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自主擇業還是轉業到地方工作?

園林之友


近幾年對於自主擇業還是轉業的話題經常被推向風口浪尖,特別是當前軍隊改革進行中,曾一度還傳出過以後就沒有轉業的說法,當面面臨退出現役的軍官更是對這個問題討論很多,畢竟年近中年,這一次的選擇將會決定一個人的下半生。【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糾結這個問題的軍官大多數營團職,這個級別確實是個不上不下很尷尬的階段。離退休年齡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實際上也不年輕。那怕是軍官個人還願意繼續留在部隊工作,可是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又必須讓他不得不選擇從部隊出來。

離開部隊如果選擇轉業安置,就得考慮安置地,能安置到什麼單位、什麼部門、什麼崗位,這樣的崗位和自己在部隊的專業會不會相差很大,能不能勝任,能不能適應,還要考慮有沒有前途。什麼樣的結果都得自己想明白,可是一切都是沒有發生的,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你就是再有腦子,也想不到那麼多、那麼遠、那麼全面。【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對於是不是選擇自主擇業,小編個人覺得如果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之一,倒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一個是自己有一技之長。比如說自己從事的就是新聞報道、後勤保障、通信專業,選擇了自主擇業以後,回到地方自己能找到一個這樣專業對口的單位的話,還能接著做自己擅長的事,也不至於會從一張白紙開始幹起。而且做著是自己熟悉和喜歡了工作也會更容易成功。可要是自己在部隊的專業很難在地方找到對口的工作,自己做的不開心,又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還得邊學邊摸索,也沒有那麼多精力,這樣一來肯定會遇到很多坎坷,自信心也會受到很大沖擊。

第二就是家裡有“礦”。其實我們好多軍官的家庭條件還是比較優越的,家族裡有比較成熟的產業,並且在這條路已經走了很長時間,對行業熟悉,經營經驗比較豐富,銷售渠道也比較順暢。這個情況可以自主擇業,回家後領著一份不多不少的自主擇業費,還可以子承父業,把家族產業發揚光大。

第三就是有貴人帶路。好多人自主擇業到地方,也是滿腔熱血,想闖一闖,幹出一番事業,無奈不懂市場,撞得頭破血流,還把辛辛苦苦攢下的轉業費給貼進去了。這個時候若是有懂市場、有產業的貴人帶路,給你扶上馬、送一程,那就會順利很多。其實很多自主擇業的幹部就是跟著親戚、朋友先幹,等熟悉了市場和行業之後再慢慢發展壯大。【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當然,不管是怎麼選擇,都是要衡量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考慮,和家人商量好最重要。個人覺得還是偏向更穩定一些的生活比較好。轉業安置,不管是在省級還是市級,或者縣級安置,一般都是公務員或參公編制,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穩定,工作性質上也不會很忙,下班和休息時間可以多陪陪家人,起碼會讓人有一種歸屬感,心裡踏實些,雖然一眼就能看到幾十年以後自己的生活狀態,但是能預知以後,不也是一件挺好的事嗎?


如果你選擇了自主擇業,孩子正是需要管的階段,卻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在外面加班、出差。可能掙得會多一點,但是孩子長大的過程你不能陪他引導他也會是一種遺憾,至於前途,其實想開了也就明白了,能輕輕鬆鬆的過好每一天就知足了。

【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老兵到


有資格選擇的都是在部隊服役18年以上的幹部,年齡至少三十七八,大部分都年過四十了,級別也都在副團以上。



這幾個現實條件在這一擺,還用猶豫啥,堅定自主不會錯。事實也能說明情況,去年單位12個轉業的,除了3個不滿足條件而安置外,剩下9個符合條件的全部是自主擇業!更不用說還有一大波軍齡17年,16年的都在等,18年一到馬上自主。

這個年紀到地方也基本屬於混退休的節奏,不是你想不想這麼樣,不想這樣也沒別的出路。地方政府沒這麼多位置安置這麼多副團以上的幹部,能按級別給個副處的待遇就不錯了,至於實職崗位那是不可能的。每年軍轉幹部安置都讓地方很頭疼,但是也不得不安置下去,結果就是安置越來越差,在部隊辛辛苦苦幹到副團,到地方一下子成了“多餘人”心態確實是個很大的打擊。




