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怎麼讓孩子大量看書?

人生160907699


1)遠離電視。電視還有書本對大腦的輸入方式是不同的,電視是一種單通道輸入語言與畫面的方式,小孩什麼腦筋都不用動就可以呆半天在電視前面。孩子們看多了電視,腦子裡充滿的是別人為他們準備的各種有形的形象,特別是那些每天重複的形形色色的廣告形象和相對固定的動畫形象,他們幾乎動腦筋就可以擁有鮮活的人物形象。這對小孩的創造力還有想象力是一種極大的扼殺和破壞。而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是小孩腦力發展時期重要的東西。

2)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父母要以身作則,在閒餘時間捧起書本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自然而然會愛上讀書。因為讀書,就是家常便飯一般的習慣。臨睡前,擁抱著小孩,在父母溫暖的懷抱裡,溫軟的言語,孩子很容易就會愛上讀書。

3)讓孩子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書。每個孩子的喜好都不一樣,有些喜歡故事類的,有些喜歡科學類的。父母要把自己的推薦和孩子的喜好結合起來,孩子有了成就感,會增加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4)在孩子熟悉一本書之後,可以親子表演,把這本書演出來。在開始1歲左右接觸繪本的時候,可以挑選簡單的,比如《抱抱》,畫面有趣,情節簡單,整本繪本只出現“抱抱”“媽媽”和“寶寶”三個簡單而重複的語詞,卻生動地勾勒出溫馨的故事氛圍。在每次出現抱抱的時候,就把孩子緊緊擁抱一下。有這些溫情的閱讀體驗,孩子怎麼可能還會抗拒書本,抗拒閱讀。

5)不要急於收穫,不要總考孩子。不要在孩子閱讀的時候總是問孩子:“這樣是什麼顏色”“它為什麼喜歡這個”,一是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二是會扼殺了他對讀書的興趣,因為閱讀並不是考試,單純的享受閱讀是愛上閱讀的墊腳石。


淨之47162329


感覺我必須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家就是有個不愛看書的一年級孩子,然而我們學校要求一年級最少完成50本書的閱讀量。

首先我家孩子只是不愛看書,但識字量還是可以的,入學的時候學校做了個2500個常用字前測,他的識字量大概在2000左右。我問他怎麼認識的這麼多字?孩子回答:我們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讀繪本,讓我們小手跟著在字上點。

不是說孩子多聰明,只能說他的關注點不一樣,可能別的孩子在欣賞故事、欣賞圖片,而我兒子的關注點在字上面。

有這個基礎,他這一個多月的小學階段其實非常輕鬆,這個時期的語文和數學,基本上看得懂題意都可以做。所以這個階段我只需要引導他閱讀、盯好他的書寫習慣就可以了。

但是哪怕有這樣的識字基礎,引導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看書,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首先我按他的喜好,在他房間裡佈置了圖書角。 其次,就是選擇他喜歡的、最想讀的書。

知道我家孩子選擇的第一本書是什麼嗎?《三國演義》。因為暑假的時候他看了老版三國電視劇,喜歡趙雲。我沒有想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適不適合讀這本書,一切以他的需求為主,他想讀,那麼就讀這本,他讀不懂,我陪著讀。我們一開始的讀書方式是:他先讀一章,然後我帶著讀一遍,然後他說給我聽,不足的地方等他講完我再補充。 然後我每天給他做讀書筆記,並填寫閱讀存摺。 大概半個月吧,基本上他讀完可以自己講述,不需要我帶著讀一遍了。

再沒有讀完《三國》的時候,他中途想去看別的書,我也是支持的,他喜歡的各種火車類的書、小繪本,都可以,開卷有益嘛。 如果他一週內閱讀表現好,可以兌換獎勵哦,一般獎品是帶去書城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期間有一陣子喜歡上姐姐書架上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想看《水滸傳》。。。。

堅持了一個多月,每天半小時的閱讀基本上形成了習慣,我和孩子都在努力的路上,不算經驗。





阿米雅1


大家都說一年級看書不在數量,而在習慣,也不知道多少算大量。

我家孩子剛讀完一年級,我粗略算了一下,不算繪本,大概閱讀了六七十本,像《笑貓日記》《我的兒子皮卡》《小紅豆》《故宮裡的大怪獸》《米小圈上學記》等一系列的,還有《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小豬稀里呼嚕》《沒頭腦和不高興》《大象巴巴》《彼得兔》《魯西西傳》《皮皮魯傳》等單本的。

