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否將向農村老人開放?

楚小神


謝邀。喜歡【鄉村關中】的朋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共享優質“三農”資訊!

農村老人養老的問題,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問題越來越凸顯。因過去養兒為防老的屏障作用,隱藏在農村社會的現象並不突出,但隨著農民進城務工,農村出現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等問題成為普遍現象。因此,農村老人養老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

針對當前農村老人無法享受養老待遇,老年生活困難,國家不斷加強改革,但依然未能有效改善這種情況。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國家積極推動農村養老普及。造成現在城鎮職工可以領取養老金,而農民無法領取養老金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國複雜的城鎮二元結構。但退休金何時向農村老人開放,我們有必要分析一下過去和現狀。

第一,退休金的含義。

1、退休金與養老金的本質沒有太大差別,都是當老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由國家發放的基本老年生活保障金。

2、傳統的退休金主要是針對企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獲得的酬勞。

3、養老金主要是指老人在繳納養老保險金之後,達到法定退休年後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領。

第二,農村養老金的現狀。

1、長期以來,農民受傳統的“以地養老”,“養兒防老”的模式,兒女承擔起了老人養老。但這種養老方式已經隨著社會發展,已經不適合當下農村狀況。

2、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沒有給農民建立養老保障體系,只有城鎮職工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3、從2009年開始,我國在農村地區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就是解決農民將來達到法定年齡後,享受養老金待遇。

第三,新農保的繳費方式。

1、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三部分構成。繳費最低年限為15年。  

2、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民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繳的年限越長,養老金領取的金額越多。 

3、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4、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並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補貼。

第四 ,未參保的農民養老問題。

1、未參保農民按照年齡段國家每月發放一定金額的費用,解決這部分農民的生活問題。

2、對於2009年國家出臺新農保政策後,每個農民要依法繳費養老金,繳費滿足最低年限,屆時達到退休年齡後,就和城鎮職工一樣,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3、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朋友,由用人單位按照法律法規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所以,我們從上面疏理出農民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那就是每年根據家庭的實際狀況,選擇繳費標準,繳費年限越長,繳費的基數大,屆時達到退休年齡,每月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


由於農村人口眾多,所需經費龐大,農村養老保障短時間無法實現,國家對60或65歲以上的人們實行基本生活保障;廣大偏遠地區的農村物價相對較低,領取這些生活補貼,也可有效改善他們的生活。


網友朋友們,你們對這個問題還有何高見?我在下面留言評論區恭候。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鄉村關中】,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轉發、留言和評論,我創作更多優質“三農”資訊分享朋友,敬請關注。(文字原創,圖源網絡,侵權必刪)


鄉村關中


問:退休金是否將向農村老人開放?

農村老人的退休金看來是不可能了,養老保險金逐年提高一點應是肯定的。提高多少不知道,就看國家富裕到什麼程度,國家的所有預算開支之後還剩餘多少,那就是農村老人的福利。



農村老人不可能有退休金是因為,農村老人的原工作單位也就是人民公社沒有了,農村老人是原人民公社的社員,就和某些單位的職工一樣,職工退休有單位在,職工就有哭的地方,單位不管落到誰手,都會帶著退休職工一起過去,所以退休職工一直有哭的地方,沒有斷續。


而人民公社取消了就永遠不在了,社員也沒有了原單位,到現在就沒有哭的地方了,和人民公社斷了幾十年的關係上哪裡去找退休金?