這個年齡就別想著還能在地方弄個一官半職了,說句不好聽的,在部隊這麼努力都沒能提拔上正團,到了地方還能蹦躂個啥出來。何況現在公務員也越來越不好當,最好不要有什麼非分之想,不該你的千萬別動,一但有事情就悔不當初,半輩子都白乾了。

收入也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現在地方公務員工資普遍不高,除了經濟發達地區的公務員的收入能超過自主以外,很多地區甚至不如不上班的自主拿的多。自主以後多多少少再掙點,日子過得能很安逸。



選擇自主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在部隊服役至少18年,處事原則,生活方式早都根深蒂固了,到地方之後還要從頭開始,想適應都比較困難。自主以後進可以另謀高就,退可以享受生活,何必把自己搞的太累。人生也就短短几萬天,勉強安置也是一轉眼就奔著退休去了。

我也接觸了不少轉業幹部,選自主的後悔的少,選安置的後悔的多。他們反映的情況也說明地方確實不像當初設想的那樣美好。


一坑四彈


今年離開,對於轉業還是自主這個問題,也是一直糾結:軍齡21年,行政副團,考慮再三,還是選擇了安置。

安置好還是自主好,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或者對和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本人服役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留在駐地安置,年收入大概在18萬左右;如果自主,因為沒有一技之長,退役金大概全年在9萬左右,找工作應聘,行政管理類的相對好找(民營經濟發達),月薪大概5-6千。全部相加,和安置工作相差不大。但是到45歲以後,萬一企業不行了,再去找工作,恐怕就不太好找了。所以,留在駐地,我會選擇轉業。

如果回到老家安置(華東或者華北某省,不是江浙),安置全年收入大概在13-14萬左右,自主退役金大概11萬左右(老家有住房補貼,平均下來每月退役金相當於9000)。但是老家民營經濟不發達,無技術,無關係,無背景,能找到月薪4000的工作的比較難。考慮到老家官本位思想相對嚴重,有無體制內工作對於社會地位有較大影響,故還是選擇轉業。

另外,如果夫妻倆同為軍人,均選擇轉業的多,或者一方轉業一方自主;但是兩人均選擇自主的減少(如果駐地屬於新疆西藏等特殊地區除外)。同理,如果夫妻倆一方已經在體制內工作,另一方怎麼選擇都可以,不必太糾結。如果一方未在體制內,安置還是自主最好還是要慎之又慎,說到底,就是最好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真要放,也要放在可靠的籃子裡。

還有,至今還沒有上班,一開始選擇安置,還有個想法就是萬一安置不好或者後悔了,可以滯留改自主(可能被處分);但是一旦上來選了自主,再想改轉業機會渺茫。為了給自己多一個選擇的機會,所以還是選了安置(當然,這僅僅是個人想法,沒有政策支持)。

總之,個人性格,家庭成員,地方收入,安置政策,社會就業,技術專長等等因素,都可以影響安置或者自主的選擇。這就跟小馬過河一樣,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自己。


天涯浪子成都老虎


不知不覺中轉業已經五年了。五年裡沒有後悔過,沒有因為待遇而後悔,沒有因為迴歸普通人的生活而後悔。

轉業等工作那年,因為擔心自己體胖穿不上工作服,下狠心鍛鍊了身體。瘦了三十斤,身體也倍感輕鬆了。堅持鍛鍊後,心情也很好。最喜歡自己去走山,去看風景,去聽鳥鳴,去感受微風拂面的感覺,去坐在茶攤享受暖暖的太陽。

現在的工作我覺得不錯,進了單位也遇到了很多有著相同經歷的同事朋友,也聊得來,也能舉杯共飲,沒有利益上的糾纏。幹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能適當的幫幫同事也能收穫不少的友情。單位的領導也很關心我,幫我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沒有讓他輸在起點。有了單位就有了自己的圈子,圈子裡總會有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同事朋友,這也是收穫吧。