這些書她都看了好多遍。有些是帶拼音的,好多都不帶拼音,也知道她很多字不認識,但是她就是喜歡看,攔不住,我就怕把眼睛看壞了。

她閱讀速度很快,我其實也不知道看這些書對她的學習有多少幫助,只是比看電視要好吧。

一年級語文識字不算很難,只是數學居然比語文要寫的字還要難一些。語文沒學過的可以拼音代替,數學老師不讓用拼音,像前後左右,圓形,正方形什麼的,還有一些解決問題的答語都是歪歪扭扭照貓畫虎。



遙遠的重逢5


我家老大讀二年級,我來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1、不要急於求成,因為閱讀的基礎不僅僅是孩子的識字量,還有理解能力。

孩子在一年級學會了拼音,按說應該會很快進入自主閱讀的階段,但實際上他們不可能一下子就學會了閱讀,有的孩子理解能力還跟不上,一下子跟到他們一些文字很多的書,他們消化不了。所以,我們要對孩子閱讀這件事有個正確的預期。

2、我們來做橋樑,幫助他們實現自主閱讀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實現閱讀的銜接,我做了幾件事:1、買了專門的橋樑書,有的是有拼音的,有的沒有。橋樑書的特點是:文字相對繪本來說會更多一些,情節不會太複雜但又比較有趣。(推薦我愛閱讀叢書系列);2、和孩子共讀,她讀幾頁,我讀幾頁,讀完一個故事交流一下,以確認她是否理解了故事類書籍的情節。

3、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吸引她們閱讀

每個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能力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隨時都會變。有段時間我家丫頭因《父與子》《奇先生妙小姐》喜歡上了漫畫,我就讓她從同學那裡借閱《大中華尋寶記》,買了《林漢達漫畫歷史》等,滿足她的閱讀興趣;後來她覺得自己喜歡探險類的,於是我們就開始閱讀《神奇樹屋》《老鼠記者》等讀物,在閱讀的同時,還收穫了很多知識。

4、引導孩子合理地安排時間,利用好時間

其實低年級真的是閱讀的最佳時期,越到高年級可能真的需要擠時間來閱讀了,所以,我們最好提前培養起孩子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愛上閱讀,學會利用閱讀來學習。

總之呢,要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需要我們家長身體力行,做給孩子看。


溫蒂小屋


正好我的孩子也是一年級,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現在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看過一篇文章,一年級的孩子,課外閱讀量要在100萬到200萬之間。

要想讓孩子大量閱讀,首先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的閱讀習慣越早培養越好。孩子上一年級之後,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時間沒有幼兒園充分。幼兒園放學比較早,而且又沒有作業。小學放的遲,還需要做半個多小時的作業。所以在幼兒園讓孩子閱讀是最好不過的,時間非常充分。



想讓孩子大量閱讀,還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閱讀計劃。完成作業之後,睡覺之前的時間就看書。每天必須抽出半個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去看書。才能達到大量閱讀的目的。因為一年級的小學生還沒有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所以家長如果不忙的話,可以陪讀,為孩子答疑解惑。逐漸讓孩子查字典,孩子在下半學期就可以自主閱讀。

想讓孩子大量閱讀,需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

市面上的書,琳琅滿目,數不勝數。那怎麼給孩子挑書呢?如果孩子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可以先從繪本,漫畫開始。如果孩子已經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麼孩子基本是不挑書的。

總之,一年級的小孩沒有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所以家長一定要陪讀。做好表率,不要一直拿個手機。你都不喜歡看書,怎麼要求孩子看書呢?


