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A股見底的時候都有哪些特徵?

六道輪迴最苦


當時的市場環境是這樣的:

1 營業部冷清:

絕大多數的人已經不來營業廳了。證券營業大廳中的散戶不超過30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在打撲克。要知道平時大廳中都是數千人的,就像熱鬧的菜市場一樣。

現在的營業部由於鼓勵股民在家上網炒股,所以平時營業部的股民少了很多。即使牛市時也沒有當年那麼多散戶在營業大廳炒股了。但是有一點沒有變的是在人氣低迷時來營業部櫃檯開戶的人極少——有時甚至當天只有一二個人來開立股票帳戶。

2 成交量低迷

由於很多個月甚至幾年來股市都沒有什麼行情,市場每天的成交量很小,很多股票早盤一二個小時以後才開始有成交。上證A股的每天成交量只相當於牛市時每天的十分之一左右。

3 市場對利好基本沒反應

市場雖然出現過政策利好,但是市場只是出現一日遊行情,股票只是略反彈就又跌下來。很多公司公佈了增持計劃,並實行了增持股份,但市場依然下跌。

4 行情波動範圍較小

每日指數波動幅度都很小,有時甚至一天只有幾個點的波動。小漲小跌是市場常態。個別股有不錯的行情,絕大多數股票維持小幅震盪的行情。

5 市場上對行情的判斷以看空為主

基本上這時任何人都知道股市有什麼利空了,也都非常清楚股市為什麼漲不起來。媒體上的主流觀點是讓投資者保持謹慎。這時市場有一種非常悲觀的觀點:即認為股市還要再大跌幾百點後才能成底。記得當時長城證券的研究所長和某著名股評家到我們營業部來講課,他們的觀點就是股市還要繼續大跌。。。不久股市就開如大漲,開始了一輪大牛市。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有趨勢指標,震盪指標和量能指標,為了幫助股民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系統,我現在就把我自己的交易中用的指標分享下。

我平時用的指標系統有三套,一套是自己編制的纏論升級版指標;一套是長線持股加上波段操作指標;一套是分時圖T+0指標,自認為還不錯,不過指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指標用活才是最高境界。領取指標添加本人,【微信公眾號:張臥天解股】,給大家介紹下我的三套指標。

第一纏論升級版指標。使用很簡單,當三個指標同時出現建倉提示的時候建倉就可以了。

第二:長線持股加波段操作指標。這個指標最適合做長線使用,因為他有個主力監測系統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力的建倉位置和洗盤階段的,長線玩家必備的東西。

第三:分時瘋狂T+0指標,這個指標短線可以用,長線也可以用,做T增加利潤罷了。

筆者張臥天02年入市,潛心研究股票十多年,並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總結了一套選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抄底戰法,深受股民喜愛,特此建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張臥天解股】,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學會後,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剛剛也是有很多粉絲朋友說,看了您直播講解,也是成功抓住了華控賽格80多個點的收益,要不要繼續加倉。

華控賽格,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截止目前漲幅高達82%,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張臥天直播微信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深賽格,我是根據雙龍戰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58%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光洋股份、西安旅遊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微信公眾號:張臥天解股)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1614344952 就是臥天微信號


我在1996年開始炒股的。很幸運的是我做為新手進場時就是一個行情大底部,當時是上證指數500多點。因此我對於當時的市場環境是記憶猶新的。

當時的市場環境是這樣的:

1 營業部冷清:

絕大多數的人已經不來營業廳了。證券營業大廳中的散戶不超過30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在打撲克。要知道平時大廳中都是數千人的,就像熱鬧的菜市場一樣。

現在的營業部由於鼓勵股民在家上網炒股,所以平時營業部的股民少了很多。即使牛市時也沒有當年那麼多散戶在營業大廳炒股了。但是有一點沒有變的是在人氣低迷時來營業部櫃檯開戶的人極少——有時甚至當天只有一二個人來開立股票帳戶。