雖然級別上有幾年沒有調整了,但是待遇不比部隊上差。隨著改革的步伐,相應的待遇也將調整,畢竟改革是實實在在的。

現在的生活我覺得很不錯。現如今能經常和家人在一起,能一起經常遊玩。心裡很平和,不會覺得孤單,能天天感受孩子的成長進步。現在我最大的事業就是好好培養孩子,讓孩子有健康的身體,陽光的性格,良好的教育就滿足了。

雖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也不能放鬆。 總之,幹好自己的事,遵法守紀,謹言慎行,對工作和家庭盡責,就能過上比較輕鬆的生活,這樣挺好。


普通人眼裡的世界


簡單利索,乾貨。現身說法,我,女同志,技術幹部9級,副團六年。家裡能安排好工作,選擇自主擇業。為啥?自由,女同志沒有野心,只想回來照顧家。我個人認為這個年齡不適合去討好誰,不願再受誰的約束,16歲當兵,青絲裡有了白髮,就想過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選擇自主擇業還是轉業,第一,看你離開部隊時職位和級別。第二,看你內心需要什麼的基礎上再看所處城市的安置情況。第三,自己要有主心骨,不能人云亦云,今天想這樣明天想那樣,堅定一個想法,別人的建議可以權衡利弊,不能左右你的思想。


眾所周知,符合自主條件的最低是幹滿18年,最高的有正團,包含行政幹部和技術幹部。人員級別有正營,副團,正團。技術級別有十級九級八級七級。

行政幹部建議選轉業安置

技術幹部建議選自主擇業。

理由:

行政幹部到地方基本能有一官半職。尤其是正團在三四線城市安排工作,實職。副團滿三年也有位置,在部隊行政職務,回地方當個科員也不錯,待遇比較好,有管理經驗和能力。

技術幹部(包括醫生)一般專業都比較突出,在某一領域乾的時間長,專而精,有成績。回到地方選擇的機會多。身邊我們這裡有好多醫生選擇自主,隨便回地方應聘到醫院,香餑餑,工資很高。比如我們單位搞財務的工程的技術幹部選擇自主後,到地方應聘到大的房地產公司,4年時間現在都做到了副總的位置。

總之一句話,有才你就來,專業永遠是飯碗,努力是捷徑。


鐵衣姐姐


自主or安置,一道沒有正確答案的選擇題。

一、當前形勢下的利弊

1.安置。利:社會地位、群體、好辦事、利於下一代、鐵飯碗。弊:升職無望,一眼看到退休,幾乎不可能跳槽或辭職。犯錯烏紗不保真成平民了。年收入不會有太大波動,也就是說一輩子想發大財已不可能。別惦記手上那點權能幹點什麼,當下,你敢?

2.自主。利:工作、生活自由,隨時跳槽或休息。腦子夠用經個商沒準兒還發個小財,更具挑戰性。拿兩份工資待遇不會比安置少多少。弊:太自由了,社會地位相對低點,不工作的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

二、選擇

個人認為選哪個其實選的是下半輩子的生活方式,選擇之前先問問自己,我喜歡這種生活嗎?而不應參雜更多的功利,畢竟都是四十往上的人了,畢竟關係到後半輩子的幸福,也該為自己活一回了。


行走的小君子


這幾年,在部隊的數位戰友諮詢轉業好還是自主擇業合適,當如實講述自己轉業經歷和目前轉業幹部的境遇後,全部選擇自主了。

首先,職務權力差距大。到了自主的年限基本是團職幹部,在部隊可以說是人圍繞你轉,至少是一名主官領導了,轉業地方工作後,一般不會給你實職,享受非領導職務待遇,幹著科員跑腿的活,一個科長就是你的上司,轉業的團級幹部一個單位不在少數,當個科長的也極少,老老實實跑腿吧。如果自主擇業了,自己想去哪裡去哪裡,想創業就創業,悶了也可以找個單位上班,心態完全不同,沒有壓力,沒有加班。

其次,工資待遇減少。部隊團職幹部現在有一萬出頭了吧,轉業到地方正團對應調研員非領導幹部待遇(比照正處級),不考慮年齡提升快慢因素,一般的處級工資是6000--7000元內,工資少了3000以上一個月吧。自主擇業後一個月工資一般為8500--9000元每月,可能有的部隊有地區補貼造成的。比較結果是,自主不工作待遇高於轉業工資待遇。