睿媽愛育兒


舉一個生活中 真實例子啊。

我在課外帶的一位一年級的小姑娘,一年級下半年學校開始寫看圖寫話,別的孩子每次寫了兩三行乾巴巴的字就不知道寫什麼了,她卻總是一寫一頁多,學校老師每次都給她五顆星,然後給她的評語是:你真會寫作文啊!因為她那些文字裡用到,全是你想象不到的可愛、動人的語句。

後來,孩子媽跟我聊天,說女兒生下來半歲左右的時候,因為孩子爸出了些問題,孩子媽整個人就感覺崩潰了,整天不知道幹什麼好,於是就每天拿著本書讀給孩子聽,並以此打發自己的時光,在麻木中釋放痛苦。沒想到這一舉動吸引了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跟著她一起愛上了讀書,三歲的時候孩子就能獨立讀書了。到孩子上一年級之前,她已經讀了三百多本書。所以在同一個培訓班,別的孩子躁得很,只有她一閒下來就能安靜地讀書,她的書包裡永遠都裝著課外書。

回到題主所說的問題,這個孩子之所以能夠如此,就是因為從小她媽媽培養出了她愛讀書的習慣,當讀書成為一種愛好時,就不用別人說,便會認認真真地讀下去,而且效果甚好。

我也看過一些小學低年級的所謂的好學生,學校老師要求他們每天讀半小時的書,於是他們就拿著老師的讀書卡,讀到半小時後就讓家長簽字,以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任務,這樣的讀書不叫讀書,讀了效果也不好。那些從骨子裡發出的喜歡讀書的孩子,他們才叫真正的讀書,而且這樣的習慣也才會有永久性,不會在將來因為課業加重作業增多而徹底放棄,因為那種愛好是長在骨子裡的。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為什麼專家總是提倡孩子在一年級要重點培養閱讀習慣?主要原因是5—7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將會是他一生的好習慣,而閱讀幾乎對所有學科的學習都有幫助。那麼,如何來判斷孩子是否進入到了閱讀敏感期呢?

看一下你家孩子是不是符合這些特徵;

第一;無論什麼書,能不能看懂,都要翻一翻。

第二:看到有書的地方,比如圖書館,書店等,都要去看一看,翻一翻。

第三:愛聽故事,也愛給大人講故事,想象力很豐富,就是需要表達能力差點兒。

如果你的孩子符合上面的特徵,那麼,它就是進入到了閱讀敏感期,這個時候培養他的興趣愛好,是非常有效的。

具體如何來培養?老師有以下幾個建議:

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閱讀老師

閱讀興趣不是靠學校培養的,主要任務在家長,家庭中閱讀興趣濃厚,那麼,孩子自然會喜歡上閱讀,中國有句古話: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所以,家長適時的放下手機,拿起書本,是必要的。

二:選擇孩子適合的書籍

每個年齡階段,孩子書的類型喜愛層度也是不同的。一年級的孩子幻想類的童話,繪本都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書籍。

三:要重視閱讀後的效果

孩子閱讀後,最好再讓他把故事講給親人聽,講給身邊的人聽一聽,鍛鍊他的需要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他的表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記憶力。

總之,無論是什麼樣的閱讀方法和策略,都是有效的,但是具體效果如何,還要看家長堅持如何。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到了高年級,會大不同。

我們小學語文課堂為小學生提供大量免費語數英試題資料哦!都是經典試題,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們並轉發!


小學語文課堂


家長急切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不贊成在一年級就要求孩子大量看書。

我們常說要博覽群書。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年級或者是一個成人,沒問題,我們一定要讓他們多讀書。讀書的好處這裡就不贅述了,相信您已經看過太多。今天我們著重考慮的適量讀書的問題以及如何適量讀書。

我建議一年級的孩子不是要大量讀書而且要適量讀書。

什麼是適量讀書呢?適量讀書就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流域選擇適合他們,並且在他們認知範圍內的書進行來讀。

1.要選擇適當的書籍。

|生字所佔比例不超過百分之七。如果生字太多,造成閱讀障礙,孩子沒有興趣進行連續閱讀,甚至還會失去閱讀興趣。閱讀中遇到的生字,建議不要在閱讀的同時查字典,而是在閱讀完成以後把生字專門記錄在一個生字本上用詞典查出讀音和釋義。也可以選擇帶有拼音的讀物來讀。但是建議家長選擇有拼音的讀物和沒有拼的讀物。因為如果書上都是拼音的話,勢必會造成孩子把重點放在學習發音生字上,而如果沒有拼音,孩子可能更把閱讀的重點放在故事情節和理解上。



|領域範圍

一年級的孩子,我們建議讀一些繪本,科學常識,世界名著選讀。一些童話故事以及適合爸爸媽媽講給孩子們聽的書。我國的教育部已經對一年級的孩子有一整套的推薦閱讀範圍,家長可以參考(如果找不到可以私信我,我會把所有的範圍以及相對應的書發給您。)


|長度

一年級的孩子的讀書不易過厚。我們認為一本書完成的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個星期。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閱讀速度,選擇合適厚度的書本。書本太短,內容可能會對孩子來說稍微容易,我們選書的標準是在孩子認知範圍內,稍微偏難一點的書籍。

