成為反美主力軍,同期又讓本登等基地恐怖分子在伊拉克找到恐怖樂園。


美英聯軍侵略伊拉克,目的其一薩達姆利益膨脹,挑戰美國在中東利益,成為西方操控中東攔路虎。同時重創布什家族面子,因此戰爭代號“斬首行動“,把薩達姆致以死地,大有美國國恨布什家恨。目的其二,冷戰勝利後美國將蘇聯推倒,俄羅斯成為西方小弟,中國一切為了經濟,不再有強敵,伊拉克成為所謂強敵,為了建立國際秩序美國必須借刀立威。目的其三,石油美元比石油更重要,海灣戰爭中美國牢牢控制中東話語權,虛擬經濟取代製造業的實體經濟,美元不斷流向美國,關鍵一環就是石油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