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被疑由莆田系醫院通過倫理審查,這是否屬實?

丿魚丶尕灬羙


所謂的倫理審查是什麼?

根據《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在關於人類胚胎的相關研究中,相關倫理比如不能進行生殖性克隆人研究,不能將人的生殖細胞與其他物種的生殖細胞結合。也就是說,不能製造人獸結合體。這些醫學倫理,相信在多數國家都能獲得認可。

當然,醫學倫理也是相對的,不是每個國家都統一的,各個地區還有很多標準,比如很多國家受宗教影響,比如天主教就會影響某些國家的醫學倫理,讓墮胎、人工授精等等成為醫學倫理審查的一部分。


關於基因編輯,我們不可否認,這一定是人類的未來,現在的問題,只是技術是否成熟,是否能規避相關風險。

為什麼說這是人類的未來?因為沒有人會拒絕。

第一個層次,它未來會帶來人類社會的劇變,完全超出我們的想象。

首先,是更好的相貌,更好的身高,甚至更優良的智商和更強健的體魄。特別是對於軍事領域而言,沒有人會拒絕更強大的戰士個體。

但這也意味著人類社會發生巨大的變革,比如整容業會第一時間投入資金引入該項技術,競技體育是否能接受基因改造,民用化時,一定會產生超大規模的基因編輯公司,讓更長的壽命、更健康的身體成為一種經濟特權,當然,目前,這些東西,本來就是經濟特權,就是花更多的錢,獲得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的醫療保障一樣。

沒有人能拒絕。

而到了第二個層次,當這一技術成熟化,肯定會有人追求更加激進的改造,那種改造不敢想象,絕對是突破當下所有的倫理準則,但社會的發展就是這樣,在爭議和曲折中前行。

只不過當下,我覺得還是越謹慎越好。


金融犯罪刑事辯護曾傑


我相信肯定沒有通過。


1. 法規

首先第一中國本來就缺少對於使用人類胚胎進行科學研究這方面的倫理論證和相關的法案,在歐洲一些國家,比如英國,她們這方面進行過常年的討論,有很多的倫理委員會等等,曾經出行了限制技術應用的領域和範圍的法案的,比如說英國可以使用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但是要求這個胚胎在早期第XX周之前就要把這個胚胎給銷燬掉,不允許它進一步發展成一個完整的胎兒。

中國這方面一直是空白,這方面的科研也比較亂,隨意會使用一些胚胎進行研究,但此之前並沒有人會真正讓它變成一個生殖技術,真正生產出嬰兒來。

2. 技術

第二關於基因編輯技術本身它興起的年數並不長,CRISPR這種基因編輯技術還沒有應用於全球的各個試驗室當中。這個技術它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技術,是一個對人類的歷史和生物學有突破性改變的一個革命性技術。

但是這個技術迄今為止也發現了有很多問題,在《自然》和《細胞》雜誌上有很多實驗室說它有一定的脫靶率,這個意思是說你去編輯一個目的基因,但是由於這個技術它本身不完善,可能在編輯基因的同時會把其它的一些基因也給敲除或者突變掉,甚至說,你想標註編輯的目的基因你沒有編輯成功,但是別的基因反而會對你進行影響,而且它脫靶率目前還沒有找到一個確切的規律,也就是說這個技術它本身是有一定風險的,

瞭解還是不成熟的,用在動物身上甚至都會存在一些風險,迄今為止並沒有人用胚胎來進行大規模的CRISPR的基因編輯的實驗。這個中國的研究組他用技術去編輯人類的胚胎,並且讓她出生,這本身就是一個激進的做法,

3. 醜聞

其實這個技術它並不是說只有這個試驗室能做,但是其它所有的實驗室都不敢讓她變成一個嬰兒被生出來,因為這樣“它”就變成了一個具有生命的具有人權的人類了。

因此它這個做法不負責任,從世界範圍來看是沒有任何倫理委員會會同意的,這個事情弄到現在醫院和校方分別都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否認,就成了一個羅生門了,上午發表新聞認為這是一個技術性的突破,用了半天的時間就變成了整個學界公認的一個科學醜聞了。

現在就開始掩蓋醜聞,這個事情可能是真的,但是肯定校方也不會進行報道了,反正如果這兩個孩子真的出生了,她們是挺慘的,也沒有人會對於她們將來的健康進行負責,因為有很多不可知的風險……


歡迎點贊並關注“營養師顧中一”——人民日報評選的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專注健康傳播11年,300萬人信賴的營養師。


營養師顧中一


新技術的出現總會有反對者,但是我覺得只要新技術風險可控,對人類有好處就應該大膽嘗試。就像當年照相機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反對擔心人的魂被拍走了一樣,過於保守不利於技術的發展,新技術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反對不去多研究怎麼合理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