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的畫質好壞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攝影中級班


既然是拍照,就離不開曝光三要素,快門速度、光圈、感光度,這三個因素都會影響畫質。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用24-105L鏡頭105端拍照,光圈開到最大4,實際光線很暗,你又沒有三腳架,感光度開到3200,快門速度1/15S,這樣的參數畫質能好麼?
這裡就談到了幾個關於畫質的問題,相信專業人士一定非常清楚,今天紅塵就給大家說說上面這樣的參數畫質下降的原因:

1.任何一個鏡頭最大光圈畫質都會下降,老法師一般都會說收一檔或者乾脆用最佳光圈。

2.一枚變焦鏡頭廣角端和長焦端變形最嚴重,成像也會發“肉”,所以老法師會告訴你往回擰一下,這就對了,哪怕僅僅一小點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好鏡頭和平庸鏡頭的區別,好鏡頭解析力強,銳度高,畫質好毋庸置疑。

3.最低快門速度,按照105焦段的安全快門應該在1/100S,考慮防抖能降低三級1/30S應該是手持的標準速度了,如果1/15S不虛,基本就是鐵手了。本人的水平也就維持在1/15S了~

4.3200的感光度,畫質能好到哪裡去?感光度越高噪點越多,好的全副相機能控制在3200畫質可用,一般1600就是個坎了,所以老實上三腳架吧。
通過我的解說,大家是不是有些眉目了,可是,這還沒完。除了以上幾點,還有幾點需要注意:

5.對焦準確,焦點跑了十萬八千里還談什麼畫質,回家練習對焦去吧。

6.曝光準確,過白或者過黑都會影響畫質,超過相機寬容度範圍,神仙也沒用。

7.色彩明亮,對,沒錯明亮的色調會比較通透,天更藍水更清,有人會說了,老師,你說的不對,好多大師作品都是朦朦朧朧的。這種意境的片子對色調的掌握也不容易,單一的色調,朦朧的背景,清晰的主體如果有色彩對比就鮮明多了,這就是關鍵點。

8.鏡頭機身影響,我們常說微距無弱旅,說的就是銳度高畫質要好些。好機身6400感光度可用就是這個道理。


就說這麼多吧,希望在拍照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畫質下降的發生,最大限度發揮手頭器材的優勢,如果實在不行,後期拉一拉還是不錯的,歡迎關注紅塵V時空其他文章,感覺不錯就點個贊吧!


紅塵V時空


決定一張照片的畫質有很多因素。因此要從多個方面來實現。下面大致分享一下影響畫質的因素。

第一個,曝光準確。欠曝、過曝都會導致損失細節,導致畫質不佳。所以儘量不要遵循什麼“寧欠勿過”之類的法則。最佳的曝光,就是精準曝光。而且光線質量要好。

第二個,對焦準確。準確的對焦,才會獲得良好的畫質。否則對焦點不知道跑到哪裡了,主體不清楚,畫質自然就不好了。尤其淺景深的時候,就更要求對焦準確。

第三個,端穩相機,安全快門。這樣才能保證照片不糊,保證畫質。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能保證手持端穩,一定記得用三腳架。

第四個,儘量不用高感光度。高感度是在沒有辦法的才拍上用場的,所以輕易不要使用高感光度,噪點會影響畫質。所以想拍細膩的畫質,用低感光度。

第五個,不得不提的是,想要更好的畫質,器材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個不多說了。

以上的這些因素都滿足了,拍出畫質上佳的照片,也就手到擒來了。


攝影中級班,手機攝影教程,單反攝影教程,做最好的攝影教程。期待您的關注。



攝影中級班


既然只是談“畫質”,那麼可以忽略“主題”“構圖”等選項。

我內心的排序是(個人觀點,僅做分享):

1- 穩。一穩遮百醜!