2 成交量低迷

由於很多個月甚至幾年來股市都沒有什麼行情,市場每天的成交量很小,很多股票早盤一二個小時以後才開始有成交。上證A股的每天成交量只相當於牛市時每天的十分之一左右。

3 市場對利好基本沒反應

市場雖然出現過政策利好,但是市場只是出現一日遊行情,股票只是略反彈就又跌下來。很多公司公佈了增持計劃,並實行了增持股份,但市場依然下跌。

4 行情波動範圍較小

每日指數波動幅度都很小,有時甚至一天只有幾個點的波動。小漲小跌是市場常態。個別股有不錯的行情,絕大多數股票維持小幅震盪的行情。

5 市場上對行情的判斷以看空為主

基本上這時任何人都知道股市有什麼利空了,也都非常清楚股市為什麼漲不起來。媒體上的主流觀點是讓投資者保持謹慎。這時市場有一種非常悲觀的觀點:即認為股市還要再大跌幾百點後才能成底。記得當時長城證券的研究所長和某著名股評家到我們營業部來講課,他們的觀點就是股市還要繼續大跌。。。不久股市就開如大漲,開始了一輪大牛市。

總之,A股歷史上見底的特點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持續很長時間的行情低迷,然後出臺的利好政策給人們以不見效果的感覺,表現為行情繼續下跌。但是幾個月以後股市就形成了底部,在也沒有實質性的下跌了。最後行情啟動開始了新一輪牛市。

所以判斷底部的最關鍵點只有二點:

A 行情低迷已久

B 利好出臺

在這種情況下行情一般也會表現為反彈後的下跌或直接下跌,但是這已是在底部區域了。此時應越跌越買,中長期的好買點就在眼前。

我在股市20多年,每次的行情底部都是如此展開的。現在舉一個九次“新股暫停”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到每次的利好區域下方都是一個行情大底部

注:利好有很多種,比如降低印花稅、調低證券佣金比例、股權分置改革等。每次的利好出臺看似都只能在短期起到穩定行情作用,但是這些利好的實質作用是長期的,是需要慢慢發揮作用的。在幾個月或幾年以後就可以知道那裡確實是一個真正的大底部。

現在的市場行情當然是底部區域,股民們需要的只是耐心。如果選不好股票,可以買指數基金買入,越跌越買,耐心等待就是了。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點贊會提高我的問答排名,您的點贊是我的寫作動力,希望多多點贊哦!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孟可的思想空間


我從2002年2245點時開始關注股市,到現在已經16年了,我經歷過幾次慘烈的股災,至今記憶猶新。A股見底要看是什麼底,階段性的底,就是一輪輪大跌之後,大家都對後市不看好,在社會上也很少有人談股市了,這時候貨幣政策開始放寬,各種利好消息出來,都不被市場認可,階段性的底部給人的感覺是,多空雙方對這裡產生較大分歧,股指探底的過程也不是很可怕。

但是歷史大底就不同了,很多個股股價跌得面目全非,多數股票市盈率都跌得很低,股市也從最高位跌去七八成,市場利空消息不斷,股民個多數虧損在50-60%之間,而且還時不時傳來個股崩盤的消息,真正的998點A股底部,我是在2005年6月經歷了一回,猶如地獄一般,回事不堪回首。

第一,當時A股連續下挫,任何想抄底的資金進去,都是刀口舔血,越是底部區域,下跌得越是瘋狂,當年股指跌破1300點時,市場一片驚恐之聲,然後在經過一番掙扎之後,股指直奔1000點大關,此時很多人開始絕望割肉,本來寄希望於救市政策已經多次落空,市場傳言A股還要直奔600點,恐慌性割肉盤大量湧出,即使是在股票跌得只剩下沒多少錢的時候,也有人不顧一切的割肉。

第二,當年跌到998點時,任何反彈,都被視為誘多,所以正應了那句行情在絕望中產生,在猶豫中上漲,在瘋狂中結束。這種絕望是隻要有反彈,就會有大量的拋盤湧出,不計價格,不計虧損,感覺現在拋售股票,總比將來一分不值要強得多。所以很多人割肉也割在了地板上。當時莊家在A股底部區域,反覆折騰,很多散戶都把極其便宜的籌碼割給了機構投資者。

