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裡莫言有什麼背景和來歷?

煙168175543


純元舊衣事件發生後,甄嬛知道自己這麼多年只是純元皇后的替代傷心欲絕,尤其是她去求皇上放過她的家人,看到皇上給故去的純元寫的那封信時,

“縱得莞莞,莞莞類卿”,甄嬛看到這句時更是情緒爆發到極致,她對皇上嘶吼著:“長得像純元,究竟是我的緣還是我的孽,這三年的光景都算是錯付了”。

後來甄嬛剛生產完三天後,就離開前往甘露寺了。因為剛生產完身子虛弱,加上舟車勞頓,需要紅糖來暖身子。槿汐尋問整個寺也沒借到,這個時候一個法號叫“莫言”的師傅,給她們送來了一包有二斤重量的紅糖,解了甄嬛的燃眉之急。

人人都說這部劇經典細緻,它的細緻提現在除了主演,每一個小人物也刻畫的到位,精準。

這個莫言出場也不多,大致有四次,每次都是救甄嬛於危難之中。甄嬛產後虛弱需要紅糖時,遍尋不得,是她送來的;甄嬛被其他姑子欺負,汙衊偷盜時,她是唯一一個站出來替她說話的;甄嬛雪天被趕去凌雲峰,路上高燒暈倒是她一路護送的;甄嬛滴血認親時被淨白誣陷,也是她趕去宮裡為她作證的。莫言雖是冷口冷麵,但卻是一副熱心腸。對甄嬛而言,她也是大恩了,所以甄嬛回宮時也是特意感謝了她一番。



不過在莫言出場時,總是用著敵對的口吻說了一些對男人充滿恨意的話,比如“為那些臭男人生孩子做什麼?活該!”“你是個男人,男人都會讓女人傷心的。”男人都是不可信的”諸如此類的話。

為什麼莫言總這喜歡說男人的不是呢?她到底什麼身份?對於莫言的這些疑問,在《甄嬛傳》小說中有詳細的描寫。

莫言本是一個普通農戶家中的女兒,但她手腳勤快,為人和善,因此在當娶之年,上門求親的人多到踏破門檻。後來,她嫁給了鄰村一個門當戶對的農夫。開始兩人生活幸福美滿,不過後來她一連生了2個女兒,再加上人老珠黃,讓丈夫一家人嫌棄。終於,在她生下第二個孩子仍然是女兒的時候,她的丈夫毫不猶豫地把剛出生的幼女溺死,並在她婆婆和小姑的慫恿下,又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


這時的莫言萬念俱灰,帶著大女兒悄悄出走,去了甘露寺為尼。奈何甘露寺不收她的女兒,於是,女兒只能在山下渡船為生。莫言在寺中開始也備受欺負,直到她有一天難以忍受,奮起雜碎一口重達100斤的大缸,才嚇住了那幫欺負她的尼姑。以前的丈夫來找過她,想讓她跟著回去,她只說了一句:“如果你能讓我的小女兒活過來,我就跟你回去。”

可見這莫言也是一位苦命人,離了婚又失了孩子,還被人欺負,好在她是一個果斷的人,方才快刀斬亂麻,得以自救,在那樣封建的社會,能如此做確實讓人敬佩。

歡迎關注我,帶你跟著甄嬛走進雍正王朝,看盡後宮的紛繁複雜、爾虞我詐!


姒莞萱


莫言是甄嬛傳中甘露寺中的姑子,面冷心熱,對甄嬛非常好。但是兩人從不認識,莫言為何對甄嬛那麼上心呢?似乎有點唐突,但如果,莫言是四阿哥的生母,那麼一切就都合理了。

劇中交待,四阿哥的生母李金桂本來是圓明園中的一個粗使宮女,長相醜陋,當年因為還是郡王的胤禛的酒後亂性而生育了四阿哥弘曆。然而胤禛對這個孩子非常不喜歡,認為是恥辱,一直丟棄在圓明園中。


劇中的李金桂是因為生孩子難產已經死去,然而甄嬛都能夠以鈕鈷祿氏的身份重返宮廷,那麼為什麼不能讓李金桂“假死”,畢竟也生育了皇嗣。既然皇帝厭惡她,讓“李金桂”死去,讓甘露寺中多個“莫言”又如何?

