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功放做得這麼複雜?

管海玲



1其實家庭影院用的功放,相對比普通功放內部要複雜一點。2功放做的大,不只是因為散熱問題。3數字功放可以做的很小巧。

先說家庭影院功放為什麼複雜。家庭影院功放又稱為AV功放,為了還原聲場效果,一般都是五聲道,七聲道輸出。並且配有解碼器。例如AC-3解碼,杜比環繞解碼,還配有數碼聲場處理器(dsp)用來仿真實現各種場景音效。而且連收音功能都配上了,卡拉OK電路,還有多路音頻輸入輸出接口等眾多功能。所以家庭影院功放比普通功放多了很多原件,例如,普通兩聲道功放,功率放大,兩組就可以了。av功放,雜七雜八的七個聲道。普通功放只需要一個簡單的信號處理就可以了,av功放要各種解碼,聲場效果,前置放大,等眾多複雜功能。先看一張兩聲道功放圖,


是不是很簡單,有壓縮空間。但是為了達到器材標準尺寸,所以內部空間沒有過多壓縮。還很寬敞,單層電路板,兩聲道放大,一款主板解決。在看看av功放

先看散熱器那一排功率管。一個聲道最少兩支。看看後面功放輸出的接線柱,一大排。這是近幾年集成度高的AV功放了,數字電路,雙面多層印刷電路板,各種芯片都高度集中,內部空間好多了。拆前些年進口的功放,見面音頻處理板一排一排的,無從下手。可以看出來av功放做的大,並不是因為散熱問題,而是功能問題。當然也有的av功放做的簡單的,就單純的五聲道功放,主聲道分立元件,其他聲道用功放芯片。所有功能一律全精簡。說白了就是山寨貨色。再看看舞臺功放(後級)兩聲道,為什麼不能做的小的原因,散熱只是一部分。



看看內部圖,就兩個聲道。但是功率大,兩聲道上千瓦的輸出功率。如上圖,一左一右兩塊功率板。由於輸出功率大,所以後級必須採用更多的功率管。一聲道幾十只功率管也是正常的!為了提高電源質量,變壓器巨大,整流濾波也巨大。總之上千瓦的功率,都從這裡面出來,所以用料自然不會薄的。同體積的功放,內部自然緊湊一些。另外幾十公斤的重量不是吹的!真材實料!最後看看一個小的數字功放
怎麼樣,內部寬敞多了吧。如果採用開關電源,還可以做的更小。當然這個功率也不太大的。但是操作絕對簡單!


水墨丹青一世情


先前原來不管什麼功放都是挺簡單的,因為音頻放大電路不能超過二級,最理想是二級(三級放大會產生嚴重失真),一級前置音頻電壓放大和後級功率放大再加一個簡單不能再簡的負反饋電路改善音質,前面再加上一些各種插座(口)如唱機,話筒,收音則用一個轉換開關連接,最多在這些前置輸入電路加一些簡單阻抗匹配用電阻電容,電源和輸出則都是貨真價實的,份量挺沉,音質也比較純,後來一些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陸續加入杜比系統等,無線電雜誌在當時也每期有各種功放改善音質的功能文章介紹,隨著社會發展產品功放也慢慢進入家庭,名字也改叫家庭影院功放又叫Av功放,輸出根據配置喇叭分為多聲道輸出,再加上各種解碼器等各種聽起來複雜的功能,實際上人的耳朵聽覺除少數人外,一般來說對聲音細節比較遲鈍的,有許多加上去功能在儀器上能觀察剄曲線變化,但人耳不一定能覺察到,許多功能確實是加了,但多數是為了商業宣傳,你說現在買來的功放機上面那麼多的按鈕,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和運用,現在多數器件都集成化了(巿場上有許多集成塊音質不好,好的集成塊都是一些大的品牌廠自行研發的),加上也化不了多少成本。倒是電源和輸出變壓器(指膽機輸出)做得好壞是判斷一個功放的關鍵,有的功放標著輸出100W甚至300W而電源變壓器看上去極限也就30W你說能輸出100W嗎?