現在人家也不叫退休金了,叫社保,在二十年前體制改革時人家由單位和自己小部分工資共同交了社保,所以有了退休養老金。


而咱們公社社員因為沒有了公社這個原單位,所以沒有單位為咱們共同交的社保。

一直到了八年前才有了農民的養老保險制度,才自己掏錢交了幾年社保,到現在才有了少的可憐的每月百餘元的養老金。

按理說,人民公社社員餓著肚子支援了祖國建設,祖國是人民公社的上級,人民公社沒有了,祖國應該代替人民公社把社員們的那一半社保交上,現在的的老年農民也就是公社社員也就有了很可觀的退休養老金了。



國家應該增設這個預算,別的開支稍微減少一點就能增加一個預算。


金蘋果老楊


遂著時代的進步,國家應該把人民統稱為公民,各行各業只是分工不同,沒有高,低之分,所有公民60歲以後統一養老,這樣才體現社會主義人人平等的願則。


天空的雲凡1


樓主您好,退休金實際上農村老人也是可以享受的,只要是農村老人,按照我們國家的規定參保養老保險,那麼就可以享受退休金的待遇,而且國家針對於農村地區的廣大群眾專門出臺了這個社保這項社保就是,新農村合作養老保險制度。

新農村合作養老保險,從2019年開始就要和這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統一合併稱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咱們可以簡稱居民養老保險,那麼參保居民養老保險達到累計交費15年以上,在到達法定的退休年齡60週歲以後,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退休金的待遇了。

所以說農民朋友想要享受退休金的待遇,那麼就要去參保這個居民養老保險,目前來講居民養老保險還可以在法定的退休年齡之前,也就是60週歲之前,一次性補足完成15年的累計繳費年限,直接享受這個退休金的。


社保小達人


這個問題已討論了很多。這是個政策問題,不是誰想要就給,誰不想讓給別人就不能要。從政策時間段上看,在國家沒免除農業稅之前,農民能不能算是納稅人?那個階段交養老保險農村實行沒有?再根據農村農民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也不是要全面開放,應有目標群體的開放方為公平,合理。


進取80238858


應該向農民傾斜,新中國剛成立是以農業為主,國家財政稅收主要靠農業,國家各項各業都農業支撐,農民幾十年交公糧不說,連當時抗美援朝欠下蘇聯外債是農民用豬肉去還完,當時農民生活都困難,養一頭豬要花一年多兩年才養大,每一頭豬是與國家平分,國家得大邊,農民得小邊,可以說國家外債是農民無償支援國家來完成,現在國家經濟好轉應該一視同仁對待農民,給農民養老選擇空間,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讓農民自願選擇地一次性購買城鄉居民養老,或者讓五六十歲農民自願一次性補繳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讓改革紅利惠及每一個百姓。


海內存知己若毗鄰


農民同樣為國作貢獻,只是工作崗位不同,應該一視同仁,給農民一份人生保障。


用戶62095662252


農民朋友們:大家好!

國家養老金政策不僅向農村開發,而且,面向全國各行各業。但前提是必需由個人履行繳納社保的義務,至少按照規定繳納年限為:滿15年,滿60週歲,方可享受國家養老金待遇。另外,養老金以多繳多得,不繳不得為原則。

譬如;農民甲45週歲沒繳社保,也壓根就不大算繳納社保。農民乙45週歲開始繳社保,他繳費15年整,兩人同到60週歲時,甲沒有養老金。而乙開始每月由國家統一發放養老金。


劉年14


我是農村老人,現住城市,跟城市同齡人真是差別太大人家每月總有幾千元的退休金,而我每月只有百幾十元還不夠看一次感冒小病,人家生在城市真好!我總覺得低人一等。


健兄443


我是1970年從農村出來的,知道農村的艱苦,確實農村老人應該有退休金。但是現在的退休金並不是國家發的,因為現在城市的社保體系就如同一個大互助組,是現在工作的人繳納的社保給現在退休的人發,只要能連續繳納社保,退休的就能連續發錢,這是德國人發明的運轉模式,等於是自己養自己,國家只是出人管理著社保體系運轉罷了,並不往裡投錢。再說說稅收,工廠是給國家交稅的,工人在廠裡幹活也就等於工人交了稅,所以工人和農民都為國家稅收做出了貢獻,但是工人社保還需要自己交錢,自己不交肯定沒有退休金。大家琢磨琢磨是這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