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車辦理兩證是為了解決乘客出行安全問題還是解決運管自給自足的問題?你怎麼看?

文評師


這個問題問到關鍵點,可謂一針見血。

從資源共享的惠民政策又被打回市場經濟的老路上,辦了雙證就可以保障司乘安全了?那解釋一下出租車的諸多案例是怎麼發生的?出租車難道沒有客運證嗎?

有些人把老百姓想的太弱智了,以為換個說法就可以糊弄。

我奇怪的是,網約車運行六年,為什麼到了現在才想起雙證的問題?你告訴我你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合法?那你告訴我什麼是合法?

老百姓認可的東西,強制去附加一些東西,只會讓老百姓看透本質。

只是有些可惜,這麼一個解決出行和就業的利民行為,硬生生的被利益集團捆綁,也許會有一時的經濟收入,但會失掉民心。


存在142167382


網約車要不要辦雙證?

肯定要辦,而且必須要辦,但是辦證的利與弊你瞭解過嘛?

以南京為例,個人辦雙證成功的少之又少,基本上不到1%的量,南京對於雙證車輛的要求不是特別高,一般的榮威i6,都可以辦,而且對車價沒有特別要求,只要是新車,軸距達到就好

對於網約車駕駛資格證,要求更低,非南京人,只要有居住證就好,你如果是外地人,到當地派出所辦個居住證,如果你資料齊全微信裡就可以申請了。

為什麼南京的網約車政策這麼好了?

第一,南京停辦了新增網約車證,現在屬於只減不增的狀態

第二,南京有美團,首汽,神州這些平臺,雖然市場佔比不到30%,但是對滴滴來說就是足夠的威脅,所以辦了雙證的車輛格外受青睞

第三,南京還有幾家國有或者大型出租車公司,把有證的車輛對外低價出租,例如淘汰下來的比亞迪電動車,月租金不到3000左右,押金只要1萬,3個月一個週期

那麼,再回頭來說下,在南京辦了雙證的司機收入增加了嗎?派單真的傾斜了嘛?

NO NO NO

你想多了,實際上除了對雛鷹飛鷹這樣的司機有傾斜之外,雙證司機沒有任何派單傾斜,而且單量不增反減

早期,滴滴平臺的雛鷹飛鷹是有派單保證的,這個和有證無證沒有一毛錢關係。

後來強制雙證才要求,必須有證才能升飛鷹雛鷹,但是原來的雛鷹還是保留的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說說,雙證對滴滴平臺有什麼用途嗎?

沒有,一點用途都沒有,反而對滴滴和租賃公司有強大的桎梏,要知道,從管理條款來說,滴滴的管理條款和公平性遠遠低於出租車客管處,也就是說客管處至少還現場核實,有理有據的處罰違規司機,但是滴滴平臺全是不透明的暗箱操作,想怎麼封司機就怎麼封,想怎麼罰款就怎麼罰款。

如果司機被滴滴平臺處罰了,又是有雙證的,在南京,他可以轉投美團或者首汽,神州這樣的平臺,但是收入肯定不會增加,畢竟大量的客戶群在滴滴,但是至少司機還是有保障的

如果場景換在三線城市,或者沒有美團的城市,那麼你辦了雙證以後,收入鐵定不會增加

為什麼了?因為你沒有其他平臺可以轉投,滴滴不怕你辦了雙證就換平臺,也就是掐了你的脖子

你脖子被掐,滴滴平臺想扣你的分,就扣分,想封你的賬號就封賬號,想減少補貼就減少補貼

所以,如果你的城市,網約車平臺是單一的滴滴平臺,我勸你,不要以為辦了雙證就萬事大吉了

到時候你會發現,辦了雙證後,收入不增反減哦

從各地司機微信群收集的樣本來看,雙證司機的接單量和收入,與未辦證的司機接單量收入基本持平,而且未辦證司機的優質單量反而比有證司機多

這是不是你覺得奇怪了,因為很簡單啊,你辦了證,滴滴平臺不怕你不出車哦

據說,現在發改委開始調查滴滴壟斷市場的問題了

各位滴滴司機,你辦了雙證後收入增加了嗎,你是在哪個城市,辦雙證的成本多少啊,歡迎留言討論


網約車特洛夫斯基


我營運車跑的,每天400到500之間,保險1萬5一年,平均41.6每天,乘30天1248每個月。平均300公里每天,油費150每天,成30天,等於4500一個月,14萬的車60萬公里折舊平均每公里0.233乘300公里每天乘30天一個月折舊2100每個月,等於消費7848每個月,取中間值450乘30天等於13500減7848等於收入5652每個月,在減保養一次470等於5182收入,減吃飯房租2000夠嗎算夠,一天不休息13500實際一個月收入3182元,沒5險一金一天12小時左右還冒險。


君子坦蕩蕩718


做滴滴合規司機、拿著雙證、想封就封、司機承擔著高昂合規的成本、沒有一絲絲話語權,名義“合作伙伴”、不承擔任何社會責任的皮包公司。司機承擔高昂的合規成本、看看勞動法、還有其他的法律對他不起任何作用,簡直法外之地。滴滴霸權、



青春永存111


他媽的出租車要學習這麼多,滴滴司機根本就不用學習的。





xgp595388


我們先說兩套標準吧,從標準實施來說,滴滴有嚴格的SOP,例如提前到達,乘客問好,核實目的地,提醒目的地,提醒物品遺留,後續還有服務標準跟蹤,用戶評價體系,獎勵懲罰體系,但是它的缺陷是什麼了?

