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蘇南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你覺得蘇南五市中,發展最差的是哪兩個城市?為什麼?

東吳雅客


說到經濟發達,大家第一想到的一定是北京、上海、廣東,因為它們的GDP(生產總值)排名都很高,可是說到江蘇省的經濟,很多人就很模糊。江蘇省就全國而言在經濟方面可謂舉足輕重。按省為單位來比較的話:GDP總量全國第二,人均GDP全國第一,人均收入全國第二,綜合發展水平全國之最。

江蘇省的地理劃分很有意思——長江以南是蘇南地區;淮河以北稱為蘇北地區,而位於長江和淮河之間的,則屬於蘇中地區。長江以南,有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和南京等城市。蘇南地區是江蘇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



蘇南地區到底哪兩個城市發展最差,額。。我也不知道題主為什麼會這麼問,一共就五個城市,還非得挑出最差的“兩個”?這明顯是個地域黑的提問,你直接說倒數第二的不行不就完了唄。



唉。。。好吧,既問之則答之吧!

蘇南五市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是這樣的

No.1蘇州:1.73萬億元





2017年蘇州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萬億元,增長7.1%,人均生產總值16.27萬元,蘇州2017年生產總值全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也是蘇南第一位。全國第7位。

No.2南京:1.17萬億元





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15.10億元,增長8.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1103元,摺合2.09萬美元。生產總值全江蘇省排第2位,也是蘇南第二位。全國第11位。

No.3無錫:1.05萬億元





2017年無錫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11.80億元,增長7.4%,人均生產總值16.07萬元,摺合2.38萬美元。生產總值全江蘇省排第3位,也是蘇南第三位。全國第13位。

No.4常州:0.66萬億元





2017年常州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22.3億元,增長8.1%,人均生產總值達140517元,摺合2.08萬美元。生產總值全江蘇省排第5位,蘇南第四位。全國第28位。

No.5鎮江:0.40萬億元





2017年鎮江全市完成GDP總量為4015億元,增速長7.2%,人均生產總值達129047元,摺合1.91萬美元。生產總值全江蘇第10位,蘇南第5位。全國第51位。

其中,排名後兩位的分別是常州和鎮江。其中最後一名的鎮江生產總值不到第一名蘇州的四分之一,倒數第二的常州僅有蘇州的三分之一出頭。

如果單看人均值的話,排名為蘇州、無錫、南京、常州、鎮江。其中後兩位的仍舊是常州與鎮江。但是排名第四的常州和排名第三的南京差距很小很小,僅有150美元。



形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下轄縣級市的實力差距和數量多少

其實,蘇南五市中,蘇錫常寧四個城市的市區差距並不大,鎮江略微薄弱一些。而這幾個城市的下轄縣級市差距卻很明顯。蘇州和無錫兩市下轄的縣級市排名全部進入全國十強榜單,其中蘇州的崑山連續多年排名百強縣第一。而常州唯一下轄的縣級市溧陽,排名在全國百強縣中游位置;鎮江就不用提了,唯一擺的上臺面的也就是個丹陽。省會南京在這一方面也相當薄弱,好在2015年的時候,索性把所有的縣級市全部併入了市區,成為了江蘇省唯一一個光桿司令。因此,蘇南五市總體實力就形成了明顯的差距。

二、距離長三角輻射核心區上海的距離

蘇南五市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全國第一大城市上海的直接輻射。離上海的距離和離滬寧高速、京滬鐵路等交通幹線的距離在很大程度決定了各縣市經濟的發展程度。離上海距離的多少也直接體現了城市的總體經濟排名。而南京雖然距離上海最遠,但其政治地位在五市中最高,也是江蘇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所以,得到的政治優惠也最多,所以影響不是很大。而常州和鎮江就苦逼了,又沒政治地位,受到的輻射又小,只能自顧自發展。

那麼,常州與鎮江在全國的排名如何呢?

首先看常州,2017年,常州的GDP總值在全國三百多個地級市中排名第28位,而人均值排到了全國第九位。超過了除廣州和南京以外所有的省會城市,這個成績實屬傲人!

鎮江相對薄弱一些,但是總量在全國也能排到51位,人均14位。作為江蘇省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級市,鎮江做到這樣也很不容易了。



總結:如果非要挑兩個發展最差的城市的話,那就是鎮江與常州。但是!在全國來說,蘇南五市都是佼佼者,而且發展的比較均衡,有特別拔尖的城市,比如蘇州,但是卻沒有特別落後的城市。

最後說一句,如果像題主這樣的地域黑再少點的話,相信江蘇的明天會更美好!


