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排名第一的“武聖”孫祿堂的武功如何?

小小嬴政


說到“武聖”,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關二爺,孫祿堂能夠被稱為近代“武聖”,說明他的功夫確實了得。

不過,孫祿堂對於普通人來說,終究是個陌生的名字,悅史君來給大家談談。

孫祿堂很小父親就去世了,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日子非常貧苦,但他藉著當時習武的風氣,四處投拜武師,先後學習了形意拳、八卦掌等,有了一定的基礎。

清朝光緒十二年(1886年),20多歲的孫祿堂開始遊歷多省,少林、武當、峨嵋都去過,路上也跟不少武師切磋,大開眼界。

清朝光緒十四年(1888年),孫祿堂回河北老家開拳館,很多人過來跟他學習,弟子眾多。

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孫祿堂被欽差大臣、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招入帳下,作為幕僚去了東北,期間曾擊敗俄國大力士彼得洛夫。

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徐世昌回京,孫祿堂也繼續跟隨左右,並在三年後又學了太極拳。

1918年,孫祿堂自己琢磨多年後,將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等武術融合到一起,有了自己的功夫孫氏太極拳。

這時,徐世昌已經當上了民國大總統,就把孫祿堂請過去當了武官,直到1922年徐世昌下臺。

1923年,日本武士板垣一雄來找孫祿堂挑戰,結果被孫祿堂擊敗。

1928年,孫祿堂再次出山,擔任南京中央國術館武當門門長、江蘇省國術館副館長等職務。

1930年,五名日本武士又來向孫祿堂挑戰,五個人一起壓住孫祿堂,結果孫祿堂輕鬆躍起,五人被震出,只能承認失敗。

1933年,孫祿堂去世,留下《太極拳學》、《拳意述真》等多本著述和孫氏太極拳這一武術。

以孫祿堂的經歷和實戰成果來看,悅史君認為,他比黃飛鴻、霍元甲等人要傳奇的多,時人評價也要豐富很多,再加上流傳至今的孫氏太極拳,可以說稱得上是一代宗師。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當年孫祿堂可以說是沒遇到過對手。孫祿堂是孫氏太極拳的創始人,在近代素來有武聖之稱,除此之外,還有人稱其為武神、萬能手、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等。

孫祿堂曾經去京城探訪過八卦掌門人程庭華,兩人日日切磋武功,幾日之後孫祿堂回去。程庭華的同門問他,孫祿堂的水平如何?程庭華說道:“神乎哉!神乎哉!獨步絕倫矣!”

這是當代武林中人對孫祿堂的評價,而且程庭華在武林中也很有名望,他還比孫祿堂大12歲,能這樣誇讚孫祿堂,足以見識孫祿堂的功夫了得!

晚清和民國時期,大多數人學武是為了保命,在那樣的亂世裡,武林高手層出不窮,比如劍仙李景林、神槍李書文,半步崩拳郭雲深,太極宗師楊露禪等等。

這些人都是在亂世中,殺出來的名號,而孫祿堂能在這麼多高手中,佔據一席之地,並且還位居榜首,說明孫祿堂的武功真的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另外,孫祿堂當年曾經赤手空拳對打一百多手拿兵器的武林高手,打傷幾十人自身毫髮無損,輕而易舉秒殺歐洲格鬥王,什麼日本首位武術大師虐的跟虐小雞似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那個亂世,整天打打殺殺,不知道結了多少仇家的人,最後還能夠善終,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孫祿堂的功夫真的是非常厲害了。

所以既然孫祿堂能在那個亂世中,被人尊稱為武聖,說明他的功夫是非常厲害的,可能真的到天下第一的地步了。


魏青衣


孫祿堂。1860年至1933年。是保定市順平縣人。人們都稱他為第一高手。武功非常複雜。他的第一任師傅叫做李魁元。接著跟著第二位師傅郭雲深學習了形意拳。隨後又跟著第三任師傅程延華學習了八卦掌。其後又跟著第四任師傅郝為真學習了太極拳。

在他年輕的時候,那就是一個非常好鬥之人。隨後他在當地外地多處踢館,六七百家從沒有失敗過。在他26歲的時候。他就一個人去闖蕩江湖。他去過少林。去過武當。上過峨眉山。他的足跡可以說是遍佈大江南北。他去過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廣東,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山東等多個省市。不斷去和精通武術的人去較量。鮮逢敵手。

在這多年的遊歷生活中,讓孫祿堂感覺收穫頗豐。在此次的遊歷中,他認識了不少的奇人異士。其中的一位奇人,是一位雲遊的道士。他傳授給了孫祿堂一種修心養氣之法。此後孫祿堂就將這種方法融入到了他的拳術修習之中。與此同時,他為了提高自己武術的境界。他還在四川跟一位高僧去研修易經研究了數個月。並且在武當山和陳姓隱道一起結廬,聽講丹經。

