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石膏線製作,那個手工作坊如今何在,生產是否依舊?


石膏線,常見的一種室內裝飾材料,由於實惠實用,具有防火、隔音、隔熱功能,並能起到低調奢華的裝飾效果,至今在家裝市場上廣泛應用。石膏線的加工製作,尤其是手工作坊裡的生產方式鮮為人知。圖為幾年前晉南某地,石膏線作坊裡的女工,40歲的賈師傅,晉南當地人。

石膏線加工多數在農村或是郊區,家庭作坊形式居多。原料和工藝簡單,便於操作,備上石膏粉、玻璃纖維、重鈣粉、水、模具,再加上生產工人就OK啦!圖為賈師傅正在將調好的石膏漿均勻的抹入石膏線條模具中。

石膏線加工,類似陶罐加工和泥水匠人,環境特殊一些,用老百姓的話,掙的是辛苦錢和泥水錢。圖為賈師傅在為石膏線加入玻璃纖維,接下來再覆蓋一層石膏漿,然後用專用的器具刮平。

石膏線條基本凝固之後,卸下模具夾,一支石膏線就成了。

將脫模的石膏線條垂直懸掛晾曬風乾。

像賈師傅這樣的熟練工,明天可以加工製作130—150只。工資按計件走,每月三、四千不等。

賈師傅的工友,乾的一樣的出色。作坊裡的工人大都是本鄉本土的,農閒時就近務工。

工作臺雖然簡陋緊湊,但效率不差。多重曝光就是想表現節奏感!

這位美女工友為石膏線加入玻璃纖維的瞬間,會不會產生一襲發現舞蹈身材的錯覺?

低調奢華的石膏線背後是樸實無華的農民工。創造更多就近就業機會,讓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農忙時務農、農閒時務工,可以有效緩解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社會問題,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幾年前的這個石膏線手工作坊今何在? --------------------------- 老寧攝影聚焦鄉土鄉情,敬請更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