2.讀書的環境

孩子可以選擇去圖書館讀書,也可以選擇在家裡讀書。建議孩子和家長每週去圖書館一次,養成借書還書的習慣,這樣對孩子來說,讀書會有一種時間上的緊迫感,促使他們抓緊時間讀書。而且圖書館讀書的氛圍良好,也會遇到一些同齡的小朋友,大家可以就個人所讀的書籍進行交流。如果在家讀書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的閱讀角落或者是書房,乾淨舒適,在孩子閱讀的同時,建立家裡人不要打擾。大人可以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不要看手機電視。

3.讀書的時間

孩子最好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建議一年級的孩子每天晚上有20分鐘到45分鐘讀書時間。週末的時候可以適當延長。讀書其實不僅包括孩子個人獨立讀書還包括親子閱讀。對於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領域,比如有的一年級小孩子喜歡恐龍系列,生物系列,但是遇到的生字專有名詞又比較多,所以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讀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4.讀書的輸出

我們說任何沒有輸出的輸入都是無效的。孩子在每讀完一本書,或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讀書以後,家長和孩子可以就某一書的內容進行探討,或者讓孩子寫讀後感。或者做讀書剪報粘貼在牆上,以增加孩子讀書的成就感。



總之,一年級的孩子讀書,我們要秉承適量適度的原則,切不可一味追求量大而造成孩子對讀書失去了興趣。

我是J媽,碩士,翻譯+教育行業十多年的經驗,現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關注我的朋友,會在五月免費得到我錄製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視頻課程,同時組建學習打卡團,讓我們共同前行。


J媽學堂


一年級的孩子,閱讀量要求比較高,可以選擇從繪本開始。

婷婷上一年級的時候,老師有要求,每個星期讀五本繪本,還要畫出思維導圖,並且在班級群相冊,上傳思維導圖打卡。說實話,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有相當的難度。所以家長必須全程監督。好在還是堅持完成了。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已經養成了一個閱讀的習慣。就算家長不提醒自己也會主動的開始閱讀了。


(繪本:我喜歡書)

所以,閱讀啟蒙,選擇合適的書,在第一位;

其次給孩子提供一個閱讀的環境,孩子看書的時候,家長儘量也在看書,而不是刷手機或者看電腦;

此外方法也很重要的,一邊看書,一邊要求他用畫把書的內容歸納出來,引起孩子的思考。

前期的閱讀對於後面孩子的語文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比如看圖寫話,寫作文等等。

都來陪孩子一起閱讀吧!

我是婷媽,歡迎關注我,一起成長為更好的父母。

婷媽聊正面管教


我是教師,教育是我的主業!我覺得題目應該是怎麼讓一年級孩子大量讀書?

首先,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如果家長是個愛讀書的人,孩子應該也會愛上讀書,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天作為父母的都在認真的讀書,孩子有樣學樣!試想如果一個家長天天打麻將、玩手機,那你要求孩子讀書,你怎麼以理服人!你對孩子的要求和說教是蒼白的!



第二要給孩子創造讀書的氛圍,比如家裡的書房,佈滿了書籍,孩子得圖書信手拈來,耳濡目染在圖書當中,學生會慢慢的愛上讀書,一個大家庭都愛讀書,都在讀書這個氛圍,孩子不讀書都難,這和學生學習語言是一樣的,把一個孩子放到一個說英語的環境中,那麼孩子很快就會學會說英語!


第三,家長要和學生進行讀書互動,討論書中的內容,讓孩子發表讀書的體會,家長要及時提出表揚,提倡父母和孩子共讀一本書!還可以和孩子進行比賽比一比誰此內容記得多等活動。

第四,給孩子選擇感興趣的書籍,一年級的孩子最好選擇繪本,圖文並茂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我是松高尋鶴,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歡迎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