這是確保畫質高清銳麗的基本前提。

2- 合理的參數配置。

人像 風光的光圈景深參數配置,運動 航拍的速度或快或慢的效果體現,畫面或冷或暖或豔麗或顆粒的iso 白平衡設置等等都需要較深的功力和經驗。

3- 硬件。

主要是鏡頭!尼克爾金圈也好,佳能紅圈也罷,亦或是華為手機萊卡頭,都是出高畫質的大前提。所以也就有了他們的市場價值。

4- 風格追求。

不同的修養會有不同的拍攝風格追求,或是繪畫感 或是裝飾感 或是光影感 或是膠片感 等等,也就對應的有了畫質標準!什麼樣的風格需求,對畫質要求的標準不同。

5- 後期。

本人不推崇顛覆性的修圖。攝影還是要看到真事,不是看軟件的強大或使用軟件的能力強大,合理的適度的修圖是保證畫質的重要環節。

上幾張有食慾的!😅










雷哥173226216


一張照片畫質的好壞首先和設備有關,手機和單反相機相比,單反相機的畫質肯定比手機好,手機它的存儲設備是通過ccd傳儲的,手機本來就不大,所以它存儲的數據也不大。而單反相機是cmos傳儲的,它相應來說比手機存儲的數據要大很多了,但比起全畫幅,中畫幅大畫幅的存儲數據要小多了。所以畫質的好壞決定於設備的傳儲設備:第二點決定拍攝照片設備的穩定性,用三角架和沒有用三角架,光圈的大小,快門速度跟上了麼。拍靜物想要景深清晰就用小光圈9-22,想要景深淺就用大光圈,總之這裡面的學問還比較多。第三點是光,陰天、霧天拍出的照片比較悶,晴天拍出的照片很通透,特別是早上太陽出來時和下午落山是拍的照片都很好,要充分利用好光,光是攝影的魂。總之決定畫質的好壞有好多因數,需要好好學習,掌握並利用好光再加上好的設備一定能拍出好的照片。不過最近也出了,索尼、尼康、佳能EOSR無反全畫幅相機,這些設備都是很燒錢的。在這裡廢話就不說了。







倉頡影像苑


色彩、細節、銳度、光影、構圖。其中構圖和光影最重要。



CaniTheRipper1


謝約,

回答這個問題,能夠說到點子上,首先要弄清楚畫質是什麼,好的畫質是圖片有良好的對比度,有豐富的層次,過渡自然,銳度精細,彩色逼真,不丟失不竄色等。與拍攝者的藝術處理,構圖,主體無關,不於討論, 於畫質有關的因素:

1,鏡頭是畫質好壞的重要因素,要求鏡頭的特性曲線TMF高而平,也就是鏡頭有好的成像對比度,好的分辨率,還要有好的彩色解析。高檔鏡頭畫質好一些,套機的廉價鏡頭畫質堪憂。

2 傳感器的參數,每個像素面積大,也就是每個光電管面積大,得到的光多,成像質量就好。不是籠統說畫幅大畫質就好。

3,傳感器面積決定了,像素越高,畫質越差。只要像素超過顯示設備分辨率,並留有裁剪,後期處理必要的儲備,再增加像素收到的益處不大,反而損害了畫質。

4,機身的性能,處理引擎的好壞,信號放大器的質量,寬容度的好壞等都會影響畫質。

5,配件的質量也影響畫質,UV鏡,偏光鏡,減光鏡,彩色濾鏡等。

以上是器材設備的因素,下邊是拍攝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6,合理使用的光線。能夠把物體真實的細緻的反射到相機裡。

7,恰當的曝光,能夠把鏡頭得到的景物明亮的,灰暗的,都能夠把細節顯示出來。

8,準確的掌握鏡頭的特性,恰當使用光圈大小,充分發揮鏡頭本能。

9,合理使用人造光源補光,避免使用太大的ISO。

10,避免抖動

11,圖像壓縮,編碼模式,會損傷畫質,儘量少壓縮,

12,後期處理不當也會損害畫質。

好了,這次就說這些,有不同看法可以討論交流,多謝瀏覽關注。


誠信168272021


決定一張照片畫質的幾主要因素(要點)

1、設備。包括相機全畫幅優於半畫幅,相機像素越高越好,鏡頭本身質量,鏡頭類型定焦優於變焦。

2、抖動。手腕功夫,是否抖動,鏡頭和相機是否防抖,用沒用三角架。

3、參數設置。特別是感光係數,越大畫質越次。

4、光線環境、明暗。

5、天氣狀況、霧霾(除了專拍霧霾),能見度等拍攝環境等等

6、後期處理的如何。

。。。。。。


16風景


謝!這個問題有點大,影響因素太多了。腦子不說,相機畫幅不說了,拍攝條件設置,構圖和環境,包括季節,拍攝當時具體時間,空氣質量,拍攝角度,光線投射方向角度,拍攝主題不同,色彩比如服裝搭配,這和做其他類專業技術不完全一樣,比如醫療不能憑愛好,不包括整容,單眼皮不比雙眼皮難看。攝影當然和攝影愛好者自己如何欣賞作品,立場不同看法迥異,有的時候需要悟性和文化底蘊,如果室內那是攝影師爛熟於心的不做評價。比如拍鳥,野外非棚拍,要拍出構圖色彩,光,特別鳥的眼神絕非容易。這裡還不包括後期片創作。一孔之見難免謬論。


老自由142062569


一:內因:畫面內容本身,如人本身就漂亮,景本身就美。二:外因:設備,環境,天氣,技術,光線等。


老輝377


這個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第一設備(含鏡頭)的優劣直接會影響成像效果。第二環境因素,比如天氣,場景,拍攝角度,色彩搭配等等也會對畫質產生影響。第三就是設備調試和設置,我們知道不同的設置同樣場景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畫面,從而影響畫面質感。最後就是焦點的選擇,選擇不同的焦點,或者單點多點,都會改變整個畫面效果。除此外,仍然還有其他改變畫質的諸多細節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