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為民企送1500億元“政策大禮包”!

交匯點訊 11月26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南京市領導邀民企“上座”,送政策“上門”,

最新出臺了《關於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30條意見號準民企“痛點”,“含金量”極高,將釋放1500億元的“政策大禮包”,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眼前困局,助力企業轉型升級謀長遠發展。


南京為民企送1500億元“政策大禮包”!

開會現場,市領導給民營企業家“讓位置”

這次千人大會的會場佈置也體現了禮遇民營企業家的高規格。主席臺設三排坐席,主角是民營企業家。第一排,南京市主要領導和企業家並肩而坐,第二排全部讓給企業家,其他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等市領導則坐到了第三排。

現場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民營經濟是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主動力”、就業創業的“主渠道”,是支撐南京發展不可或缺、不容置疑的重要力量。今年1-9月份,南京的經濟運行情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GDP增速保持全省領先,民營經濟支撐了半壁江山、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增的2萬家科創型企業中,絕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

有的民營企業家把眼前困難形容為“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這一比喻因被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引述而廣為人知。這“三座大山”在南京有哪些表現?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六方面要求和省裡有關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列出清單,找準根源,分類施策,對症下藥。在充分調研、徵集意見基礎上,制定出臺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30條。

【政策解讀】

“減負”:小微企業可享2年免交增值稅

南京針對企業用工、用地、用電等,有針對性地拿出了一攬子降本減負政策,加大對初創期、成長期民營企業的財稅扶持,明確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做到“清單以外零收費”

這次出臺的意見明確,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2020年底前暫免徵收增值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市、區(園區)共同支持初創期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自獲利年度起,三年內對本市經濟發展貢獻全部獎勵企業,用於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研發投入。


南京為民企送1500億元“政策大禮包”!

“找錢”:釋放1500億元的“政策紅包”

南京市市委市政府此次出臺了一攬子政策,為民營企業融資”保駕護航“。建立總規模100億元的民營企業紓困和發展基金,幫助民營企業防範流動性風險,並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有市場、有技術創新優勢的民營企業進行支持。設立年轉貸規模超200億元的民營企業轉貸基金調劑200億元財政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成立總規模500億元的地標產業子基金。整合設立能夠撬動500億元銀行貸款的“寧創貸”

南京還將做強市級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依託南京紫金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分期擴大到10億元(首期到位5億元),主要服務於我市小微企業、“雙創”、科技、文化、“三農”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了妥善解決民營企業臨時性資金困難。南京市提出,對民營企業臨時性資金困難,要創新思路,加大救助力度。

確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可按稅法有關規定提出申請,經批准後延期繳納,最長不超過3個月

“訂單”:政府採購4成專門面向民企

為了讓民營企業更有底氣和國企同場競爭,激活”一池春水”。這次出臺的文件明確,要開展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市場壟斷行為專項治理,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對民營資本牽頭的PPP試點項目獎補標準提高10%。加大政府採購支持民營企業力度。全市年度政府採購項目預算總額中,專門面向中小微民營企業採購的比例不低於40%,其中給小微民營企業的比例不低於60%在政府採購評審中,對小微民營企業產品可視不同行業情況給予6%—10%的價格扣除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主持大會,南京市長藍紹敏部署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會上,通報表彰了於敦德等60名南京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南京弘陽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等100家優秀民營企業和毛良喜等5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

記者瞭解到,會後,南京市委市政府將集中用1個月時間,開展送政策、送服務上門活動,確保全市民營企業全覆蓋,確保把政策宣傳解讀到位、逐一兌現到位。這次會提出,要堅定不移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為南京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注入強勁的“民營力量”。

交匯點記者 仇惠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