第三,真正的A股底部,沒有人敢看多,股市每天的成交量很少,股票交易所裡面幾乎沒多少人,很多股民都跟我說,反正都跌到這份上了,隨它去吧。也有很多資深股民因為輸得很慘,從此金盤洗手,在底部區域割內止損,再也不敢進入股市了。這種事情,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A股底部的日子,非常慘烈,反覆折騰,讓人心力憔悴,真正敢於抄歷史大底的人,恐怕也沒有幾個,這個心理承受能力要非常強悍的。


不執著財經


最近一段時間市場行情並不好,大盤不斷的出新低,雖然目前處於一個反彈狀態,但個人認為這裡僅僅是一個分時級別的反彈,隨後股指還會繼續向下探底。現在市場觀點有一定的分歧。有人認為必須擊穿2638才能見到歷史大底,有人認為這裡就是歷史的底部區域,牛市行情已在萌芽之中,起步階段。那麼歷史大底的特徵到底應該是什麼呢?

從技術上看,結合目前的行情,上證股指遠遠沒有跌到位。上證股指擊穿2638,只不過是一個重要結構的確立,說明標準月C調整的浪型成立。上證股指擊穿2638,並不是代表著就已經見到了歷史大底,從幅度的角度來講,上證股指會向2000點靠近,越靠近2000點,歷史底部成立的概率越高。同時在月線級別出現趨勢的確認,也就是說等比周期不再出低點,那麼才有可能構築歷史底部區域。


從估值上來看,雖然經過連續性的調整,市場大部分個股都已經處於價格低位,看似很便宜。但是你對標的基準線是在3587點,如果對標2000點的行情,目前很多個股是貴的。尤其是白馬股,由於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走了兩年的牛市行情,目前白馬股在價格上處於高位,可以說很多白馬股的價格目前處在半山腰,只有它們的估值實現了徹底的迴歸,市場才會見底。

從政策面上來看,目前是對於A股市場的政策支持還不夠明確。雖然前一段時間政策釋放流動性的呼聲比較高,動作也比較明顯,但目前來看,釋放的資金並沒有流入到股市,股市一直處於縮量狀態,今天甚至出現了極致地量,這雖然是見底的一個重要特徵,如果沒有重大政策支持的縮量,只能說明市場信心的脆弱,資金觀望裹足不前,而不能成為市場底部的明證。只有政策風向出現轉機,再配合上縮量極致,才能實現量能的爆發和推升,從而引導股指趨勢逆轉。

目前大盤正在接近歷史底部區域,但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上,還有不小的差距,歷史底部的特徵還沒有明顯顯現,依然需要耐心等待。

最近評論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您的評論與點贊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小散李大鵬


首先是市場會有一輪較為慘烈的大跌,股票系統性暴跌,可以用哀鴻遍野這個詞來形容,比如2815年2008年和1997年就屬於這個級別的暴跌,也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就是不炒股不知道絕望是啥感覺!

其次就是很多股票價格跌破淨資產,這就是面臨清算的節奏,比如淨資產2元,股價才1.7元,清算的時候就有0.3元的收益,所以會有大量的投資者買進持有,因為此時股價的下跌屬於恐慌性拋售,屬於流動性枯竭帶來的超低價格,通常預計市場平穩運行時候就會回到淨資產之上,屬於結構化套利。

此時國家會出臺救市措施,市場會有大筆買進股票手數,會穩定市場的情緒,防止市場過度拋售,同時領導人紛紛表態看好經濟前景。

貨幣政策方面,會有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出臺,尤其是降息降準出臺,首先是M1快速增長,市場流動性快速增長。

成交量方面,會持續萎縮,市場處於橫盤整理狀態,市場人氣逐步恢復。

公募基金倉位也處於歷史低位,同期國家開放QF業務,引進國外機構投資者進入。

此時首先就要配置週期類藍籌板塊比如銀行板塊等。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要討論A股見底,老揭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分別是政策底、估值底、市場底。

政策底:目前還沒有政策出臺。只有高層表態,譬如央行行長易綱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表示,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


此外目前四大報齊發社論,力挺中國A股。

上海證券報:股市運行的有利因素並未改變;

中國證券報:A股不具備持續大跌基礎;

證券時報:面對市場波動不妨多一分冷靜;

