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故事|黃祖勇:迴歸田園 樂之所至

金堂故事|黃祖勇:迴歸田園 樂之所至

三溪鎮以“中國臍橙之鄉”聞名,漫山遍野的柑橘樹鬱鬱蔥蔥,一到收穫的季節,便樂了遊人、富了果農。“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生活,是這裡的生動寫照。但位於三溪鎮長林村的陽光農場並不種植臍橙,而是獨闢蹊徑,從2013年開始種植起了獼猴桃。獼猴桃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其保健功能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被譽為“水果之王”。經營陽光農場的黃祖勇今年已經43歲了,但他卻擁有著30歲的外表和20歲的活力。談及自己的創業之路,他顯得十分隨性和灑脫。

金堂故事|黃祖勇:迴歸田園 樂之所至

創業:守得雲開見月明

雖然已經過了獼猴桃的採摘季節,但黃祖勇仍然每天都會到自家的農場裡轉一轉,觀察獼猴桃果苗的長勢。“我現在就住在農場裡,早晨起床鍛鍊和晚飯過後散步都會在農場裡轉一圈。雖然獼猴桃已經摘完了,但在秋冬季節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目前,工人們正在給土壤施肥,下一步將要修枝、清園,以此來確保果苗安全過冬。”黃祖勇走在陽光農場內的水泥路上,向記者講解起專業的土壤管理、農藝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蟲草害管理知識。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2013年以前,黃祖勇還從事著跟農業毫無關係的機電設備、五金批發工作。對大多數人而言,脫離一個熟悉、已做出成就的行業很難,但黃祖勇轉變工作方向的原因卻顯得格外簡單,“就是想回到農村,在農村創業。”年輕時,他到成都打拼,白手起家,一步步積累了原始資金。雖然身處喧囂都市,但黃祖勇心中還是嚮往家鄉的土壤。去蒲江探訪親友給了他返鄉創業的契機,“當時看到那裡的獼猴桃長勢喜人,我便向朋友討教了獼猴桃的種植方法,然後又想起三溪的土壤、氣候條件好像也非常適合種植獼猴桃,便在心中萌發了回三溪種植獼猴桃的想法。回來後,我立馬請專家來三溪考察,他們對這裡的整體環境表示滿意,那個時候,我知道我的機會來了。”

創業這條路,只靠機會和熱血是走不下去的。2013年春天,黃祖勇陸續投資300多萬元,流轉近300畝土地,花了約半年時間,建起了他的陽光農場。直到2016年,也就是種下獼猴桃果苗的第三年,陽光農場才開始出現漂亮的小白花,那是果苗的捷報,是即將結果的預告。“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但只要認真做,就一定會有收穫。”黃祖勇輕描淡寫地談及他創業之路的艱辛和等待結果的漫長,這也許和他喜歡釣魚有一定的關係,“釣魚必須沉得住氣,可以培養人的耐心。”黃祖勇專門在陽光農場裡挖了一個魚塘,供自己和朋友垂釣。

金堂故事|黃祖勇:迴歸田園 樂之所至

故鄉:望得風光滿面歸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現在三溪響應國家號召,建設新農村。這就會派生出很多新行業,繼而出現許多商機。”作為返鄉創業大軍中的一員,黃祖勇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鄉村振興在三溪鎮的落地生根。

2016年,為了保證果樹的粗壯,陽光農場不得不控制結果數量,最終只結出3萬多斤獼猴桃。到2018年,陽光農場產出30萬斤獼猴桃,被搶購一空。黃祖勇一邊修剪老枝丫,一邊告訴記者:“現在我們主要是抓品質,品質好的農產品才不愁銷路。”

“政府大力支持我們這些農戶,經常安排人來關心我們的經營狀況。除統一培訓之外,像這種水肥一體的滴灌管,就是政府出面為陽光農場安裝的,它既能保證果苗有充足的營養、水分,又能節約水資源,一舉兩得。”黃祖勇指著果樹枝頭藍色的、針頭大小的滴灌管告訴記者。接著他踮了踮腳說:“還有這些水泥路,也是在政府的幫助下修好的。”水泥路把300畝土地劃分成整整齊齊的方塊,在採摘獼猴桃的時候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政府扶持陽光農場,陽光農場又帶動附近的村民就業,解決了剩餘勞動力。記者與黃祖勇走在果園內,看見三三兩兩的工人正在開挖排水溝渠。“這麼大的果園,光靠幾個人的力量來養護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會面向周邊村招工。秋冬季節工人少一些,到了夏季,開始採摘之後,每天至少要70個工人才忙得過來。”記者採訪了一位正在揮舞鋤頭的工人,他幽默地說:“每天在‘家門口’有事做,有工資拿,挺好的。”

金堂故事|黃祖勇:迴歸田園 樂之所至

銷售:引得八方顯神通

三溪鎮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和“互聯網+”發展,依託成都市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示範鎮、成都市農村電子商務試點村項目建設,全面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建成鎮級電商綜合體一座和物流服務中心一個,有效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物流、配送問題。

陽光農場也藉著電商綜合體和物流服務中心的春風,拓寬了銷路、提高了銷售量。

除此之外,陽光農場的獼猴桃銷售從被動到主動,經歷了很大的轉折。陽光農場的獼猴桃果樹最初只結出了3萬多斤獼猴桃,沒想到因微信朋友圈的轉發和客人的口口相傳,竟供不應求。記者十分好奇,追問之下,才發現黃祖勇的連襟是一位“網紅”,他在“全民K歌”APP上擁有7600個粉絲,收聽量和留言量都很高。他會不定期放他在陽光農場內唱歌的視頻,因為唱得好聽,吸引了大批粉絲留言,這也算陽光農場一種獨特的、主動的對外宣傳方式。

線上銷售,黃祖勇依託各大電商平臺;線下銷售,則是批發到成都周邊的農貿市場。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回頭客都越來越多。他告訴記者:“臍橙成熟時,給我的印象很深。漫山遍野的果樹上,金燦燦、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那時的銷售都是用擔子挑到統一的地方,再統一稱重,果農臉上全是笑意。現在三溪發展比較好的也是臍橙,希望政府能繼續抓臍橙的品質,加大宣傳,把三溪臍橙的招牌打得更響。”

記者採訪瞭解到,2017年,黃祖勇成功註冊了“三溪獼猴桃”的商標。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帶動,讓更多的村民加入獼猴桃種植,把“三溪獼猴桃”這個招牌響亮地打出去。

金堂新聞中心駐淮州新城記者站記者 何城鳳 鄧祥勇,圖據劉傑、陳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