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什麼說廣西是戰鬥力最強的省?

烏鴉點點點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一一用歷史數據作答:



1936年6月李宗仁白崇禧用抗日的旗號聯合廣東陳濟棠發動兩廣事變,之前證據確鑿的勾結日本,購買軍械包括飛機,任用日本教官訓練軍隊,不敢偏居一隅起兵反蔣爭奪地盤。其中甚至發生了陳濟棠用日本空軍教官訓練引發廣東空軍飛行員不滿,集體譁變投入國民政府空軍的事件。因不得人心被蔣介石用各種手段迅速平定,桂系退回廣西準備死守以待時變。

淞滬會戰之前白崇禧飛赴國府就職,電報李宗仁大意是如若再不出兵,來日我等抗日主張何以見諒於國人?勸說李宗仁出兵抗戰。經過李白二人和蔣談判達成如下條件:中央軍不在廣西征兵,新給六個師編制並21集團軍番號。一生“官迷”的李宗仁就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方始決定帶兵出桂。 出兵之前桂系部隊番號只有七個,從170到176七個師。其中175留守廣西,北上參加抗戰的只有六個師的全部人馬。八月下旬出兵,到十月上旬集結徐州分別開赴山東日照和連雲港一線接稅警總團和國軍嫡系留下的陣地防務。隨著淞滬會戰的進行,蔣嫡系部隊傷亡慘重,因此桂系各師開始從山東和徐州一線陸續奉調入滬參戰,主力部隊為桂系48軍三個師加第七軍171師,總計四個師番號。但是開戰之前發生了一個意外,第七軍171師513旅旅長高仰如臨陣脫逃所部潰散,加上桂係為了把戰鬥力較強的部隊得以保留而臨時進行了混編,將第七軍170師的兩個旅劃入參戰部隊,將48軍兩個旅劃入了170師,再加上48軍176師只有一個旅的兵力(十九路軍餘部),因此桂系實際參加淞滬會戰的部隊是:508.511.510.517.520.526六個旅,513旅潰散後整理成一個團的餘部參加了部分戰鬥。按照桂系每軍三師兩旅的編制,這兵力實際是三個整師,何來六個師?

大場反擊戰一共三路反擊大軍,桂系的六個旅近兩萬人和胡宗南19師餘部作為其中的一路發起了正面反擊,開始蔣介石對桂系的戰鬥力是持肯定態度並寄予厚望,奈何只一天被擊潰。另外兩路也分別潰敗。各路大軍傷亡慘重,其中桂系部隊戰死四千,傷亡潰散和失蹤達到五千人,失去戰鬥力。僅僅堅持了三天便陸續撤離戰場修整。五個半師瞬間垮掉了三個半。桂系剩餘的兩個師沒有參加淞滬戰鬥,而是後來參加了吳興長興阻擊戰。因白崇禧拒不參加南京保衛戰,阻擊戰之後傷亡近半撤離,因此桂系在整個淞滬戰場和之後的阻擊戰中傷亡兩萬左右。而作為同時期參加戰鬥的各個派系包括嫡系部隊全軍陣亡者大有人在,比如東北軍67軍全軍覆沒,犧牲軍長,旅長,軍參謀長,師參謀長等少將以上將領五人,重傷師長旅長各一名,八個團長全部陣亡。三個德械師均傷亡大半,川軍26師僅剩三百多人。整個淞滬會戰國軍傷亡三十萬,南京保衛戰又傷亡近十萬,而桂系兩個軍傷亡兩萬人,而且成建制撤離算是非常不錯的結果。

淞滬會戰之後不久就開始南京保衛戰,因白崇禧主張轉入遊擊作戰,不同意防守南京,但是南京作為首都從政治上還是戰略時間爭取上不得不守,桂系因此沒有參加。其他陸續從淞滬戰場撤出的部隊陸續到南京集結。客觀的說桂系在淞滬戰場之後就開始奉行保存實力的策略,尤其武漢會戰,太湖阻擊戰之後就再無上佳表現。主力21集團軍七年時間在大別山無所作為,臺兒莊戰役桂系在李宗仁白崇禧指揮下佈置外線作戰,31軍擅自放棄蚌埠和鳳陽,171師師長楊俊昌宿縣臨陣脫逃判刑十年,臺兒莊戰役勝利後國民政府共頒發11枚青天白日勳章,桂系一枚也沒有,甚至連四等寶鼎勳章也沒有,可見一斑。 桂南潰敗135師兩個團不戰而逃,師長蘇祖馨撤職,新編19師不戰而逃,師長黃固軍法審判。一天丟了南寧,接著丟了重兵防守的崑崙關。中央軍第五軍奉命反擊,既要正面強攻又要側翼阻擊,桂系在外線仍然是保存實力,僅僅打了日軍一個伊藤大隊和南寧派出的兩個中隊合計一千餘日軍的阻擊戰,桂系東、西路部隊的行動對北路主攻作戰是個策應,但力度不夠。據16集團軍參謀長劉清凡回憶,曾擬用135、170師直襲南寧,因兩個師長的堅決不同意而沒有實現。與正面打得屍山血河的中央軍相比,桂系直接在一旁看戲,直到日軍從南寧地區撤退。