這就是出租車的優勢,先談出租車的問題,沒有標準化的服務要求,全國幾百家出租車公司各自為政,不會同城之間出租車公司看起來是競爭關係,但是沒有過硬的品牌戰略,一個城市可能是政府主導出租車為主,其他為輔,例如上海強生,北京首汽,南京中北,廣州廣交,這些公司數據不共享,全靠運營許可證數量決定規模!各地的出租車市場是准入門檻高,想進來特別難,但是一旦取得許可了,那麼退出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客管處這個角色,大多是和稀泥狀態!

所以可以看出出租車的優勢是准入有門檻,網約車的優勢是退出機制倒逼司機提高服務意識,加強規範服務!

那麼現在雙證的目的就是,可以提高了網約車的准入門檻,但是如果都有了門檻之後,憑什麼要求網約車的服務標準就比出租車高了,這才是關鍵!

第一 網約車提高乘車成本,對於後續的網約車只減不增的趨勢來說是肯定的

第二 有了雙證的司機,就可以隨意選擇平臺,倒閉滴滴這樣的壟斷企業提高司機的分成比例,降低判罰標準

第三 出租車公司會加快接入網約車平臺,並形成一套良心的管理機制

第四 地方政府的營收從雙證審核,車載定位,錄像,呼叫系統收取一定的管理費

但這個結局,不會是雙贏的,政府不會,乘客不會,反而是有了雙證的司機和平臺合作的租賃公司!


辛冬遊天下


滴滴出行公司要求車輛和司機辦理有關資格證,是政府交通部門規範管理和監督管理的合法合理的程序,並沒有什麼不妥。

因為滴滴出行自從問世以來,引起多方面有關行業的關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原因非常簡單。互聯網的興起把傳統出租車形式進一步延伸到網絡智能化的一個必要過程,也是新舊行業更替的一個前奏。不僅僅是交通行業我們現在面臨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也衍生了好多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升級換帶的新面孔。新事物前世今生都是一個不斷髮展規範化的過程,必須接受政府部門人民群眾的監督管理,否則就會險象環生,比如前期滴滴順風車滴滴快車由於缺乏有效監管不到位造成惡性案件頻發,司機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有關人員資格審查並且辦理相關合法的資格證,以監督和督促其在日常工作中合法合理提供服務標準和行業基本規範行為。車輛同樣也要辦理相關手續,如gps定位,完善的報警系統和車輛備案手續等,統一納入國家相關部門信息聯網系統為乘客安全提供保障。辦理相關資質證書接受監管是網約車發展必須經過的流程,也是滴滴出行響應國家積極號召為繁榮網約車市場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滴滴出行要求辦理人員和車輛資格證書相關手續都是為了更好服務於乘客,更好保障大家的安全出行的必要手段!



落山風N


前一段時間滴滴在重壓之下不得不出臺啦錄音功能、和一鍵報警功能,為了避免再有類似悲劇的發生.可實際呢……錄音功能只是錄存載客過程中司機與乘客的對話,要在有特殊授權的時候才可以去收聽(滴滴客服述)並沒有起到監控危險的作用?那一鍵報警功能呢?車是可移動的啊,那不是固定一個地點五分鐘出警到警可以解決的事吧?一鍵報警功能只在乘客端使用沒錯吧?要是乘客劫持司機你又拿什麼保護司機的安全呢?現在所謂的安全錄音就只有一個好處,大大減少司機與乘客發生線下交易……這真是全國人民陪你玩保護生命的俠義遊戲而最終還是在保護自己的利益……可笑也可憐……


摯眞280


為什麼?也許只有滴滴公司高層和以租代購銷售領導知道,我只知道,一輛10左右的裸車價格,網絡營運證辦到好加保險費,一共要花費司機16萬,而且行駛證還不在自己個人名下,更讓合規司機可恨的事,每天的接單還沒有無證的司機單好單多,這是為什麼?而且每年保險要一萬多,和出租車保險一樣,但是出租車是分白班和夜班倆班倒,而滴滴合規車只能人車合一,一人一車,合理嗎?10萬左右的裸車價成為合規滴滴車需要16左右,為什麼,為什麼,套路!!!


知足常樂7553372844496


前段時間滴滴接連出事,廣大網友和一些明星口誅筆伐抵制滴滴。滴滴做出安全整改,還有網友不滿意。有乘客還是把發現的問題爆出來。用腦子想想也知道,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可能一下子解決這些問題。只能一步一步處理技術問題,畢竟要和么么零聯網。(全國公安系統聯網用了那麼多年才實現)滴滴為了乘客安全考慮一週晚上23點-凌晨5點司機不能接單。有兩證的出租車開始亂要價,黑車也漲價。網友又開始不滿意了,說滴滴是故意的。隨後官方又公佈網約車出事和出租車出事的對比,結果有證的完敗。有證真的能保證乘客安全嗎,對比過後給出了答案,不能。出租車宰客,拒載這種現象很平凡。為什麼職能部門不去整頓呢?滴滴出行解決了很多人就業問題。至少起到了一定的社會維穩問題吧。讓那些學歷較低的朋友有份收入不錯正經工作。同時也解決了廣大加班狗打車難問題。滴滴對乘客遠遠比對司機要好很多。無論是深夜幾點,只要你用滴滴叫車,就不會再碰到司機對你說我要回家了不順路。不會碰到司機跟說不打表一口價。再也不會碰到遺失物品找不回來。出行安全出行便捷是我們和司機共同營造出來的,而不是針鋒相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