莫言在甘露寺中並沒有什麼特殊身份,但是即便是靜白,也不敢輕易招惹她。靜白等人冤枉甄嬛的時候,莫言一聲呵斥全都不敢再做聲。

甄嬛回宮之後,因為祺貴人的陷害,景仁宮中“滴血認親”。莫言被甄玉嬈帶進了宮廷,進了景仁宮,莫言徑直進了去,基本無視皇帝皇后等人,從頭到尾一句請禮問安的話都沒有。

這並不是說莫言地位尊貴,畢竟除了太后,所有人看到皇帝都要行禮,除非是不怕死的人。莫言善待甄嬛,也是希望甄嬛善待自己的孩子四阿哥。


風襲楚歌


沒人邀請,看過小說,我要硬答。

莫言在電視劇中一直是一個面冷心熱的角色,在甄嬛落難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後曾在甄嬛被設計與溫實初有染時,及時出現作證才幫助甄嬛挽回了危險的局面。但是,這個角色在劇中的出場不免有些倉促,對於這個人物的來龍去脈交代的不多,不免讓人疑惑。

其實從莫言說的:“為那些臭男人生孩子做什麼?”這句話已不難猜測,莫言是恨極了男人的,從前一定也曾被男人傷害過。

小說《後宮甄嬛傳》其實對這個人物也有比較詳細的交代。莫言確實是半路出家,年少時也是一個珍珠樣的女兒家,性子溫婉可人,也曾經暢想過相夫教子,幸福一生。

她手腳勤快,一天就能織兩匹布,上門求親的也是踏破門檻。後來嫁給了鄰村一個門當戶對的普通農家,起初丈夫待她也是很好的,但是隨著她年紀漸漸變大,相貌再無年輕時的美貌,第一個生的又不是兒子,開始被家婆和丈夫嫌棄。終於,在她生下第二個孩子仍然是女兒的時候,她的丈夫毫不猶豫地把剛出生的幼女溺死,並在她婆婆和小姑的慫恿下,又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

此時莫言終於絕望,連休書也沒要,帶著大女兒就出走了。接著就投奔到了甘露寺,無奈甘露寺裡那幫可惡的姑子只收留了能幹活的莫言,莫言只好在山下給女兒謀一份差事,在山下的河中渡船。

初到甘露寺,莫言也是處處被人欺負,好在莫言從小就幹慣了粗活,渾身都充滿力氣,再一次被欺負時,她打碎了寺裡一口百餘斤的大缸,才震懾住了那群可惡的姑子。

劇中也交代了,在甄嬛返回宮中之時,任命了莫言為寺中的監寺,好日子也算來了。小說中也曾交代,莫言的丈夫曾找過莫言,因為新娶的妻子樣貌沒有莫言年輕時漂亮,幹活也沒莫言麻利,為人沒有莫言孝順,莫言聽到她丈夫的陳詞後只回了一句說:“如果你能讓我的小女兒活過來,我就跟你回去。”

其實從小的視角看,莫言的一生經歷也非常符合現在起起落落言情劇的模式,起初人生充滿磨難,最後收穫安康,也是值得我們為她高興。


凌凌柒悟空


莫言,甘露寺的姑子,在甄嬛被迫出宮後,在甘露寺帶髮修行,因為受到其他的姑子的陷害,莫言看不慣,經常從中幫助,在甄嬛回宮後,也將莫言提為類似的副主持。後來甄嬛被祺貴人舉報所生之子非皇帝之子,莫言又一次幫助幫助了甄嬛。



那麼莫言是什麼來頭呢!小說我沒看過。從電視劇中推出,這個莫言應該是有一定地位的。

1 甄嬛代發修行,甘露寺的姑子都對她各種刁難,而莫言,大家卻都很害怕她。這說明莫言應該比甄嬛更為有地位,或者有更為靠譜的後山。

2 甄嬛需要喝紅糖水養身子,莫言一眼看出她剛生過孩子。說為那些臭男人生孩子做什麼。說明莫言確實也生過孩子。

3 在甄嬛被趕去凌雲峰,大雪紛飛,是莫言揹著她,走到了凌雲峰。說明莫言力氣還是挺大的。



再說說皇帝的李金桂,圓明園的粗使丫頭,長的醜,被皇帝酒後寵幸,生下四阿哥。1—被皇帝寵幸,2—- 生過四阿哥 ,3—-粗使丫頭,有力氣。

所以,莫言很有可能是四阿哥的親孃。只是根據電視劇推斷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