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將傅恆是怎樣的一個人?

勇敢堅強ygjq


很多人以為自己看了《延禧攻略》之後才知道有傅恆這個人,

其實我們很早就看過——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爾康父親的歷史原型正是清朝大名鼎鼎的名臣傅恆,劇中叫做福倫

傅恆出身滿洲八旗皇帝親轄的鑲黃旗,其家族富察氏也是滿洲大姓。傅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公子——其祖父是康熙朝太子太保米思翰,父親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姐姐是乾隆帝嫡妻元后,而傅恆的叔伯兄弟在清朝,富察氏親族可以說遍及朝野


今天很多的“拆二代”、“富二代”等,出身富貴錦衣玉食,然而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傅恆卻並非如此。出身高貴的將門之子,卻身先士卒征戰沙場。在姐夫乾隆帝弘曆眼中,這個小舅子非常給自己長臉,而其親姐孝賢皇后也深感欣慰

作為皇親國戚,傅恆卻也不是“空降兵”,最開始傅恆不過是個正六品的普通藍翎侍衛,然而僅僅七年時間,傅恆一步步成為山西巡撫、內大臣、議政大臣,成為一品大員。除了其親族受寵,傅恆本身的能力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也是重要原因。


平定大小金川之役有他,征伐準噶爾有他,乃至清朝攻打緬甸也有他。要知道,以傅恆的身份,完全沒有必要親自衝鋒陷陣,可他不僅僅去了,而且還給清朝掙夠了面子(有的不能說勝,畢竟平定大小金川讓清朝元氣大傷,而清攻緬甸最終也是緬甸主動罷兵)

怎麼形容傅恆,那就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歷來外戚都很讓皇帝猜忌,傅恆不僅沒有,而且還經常兵權在手,深受皇帝信任,足以見其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在其死後,乾隆帝允其配享太廟,嘉慶朝追贈“郡王”銜。

可以說,歷史上對於這位高富帥的愛過將領評價非常之高。


澹奕


簡單說,傅恆是清代最有成就的外戚,也可以說是文武全才的一代名臣。傅恆的成功得力於三方面:

首先,姐姐是皇后,乾隆帝愛屋及烏,對傅恆格外信任。

其次,傅恆本人有能力,也有情商,其功業都大多是戰場上得來的。

第三,兒子福康安又給老爹添了彩。

通過他的履歷,可以簡單瞭解他!

乾隆五年,任藍翎侍衛,不久升任頭等侍衛。

七年,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圓明園事務。

八年,戶部右侍郎,山西巡撫。

十年,入軍機處。

十二年,升任戶部尚書,鑾儀衛大臣、議政大臣等。

十三年,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理川陝總督,經略金川軍務。升授保和殿大學士,加太保銜。十四年勝利班師,封一等忠勇公,賜寶石頂、四團龍補服。

十九年,力排眾議,奏請辦理對準噶爾的用兵。二十年,清軍克伊犁。另加封一等公,上疏力辭。乾隆帝命畫功臣畫像於紫光閣,傅恆居首。

三十四年,督師徵緬,次年班師。七月十三日,病逝,僅五十歲。

乾隆帝並諭示喪禮按宗室鎮國公規格辦理,諡“文忠”。

嘉慶元年,以福康安推恩贈郡王銜,配享太廟。

傅恆生前的職務中,已經是頂級了:

一是生封三公的太保,

二是保和殿大學士,自廢除了中和殿大學士後,以此為最高。且清代傅恆是最後一位授予此銜的。之後長期空缺,以文華殿大學士為最高。

三是領銜軍機大臣。

這三個職務比後來受寵的和珅都要高,唯傅恆才是真宰相的位置。


幾葦渡


說起傅恆這個人,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是其在影視劇《還珠格格》裡的原型,我想大家都熟悉,就是福倫,福爾康他爸。

