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與網店的產品相同但價格懸殊,這樣的實體店有必要還存在嗎?

公孫籠


在電商發展的初期,確實網店對實體店產生了很大的衝擊,直接幹掉了很多實體店。但是,目前,為什麼網店無法取代實體店,是因為實體店有網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後,網店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實體店。

分享一篇文章,未來十年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將登上舞臺。

未來十年,我們的最先進的銷售模式會是怎麼樣呢?這是一個令人很興奮的話題,畢竟10年完全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2008年剛起步的初級電商和今天高度發達的電商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交易規模更是今非昔比。

那麼,如果下一個十年,電商的銷售模式將走向何方?有沒有更先進的銷售模式來替代電商,進而改變整個世界銷售模式?

2016年,在雲棲大會的開幕式上,馬雲在演講中稱,純電商時代過去了,未來十年是新零售的時代,未來線上線下必須結合起來。物流本質是消滅庫存,此外,他還提出影響未來發展的“五個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

馬雲的新零售提出後,京東的劉強東提出了"無界零售",蘇寧的張近東提出了"智慧零售"。

三位大佬提出的新零售模式,似乎用詞不一樣,實質大同小異,這三種零售都是以消滅純電商為主,都是強調線上流量與線下實體的緊密深度融合,利用現代物流打造的新型零售方式。

這讓其他人好像不好再製造什麼新詞新概念了。如果按照打狗棒法的命名方式,最後一招“天下無狗”,那麼其他人再提出的話似乎是“天下無零售”。

新零售給我們帶來消費理念和行為習慣的更大改變,我們的生活更便利化。隨著4G、5G網絡技術的成熟和普及,信息技術更廣泛的應用,所有商品將進入大數據池中。當我們需要一件商品時,不會再像原來一樣上淘寶京東等APP搜索,或者跑到實體商店去購買,只要習慣性地打開自己的手機,輸入需求的商品,立馬會出現提示。這裡應該還會產生一款包羅萬象的巨型APP,結合地圖定位、同款比價、商家信息等等信息,你需要的商品在什麼地方,此商品相關的信息,各個平臺價格服務優勢,到貨時間等等,一目瞭然。

在"新零售"時代,純電商都會消失,沒有現在的淘寶店,只有線上APP與線下實體店的融合體。

這就是未來十年的銷售模式,還有電商線上的痕跡,漸漸演化成為線上線下的緊密深度融合。

立馬行動關注我,探討更多電商創業的經驗,少走彎路,創造人生中的第一個一百萬。


何飛


實體店和網店有一些區別,這些區別導致實體店短期內是不會消失的。

舉例來說,你如果想買CD唱片或者DVD碟,或者購買圖書,這些商品,在網店購買和實體店購買其質量是相同的,那麼如果網店便宜很多,當然就上網購買了。

但是如果你想購買的是黃瓜、白菜等等,那麼你需要看到它的實際形狀才能知道它是否新鮮,這類生鮮食品,網購就有風險了。如果網店便宜很多,說不定是由於它已經不夠新鮮了。


王緝志


本人開了家實體店,從裝修到進貨渠道,一半地方採購,一半網購,真心被某些無良商家噁心到了。

同樣的東西,卻能多出三倍(及以上)的零售額,當我提出質疑時,老闆就說一分錢一分貨用以搪塞。

(店面費問題:三線小城市大多店面都是他們自家買的,人工是我自己另外找的!)

在這個商業信息半透明的時代裡,沒誰是傻子,特地網購一些,用來對比實體店的產品,參數一致,產品一致,網店老闆服務態度熱情,售後保障齊全。

(關鍵在於,實體老闆售後推三阻四,還藉口頻頻)

損壞,殘次,沒有廢話,直接補發,也許是為了好評或者其它,但是不得不承認,網店比實體店靠譜!

作為一個九零後創業者,深感實體的沒落,而三線小城市的小商人們,卻還在玩這套虛假銷售;未來,對於他們也許是摧殘吧!

