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孩子嚴重偏科,十分討厭語文怎麼辦?

靚麗茉莉


有道是“親其師,信其道”,初中的孩子偏科,除了基礎差的因素外,當然更來自於對相應科任教師的反感。

基礎差,隨著年級的增高也越難學,而越難學更越難學懂,越不懂就更害怕學習,形成惡性循環。當然,由於學習差,自然也容易受科任老師的忽視,甚至有受鄙視的可能。本來學習差就很自卑,之後又受老師的不待見,自卑慢慢變為自尊,逆反之心湧起,自是對科任教師反感,進而厭惡該科目的學習。

瞭解了情況,對孩子就不要過多責備或打罵,靜下心來陪著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努力培養孩子的學習信心。

一、先與語文科任教師溝通,看看孩子該科學習差是屬哪種情況,以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如果孩子是基礎差,那就多鼓勵,多給信心,只要有那怕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肯定、表揚;如果是因基礎差而來自科任教師的漠視,那也別怨人家老師,誰讓自家孩子不爭氣?只有多耐心、安心陪孩子學習的份。當然,也可以開誠公佈與孩子交流討論孩子之所以厭惡偏科的原因,但談話應該保持中立,別偏頗偏袒偏激,而最好是偏向於為老師說話為好,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理解萬歲。

二、與孩子好好交流溝通,一起找到偏科厭學的癥結所在,想想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而儘可能少給孩子壓力,因為孩子本身壓力已夠大,否則容易於事無補,甚而適得其反。

三、如果孩子因與家長溝通、交流後有了轉變、改觀的意向,家長也可送其到一些正規的課外輔導機構去補一補。只要孩子基礎逐步紮實了,信心也會增升,相應地老師也會刮目相看了。


wqy197210


一般不喜歡語文的孩子,往往是幾個原因:

1、不會寫作文。

2、閱讀理解有問題。

3、討厭某一個語文老師進而不喜歡語文。

解決第一、二兩個問題,從閱讀開始。讓孩子挑選他想讀的書去讀吧,6年的時間,足以讓孩子愛上語文。

選書的時候,家長不用給建議,帶著去書店或圖書館,讓孩子自己選,只要他喜歡的都可以。

解決第三個問題,需要和孩子聊一聊。

我的一個同事,英語很差,他說,當年就是因為不喜歡那個英語老師,就拒絕學英語,現在想來,自己當時真傻,沒搞清楚給誰學。現在出國,成了聾啞人,老師早就退休回家頤養天年了,我卻一輩子把學習英語的最佳時間錯過了。

如果是這個原因,就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吧。


大紅媽媽大本營


可以回顧一下孩子小學階段語文學習情況,看是否是基礎沒打好,如是,就得花時間花功夫從字詞句段篇重新捋順了,家庭教育不允許的話,只能考慮找輔導老師。

如果小學時語文成績還可以,最好和孩子心平氣和的交流一下,看看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學習困難,是學習興趣下降還是難度加深所致,還是在叛逆期對課堂教學或者對該學科老師產生牴觸情緒。。。(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態可諮詢老師)。

初中是非常關鍵的學習階段,語文學科古文(詩詞、文言文)篇幅增多,因特殊語境所限,孩子在理解背誦上會感覺有難度,加上考試時閱讀理解、作文分數都有所提高,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不強,直接會影響到考試的分數,孩子的學習興趣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建議理性對待,少批評多鼓勵,激發孩子的學習信心。同時強化多讀多練多寫。可以考慮歸類強化,字詞詩詞上多背多寫多用;閱讀題要從理解入手,重視平時的隨堂練習;寫作上多積累多讀名人名篇多寫多練,同時在行文立意上也要加以強化。

“小火滿攻”,急不得。家長首先要有平常心,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素默清歡


曾經的中學語文老師來回答下吧。

首先要搞清楚,別的科都學得很好,但語文不行,這叫“偏科”;別的科學得七七八八,語文最不行,那不叫偏科,那叫學習差。

都到初中了,偏科相對好治,學習差就不那麼好治了。

在中學,語文相對差一點,危害可能是最小的,一個正常的孩子,別的科都沒太大問題,他再偏,語文也能輕鬆在及格線以上正常在70分(百分制)往上,努把力到80分往上也不是太難。但數學就不會這麼幸運,數學不好,不及格的就一大堆,語文相對罕見這麼多不及格的。

扯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告訴你兩點:第一,“偏科”不要太緊張;第二,語文不好有治,而且相對好治。

