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賜死弘時後,弘曆為何還明知故問道“我三哥呢”?

妲己丶妖嬈了誰的今世


很高興再次為大家解析《雍正王朝》的劇情。

還是老規矩:不站立場,不追究誰對誰錯,誰正義誰邪惡。單討論智計和詐術。

通過劇情,我們可以發現,弘時與弘曆相比,腦袋瓜子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兩人的差距至少有兩個檔次。


對比當年九龍奪嫡之爭,弘時的智慧大約相當於弱化版的皇長子胤禔,而弘曆則是準八爺的水平線。

咱們來通過幾件事情,對兩者做個對比,高下立判。

弘曆受聖命前去河南省考察田文鏡搞“士紳一體”的效果,路遇一戶農家,看到農家在忙碌著搬家,於是停下來詢問。




新修的大堤,農漢也承認,能擋住大水,但仍然要搬家,因為“嚇怕了,習慣了”。那麼,我們分析,農民們其實並不是怕洪水,而是怕田文鏡,可以推想,這些年來,性格強硬的田文鏡所採取的手段還是很猛烈的。

大家可以注意到,此時,弘曆對田文鏡施政的評價是:“做得過於操切”。


弘曆處理考舉鬧事一案,表面上雖然仁慈柔和,實則暗藏殺機。說說笑笑,消了考生們的怨氣,又指出問題的關鍵:前程。

同時不露聲色地威脅:再鬧下去,就是和朝廷做對,和皇上做對

而在他回京途中,遇到弘時前來迎接。兩人夜中有一番談話。
弘曆的政治嗅覺相當敏銳:百官來迎接我,是什麼原因?是不是雍正的旨意?

弘時這才說明來意,原來是為了參倒田文鏡。

但即然不是雍正下的旨,那就有問題。所以弘曆一語雙關:“這可是不正常,是不是?”弘時仍然繼續慫恿弘曆,官員們勢力很大,人數眾多,還下定決心,決不罷休。
弘曆的思維非常清晰,再多的官員也沒用,關鍵是雍正的態度。弘時扛出大旗來:一邊是田文鏡,一邊是天下讀書人。誰輸誰贏呢?
但弘曆少年老成,完全不上套。

要說弘時操著好心,那肯定不可能。他就是設個套子,讓弘曆往裡鑽。但弘曆的智計完全比他要高出不止一籌。看出事情的關鍵在於雍正,雍正對新政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從頭到尾,一句準話都沒有。


到了雍正召見的時候,弘曆很快摸清了雍正的立場。
這個時候,弘曆就立即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這時候,弘曆不說



田文鏡“做得過於操切”了。而是堅定地認為,“決不能處置他”。

同時還向雍正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當然,這其實是另有深意,就是告訴雍正,現在不處置田文鏡,那就要得罪全天下的讀書人,要有人擔起這個責任來。

雍正肯定不能讓自己的寶貝兒子來擔這個責任啊,於是,感動的握住了弘曆的手,要替他揹負這個罵名。


不但替弘曆頂住罵名,還給他安排好了後路,諄諄教誨。
到了朝堂上,與參劾田文鏡進行辯論,把劉墨林又推到前臺當炮灰。


這也透露出弘曆的精明和細緻,正反兩方面的情況都調查得清清楚楚,

準備的資料是兩份,根據雍正的態度拿出來相應的彙報。

所以說,弘曆這個人的思慮是很周詳深遠的。

但是,老江湖八爺胤禩久經官場,當然比弘時要看得透徹,他對弘曆進行一番分析,還是很到位的。

精明與狠毒。

弘時這兩點落在下風。但要是提高自己的“精明”,那肯定不行,這並非一日之功。比較迅速解決問題的是“狠毒”,這提高起來比較快。

胤禩這個套子下得深。胤禩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他對弘曆的判斷。句句都說在點上,八爺胤禩的眼光是很毒的,一眼瞧破事情的實質。


讓弘時感覺到情況十分危急。
除掉了弘曆,雍正再沒有可以依託的皇儲,只能將大位傳給弘時。時間緊迫,必須趕在雍正臨死前動手,加快速度,因為假如雍正死了,弘曆將迅速登位,那時候事情就無法挽回了。

老八胤禩看人的眼光又毒又準,還是很有道理的。

而到了弘時派人刺殺弘曆未遂,他路上去見弘曆,兩人的談話完全暴露出弘時的智計完全落在下風。
由於怕自己的陰謀敗露,話沒幾句,弘時就迫切地問起刺客的生死。而圖裡琛和李衛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兩隻狐狸,立即嗅出了不尋常的味道。

但“忠厚”
的弘曆見到雍正後卻立即將暗示的矛尖指向了弘時。

和康熙一樣,雍正傳遞帝位的底線也是兩條:

一、不能威脅到我;

二、不能傷害兄弟。

當年,太子胤礽和八子胤禩觸犯了康熙“不能威脅到我”的底線。而皇長子胤禔則觸犯了“不能傷害兄弟”的底線。

木蘭秋獵之夜,大阿哥胤禔向康熙進言,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願意承擔殺弟的罵名,替康熙永除後患。康熙集齊眾人,怒斥胤禔“像你這般無情無義,飛揚浮躁,權利燻心的蠢豬,居然也想當太子!”,將其廢去宗籍,永遠圈禁。

可見這條底線是萬萬不能觸碰的。

弘曆回京,向雍正問安:

“託皇阿瑪的庇佑,兒臣平安回來了。請皇阿瑪就不要再追究這件事了,皇阿瑪聖明,兒臣實在不願因這件事再興起大獄,更不願因兒臣使皇阿瑪和皇額娘傷心。

不願讓父母傷心。這句話太嚴重了,雍正立即明白:弘時刺殺兄弟。

雍正召見護送寶親王回京的李衛,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李衛是個鬼精,當然
不肯承當殺皇子的罪名,但他卻另有良謀。李衛拿康熙說事,讓雍正一下子想起了當年驚心動魄的奪嫡之爭,不禁汗毛倒豎,毛骨悚然。


雍正決定向弘時下手主要是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擔心弘曆因一念之仁,而鬥不過弘時。即便處處提防,難免百密一疏,雍正沒有康熙那麼多智計皆深的好兒子們,冒不起這個險。

二、決不能把難題留給寶親王弘曆,讓弘曆承擔殺兄的惡名,而雍正反正也得罪人多了,乾脆承擔起所有的罵名。

三、時間緊迫,自己萬一駕鶴西去,朝堂再起紛爭,自己的事業將付諸東流。為大清江山考慮,也必須馬上動手。

所以,一狠心,雍正就賜死了弘時。
這個情況,弘曆當然心中有底。


他朝見父皇時候,立即問起:“皇阿瑪,我三哥呢?”

表面上惦記兄長,實則是探知弘時的下場如何。雍正此時正是身心俱疲,心力憔瘁之際,
不願提起傷心事,立刻阻止了弘曆的話頭。

但弘曆悄悄側頭用眼神徵詢圖裡琛。圖裡琛用眼皮做了個認可的動作。弘曆明白了:大患已除。

這無言的交流,充分說明,圖裡琛早已經被弘曆完全收入麾下。

從太監李德全、封疆大吏李衛、御前侍衛圖裡琛對弘曆的態度,完完全全證明弘曆的智謀和處世遠在弘時之上。

雍正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樣的寶親王,一百個弘時也不是對手啊。


饞嘴肥貓鏟史官


1,估計知道弘時會遭殃,但不知道雍正會賜死,2,問了,打消雍正的懷疑


華竹瘋


不問顯得有其它心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