城市控


蘇南五市的發展規律,正應了大家認知的經濟覆射規律,蘇州的區位優勢比無錫強,拆遷八個鄉鎮也體現當政者的魅力,無錫次之,但當初無錫縣和武進,江陰,張家港,常熟,崑山一直是全國領先的縣級經濟領頭羊,幾十年的底縕不是靠近幾年的GDP吹出來的。每個地方都有特色,毋庸置疑蘇南三市還是稱得上國內最強市,就算常州體量小一點,但全市4000多平方公里基礎建設也不是隨便一個GDP總量大的城市可以比擬的。何況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帶動蘇北姐妹城市經濟發展。南京必經是省城和副省級城市,更是歷史名城,本應該和杭州在各個領域可以競爭,但他周邊的縣域經濟基礎較差本身就影響整體發展。作為最小的省內地級市鎮江,靠上海照顧隔了蘇錫常,靠南京吧,自己都沒吃飽。和常州的金壇比也不差,所以南京和常州中間的地方還等著大型企業來投資發展,一點也不奇怪!


最底層的觀察員


就目前看肯定是鎮江和常州

鎮江面積太小,人口太少,玩不出花樣。如果鎮江劃給南京,吸引大量外地人才入駐,則又是非常有希望的。江蘇需要整體做大做強南京,理想的就是併入鎮江,對南京有好處,對鎮江市民也有好處。

鎮江民國時做過江蘇省會,正好南京現在就是省會,那樣一合併就是一個省會,也說的通。江蘇大學就可以名正言順了。

常州也是吃麵積小,人口少的虧,這是個問題。江蘇本地就那麼點人,所以主意還是必須打在外來人口上。如果南京、蘇錫常都發達的連城一體,那吸引外來人口則相對容易很多。

當然,南京一個人吞併鎮江可能有話說,所以可以學學安徽三家吞巢,來一個三家吞鎮。南京聯合常州、揚州(或者泰州)一起來分分果子。


左禪右道


蘇南是一個地理概念。指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五個城市的轄區範圍。

改革開放前,蘇南五市就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自古都是中國的魚米之鄉,歷代文人墨客對蘇南多有詩文予以讚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說的就是蘇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改革開放初期,蘇南並不是中國率先開放地區。但是蘇南的鄉鎮企業卻已有規模,儘管當時不是開放地區,蘇南人民不等不靠。充分利用黨的政策和鄰近上海這個我國最大最發達的工業科技大市。大膽引進利用上海等城市人才技術優勢發展壯大鄉鎮企業。是得到肯定過的很著名的“蘇南模式”的發源地,湧現了張家港,江陰華西村等眾多的鄉鎮企業典型。蘇州作為蘇南最好的城市的發展不僅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也是全國人民心中公認發展得很好的城市。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說蘇南五市中有兩個城市特別差勁的話,不客觀。也不現實!

應該說整個蘇南五市基本就是中國自我發展的好典型!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縮影!


村夫論述


山東德州寧津縣柴胡店鎮小辛莊村!!!



18266126909


蘇南不包括鋼都南京和鎮江(江淮鋼波語區)!真正意義上的蘇南是指蘇錫常(吳語區)



圝囨囚囨図圝


又是一個區域黑。提問者來自無錫。無錫經濟靠江陰,除去江陰算個屁。城市缺乏凝聚力,半數言常半語錫。最最不堪數版圖,東一塊來西一塊。歷來歸於常州治,一朝升格盡忘本。終究名中隱乾坤,無城無市崩離析(錫)。


陽光沙灘127997285


只能說你這個蘇小二不要臉,江蘇處處被廣東壓著,千年老二,總是喜歡以最發達、最富裕、第一等等詞語標榜自己,珠三角>浙北>蘇南,而且相差特別大


青春旋風99


我是蘇南常州的,雖然是家鄉,但是依然要承認,題目所說 最差兩市肯定是常州鎮江。

但是我又要說了,最差的這兩市在全國人均gdp依然是前二十的存在


龍城死胖子


雖然我是常州人但是不得不承認現在蘇南經濟發展對標蘇南其他市的是常州和鎮江,不過人均蘇南五市基本一致,無錫蘇州一檔,南京常州二檔,鎮江三檔,市區基本一致五市。常州鎮江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