最終他博採眾家之長,自己成為了一派。創立了孫氏太極拳。成為了武術界的鼻祖創始人。在民國期間,武術屆他可以說是風頭第一人。同時,他也成為了傳媒界的新寵,因此經常登上各大報刊的頭版頭條。那麼孫祿堂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呢?對於現在我們來說,我們可能想也想不到,因為畢竟時代已經很久遠了。而且跟現在的武術發展來相提並論的話,也有失偏頗。所以在此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摘取一篇他的逸聞來,供大家欣賞一下。

在江蘇國術館成立的慶典上。大廳裡有上百名國術館的師傅和弟子。大家都一再的邀請孫祿堂先生,為大家表演一下功夫。孫祿堂說:“這樣吧,在這個大廳裡,你們可以一起來抓我,誰能碰到我的衣服,就算我輸了。”遊戲一開始,就有幾個跟孫祿堂熟悉一些的走過來將他圍住,想要伸手抓它時,卻又發覺孫祿堂忽然找不到了,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他已經跳到了圈外面去。於是眾人又一擁而上,不知道又用了什麼樣的功夫,他又跳出了圈外去。

另外,孫祿堂當年曾經赤手空拳對打過一百多個手拿兵器的武林高手,打傷了好幾十人,自己卻毫髮無損,他輕而易舉的就秒殺了歐洲的格鬥王,而且虐日本首位武術大師虐的更是輕易。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那樣的亂世中,整天打打殺殺,不知道會結多少的仇家,而且最後還能善終,光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孫祿堂的功夫真的是已經非常厲害了。所以既然孫祿堂能在那個亂世中活下去,還被人尊稱為武聖,就說明他的功夫是非常厲害的,可能已經就達到天下第一的地步了。


悟空去西天取真經


上海灘杜月笙就十分敬畏孫祿堂,告誡手下不容許與孫及其弟子衝突,否則幫規處理。沒點真功夫是不會讓風雲人物忌憚的。據說有一次杜過生曰請孫,孫空手而去杜有點不高興,就問孫帶了什麼禮物給他,這時恰巧地上跑過一隻老鼠距孫幾米遠,現場沒有人見孫動,可老鼠卻已拿在孫的手上,孫說這就是我送你的禮物。杜大驚失色。


老驥伏櫪12


其實就是一個經常運動的普通人的水平。

他的故事我們今天都耳熟能詳,我在這裡,主要講講他是如何超神的。

我們今天對民國時期“武林高手”的描述,其實離不開四個人,蕭汝霖、平江不肖生、趙煥亭、王度廬。

蕭汝霖這個人我們今天都不知道他是幹嘛的,但他曾經寫過一篇描述霍元甲的文章,刊登在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上,叫《大力士霍元甲》。

在這篇文章裡,蕭汝霖講述了霍元甲的生平事蹟,比如學藝、大戰義和團等等。在文章最後,蕭汝霖說霍元甲“疑似劍仙”。

這篇文章今天再讀還是會有武俠小說的既視感,但是這篇文章的重要性在於,從這一刻起,武俠小說正式和歷史人物緊密結合在了一起。要知道,在這篇文章之前,武松是什麼派的?魯智深師承何方?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就知道武松有一招“玉環步鴛鴦踢",魯智深提著沙包大的拳頭就打人了。

緊接著是平江不肖生老師。他的《近代俠義英雄傳》開創了一種思路。把武功分成了內功和外功,霍元甲就是內功不咋地,後來把自己就震死了。但從此以後,武俠小說離不開內功,民國的英雄好漢們也都有內功了。其實就是義和團的路數,並不奇怪。

第三位趙煥亭老師特別了不起,在小說裡發明了一個東西”罡氣“。也就是在平江不肖生老師認為,內功強了無非是讓自己底子厚一點,但是趙老師的發明,就可以讓人隔著八百里一巴掌打爆鬼子的頭。


第四位老師王度廬我們都熟悉,《臥虎藏龍》大家都熟悉。在這本小說裡,王老師開始研究點穴,從此,打穴也成為了大家的基本功。


酒騎風


孫祿堂的確被神化了,三拳合一看起來很厲害,其實是不可能的,真正練出功夫的人只能通過一門拳法深入練出來的,比較靠譜的還是八極拳李書文。幾門拳法一起出現只能是拼湊,說明其中有拳法沒有得到真傳才會繼續練其他拳法。

孫祿堂最大的名氣在於文化水平高,寫了幾本武術書籍,還將神秘的內丹修煉雜合進去,使得武術無限神話,再加上後人吹捧,也就登上了神壇。

今人關於孫祿堂的實際功夫水平確實無從考證,再看孫門後人,最直接的女兒孫劍雲,功夫也就那樣吧。

所以前人的神話不要去想,練好自己的就行了


揚州心意


那時候真正有點實力的是練查拳的王子平這種,天生力大又善摔跤柔韌性好身手敏捷,加上武術技巧,打一般人如同兒戲,那時候真正上過擂臺打過老外的,好像只有一個王子平。我的老家有個清真寺,王子平曾來教授其回民武藝,老人回憶他能倒著只用雙手爬到大樹上,兩個手指捏著劍尖能把一米多的長劍端平,火車站上幾百斤的大碌碡,他舉起來把日本兵都嚇壞了……當時中央國術館,王子平是少林門長,孫祿堂任武當門長,王對孫根據武俠小說(還珠樓主)吹噓什麼“內家”不滿,當眾向孫挑戰,孫不敢應戰,從上海找了個年輕徒弟來。。霍元甲跟王子平類型差不多,但實力差的多。細究民國武林歷史,你會發現,許多故事吹噓誇張的成分太大,已經根本不現實完全就是傳說和演義,王子平這類幾乎算是唯一接近真實的了,其他什麼太極八卦,可以說真有能耐的幾乎連一個都沒有,都是傳來傳去八字沒一撇的東西,後人拿著當真事吹不過是為了利益二字騙徒弟騙錢,代代相騙倒成了傳統,所以今天有閆芳、雷雷、陳小旺,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事了微燻拂衣去