正如桂系少將參謀陸學潘回憶說:“夏威的16集團軍在白崇禧親自指揮下,有權使用部隊,儘量使用別的部隊,不動用自己的部隊。夏威集團軍始終……打些風流仗,看著敵人,可打可不打,因此未受到絲毫損失。爭奪激烈,死傷慘重之崑崙關,是第五軍和其他部隊,這都是白崇禧保存實力的做法。”“他的目的,只要能保存實力,勝敗始終置諸度外,實系民族罪人。” 桂柳潰敗中桂系原本兩個軍防守桂林,結果陸續撤走,僅留一個雜牌師和民團兩萬人,桂林三天城落,城防司令韋雲淞僅打了一天就率部逃跑。戰死五千餘人,被俘一萬餘人。作戰不力再次被撤職查辦。坐看友軍犧牲不動如山是國軍將領對桂系抗戰的評價不是空穴來風。但是廣西基層士兵吃苦耐勞,擅長山地遊擊作戰,部分高級將領貪生怕死,高層保存實力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桂系糟糕的表現,廣大基層士兵對桂系李品仙在安徽開貿易公司和盜墓深表不滿,桂南會戰中的反擊桂平,粵軍3個精銳師和桂軍46軍合擊桂平,粵軍打了10天桂系始終不出力結果功敗垂成,46軍一個團長就質問上級“粵軍兄弟打了10天死了這麼多人,我一個團就派了1個營增援,大家都是中國人為什麼我們不上。” 縱觀桂系八年抗戰,代表國軍最高軍功榮譽的青天白日勳章到45年前一共頒發173枚,桂系僅僅李宗仁,白崇禧,和李品仙三人獲得,桂系將領可見一般。


東北虎嘯震山猴


錢鍾書說過一句話:“中國有三個半人,湖南人算一個,兩廣人算一個,江浙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
而廣西兵打仗是真的厲害,樓下有人說湘軍牛逼,但我還是認為桂軍更牛逼!

一、名人看桂軍

抗日戰爭時期,廣西部隊沒有出過一支偽軍。
而日軍無法佔領廣西任何一個城市和村莊超過3個月。
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美國將軍史迪威說過:“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彭老總在紅軍打仗的時候說過:“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

二、桂軍戰績

北伐戰爭時期,四軍有個稱號叫“鐵軍”,桂系第七軍有個稱號叫“鋼軍”。
北伐軍的第一個大的勝仗,就是桂軍最出名的名將李宗仁指揮的長沙戰役。
一個星期不到,打的吳佩孚叫爸爸,之後光復長沙,這一場戰役讓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決心堅定了下來。
這算是桂軍和湘軍的一個大碰撞吧?
而且上面說的這個桂系七軍,就我的記憶裡面,沒有打過敗仗。
在桂唐戰爭中,素以彪悍著稱的湘軍十幾萬人被桂軍幾萬人打敗並被收編。
在中原大戰最初,10萬湘軍和3萬桂軍幹了一架,湘軍又是一敗塗地。
在中原大戰後,桂軍後撤回廣西老家。
湘軍、滇軍、粵軍一共動員了近12萬兵力企圖戰勝桂軍並解放西。
但是桂軍2萬多人兵分兩路,
其中一路先是幹掉了超過3萬人的滇軍,隨後又戰勝了3萬粵軍;
另一路在桂林一帶戰勝了近6萬湘軍。
羅榮桓曾這樣評價廣西兵:“要警惕廣西兵團,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兩廣(廣東、廣西)部隊。這些著短褲、穿草鞋的兵,打仗頑強,又善於爬山,跑起來像揩了油的,很難抓住。”
桂軍的這個戰績,我相信,不要多說了吧?
這裡我要額外提一點,解放戰爭後期,局勢已經很明顯了。
桂軍雖然戰鬥力強悍,但是已經知道再打下去也沒有意義。
桂系的領袖也不想打了,只是想給歷史一個交代而已。
而且,除了正規的桂系軍隊,
那些自發抵抗日軍的民團,也同樣富有中國人的血性,永遠在中國抗日史上發光。
不論如何,比起一槍不放拱手相讓,還是牛很多!