證券日報:我國經濟基本面不支持股市大幅下跌。


最近還有王亞偉等13位私募大佬今日集體發聲唱多抄底,這樣的唱多聲音發出來,一般來說,還未到底部。


老揭倒是認為,現在最管用的就是放水,緩解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是當務之急。比光喊話力挺,要管用得多。


估值底:

前天我用了海通證券的報告,他們認為目前市場主要指數估值已經接近2016年1月熔斷行情的低點,也就是上證2638點時的估值。


今天我還看到了一篇華林證券關於估值底的報道,他們認為,目前滬深兩市平均估值(市盈率和市淨率)仍距離2013年熊市底部有一定的距離。


2013年至2014年兩市市盈率曾經屢次跌至12倍後出現反彈,截至2018年6月,兩市市盈率在17.58倍。考慮兩市2018年業績增速在20%左右,則預計市盈率有15%的調整空間。


從市淨率來看,上次市淨率低點1.58倍出現在2014年5月份,而目前市淨率為1.89倍,相距仍有17%的空間。


市場底:真正的底部,都是由市場各方力量自發組成的,當空頭手裡已經無籌碼可拋,當多頭手裡也沒有子彈可買,這個時候大概率很形成底部。所以老揭我個人認為,市場底,才是市場真正的底部(區域)。從90那年代的333,2005年的998,到2008年的1664,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無法預測的市場底。


揭幕者


回顧歷史上的市場表現,A股見底的時候,往往會具有一些特徵。

例如,破淨股數量大幅增加,如05年前後176家、08年低點前後214家、13年161家,而現在130多家。

又如,市場指數累計跌幅水平,一般自最高點下跌50%左右為熊市低點。

與此同時,對於市場調整時間上,一般A股熊市調整時間為4年左右,而4年多為A股牛熊轉折點,而如今從15年6月調整至今,A股調整時間已有3年時間,與4年調整時間比較接近。

此外,則是參考新股、次新股破發率,貨幣政策轉向、外圍市場環境以及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等指標,這些因素對判斷股市頂底同樣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僅供參考。


郭施亮


新中國成立後的股市是從1990年開始試點的,用上證指數來解釋應該更全面。第一次大底是1990上證指數100點的起步,那個時代大部人還不明白股票是什麼,股市是怎麼回事,股市就在大家不明白中上證指數從100點漲到了1429點,巨大的財富效應讓聰明人看到了財富機遇。

第二次大底是上證指數回調到480點,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激發人民對改革開放的信心,1992年初上證指數從480點開始上漲。

第三次股市大底是從1996年的550點開始,是績優股和題材股輪流上漲。

第四次股市大底是1999年的5.19行情,美國互聯網股票的大漲,帶動了國內科技網絡股的行情,當時只要與互聯網沾邊的股票就能漲幾十倍,上漲八十倍的股票很多。

第五次股市大底是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上證指數從1000點漲到6000點,大量的個股漲幅都是幾十倍,有的個股漲幅高達100倍,你買的股票就漲了十倍你就不好意思說出口,因為自己的股票總是拿不住,當時中國最流行的一首歌是:“ 死了都不賣”。

第六次股市大底是2008年股市從上證指數的6000點跌到1800點,2008年從上證指數的1800點迎來了超跌反彈行情。

第七次大底是2014年從1850點上漲到5178點的價值發現行情。上證指數從2015年6月5178點跌下來後就再也沒有真正的股市上漲行情了.

如今三年過去了,上證指數從5178點跌到了2871.35點,2871.35點能不能成為下一波中國股市上漲行情的起點呢?筆者認為無論從下跌的時間還是上證指數的點位上,以及大量個股的估值上判斷,都值得我們期待。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歷史A股真正大底有三次,分別發生在2005年6月998點;2008年股災後低點1664點和在2013年6月1846點三次歷史大底;

從歷史三次大底時候主要特徵有:政策釋放利好,資金面緊缺,人氣不足,技術面超跌,大盤市盈率在15倍左右,便宜股和破淨股很多、有場外資金入場等等的特徵出現才是歷史大底。