最後,預期人脈不同往時。有的轉業幹部認為,自己還年輕,不上班了可惜了大好年齡,雖然工資少了,轉業後地方有各種補貼等,以人民的名義告訴你,沒有任何待遇補貼了,從地方工資規範後,工資之外無收入了。還有的轉業幹部認為,可以到地方工作認識更多的成功人士,擴展自己的人脈,現在的形勢你還沒有看清嗎,自己花錢吃飯都要分清人,各種人不能吃飯,八項規定、各種禁令等等,不要想過去那套辦事套路了,以後會更加嚴厲,千萬別違紀,終身負責制,就是認識人家也要按規矩辦事,對退休不留隱患,想都不要想了。


園林之友


我拿身邊轉業的戰友的經歷說一說。自主擇業和轉業到地方也就是計劃安置是軍官轉業的兩種方式。

自主擇業需要服役年滿18年以上才能選擇,好處是每個月可以領取可觀的退役金,不用參加軍轉考試,不用再按時上下班,可以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缺點就是交際圈會逐漸變窄。

計劃安置首先要參加軍轉考試,根據成績選擇崗位,優點是會成為一名公務員,有一定社會地位和穩定收入,有自己的交集圈。缺點就是所在地每年拿出的崗位有好有壞,可能會安置不如意,工資會比部隊低很多。

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做選擇,如果是我,果斷選擇自主擇業。


贏牟小兵


還是自主擇業吧。軍隊轉業幹部選擇安置,或許很多人期望還能再幹出點兒什麼做出一番成就,實際上可能性不大。轉業幹部安置要降一級,正團職安排副縣級職務,副團只安排為主任科員。如果在臨轉業前由於沒有位置變成技術級了,那算你倒黴要給你降兩級。在地方你想通過努力工作來獲得快速提拔不能說不可能,但機會很渺茫。一是地方的幹部都很年輕,一些正科級領導幹部,比如在機關裡擔任科長,也就20多歲,一些副縣級領導幹部,也就剛剛30歲出頭,轉業幹部在年齡上不佔優勢,地方上都比較注重提拔年輕的幹部。而且人家長期在地方工作,各方面不是你努力就能超過別人的。二是地方提拔憑關係現象更多更嚴重。買官賣官普遍存在。領導家的孩子往往都是領導,如果你在地方上沒有過硬的後臺或關係,很難。三如果就像安置,還是儘可能向省委兩辦和中央機關努力,這些單位因為級別高,所以幹部的空間大,獲得提拔的可能性也更大。軍隊轉業幹部並不是沒有能力,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沒有位置,或者是沒有關係,沒有錢,但軍隊轉業幹部在地方總給人一種被閒置的感覺,這或許也是一種人力資源浪費吧。說的不一定對供參考。


豬豬俠47047983


作為轉業幹部,親身經歷過選擇的彷徨。關於轉業還是自主,應該視自己和安置地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安置地工資待遇高於自謀,應該選擇轉業,否則自謀。如果待遇差不多,那就參照個人情況,綜合考慮了。

1.如果你有專業,在地方還能找到一份中等收入的工作,優先選擇自謀。如果你一直從事行政,沒有專業,建議首選轉業。

2.如果社會關係強大,有可以支持你創業,那優先自謀,畢竟這樣成功概率大。如果沒有優先選轉業。光靠奮鬥創業成功的畢竟是極少數!

3.如果你想享受輕鬆無壓力的舒適生活,優先考慮自謀。如果還想有點約束選擇轉業。

4.如果家庭條件很好,在可以預見的幾十年都生活無憂,建議還是選轉業。這樣生活更充實,還有一個不算太差的所謂身份。如果條件一般,還想奮鬥一下提升生活條件選自謀,再找份工作。

其實自謀和轉業不必太糾結,轉業你也當不了什麼官,提升空間基本沒有。現在地方歧視轉業幹部,一般都是給些邊緣化的崗位。自謀創業成功的概率也很小,能找個合適的工作就不錯了。

不管選什麼,心態最重要。希望戰友們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衡量。轉業後多關注家庭,多關注身體,把虧欠家庭的補償回來!!人最終還是迴歸家庭的!!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