還有一個是喇叭,再好的功放沒有一對好的喇叭與其匹配也不能顯示它的好壞。

另外,當時功放開始流行時,還時尚流行煲機什麼的講得很神奇,說什麼經過煲機才能發揮功放的極致作用,我也是一頭霧水,煲機是有一點作用,但沒有說的那麼神奇,關鍵是器材選擇,為什麼有許多發燒友都選擇自己動手,就是把好的器材搭配在一起才能真正發揮出低音厚重,高音細膩具有穿透力,中音通透的音色來,而且功率要做得大一點,工作時把音量調到整機輸出功率1/10或1/6那音色效果會更出色。


手機用戶3477297930


先不說復古的昂貴的電子管功放,只說主流的晶體管功放為什麼大?功放機一個很重要的部件就是電源,也就是變壓器+整流器+濾波器,變壓器採用傳統銅線環繞是效果最好,電壓最穩定的,俗稱“牛”,一個變壓器好幾斤了!整流器不沉,二極管做的,目的是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濾波器太重要了,一般採用4-8個超大電容組成,目的是把電流濾成接近直線的形狀,發出的聲音才柔美,沒有噪音,所以濾波電容越多越好,越大越好,電容不算沉,但很大,一萬微法的電容體積和一個膠捲差不多!我所說的是市場價3000元以上功放機的配置,太便宜的玩具就另當別論了……


沙灘上的螃蟹27566551


功率放大器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取決於你的需要。簡單的一塊厚膜集成即可,複雜的一個調節音量的電位器就要一個一個電阻焊接起來。這方面要講太多了,不同類型的放大器差別很大。各種設計方案各有優缺。重視聲音音質的話講究就很多,a,b,c,d類,膽機,前後級等等等等。重視家庭影院的話帶dts解碼後,每聲道都要獨立放大,如果即要求音質又要兼顧電影就更沒有頭了。。。幾千的能聽,幾百萬的也一樣的,建議不要要求太高,聽音環境比設備更重要。


願望666


其實不復雜,隨著電子業發展不斷求精,從二聲道到多聲道,再到11.2聲道....、結果呢,宣佈藍光機停產,而技術在日本,生產在全球、用戶在中國,而內容卻在美國,一當美國說不玩了!多聲道影院內容面臨結束,二聲道音樂依舊輝煌,而所謂的家庭影院多聲道面臨了危機,所以功放複雜時代已經將過去了……


手機用戶52477161684


音頻功率放大器看上去功能按鈕很多,顯得有些複雜。其實它不僅是功放,還有前級預置,輸入選擇,聲音處理,均衡處理等電路集成在裡面。實際上是一臺合併式功放,只不過在家用發燒音響設備中不這麼叫,改叫HIFI功放。

功能雖多,但實際使用中能用上的不多,因為調整相對複雜,有些難度,調不好還不如不用。音響這東西不就是“發燒”嘛,所以在“玩”的過程中逐漸提高水平,如果太簡單了,也就沒得“玩”了,你說是不是?所以複雜一些才有更好的市場表現,當你“玩”了一段期間後,發覺也沒那麼複雜,就是快“玩”透了,不就又捉麼著升級買更好的的了嗎,這就是功放做的複雜一些的道理。


大衛Hans


功放的複雜性在於其數字解碼系統和聲音還原系統,杜比功能(AC-3)代表其檔次質量高低,1996年購買一臺日本“天龍”3200G功放機花了近7000元,直用到現在,沒有國產的功放能與之相比。


呆呆哥20111


確實沒有啥必要做的很大,原來是因為散熱和電源部分比較佔空間,現在開關電源和數字D類功放配合主動散熱完全可以做的很小,同樣可以把電源紋波,和總諧波失真控制的很好。尤其是對於家庭影院多聲道功放都是輕薄化發展方向。問題是很多用戶不會認可。總覺得堆料才會更好。比如車載音響,就這聽音環境,談什麼HIFI呀。例如對於幾十安的電瓶難道比幾個電容對於電壓的控制能力差嗎。真正難的是音場的控制和統調設計。但相對來說好的成本可以更低但售價不一定便宜。所以多數人還是選擇看的到的有分量的。


xuhua1997


講功放複雜,接觸功放已多年,線路板早已定型,只是線路走法各家不同,又分分立和模塊,包含電源音調,並不認為複雜,只是你對功放了不瞭解,體積較大是因為變壓器功率和功放管散熱問題,要想車載得多,車必須有力,所以變壓器的功率大,功率大體積就大,要想呑吐量大濾波電容體積就大,不管模塊功放或分立功放管,都要體積較大的散熱板,以保證管子的散熱問題,除此體積內空空的,所以功放體積大的原因,並不複雜。


8bxy


做複雜點感覺會更專業,多加一大堆有用沒用的接口按鍵,再多一些可有可無的功能……給少了消費者怕吃虧,給得多能多掙錢,正合了日本人的意,競爭的少了,他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反正除了那幾個牌子也沒太多選擇了,標準化產品日本人能撿到到這便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