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什麼是高送轉?

理論上來說,高送轉是指將資本公積或盈餘公積轉增股本,或者將未分配利潤以股票的形式分配給投資者。從會計意義上解釋,高送轉實際是將所有者權益從留存收益轉入了其他股東權益,可以看做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理論上並不會影響公司的基本面和內在價值。

舉例來說,1張100元換成了2張50元,數量增加總價值沒變動。(注:根據之前市場較一致預期,本文高送轉統一假定為10轉a送b, a+b≥5)

從嚴監管,高送轉迎"理性"投資時代。

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從近幾年高送轉監管政策變化看,監管層對高送轉尤其非理性"炒作"行為監管趨嚴。嚴監管也導致近2年高送轉行情轉弱:

1)高送轉指數相對上證乖離率上,以15年年初為基期,由15-16年100%以上下降至目前 60%左右;

2)高送轉總數量上,由15年631家下降至17年321家。

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高送轉的投資邏輯。

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現實中無論是海外還是A股均存在"高送轉行情"。高送轉行情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市場炒作,其中有兩條主要的投資邏輯:

投資邏輯1:與業績掛鉤,高送轉成為年報盈利預期的重要信號!

高送轉反映了管理層對公司持續高成長的信心,以期通過股本擴張來加速市值擴張,嚴監管下高送轉股票與業績掛鉤程度變高,因此高送轉作為年報盈利預期信號的有效性更強。從近5年年末平均EPS和淨利潤增速看,高送轉組合均明顯高於A 股整體,以17年EPS指標看,高送轉組合年末平均EPS高達0.84元,顯著高於A股整體0.45元,且從嚴監管後EPS差要比前幾年更加明顯。

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投資邏輯2:稀釋股本、降低股價,有助於提高市場活躍度!

高送轉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及流通股本增加,股價降低,吸引資金量低的中小投資者,有助於提高市場活躍度,業績掛鉤後流動性提振效果更佳。近5年高送轉組合送轉完成以後下一年日均換手率顯著高於A股整體,平均每年高出0.8%,17年高出1.68%。

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高送轉4段行情時點:預期佈局、預案發布、搶權以及填權

從歷史經驗看,近3年高送轉組合標的月度行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5月、9-12 月,具體"高送轉行情"主要圍繞預案公告日、實施公告日/除權派息日前後展開。

可以劃分為以下四段行情階段:

1)預期佈局階段:每年的3-4月份是年報高送轉的集中披露時期,在預案公告披露前,市場會對有潛力的高送轉個股提前佈局,在每年的9-12月是提前佈局高送轉主題的高峰期,尤其是10、11月份,次年2-3月高送轉也有短期上揚。

2)預案發布後短期公告催化效應。高送轉預案公佈後的幾個交易日,短期收益明顯,此階段集中於3-5月份。

3)除權派息前的"搶權行情"。本輪主題行情一般集中在5-6月份。

4)除權派息後的"填權行情"。填權期高送轉個股將出現明顯分化,資本運作明顯、題材熱的績優股更容易走出快速"填權行情"。此外,填權行情與A股整體行情密切相關。

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高送轉行情的規律性

規律1:預案公告效應比實施公告效應強、事前比事後催化效應強。

預案公告效應比實施公告效應強,且近3年非常顯著。市場更願意提前佈局,預案公告一個月前佈局比一週前佈局效果更好。

規律2:公告日期越早,"預案公告事前催化效應"越強。

通過對比預案公告披露時間前50名和後50名的漲跌幅可以發現:預案披露日期前50名高送轉股票"預案公告事前催化效應"明顯高於後50名。這個時間段通常在11-12月和2月。

規律3:"送股+轉增比"越大,"預案公告事前催化效應"越強。

送股+轉增比是一個衡量高送轉很關鍵的數據,例如10轉a送b,那麼送股轉增比就是(a+b)/10,通常送股轉增比在0.5以上才叫高送轉,而這個比例越高越好。

高送轉個股的規律性

規律1:高成長行業分佈居多,如高端製造、醫藥、TMT等;創業板中小板佔絕對比重。

高成長行業投資者願意給予較高的估值,這些公司股本也相對較小,導致其股價較高,高送轉潛力更大。從13-18年所有高送轉標的行業分佈看,機械設備、計算機、生物醫藥佔比最高,分別為9.9%、9.4%、9.3%。

同時,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的新興成長行業公司較多,高送轉實施概率較大。

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規律2:高分紅,每股公積金與每股未分配利潤較高。

由於轉增股本是將公司的資本公積轉入股本,送紅股是將未分配利潤以股票形式派發,因此進行高送轉的公司通常有較高的每股資本公積和每股未分配利潤。

特徵3:與業績掛鉤呈現高成長性,EPS較高。

以2017年年報為例,高送轉公司平均EPS為0.73元/股,高於非高送轉公司的0.36元/股。

規律4:"低股本+高股價"動力更足。

根據流動性理論和價格幻覺理論,當股票價格較高時,公司管理層為了增強股票的流動性和迎合投資者對低價股的喜好,傾向於通過轉增股本來拆分股票,降低股價。

規律5:最近2年實施過定增的概率較大。

公司進行定增之後會有較高的現金資本,高送轉的能力較強,更傾向於通過高送轉來提升股價。2013-2017年,高送轉公司在最近兩年進行過定增的概率逐漸上升,在2016年達到最高值44.27%,2017年由於監管趨嚴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有 26.09%。

規律6:重複高送轉可能性不大。

經過一次高送轉的公司,股本規模得到增加後,股本數量已經落在相對合理的 區間內,如果在短時期內再次高送轉可能會破壞較優股本數量結構,重複高送轉可 能性不大。2013-2017年高送轉公司前一年發生高送轉的概率呈下降趨勢,大約為 10%左右,即90%左右高送轉的股票前一年度不會發生重複高送轉。

高送轉主題的投機脈絡!

特徵7:次新股潛力較大。

次新股由於剛上市不久,資本公積較多,具有強大的股本擴張能力,另外次新股質地優良,成長潛力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