要說孫祿堂,則不得不提他在中華武學歷史上的地位;作為天下第一手、一代武學宗師,孫祿堂堪稱中華武術歷史上最後一個集各家武學於大成的一代宗師,孫祿堂脫胎於形意拳,他更是把太極拳、八卦拳和形意拳三者融為一體,達到了融會貫通、內外合一的地步。

要真論及武學境界,或許只有張三丰能與之比肩。

孫祿堂早年在武學上便展現出極高的天賦,而每逢孫祿堂拜師學藝,便可於武學造詣上超越師傅達到了另一個境界。孫祿堂從形意拳學習,隨後更領域到了八卦拳的真諦;而在不斷地對武學考證和演變中,孫祿堂更是脫胎換骨,達到了由武學入道的境界,孫祿堂把武學和易經先天之處,並完成了自我內功上的大成,成為了第一位把內家拳融會貫通的民國武林高手。



當然孫祿堂的成功除了自身的悟性之外,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太極、形意和八卦經過他之手不斷演化和革新,終於能成為一門內外兼修的武學,而孫祿堂本人也被冠位天下第一手的稱號。至於說到孫祿堂的實戰,那更是不用多說;孫祿堂武功從江湖鏢客脫胎而成,戰鬥力與綠林好漢只高不低。


關鍵的是孫祿堂練成內家拳巔峰之後,外在更是一幅平和瘦小的姿態;在孫祿堂在面對日本第一高手板垣一雄的挑戰時,只用三招便已徹底降服對手;面對5位絕頂高手攻擊時,孫祿堂更一招制敵。在後來孫祿堂由武學入道過程中,亦達到了煉神化虛的地步;在30年代初,孫祿堂駕鶴西去、白日飛昇,成為了張三丰之後又一位破碎虛空的武林神話。

而孫祿堂的成就至今仍未能有武林中人與之比肩。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武俠小王子李言


孫祿堂並沒有顯赫的武學家世,只是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他九歲喪父,是靠著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成人。年輕的時候,他跟著附近一位姓李的高手學習武術。孫祿堂一共學了三年,在李師傅的指導下已經打好了紮實的武學功底。李師傅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孫祿堂,於是建議他在找其他途徑學習武術。

之後,孫祿堂跟隨了形意拳大師李魁元以及太極拳大師郝和學習功夫。特別是赫和,他覺得孫祿堂是一個武學人才,將自己的武術悉心傳授給孫祿堂。在學習太極拳以後,孫祿堂開始深入鑽研,並將形意拳、八卦掌等功夫和太極拳融會貫通,自創了孫氏太極拳,名揚天下。

至於他的武功如何,目前的記載是他拳打俄國大力士,腳踢日本七高手。故事的大致情節其實和我們平時看的影視劇差不多。

1909年,瀋陽來了一個叫做彼得洛夫的俄國人,號稱是歐洲的大力士。當時,孫祿堂在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的手底下做幕僚。在聽說俄國大力士“拳打中國武林”的叫囂後,非常生氣,決定去瀋陽打擂臺。當然,最後的結局就是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孫祿堂三下兩除二把這個俄國大力士打得滿地爪牙。

打敗日本高手的事情也一樣。1920年,據說是日本天皇派日本的柔道冠軍坂田一雄到中國挑戰孫祿堂。在萬眾矚目之下,孫祿堂幾個回合便把這個日本高手打敗。據說這個冠軍被打敗以後,輸得心服口服,還要想拜孫祿堂為師,學習武術。十年之後,日本政府又派了六個武術高手來找孫祿堂調招。孫祿堂以一敵五,大敗日本人。

我個人覺得中國傳統武術現在還是發展不好,魚龍混雜,沒有真正的融入進現代社會。門派太多了,普通人很難分辨好壞,也很難普及。相反,韓國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劍道,這些東西就很好的融入了現代社會。這些經驗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武術再能打,如果只是覺得自己無敵,不和現代社會所結合,不能夠吸引年輕人學習,無法傳承,也是終會被淘汰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除了李小龍,其他都不信。孫祿堂親傳了顧汝章,顧汝章兩大得意門生之一黃澤民在剛到美國還沒系統研究武術李小龍年前根本不堪一擊,跑的很快,,,深得形意拳精髓,被李追了3分鐘才追上打趴下。。。。認輸離開洛杉磯去舊金山開的武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