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都在逃離自己


人這一輩子,都在逃離自己


一心:師父,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又矮又窮又矬,也沒有有趣的靈魂。

做什麼事都顧慮重重,怕被別人譏諷和嘲笑,遇事也畏縮不前。

唉,做人真失敗啊!

師父:一心吶,你看路邊這卑微渺小的螞蟻都不自卑,你又何苦妄自菲薄呢?

在一座森林裡,一頭獅子看到螞蟻在趕路,就問它要去哪裡,螞蟻說:“我要到山那邊的大草原去!” 獅子聽了撲哧一笑:“就你這小短腿,死了這條心吧。” 螞蟻看了看獅子的腿,再低頭端詳起自己的,確實短小而脆弱。但它並沒有因此自卑,而是繼續趕路,翻山越嶺,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要是當初螞蟻因為腿短而自卑,又因自卑而自暴自棄,那它永遠也到不了。


人這一輩子,都在逃離自己



一心:師父,我也不想自卑的,但就像蘇格蘭哲學家卡菜爾所說:“自卑和自我懷疑是人類最難征服的弱點。”

感覺我也無法克服了。

師父:非也非也,你覺得人自卑一般都是因為什麼?

心:嗯……自卑的原因有千千萬萬種,但最根本的不都還是因為自身的某些缺點:長相不好看、身材矮小、肥胖、學識短淺……

師父:每個人都有優缺點,照你這麼說,不是人人都得自卑?

一心:但就像“木桶效應”所說: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缺點決定了人生的高度,您說怎能不因為缺點的侷限性而自卑呢?

師父:哈哈哈,你只知木桶效應,那你聽過多腿凳定律嗎?

一張板凳如果有多條長短不一的凳腿,想要儘可能平穩的話,不是墊高最短的腿,而是削減最長的凳腿。


人這一輩子,都在逃離自己



一心吶,自卑其實不是因為人本身的缺點,而是因為人沒有全面地看待自己身上的優缺點。

俗話說得好,“十個指頭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而自卑的人會扭曲人對自己的看法,讓人把注意力全聚焦在自己的不足上,甚至放大缺陷,掩蓋優點。

這說明自卑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正視它,任由自己片面地看待自己。

一心:可是缺點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啊。

師父:你剛說的那些缺點,只是你對自己的狹隘標準罷了。

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的俞敏洪,就曾坦言自己經歷過8年的自卑:有濃重南方口音的他,英語口語相當差,甚至讓他從入學時的A班掉到最差的C班,這讓他在同學群裡頭無所適從。但恰恰因為這段自卑的經歷,讓他逐漸練就了察言觀色的能力,給他後來管理公司帶來了極大的好處。不僅如此,他還因此形成了坦然的心態,讓他在各種誘惑面前,不至於太出格。



人這一輩子,都在逃離自己



缺點在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色彩,比如膽小的另一面是謹慎,所以沒有絕對的缺點和優點。

只要明白自身的優缺點在什麼場景下能發揮好處,什麼時候會給你帶來困擾,對自己有全方位的把握,有意識地揚長避短,自然就不會輕易地看低自己,陷入自卑了。


人這一輩子,都在逃離自己


一心:原來自卑是因為缺乏對自我的正確認知。我們常常提醒自己不能對他人有偏見,卻忘了自己也常帶著有色眼鏡看自己。

與其一味地沉溺在自卑中鬱鬱寡歡,還不如換個角度,積極面對,把自卑當成跳板,說不定能跳得更高,更遠!

感謝師父開導。

師父:善哉善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