(1)政策釋放利好

股市要見大底肯定會得到政策利好消息的刺激,刺激股市走強,引導資金迴流股市;出臺一些比如降息、放鬆股市槓槓,降低外資資金入市門檻,釋放企業紅利等等的消息,來刺激提振股市止跌走強。

(2)資金面緊缺

股市底部都是跌出來的,股市真正到底的時候都是經過前期大幅殺跌,股市資金已經該出局的出局,不敢進場操作的就選擇觀望;所以底部真正主動交易買賣的資金很少,交易量很低迷,漲跌都是難,這也是歷史見底的特徵之一。

(3)人氣不足

往往股票歷史大底的時候同樣經過前期大幅殺跌,完全沒有賺錢效應,跌的股民們懷疑人生,對子股市已經失去咯信心;被套的套死,不敢操作的就不操作,不進場的股民

就等待,股市人氣不足;這也是股市見底特徵之一。

(4)技術面超跌

歷史大底一般都是發生在股災後探底成功後的低點,前期空頭持續殺跌;把股市泡沫擠破,股票大幅度殺跌後得到充分釋放,才有可能得到歷史大底,每次底部都是靠跌出來的,而不是漲出來的底!

(5)大盤市盈率在10_15倍左右

歷史大底關注上證指數的市盈率也是具備參考價值,A股經過前期三次歷史大底時候的市盈率在10—15倍;如果等上證指數什麼時候市盈率達到這個數值時候附近就是大底區域。

(6)便宜股和破淨股快速增多

便宜股一般都是定義在3元以上的股票快速增多,破淨股也一樣快速增多,證明市場已經跌的差不多了,證明大部分股票已經跌的無法在跌了。所以便宜股和破淨股的快速增加也是見底特徵。


(7)有場外資金入股市

場外資金也就是那些觀望資金,已經認可了股市點位他們大手筆的資金低吸股票;比如外資資金,國家隊增持,大股東增持,發佈員工股等等資金不斷地流入股市抄底。

股市大底雖然每次特徵都有所區別,但是以往的歷史特徵還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現在這些特徵基本在當前股市也體現到了,所以A股第四次大底即將到來。


老金財經


  • 歷史上A股的底部有幾個。一個是998點,這個底部和牛熊階段我沒有經歷過。第二個底部是1664點左右,由此產生了2015年的大牛市。這個牛市可能大家都有過經歷了,也最為大家所熟悉。那種每天成交量過萬億的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之前好象也有討論過A股見底時的特徵。這裡再簡要地說一說。

  • 首先,A股見底時是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因為A股向來牛短熊長。熊市經歷的時間長了,一旦牛市來了,也認為是熊市。然後,稍微有利空,底部區域的個股還會反覆下跌。因此,只能用底部區域來形容這個見底。其實,李大霄的各種形容底的名詞也是這個意思。什麼鑽石底,嬰兒底,兒童底等。非常形象生動。只不過底部區域時間太長,他又提出過早,經常會被人說就是這個樣子。
  • 其次,底部是嚴重縮量的。底部區域的個股是不賺錢的。沒有賺錢效應就不能吸引眼球。一買就套,一賣就飛是經常有的事。反反覆覆折磨,讓人覺得信心全無。一部分人選擇臥倒!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愛咋咋地吧。另一部分人則是虧怕了,持續觀望。在底部也不敢出手。因此,成交量會不斷萎縮。這是非常正常的。人的天性總是追漲殺跌。誰也不用嘲笑誰。嘲笑別人等於嘲笑自己的弱點。

  • 最後,底部基本是大藍籌估值到達一個基金和機構認可的區間。現在的估值區間就是底部區間。所以大藍籌非常抗跌,而小票可能會由於高估值還在下跌。這也是底部的一個重要特徵之一。李大校經常也用詳細的數據來分析這個底部估值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不過,大部分手上的個股並不是大藍籌,有可能在底部區域還被慘烈下殺。給人的感覺就是深不可測。
  • 雖然上週五老特搞事,A股不斷創下新低。但不能否認A股現在就是一個底部區域的事實。大盤即使在未來走出底部也不見得所有的個股都會上漲。這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A股,這點是必須認清的。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