但是演義和歷史肯定會有很大出入的,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歷史上的“爾康他爹”傅恆。傅恆,人稱傅六爺,為沙濟地方富察氏,乾隆一朝重臣,深受乾隆帝寵信,步入仕途之後,出將入相,活躍在乾隆朝堂。他不到三十歲就成為首輔,在乾隆一朝權傾一時,分量極重。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為清太祖心腹。曾祖哈什屯在太宗與世祖兩朝位列議政大臣,祖父米思涵為康熙帝戶部尚書、議政大臣。父親和伯父也是清朝重臣,位高權重。

乾隆曾這樣評價過傅恆:“及崇爵再加,堅讓不受,尤足嘉焉”,就是說傅恆這個人特別謙虛謙和,從不居功,他的這點很是受乾隆賞識。但是關於這個人的其他評價,小編了解的就只有這麼多了,希望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補充,感謝萬分。


小馬侃歷史


最近有點火的於媽新劇《延禧攻略》裡除了男主角乾隆之外,男配角就是傅恆本人了。

(傅恆劇照)

傅恆,全名富察·傅恆,字春和,滿洲鑲黃旗人,其祖父任康熙朝戶部尚書,支持撤藩,積極促進平定三藩之亂;其父親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也是乾隆皇帝最喜歡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還珠格格》裡的皇后是第二任)的弟弟,其妻和碩和嘉公主,有子福靈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長安。因出身名門,所以仕途之路比較順遂。

(富察皇后)

1.斬露頭角,直上青雲。

乾隆五年(1740),傅恆初任藍翎侍衛,稍後就升任頭等侍衛。

乾隆七年(1742)嶄露頭角,被封為御前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同時管理圓明園事務。

乾隆八年(1743)遷為戶部右侍郎,隨後不久兼任山西巡撫。兩年後,進入清朝核心政務機構——軍機處。

乾隆十二年(1745)轉戶部尚書,同時兼任議政大臣、會典館編纂正總裁等要職。

乾隆十三年(1748),傅恆25歲,就被封為首席軍機大臣,成為清朝最年輕的軍機大臣。

2.赫赫戰功

1748-1749年,指揮大金川戰役。因為大金川土司相繼攻打小金川土司和明正土司,朝廷多次派大臣去鎮壓,屢次失敗。十三年,傅恆毛遂自薦,以代理總督的身份親自去金川平定,次年年初即取得勝利,回朝後被封為一等忠勇公。


(平定兩金川得勝圖)

1754-1755年,平息準噶爾部叛亂。1754年準噶爾部內亂,受金川戰役敗績的影響,朝廷大臣都不贊成領兵鎮壓。傅恆又挺身而出,研究前線密報和戰略戰術,調整兵餉。不久大軍攻克伊犁,抓獲達瓦齊。同年六月,準噶爾叛亂在傅恆的指揮下平息。

(平定準噶爾)

1769年,親臨緬甸督軍。因緬甸軍隊多次對西南邊境騷擾,劉藻、楊應琚、明瑞前後三任雲貴總督,因徵緬戰爭失敗而自殺,最後仍是傅恆出面,覽此重任,在到達緬甸邊境後,命人造戰船,採取突襲、水陸並進的戰術攻打都城阿瓦,初戰告捷。但因西南環境惡劣,戰爭傷亡人數眾多,緬甸也有罷兵乞和之意,最後雙方議和休戰。1770年二月傅恆班師回朝,因為緬甸水土溼熱,不幸染上瘧疾,不久病重而亡。

(傅恆出征緬甸)

3.能文能武,謙和禮下。

傅恆除去軍事才能之外,擔當殿試讀卷官、會典館總裁等文職,主持參與《周易述義》、《春秋直解》、《平定準噶爾方略》、《皇朝職貢圖》、《欽定大清會典》、《西域圖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書。此外,對待軍隊下屬和善;為故友汪由敦之子代請恩蔭;解囊相助軍機司員趙翼等等。