故此提問,想要看看大家的看法……

以上一面之辭,不足概括所有,看客莫要以偏概全,我也是開實體店的……




公孫籠


我從事實體店營銷策劃十幾年,自己也開有童裝實體店,目前有20幾家童裝店,同時作為職業經理人擔任了一家童裝公司的總經理,也曾經在近幾年幫助過很多的門店實現生意的逆轉。

我的個人頭條號前幾篇文章也對於這個問題,談過我的個人看法。

1、網絡購物為什麼會流行:我的看法是最關鍵的核心因素是因為“我們大部分在購買的過程中接觸到的產品的價格的不透明度而導致的”,舉個例子說:當我們去購買一件衣服,和店老闆砍了半天的價,結果價格砍了一半,掌櫃也把衣服賣給你了,相反,你估計還會認為是“吃虧了”。這就是“人性”,後來,網絡購物的出現,就把人家購物“砍價”這個環節給去除了。

2、未來的消費狀態:經過這十幾年的市場教育和客戶教育,尤其是年輕一代人,已經習慣於躺在床上拿著手機購物。比如說晚上一看沒有避孕套了,估計自己都不會跑到樓下出買,直接在網上買讓騎手給送到家的。這個習慣不是單店之所以能夠改變的,所以我們的生意必須自己發生轉變。

3、實體店與網店產品相同價格懸殊,這個是目前存在的現狀,很多的商家為了迎合這個時代的潮流,特意的開發一些網上專供款,這樣的產品和實體店的產品是有差異的,有些是產品質量不一樣,有些是產品的品牌名稱不一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擴大銷量。

4、基於對網上開店的成本分析,網店有流量刷單的成本、線下有房租的成本,實際上,這兩塊的成本已經越來越接近了,網上的產品如果毛利低於30%,那麼就會虧本。

所以,線下的實體店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把產品的價格透明度做好,而不是價格的虛高,估計會有很多人願意在線下購物。

5、線上和線下最大的差異化就是:體驗度。

所以,實體店和線上的最大競爭差異就是在如何提升:體驗度。

線上體驗度的做法一般是:銷量的排行榜、銷量的具體數據以及客戶的評級、產品的圖片價值塑造等手段;

但是,消費者實際的體驗感是體現在直觀的感受的:能夠看得到實物、能夠聽得到、能夠聞得到、能夠嗅得到等直觀的感覺。

這個是線下店具備的優勢,畢竟產品放在現場,客戶可以用手摸、用眼睛看、用鼻子問等。這個是線下實體店最具有的核心優勢。

剩下的就是價格:如果我們能夠在銷售過程中給客戶省去“砍價”的這個過程,會大大增強客戶的購買慾望。

但是,基於人性的出發點,客戶的第一反應是即使你的價格很低,客戶的慣性思維可能還是會砍價,這個是實際存在的,這個也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改變的現實。這個基礎上,其實就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在構建的“社群營銷”。

因為一個具體的實體店,能夠服務的客戶範圍也就最多是周邊3-5公里範圍內的消費人群,因此,社群這個是我們做實體店生意的人需要考慮的:

客戶不願意上門購買:那麼我們也可以直接送上門。

客戶不願意砍價:我們就給他們最直觀的感覺(和網絡價格直接對比)。

然後利用服務,構建起核心的會員客戶。這樣的一些客戶(鋼絲客戶)會給你貢獻80%的銷售額。

因此,線下實體店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會存在,以後的線上和線下會以產品的體驗度來劃分:低體驗度的一些產品線上可能會更好做,高體驗度的產品,線下一定會越來越好做,線上和線下會並存。

最關鍵的是,我們自己如何來做我們的生意,需要我們改變的是我們的生意模式,實體店的生意,整個其實就是佈局,布三個局:產品局、客戶局、成交局。

門店生意的銷售是有銷售流程的,我們就得把我們的流程做好,不要像以前一樣“坐店等客”、“推銷產品”、“賺取差價”這樣的生意模式,如果還是這樣的模式,你的生意一定會被淘汰。

更多的關於門店生意的具體做法,關注【華哥說門店生意】,關注+評論+轉發,更多的門店銷售的乾貨等你來拿。


華哥說門店生意


當然有必要了,實體店的功能是誰也替代不了的!

