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和阿里巴巴對比,有何不同?

IT博仁兄


區別沒太看出來,一致的地方倒是時有體會。比方作風都是同樣的嚴謹、謹慎,員工與中層領導對公司文化認同感非常強,也就是俗稱的“洗腦”。普遍工作氛圍也都相當的積極主動。以我瞭解來看,這兩家公司都是健康發展型公司的表率。如果硬要說有區別,那就是阿里更國企範兒一些。另方面,阿里做新項目更依賴各種數據和模型的分析,騰訊則更開放鼓勵新思想一些。這倒也是跟兩個公司經營方向相吻合。


心悅來看2536


阿里巴巴構建的是電商帝國生態,騰訊是社交帝國生態。這是阿里與騰訊最大的區別。

阿里從網絡集市淘寶孵化出注重商家品牌的天貓商城,然後在移動支付時代,打造了支付寶。繼而基於支付寶,孵化出口碑網、淘票票、貓眼電影等一系列細分垂類電商平臺。阿里也想做社交,推出釘釘應用,但只有阿里系在用,對外並沒有火起來。

騰訊從QQ孵化出微信,基於微信猛推遊戲持續盈利。早些年,騰訊也想做電商,比如收購易迅網,但現在基本死掉。

無論阿里想做社交,還算騰訊想做電商,說明跨生態並不容易。

但未來,騰訊和阿里還是會發生正面衝突。這表現在三個方面:

1、互聯網基礎設施,比如雲平臺、人工智能平臺;

2、內容資訊,騰訊依靠公眾號平臺增強用戶黏性,還推出天天快報;阿里則投資一點資訊。將來,依靠內容來增強用戶黏性,無論社交平臺還是電商平臺都十分有必要。

3、線下細分應用場景,主要表現就是移動支付和小程序。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早就在爭奪移動支付市場,而在微信推出小程序之後,阿里也快速跟進,在線下應用場景的流量入口之戰,還剛剛開始。

我是頭條號@科技重器 ,專注科技、物聯網領域12年,技術科普專家,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有問題,歡迎垂詢。


科技重器


1、業務屬性不同。

騰訊是社交平臺,從qq到微信都帶有很強的社交粘性,以往會上網的人基本有qq,現 在有手機的人基本都有微信。

阿里巴巴是電商交易平臺,B2B的阿里巴巴、B2C天貓和C2C的淘寶C店,打造的是互聯 網購物環境。

2、業務邏輯不同。

騰訊強調的是用技術讓人與人之間溝通更便利,越多人使用qq、微信,從而產生了qq 遊戲、微信轉賬等其他由qq、微信而產生出來的業務。

阿里巴巴強調的是運用技術保障平臺交易的安全(比如支付寶)和不斷擴大入駐的商 家和買家。

3、投資邏輯不通。

騰訊的投資更強調讓被投資企業的自身發展,騰訊本身並不參與其業務運作(比如拼 多多、京東)。

阿里巴巴的投資更多的是收購(比如高德地圖),不斷地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現在 阿里巴巴已不是單純的電商企業了,螞蟻金融也逐漸變成獨角獸了。

4、競爭關係。

互聯網競爭的結果趨向於一家獨大,從最開始做社交工具的騰訊已逐漸投資到社交電商,而阿里巴巴從交易平臺也不斷往社交領域滲透。

5、創始人不同。

馬化騰顯得更低調,一心經營企業,較少在媒體面前表現自己。馬雲則出口成章,全民創業偶像,盛產至理名言。



每日一淘諮詢羅老師


除去產品形態、客戶群體這些表面的不同。

內核本質是不一樣的。

阿里巴巴是讓別人在這裡謀生,賺到錢了,他收點提成。

騰訊是則是讓別人在這裡消費,買他的東西。


所以,阿里會去做中供鐵軍,建支付寶,支持物流系統建設,目地是讓生意人在他那裡更方便。

而騰訊則是做增值服務,要做大基數,那就必須低門檻,然後使用過程中設置收費環節。


相比而言,我喜歡阿里多一點。看看中國的遊戲產業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就知道,騰訊的收費環節太黑~


我愛存儲網


一個做聊天軟件社交平臺,一個做電子商務平臺


Shengteam


一個做聊天軟件社交平臺,一個做電子商務平臺,是兩個不同的領域


姓蘇名東


騰訊是集新聞、社交等訊息為一體的媒體平臺。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生意平臺。


水漾雲離話鄉談


騰訊主要是做社交軟件方面的一些東西。阿里巴巴這是做一些購物方面的一些東西。


奕雨戀雲


騰訊幫你省錢,阿里讓你花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