總之,傅恆一生為大清朝立下赫赫軍功,能文能武,成就突出,位於乾隆紫光閣百名功臣畫像首位,除自身能力強之外,與乾隆的信任和恩寵有很大關係。


越後湯澤


最近很多人都在追《延禧攻略》,傅恆是一個痴情種,用生命在守護著魏瓔珞。最後,為了給魏瓔珞找解藥而失去性命,哭昏了一堆迷妹。在傅恆臨死之前,留了一句話,讓好兄弟海蘭察捎給魏瓔珞。他說:"魏瓔珞,這輩子是我守著你,很辛苦,下輩子你能不能來守著我"?這句話,說出了愛一個人,卻得不到對方回應的心酸,也展現了傅恆的一腔深情。

事實上傅恆也是特別專情的,只有一位妻子,沒有納妾。與妻子很恩愛,育有六個女兒,很幸福。作為皇親國戚,傅恆的背景很強大。他的姐姐富察是乾隆喜愛的皇后,即使香消玉殞也被皇帝牽掛著。愛屋及烏,傅恆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

起初,傅恆只是一名侍衛,七年的時間,直接晉升到戶部尚書,成為一品大員。這種升遷的速度堪稱神速,與他自己的才華有關係,與皇帝姐夫的提拔更有關係。有了皇帝的寵信,又可以獲得一份肥差,本來可以無憂無慮地過著富裕的生活。可是傅恆卻不想安逸下去,有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在平定金川、準噶爾時立下了戰功。

事業上很成功,還娶到了大清第一美女為妻,兩人琴瑟和鳴恩恩愛愛。在電視劇中,傅恆默默地愛著魏瓔珞,儘自己的全力去守護她。所有人都知道,魏瓔珞最大的守護神不是皇帝,而是傅恆。袁春望為了設計魏瓔珞,只能將傅恆調走,不然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這樣的痴情男子有自己的魅力,也很受女人的喜歡。很多女人都喜歡傅恆,因為得不到回應變得狠毒。可是在傅恆的心裡,始終愛著魏瓔珞。

可是這樣的男人也是有責任感的,當魏瓔珞嫁給皇帝,自己娶了爾晴之後。便準備將對魏瓔珞的愛埋藏在心底,想放下一切去做好丈夫,與爾晴好好過日子。可是爾晴的慾望太大,一頓胡作非為,導致這段婚姻被毀掉。即使傅恆知道爾晴失身也沒有休妻,只是將爾晴禁足。

爾晴死後,傅恆沒有再娶,而是一心一意守護愛人。最後為了魏瓔珞尋找解藥,被瘴氣侵害而死。這一生,傅恆是專情的是深情的,只愛一個女人。


讀唐史


傅恆的家族在乾隆時期可算是大清第一家庭。

歷史上傅恆當了二十多年首輔,他的兒子們除了戰死的長子福靈安外,全是軍機大臣。

富察氏原本居住在黑龍江中下游地區,明代中期遷徙到今天的吉林省伊通縣境內。

傅恆的族旗是滿洲鑲黃旗,傅恆的姐姐是乾隆的元后——即歷史上著名的孝賢皇后。

1740年(乾隆五年),傅恆任藍翎侍衛,開始步入仕途;

發生在1747年的第一次金川之戰是傅恆迅速崛起的一個重要標誌。

1748年,傅恆出任首輔;

1770年,傅恆病逝。

乾隆朝,傅恆是一個十分有能力的大臣,具體表現在:

1,精通滿文,傅恆曾先後主編《同文韻統》、《御製增訂清文鑑》等書;他還創制了三十二體滿文篆字。

2,辦事得力,大到軍事決策、政令制定和施行,小到乾隆的出巡路線、日程安排、朝中各種典禮儀式的擬定,傅恆每天要經辦大量事務,常被乾隆誇“與朕意相合”。

在乾隆自詡的“十全武功”中,發生在傅恆任首輔期間就有五次,包括1755和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1758-1759平定南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1769年徵緬之役等。

