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夜景大景深需要多大的光圈和快門?

盧西奧要尿尿


作為城市夜景對於光圈的要求並不像人像那麼多要求,也不需要大光圈,城市風光使用小光圈就可以,你的351.4可以說在人文人像方面是絕對的王者,但是城市夜景有點尷尬

  1. 佳能的35L其實在拍攝人像人文方面絕對是王者,地位無可撼動,但是城市夜景根本不需要這麼大光圈,而且視角也有點窄,所以只能瘦小光圈在接片完成作品拍攝

  2. 如果真的用35拍,那麼建議使用光圈F8-16左右,感光度在100左右,快門預計在6-15秒之間,根據光線變化切勿強求小光圈帶來的長曝,由於光線變化快小光圈非常容易長曝光,這樣就容易過爆

  3. 為了減少過爆問題的發生,建議光圈配合光線使用,例如日落前後10分鐘使用F16這樣可以得到6-10秒曝光,如果天慢慢黑了加大光圈到F8,這樣曝光可以在10秒左右,如果希望在短一些曝光,那麼就繼續加大光圈

  4. 拍攝城市夜景,需要對光圈、快門、ISO三個參數進行組合調整,高手使用M檔即可,新手AV檔即可,因為這個不需要攝影師控制曝光,相機會自動曝光,無需擔心過爆


原創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色影君


您好,我自己是一名城市風光攝影師,自己也常常會拍攝城市夜景,下面我來為您解答一下拍攝城市夜景照片如何有大景深的效果。


一. 光圈

光圈是影響景深比較大的一個因素了,對於城市夜景拍攝對於光圈的要求大概是F8-F13左右,這樣的光圈是可以保證景深比較合適的。


二. 對焦

一般來說,城市夜景拍攝時要對焦在畫面中的主體上面

,這樣保證你的主體是清晰的。

當然,你也可以使用超焦距這個技巧來獲得最大的景深效果。

下面這一張照片我就會對在津塔上面,使得主體不會虛掉。


三. 快門

其實快門這個事情不用特別注意,如果是夜景的拍攝創作的話,一般會使用

三腳架,然後用AV(光圈優先)進行拍攝,ISO會設置為100,來保證最佳的畫質和清晰。

下面的這一張照片如果沒有三腳架是無法完成拍攝的,照片一定會模糊。


四. 景深合成

我看到了您舉例的那一張照片,如果是前後跨度特別大的情況,那麼可以使用景深合成這個技巧,即在前期對畫面不同的位置進行對焦,然後在PS中進行混合合成。這樣就會達到比超焦距還要大的前後都清晰的效果了。

下面的這一張照片我就用到了景深合成的技巧,獲得最大的景深,前後都清晰。


五. 後期調整

後期進行一個強化,也可以增加的畫面的清晰度,來使得觀感更好。

1. 清晰度調整/銳化

ACR中的清晰度和銳化調整會使得建築更加清晰,細節更多。

2. 淡對比度/色調對比

這個是NIK濾鏡,一個後期神器,使用這兩款濾鏡能夠快速提升畫面清晰度。

3. 高反差保留

這個是一個特殊的銳化技巧,對於蓋印圖層進行處理後設置為疊加模式,可以增加細節的清晰度。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點經驗,希望對您有幫助~


Bearie


景深,攝影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很多初學者甚至於一些拍攝了多年的愛好者,都覺得景深很難學,就像是個玄學,不知道在實際拍攝中怎麼去運用。

其實,景深是個很容易明白的概念,只是相關變數有些多,常常讓人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而已。我先從風光說起,和大家談一談在風光中如何去考慮景深的應用。

首先,先說一下景深的概念。景深就是在畫面中,前後方向的景物清晰範圍。清晰的範圍大,就叫做大景深;清晰的範圍小,就叫做小景深;如果拍攝的是一個平面場景,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無景深。

大景深

小景深

無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可控的,這與拍攝距離也叫對焦距離的遠近,焦距的長短,光圈的大小有著緊密的關係。

所以,我們稱 攝距,焦距,光圈 為景深三要素。它們分別可以對景深產生如下的影響:

攝距近,景深小;攝距遠,景深大。

焦距長,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景深的大小,最終是由這個三個要素各自對景深影響的效果疊加起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攝距足夠的遠,比如拍攝月亮,我們對焦在38萬公里遠的月亮表面,那麼,你用1000毫米的焦距,2.8的光圈,最終,也只會拍攝到一張大景深的月亮的照片,因為對焦距離實在太遠了,它的效果大大蓋過了焦距與光圈的影響。