歡迎關注我~

不太正經的劉博士


二戰中廣西兵打仗最狠,狠到你難以想象。

當年的桂林保衛戰,雖然堅守的時間不算太長,但是慘烈程度卻是抗戰有史以來最讓人動容的。不但是國人動容,就連參戰的小日本也對此戰刻骨銘心,陰影揮之不去。

日軍在1944年發動了“豫湘桂戰役”作戰,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衡陽遭到第十軍的頑強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國民黨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多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一線,準備進攻桂林。

而桂林的守軍只有一萬多人,原本的兩萬多人還被抽調走一大半,加上當地的民團萬餘人,也就兩萬人。而且武器裝備很差,尤其是民團很多隻配備有獵槍和大刀。

 1944年10月28日,桂林保衛戰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攻擊外圍據點,而駐守的官兵死戰不退,全部陣亡。隨後日軍開始直接進攻桂林城,並且派登陸艇試圖從水路攻擊桂林,桂林守軍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日軍曾經27次衝入桂林市中心,都被守城軍民在巷戰中趕出。在這期間民團的敢死隊還綁著炸彈去炸日軍的登陸艇,光在灕江上就讓倭寇死傷了幾千人。

桂林保衛戰中桂軍及民團都是清一色的血戰到底,灕江江面和市區街巷到處都是敵我雙方的死體。最後桂林保衛戰以守軍全部陣亡結束(包括民團),被俘的極少,而投降的就更是寥寥無幾。試想一下當一支部隊建制被打亂、打殘的時候,還能做到血戰到最後一個人。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無謂的精神。軍人就不說了,作為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民團,且武器原始落後,亦能與敵軍決死到最後一人,可見民風之兇悍,保家守土決心之堅定。

戰後,日軍很多人都對此戰做了刻骨銘心的記錄。言語之間情緒低落與內心的恐懼無不溢出。

向抗戰期間血戰過的廣西人民致敬!


老裡說歷史


我來說說吧!

1、廣西曆來環境惡劣,當然不是旅遊景點,練就了廣西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超強的身體適應力。廣西人大部分會水,這是地理位置帶來的。

2、廣西人有很強的宗族意識,經常因為宗族問題內鬥,比如村和村,當然如果對外地人、外省人、外國人我們就會變成:本地人、廣西人、中國人。

3、廣西人性格特點帶來了:不背叛宗族、不忘祖、不忘國,所以少有叛徒,因為叛徒註定不會進入宗族裡,而且叛徒會被打死,家人好幾代都抬不起頭。

4、廣西人最大的缺點是:不太能說會道,這點虧基本上就體現在廣西大官不多。

不說了,馬上清明瞭,我還要去插秧種田,還有找隔壁村打打架。接下來三月三還要對歌,畢竟我們村少了我可能會輸。



曲風008


廣西?他算啥?

碰到湖南兵只有躺著走!

太平天國當初那麼狠,還不是被湘軍給絞滅了!

廣西兵不是強,而是蠻,不講理!

民國時期白祟喜不是有小諸葛之稱嘛。就是兩字,狡詐!歷史上,中國最好的兵只有湘軍跟川軍!湘川兩地人雖然人的個頭長的不高,但精煉,忠誠,玩命!不怕死!湘川兩軍的戰鬥力最是強橫!跟這兩省人的性格有關!能忍耐勞,不怕苦!加上都吃辣,脾氣那也是很火爆的!


踏浪尋歡


我是湖南人在桂林呆過,桂林保衛戰城破之後無一人投降,國民黨守城的少將正付師長都自殺殉國!現在墓還在七星公園裡!灕江的水幾天都是紅的。現在著名景點七星巖,城破之後最後800多軍民且戰且退退守洞中,任外面日本人漢奸喊話堅守幾天無一人出洞投降,最好全部被毒氣燻死在洞中,可惜現在幾乎無人知道!桂林保衛戰雖然極其慘烈,但是從戰役角度看並不算大,打到桂林的日本兵基本已經橫掃了大半個中國,經歷了大小無數戰役!但是從他們的回憶錄裡看,在中國最讓他們震撼的,甚至感覺到敵方的士氣和勇氣遠超我軍就是桂林保衛戰!