1770年傅恆從緬甸返回京師,但由於緬甸一直未履行進貢的許諾,乾隆認為很失體面,很是惱怒。只是因為傅恆的病日漸沉重,不忍心處罰他。傅恆本人更是羞愧難忍,數月之後即病死,終年還不足五十歲。

乾隆親自到傅恆府上祭奠,命令以宗室鎮國公例喪葬,諡號“文忠”。

傅恆作為乾隆的寵臣,直軍機處二十三年,“日侍左右”,他對乾隆前期朝政影響之大顯而易見。


藝能八卦局


提起傅恆,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是他的兒子福康安還是挺有名的,在金庸老爺子的三本書裡都有出現過,《書劍恩仇錄》和《飛狐外傳》、《雪山飛狐》裡的那位翩翩風流帥公子,長相酷肖乾隆爺,甚至曾真的被誤認為是乾隆。(有人認為這是乾隆和傅恆老婆的私生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這裡不多說)

傅恆在乾隆時歷任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授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平叛伊犁統帥,諡文忠。撰寫《欽定旗務則例》、《西域圖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書。

也算是個文武雙全的能臣了,因為是皇后的弟弟,又能文善武,在短短七年之間,傅恆由一名普通的正六品侍衛,一路升為從一品大員,其升遷速度就跟坐火箭似的,biubiubiu的。

關於他的評價還是蠻高的,

《清史稿》中這樣記載:“傅恆以受降還師,德心孚契,自以其謹慎,非徒藉貴戚功閥重也。”

而乾隆也說他:“世胄元臣,與國休慼。早年金川,亦建殊績。定策西師,唯汝予同。酇侯不戰,宜居首功。”

可以說,傅恆也是個挺厲害的將領,可惜知名度不是很高。


魏青衣


傅恆(1720-1770)即富察·傅恆,滿鑲黃旗人氏,孝賢皇后之弟。據記載,傅恆最早任職是在乾隆五年(1740年),被授予藍翎侍衛,乾隆十年進入軍機處,他在乾隆時期身居相位長達23年。

應當說,傅恆家族從清太祖時期就與清代宮廷結下不解之緣,他的升遷與成為顯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其出身名門的家族優勢,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是皇親國戚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

當然,傅恆本人也有其出眾之處,為官剛正耿直,勤政廉潔,德才兼備、文武雙全。不論是陪王伴駕,還是馳騁疆場,都是竭盡全力,為國盡忠。在平定大金川、準葛爾叛亂及清緬之戰中立下功勳,不到五十就去世了。


史說新傳


《延禧攻略》中除去後宮一眾嬪妃外,最搶戲的莫過於傅恆和爾晴這對夫婦了。

夫妻本是同林鳥,殺青結局卻不同:一個讓人拍手稱快,一個卻讓人淚眼婆娑。

富察傅恆,出身高貴的滿洲鑲黃旗,屬於滿洲上三旗的旗首,又有乾隆的富察皇后“白月光”一路加持,青年時期的成長之路可謂是一帆風順,卻也打過人生中最慘的一場戰爭,最終因他而死。

一 、金川之戰

《延禧攻略》中,富察傅恆為乾隆贏得金川之戰,而真實的歷史也是如此。

1746年,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叛亂。乾隆皇帝派大學士訥親前往前線平定叛亂,連連受挫,乾隆一氣之下將訥親處死,要不要繼續攻打莎羅奔成為了朝野上下的難題。

三年後的正月,傅恆親自率軍攻下金川險碉數座,金川土司莎羅奔等因久戰乏力,畏死乞降。乾隆帝為籠絡人心,詔赦莎羅奔,多年的戰事終於平定。

之後,傅恆又平定了準葛爾之亂,傅恆成為了滿洲子弟中炙手可熱的人物,紫禁城中,一時間風光無限。

順便一提的是,此場戰爭中助戰有功的圖爾都臺吉送妹妹入宮,被封容妃和卓氏,也就是傳說中的香妃。

二 、緬甸之戰

有道是“文死諫,武死戰”,傅恆的一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1762年,緬甸開始入侵我國雲南普洱地區。劉藻、楊應琚、明瑞前後三任雲貴總督,因徵緬戰爭失利而先後自殺。