F2.8光圈,長焦拍攝的月亮

反之,如果我們使用的鏡頭並沒有多大的光圈,那麼我可以拉長焦距,走近些去拍攝,也可以得到一張背景虛化的小景深的照片。

概念好理解,我們再來說一下風光中,實際如何應用。因為,在實際拍攝中,攝距和焦距往往因為構圖等原因而被限制,我們只能在光圈的選擇上多一些思考。

在風光攝影中,我們絕大多數是在拍攝大景深的片子。比如雄壯的高山,廣袤的草原,這些場景中,我們需要的是大場景,追求的是照片中細節的極大豐富,這就需要使用大景深,需要遠近都清晰。

而且,用長焦拍攝遠處的群山,用廣角拍攝寬闊的草原,這都是天生的大景深,那麼我們選擇哪個光圈就是重點了。通常來說,我們以畫質為優先,儘量選擇畫質最好的8-11的光圈來拍攝。

到了夜晚,我們拍攝星空時,我們要注意對焦距離要足夠的遠,這樣就可以拍攝清晰的地景和星空時,還可以使用盡量大的光圈,因為天空太暗,大光圈有助於得到更多的光線,比如常用於拍攝星空的F2.8,甚至更大的光圈。

當然,風光中也會有一些需要小景深的場景,這通常是拍攝一些有情調的小場景,這時,通常拍攝距離本就不遠,再加上可以用長焦,還可以配合一個大光圈,自然就可以得到一張小景深的小場景情緒風光片了。

景深夠不夠用,怎麼算對呢?拍攝完成後,回放一下剛才的片子,放大局部查看一下景深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不是,就分析下,是要把剛才這張片子所得到的景深,縮小一些,還是放大一些,然後對應的調節三要素中的一項或幾項,最終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就可以了。

多思考,多動手,才會理解的更快速。


網際飛俠


都市夜景,屬於風光攝影範圍。拍夜景時,由於光線較暗,就先不用考慮快門速度了,因為百分百要使用三角架,所以快門不是第一考慮的要素。第一考慮的要素是ISO,因為需要更好的畫質,所以可以考慮使用更低的ISO;第二考慮的要素是光圈,拍夜景一般情況下是要大景深,就如同題主所說,需要大景深讓夜景遠近都清晰。下面再詳細說明一下:

ISO

上邊已經說了,ISO可以儘量地低,能得到較好的畫質,再說都市的夜景,光源也不像想像的那麼低,大城市都是不夜天,所以低的ISO,小的光圈也不會讓快門時間太長。

中國最神聖的地方。當時的D300,ISO最低是200,因為是手持,光圈不能太小(f6.3),快門1/15,曝光稍顯不足。

快門

有準備的夜景拍攝,除了充足的電源,就是有個穩固的三角架,有了三角架就不用擔心快門速度了,再說城市夜景的快門速度不會低到哪兒去,意思就是不會因快門時間過長影響畫質。

這張照片參數跟天安門差不多,也是因為沒架子,快門不能再低,1/15已經是極限了。

這照片是在咱家陽臺上,也有架子了,還是個小縣城,但照樣如白晝呀,哈。這個曝光時間15秒。

光圈

在夜景拍攝中,光圈除了控制進光量,就是景深了,要想得到大景深,需要將光圈放小一些。

這張照片的光圈是f11,景深基本上前後清晰。這裡有個問題需要說明一下,景深除了跟光圈有關係,跟焦距也有關係,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我們拍夜景基本上是以廣角為主,所以f11這樣的光圈也基本達到“大景深”的要求,沒有必要讓光圈更小,除非你為了燈光的星芒效果,可以讓光圈再小一些,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低於f16.還有就是,在拍攝夜景的時候,如果有車軌,光圈就需要更小些,一是得到大景深,二是得到更長的快門時間--拍車軌時間短了就不好看了,哈。


南方之南



我本身也比較偏愛城市夜景風光,所以平時拍攝的多一些。在這類題材拍攝中,我經常使用的是一枚Irix 15mm f2.4的定焦頭。

我拍攝夜景風光會採用光圈優先AV模式或者手動M檔,最常用的光圈一般在8到11,以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和清晰度,光圈太小反而會因為鏡頭衍射而導致清晰度降低,影響畫質。

快門設置:光圈優先時,快門自動;M檔時一般在6秒到30秒,能很好地表現出城市夜景中的車軌、光軌動態。ISO的設定一般會使用50和100,減少噪點,以保證畫質。

RAW格式,方便後期處理。

夜景拍攝我都會使用快門線、三腳架保持相機穩定,避免震動導致畫面虛化。另外,拍攝夜景我會給鏡頭裝上遮光罩,避免雜光進入鏡頭;去掉UV鏡,一可以避免產生衍射,出現光斑,二可以使鏡頭更通透,清晰度更高。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拍攝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影像誌