一,拿傳統的家電行業店面來說,雖然線上線下價格有差別,但是有很多內幕。家電行業牽扯到太多環節,售前、售中、售後,這是一個銷售閉環,哪一個環節都少不了。家電行業離開了售後環節,相信任何品牌廠商都走不遠,消費者也不會去長期買單。現在線上平臺去做好售後環節還有很大的路要走!

二,雖然線上家電產品有的價格便宜,但大部分都是家電廠商的線上定製機,或者平臺自營機,也有很多渠道機網上賣的也不一定便宜,需要消費者去辨別很難。

三,現在的很多產品都需要消費者去體驗,特別是很貴重的產品,單純憑一張圖片或者一個視頻是解決不了的。

總之,線上和線下的實體店是越來越無縫融合的發展過程,誰都離不開誰,就像魚和水一樣。






家電壹哥


國人多,工作壓力大,也沒幾個好企業,所以開店的比買東西人多。

再一個,現在都炒房,這樣賺大錢,誰還創企業,那樣太長遠,太渺茫。

所以還有人繼續開實體店,這家倒了,那家租,你走了,我來了,走馬觀燈,輪著換。可憐店主❤心滴血,房東樂呵呵,笑開懷。



諾亞方舟蕩乾坤


其實目前市場,實體和網店如果是同款產品,價格懸殊是不大可能的,網店的成本比實體低不了多少的,大家一直被一個概念矇蔽著,卻沒看到為什麼這些年經濟如此低迷,網店的無序競爭是最大的一個因素,難道新零售就是低價?一個產品從出產到消費者手上,物流倉儲人工生產成本,廣告成本,這些不是所謂的去處中間環節就能省掉的。一個品牌產品從品牌創立到為人熟知,這中間付出的成本是非常的高的,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網絡上的售價的時候,心裡其實就知道這個產品不可能是真正廠家供應的,都只能是假和山寨。而我們討論的實體和網店誰生誰死的背後其實是整個社會信任缺失的真實寫照而已!


木元菌


比如食品,這是一個涉及安全的東西,保質期,運輸安全及效率以及退換貨等都是網點的致命弱項,而實體店則沒有,可以讓消費者購買的更及時,更放心。就憑這一點,不要說同價了,即便是實體店價格還高於網點價格,實體店依然生意不受影響!這時你再想想:實體店有存在的必要嗎?

相反:很多實體店之所以經營難是由於長期的懶漢經營固化了自己的思維,自己不去尋找原因,拿自己的弱項去和別人的強項比,找別人的理由,怨天尤人,坐以待斃,對待顧客的時候甚至強詞奪理,把所有的責任都怪到別人頭上,不去反思自己來快速應對競爭,這樣的實體店是必死無疑!永遠沒有存在的必要!

總結:市場是殘酷的,競爭是激烈的!永遠不會停止。因此,那些經營難的實體店商戶,趕快行動起來,挖掘自己的優勢,發揮你聰明的大腦,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改變自己,春天馬上就會來到你身邊!

有疑問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並私聊我!能力所及,必當盡力!


浙江小神兔網絡科技有


實體店還要交稅,還有僱員的工資,還要上稅,所以同樣的商品,要比網店價格高出好多,主要是實體店各項支出太多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實體店和網店相比,優勢是顧客可以看到實際的東西,可以親身體驗商品的材料質地,還可以試穿等等,所以實體店還有生存的必要的!關鍵是實體店要轉變思維和觀念,比如可以定期舉辦商品展銷會,遇到重大節日多舉辦優惠活動!等等這些才是實體店需要考慮的。不能固守舊班,要嘗試著去創新,去適應當前的形勢,而不是去讓形勢去適應你!


段立山


實體店和網店有一些區別,這些區別導致實體店短期內是不會消失的,實體店裡面的東西當然比網購要真實。

舉例來說,你如果想買CD唱片或者DVD碟,或者購買圖書,這些商品,在網店購買和實體店購買其質量是相同的,那麼如果網店便宜很多,當然就上網購買了。

但是如果你想購買的是黃瓜、白菜等等,那麼你需要看到它的實際形狀才能知道它是否新鮮,這類生鮮食品,網購就有風險了。如果網店便宜很多,說不定是由於它已經不夠新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