新任雲貴總督鄂寧認為清軍徵緬“實無勝算可操”,可一心建立十全武功食物乾隆帝表示不採納。危難之間,乾隆帝授傅恆經略,督師雲南。

1769年三月,傅恆率軍入雲南,四月抵達邊城騰越。七月,對緬發動突襲,初戰告捷。

可四個月後,官兵便因不適緬甸潮熱的氣候染上瘴癘之疾,死亡過半。

傅顯、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副都統永瑞、提督五福、葉相德等重要將領,均被惡性傳染病奪去生命。

主帥傅恆也染上惡疾,一病不起。所幸,此時緬甸國力消耗不起而不得不乞降,傅恆宣佈撤軍,回駐虎踞關。

1770年二月,傅恆班師回朝,原以為可以回家養病的將領卻只堅持了短短五個月便病逝,享年49歲,諡文忠。

嘉慶元年(1796年),傅恆贈郡王銜,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

三、和父親一樣厲害的兒子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朋友或許還記得劇中那個驕奢淫逸的福康安,此人正是傅恆的第三子。

歷史上的福康安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不妨簡單列舉一下他的主要功績:平定大小金川,平定臺灣林爽文叛亂,反擊廓爾喀之戰,參與平定黔川苗疆叛亂。

而比平定戰事更著名的是,乾隆派遣福康安前往西藏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我們中學便學過的金瓶掣籤制度正是創立於此時。

福康安逝世後,追封其為嘉勇郡王,與父親傅恆一樣配享太廟。


歷史風雲錄


電視劇《延禧攻略》讓很多人認識了傅恆,傅恆全稱叫富察·傅恆,傅恆是名門之後,他的曾祖父叫哈什屯,是皇太極與順治時期的議政大臣,他的祖父叫米思翰是康熙時期的戶部尚書、議政大臣,他與明珠極力建議康熙撤三藩。

他的伯父有三個,分別是馬斯喀、馬齊、馬武,馬斯喀擔任內務府總管、領侍衛內大臣,馬齊在康熙時期就已是戶部尚書、大學士,在雍正即位的時候,與允禩、允祥、隆科多成為事務大臣。

馬武跟馬斯喀一樣,康熙時期擔任內務府總管,都統,在雍正時期擔任了領侍衛內大臣。也就是說傅恆的三個伯父都是清朝正一品。傅恆的父親叫李榮保察哈爾總管。

傅恆的姐姐是乾隆的第一個皇后,富察皇后,是乾隆帝最寵愛的皇后,可見傅恆的家世十分的了得,尤其是乾隆的小舅子這個身份最重,畢竟也是皇親國戚了,那我們再來看看傅恆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傅恆約生於公元1720年,在乾隆五年,也就是公元1740年的時候,就成為了頭等侍衛。乾隆七年,成為內務府總管。乾隆八年,擔任戶部右侍郎,後擔任山西巡撫。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進入軍機處。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傅恆擔任戶部尚書。七年的時候,傅恆就成為從一品大員,可見其升遷速度之快。

乾隆十一年,大小金川造反,乾隆帝先後派張廣泗與訥親前往平叛,均失敗。乾隆十四年,傅恆率軍打嬴了金川之役。乾隆帝封傅恆一等忠勇公。

乾隆十九年,準噶爾發生內亂,乾隆帝打算對其用兵,但是群臣紛紛反對,只有傅恆表示支持,並且積極幫助乾隆處理各種軍務,最終在乾隆二十年平定了準噶爾之亂,乾隆帝再次封其一等忠勇公,以示嘉獎。

乾隆三十四年,傅恆在清徵緬之戰中得病,最終在乾隆三十五年病逝,喪禮按鎮國公的規模來辦,諡號為文忠。嘉慶元年,追封為郡王,並配享太廟。如果要評價傅恆的一生,那就是可以用十分風光不平凡來形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