關鍵在於,你要找到靠譜的方法。

有很多人提到語文一上來就說“要多讀多寫”,這當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然而並沒什麼用:能堅持多讀多寫的學生,語文都不需要太操心,但是有幾個學生能做到?又有幾個學生有條件做到?方法一定要面對現實,不切實際的“方法”是根本沒法使用的。

對於已經對語文不感興趣甚至有些恐懼的孩子,你還去讓他多讀多寫,只會加劇他的反感和恐懼,基本是搞不下去的。

不如現實一點,先把語文書好好讀幾遍才是正道。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批判語文課本成了時尚,外行嗓門大,內行還沒自信,課本的地位不斷下降,以至於學生在課外讀語文書都有點不好意思。語文教材固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沒差到人人喊打的地步。現實一點說,學生如果不注重課本內容的學習,考試的時候一定會吃大虧的。

引導孩子從最容易做的地方起步,舉一反三,先要把這個“一”弄明白,“一”就是我們的課本,從基礎知識到讀寫訓練,課本里都有。有不少孩子被外行引導去多讀書,結果書是讀了,卻沒什麼長勁,就因為沒有讀明白。

那課本應當怎樣去讀?

我的建議,準備一個速寫本,一邊讀,一邊寫下(偶爾也可以畫一下)這些主要內容。

寫什麼:

我讀了半天,這篇課文到底在寫什麼?

別以為這很簡單,要簡明扼要地說出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剛開始並不容易。

如果是記事,作者寫了哪些事情,寫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更好的講述方法?這是真實發生的事件還是作者虛構的?今天有沒有類似的事件?大家都是怎麼評論這些事情的?

如果是寫人,作者寫的誰,這個人(或這些人)有什麼特點,值得我們紀念或學習嗎?值得我們批判和汲取教訓嗎?

如果是講理,作者講什麼道理,有哪些材料去支撐他的道理,有沒有什麼偏頗的地方,今天有沒有什麼新的觀點,有沒有人跟他論戰過?你自己對此怎麼看?

理解到這個地步,文章算是基本讀懂了。

誰寫的:

作者是誰?他的身份是什麼?這篇文章對他有什麼影響?還有沒有學過他寫的其他文章?他是文學家還是政治家?他的文筆如何?別人對他有哪些評價?對他有哪些負面的評價?

作者的性格、學識、經歷等等,當然都會在文章裡留下烙印。

相關的語文知識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和課外閱讀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它是我們學習的工具而不是用來放鬆和欣賞的。

語文知識當然要通過文章來學習。

字詞、句法、寫作技巧、講話的技巧、文學知識、相關的歷史知識……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從課本中提煉的。如果你不知道怎樣總結,直接看課文之後的相關練習。

限於篇幅,就不具體去展開。

讀語文書,肯定不是像讀小說那樣去讀。泛泛的閱讀不會帶來有價值的收穫。一邊讀一邊拿起你的筆,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落實到筆頭上,時間長了,語文能力自然就上升了。當你把課文慢慢讀懂的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也就會一點一點的上升,而且你會發現,它對你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相當的好處。

再強調一下重點:一邊讀,一邊動筆,讀讀寫寫畫畫,上下看看,前後翻翻,擴展眼界,搜搜資料……用多種方法進行信息加工,學習過程自然就不會感到枯燥。

越學越枯燥,是很多孩子學不好語文最後嫌棄語文的根本原因。


HR那些事兒


我孩子小學語文成績不好,目前初三語文基本上年級前十吧。我認為兩條,一,找他語文任課老師聊聊,看問題出在哪?老師客套也會說點孩子的優點,回家誇大的跟孩子說老師特別特別喜歡他,看好他。其二,多看書。我孩子懶不喜歡運動,學校的興趣課堂,他就報的看書。我不限制他看書,有時還會聊。初一還不明顯,初三興趣課堂取消了,但是語文成績明顯提高了很多。


還差南北


仔細分析孩子的試卷,看看丟分最嚴重的是哪部分,為什麼丟的分?是會做太馬虎還是基礎差,或者理解能力不行,要對症下藥。偏課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對孩子沒信心,沒耐心。孩子沒考好千萬別嘮叨,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找出原因,再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解決問題。初中的孩子基本要進去青春期逆反,這時候已經開始自以為是了。所以,和孩子溝通要注意語氣用詞,千萬別把他看成小孩子和小時候一樣的交流。不能簡單粗暴,也不能一味嬌慣。


活捉漲停板


那是沒遇到好的語文老師!可以讓他多看看餘秋雨等作家寫的散文!挺管用的!


車市老爺子


不能怪老師吧,那麼多學生全部都是語文差嗎


數學在線



流星雨23712949


這個需要調查真實原因,一般沒有道理會特別討厭某個學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