景深:簡單的講就是在被攝主體前後有一段相對清晰的範圍。清晰的範圍大稱之為大景深;清晰範圍小稱之為小景深。

影響景深大小的三個因素:1.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小;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2.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3.攝距(相機距離被攝主體的遠近)越小,景深越小;攝距越大,景深越大。(圖為:日落後,使用F16光圈,曝光10秒鐘左右。道路上的黃線是行駛過來的車前燈,紅線是駛向遠方的車尾燈)

拍攝城市夜景所需做的準備:三腳架、快門線和相機鏡頭。三腳架是必須有的,因為會涉及到慢速度曝光問題;最好是使用快門線,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按動快門時產生的震動;在拍攝城市夜景時,通常有人會選擇廣角鏡,因其能夠涵蓋更廣泛的景物。也有人喜歡使用中長焦鏡頭,他們的做法是利用長焦頭將城市的高樓大廈儘量的壓縮在一起,顯得城市非常擁擠的感覺。(圖為:光圈優先模式下,F11光圈,曝光補償+1級)

拍攝大景深城市夜景所需的光圈和快門:提到大景深話題,那就要從影響景深的三個因素中去挖去。使用廣角鏡頭、小光圈和大攝距都能得到大景深,我們可以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使用會得到最大化的景深效果。(圖為:光圈優先模式下,F11光圈,曝光補償+1級)

我建議在拍攝時選擇光圈優先AV的曝光模式,選擇一個較小的光圈值,讓相機自動配以相應的快門速度,這樣做就非常簡單了。我的經驗是:使用F11或F16的光圈值,不選擇最小的光圈值,因為最小的光圈有可能得不到最佳成像質量,另外,也可能會導致曝光時間太長。強調一點:一定要在相機上設置曝光補償+1級!只有這樣才能拍出燈火絢爛的都是夜景。(圖為:光圈優先模式下,F11光圈,曝光補償+1級)


攝影講習所


都市夜景大景深需要多大的光圈和快門?

你的問題把拍攝都市夜景最關鍵的點說到了,就是光圈和快門

直接說明。

光圈:小光圈,多小?11——20左右都行,一般不能在10以下。

快門:慢快門,多慢?1/8秒直至機器能接受的時間,比如30秒。過去,人們常用B門,慢到大於30秒到幾分鐘甚至更多。但是現在,技術和手段更新了,基本上不用B門,採取固定機位、拍攝多張、最後堆棧的手段去完成。

具體操作上,可以採取光圈優先、速度跟隨的辦法,先從很小的光圈開始,比如大於20(指數值),只要相機跟隨的時間不超過30秒,就讓相機盡情的去拍;隨著時間變晚,光線減弱,當發現曝光時間大於30秒的時候,就去適當的加大光圈,從20(指數值)逐步減小,保證充分曝光。

需要注意的是,整個拍攝過程中,要確保機位的固定,不能移動,即使調整相機的參數比如光圈等的時候,也要盡力不能產生位移。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使用B門拍攝,也完全可以嘗試,只是原則還是“小光圈、慢快門”;如果還要補充的話,那就是“小光圈、慢快門、低感光度”。

你可以關注《拍客張光林》,也可以微信JSHAZGL123和我交流。

祝你拍攝愉快,創作豐收。


拍客張光林


拍夜景,首先鏡頭選擇建議用廣角變焦鏡頭14-24 mm或者用廣角定焦鏡頭,如:20mm定,24mm定,28mm定等等。



個人更推薦用廣角定焦拍攝夜景。因為定焦鏡頭成像更高。特別是尼康的風光廣角定焦鏡頭,銳度和畫質都相當不錯。其次是機身的選擇。拍夜景最關鍵的是噪點的控制,這就需要選ISO(感光度)控制好的相機。原則上價位越高的相機高感光控制得越好。



最後拍攝夜景,我們還需要準備一個三腳架,因為拍夜景一般都採用慢快門,所以相機一定要穩。輔助器材,我們可以選用快門線。快門線的好處是可以預設曝光時間和減少相機按快門是產生的抖動。最後就是拍攝參數的設置啦。拍夜景我們儘量把相機的ISO設置到最低值。這樣能有效的減少噪點,提高畫質。光圈建議用F8-F16。



每個鏡頭都有它成像的最佳光圈,這個需要我們平時去熟悉自己的鏡頭。快門時間,需要看拍攝的環境光線強度來設置。一般快門速度設置在幾秒-幾十秒之間比較合適。



最後強調一下,拍攝夜景最好選在太陽落山華燈初放的時候。因為這個時間光比小拍出來的天空有細節和色彩,能避免天空一片死黑。願我的回答能對拍夜景的朋友帶來幫助!


蘇州三憶影像


我用AV檔,8檔光圈以上









雷蒙子


光圈f14或f16,快門 30秒。

墨爾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