好貓40330248


與廣東人不同的是,廣東人去到哪,財神爺就明晃晃的擺到哪,日日燒香保佑生意興隆,廣西人則講風水,完善的族譜,幾十代祖墳,祠堂,過年過節,先敬上人再親眾聚飲,有著從小到大的感恩教育與團結精神,加上山多水多,既能爬山又能游泳,吃堅韌食物,廣西人牙齒都比嶺南以北人堅硬的多,廣西人耐力特強,做事果斷勇狠。廣西人還吃狗肉,腎功能遠在高大北方人之上。

無論打越南,打法國,打倭寇,抗日救亡,護國北伐,但凡為中華民族的正義之戰,廣西人從不顧慮手上忙著什麼生計,扛起武器就扭成一團上戰場。

廣西人對那些奸雄,匪宼,竊國大賊從不愚忠,軍人只願救國救民於水火,不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甲申卯馬


我只說一點,為什麼廣西不受待見的原因,之前紅軍路過廣西的時候如果不是老李放水,估計在廣西就被團滅了,桂系軍閥誰都惹不起,抗戰勝利後很多廣西老兵直接回家種田,也沒有得到什麼,廣西人就這麼純粹,國家需要的時候就上戰場灑熱血拋頭顱,打贏了就回家種地挖紅薯砍甘蔗,沒有北方人靠近皇帝的那麼圓滑懂撈好處,所以廣西窮,但也窮的有骨氣,大愛純樸的廣西人


yy121017211


廣西在中國是一個不起眼的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的五大自治區,同時也是傳統意義的漢地十八省之一,也是向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從太平軍到抗旨戰爭,廣西人在歷次大戰之中顯出了極其出色的戰鬥力。這種戰鬥力來自何處呢?源於廣西的那片群山與邊境之地。

廣西的地形以三山兩江為基礎,在珠江中游分為左右江兩支,而左右江之間以山地丘陵為主,因此廣西是多山的地帶,不同於廣東表兄珠江三角洲的富饒,廣西的人們生活在青山珠水之間,並非定居下來便一帆風順。

首先,廣西是壯族自治區,又作為漢地十八省,可見在漢族移民遷至廣西的時候已經有著數量眾多的土著人已在此處駐紮下來。在對土地的爭奪戰中依仗著自己是漢人的身份盡漢族人之所長將少數民族趕上山上。這種鬥爭持續了千年之久。比起廣東表兄在往日土客械鬥中的拳法遺傳在國際影壇上的大放異彩,廣西的獨家技藝更加偏向實戰而非花花架子,更何況與少民的鬥爭已經持續千年。

因此,廣西人戰鬥力在一次次中國的內外戰爭中得到驗證。從先頭提到的太平軍運動到後來抗日戰爭中桂軍的出彩表現。甚至在我黨早期的一支重要革命根據地也有著廣西左右江的一份。在後來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士兵回憶廣西兵習慣了穿山越嶺,靈活的如同猴子一般。

當然,在中國國族意識增強的當下,一味地抬高某省貶低某省並無意義,在當下,廣西如何才能擺脫不為人所知的局面無疑考驗著廣西當局是否順應廣東輻射的決策。


思遠軍事


記得在頭條上看過連陽標統發表的一篇文章,寫的是一位廣西老兵,我複製了其中老兵回憶的一部分給大家分享一下。原文是山河帶礪:丟那媽,十幾萬兵差不多死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看一下。(老人說的是粵語,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就用普通話再打一下)


陳春瑞:九十六歲。

籍 貫:廣西平南縣思界鄉。

番 號: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四十八軍一七四師。

根據錄音整理:

1、我係民國二十六年去當兵,系打日本鬼吖。當時日本鬼飛機派傳單,話三日要打落上海,又話三日打落南京,一個禮拜打落漢口。至多三個月,打低我哋中國。

1、我是民國二十六年去當兵的,去打日本鬼子。當時日本鬼子的飛機在派傳單,說三天就要打下上海,又說三天就可以打下南京,一個星期打下漢口。最多三個月,就可以征服我們中國。

2、丟那媽!我哋兩廣白話佬(說廣府話的人)唔服氣。廣東出兩個軍,廣西又出兩個軍,去上海同日本鬼打咗三個月。贏就冇贏,不過都冇輸。丟那媽,十幾萬兵差不多死曬。

2、丟那媽!(粗口,兩廣老輩的拼命前奏)我們兩廣說白話的人不服氣。廣東派出兩個軍,廣西又派出兩個軍,去上海和日本鬼子打了三個月。沒有贏,也沒有輸。丟那媽,十幾萬士兵差不多都死光了。

3、我去當兵前系屋企放牛、耕田,去當兵時候先十八歲,我部隊番號系四十八軍,總司令叫廖磊,人哋話三隻石頭的磊,我冇識幾隻字,廖就唔知道點寫,詳細也都冇記得自己第幾師第幾團了。

3、我去當兵前在家裡放牛、種田,去當兵的時候才十八歲,我部隊的番號是四十八軍,總司令叫做廖磊,他們說是三個石頭的磊,我不認識字,廖就不知道怎麼寫,詳細的也不記得自己是第幾師第幾團了。


個人覺得廣西兵或者不是最強的,但他們應該是最不惜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