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陳皮清遠雞 借力電商“飛”萬里

雙十一電商購物節讓清遠農村各電商火了,大量農產品借電商走出山區,久負盛名的清遠雞更是走向千家萬戶,僅清遠就有52噸清遠雞調配至全國各大物流倉庫。目前,清遠電商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成功創造了農村電商“英德模式”,英德紅茶藉助電商實現了銷售大幅度增長,一位紅茶電商介紹說:“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們通過電商的產品銷售額已達2200萬元,全年突破3000萬元完全不成問題。”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走上電商之路。清遠雞、江門橘,因為電商迅速走向全國。

新會陳皮清遠雞 借力電商“飛”萬里

新會陳皮清遠雞 借力電商“飛”萬里

清遠雞新會陳皮 藉助電商飛向千家萬戶

清遠雞作為生鮮產品,新鮮度很重要。今年清遠電商加大了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例如京東自營倉、蘇寧蘇鮮生等,藉助這些平臺即日下單即日送達的優勢,用高科技保鮮技術,以清遠雞的新鮮度吸引顧客。此外,紅茶、腐竹、英石等名特產的訂單雪片似的通過網絡飛來。

新會陳皮行業所走的電商之路,是江門農村電商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5月份,江門市新會區農村電子商務行業協會誕生。據江門市新會區副區長黃銳樓介紹,新會以創建廣東省農村農產品電子商務示範區為目標,整合了全區農村信息直通車和基層供銷社的資源,搭建區、鎮、村三級公共服務站。2016年底,新會完成全部11個鎮級農村電商公共服務站的建設,並升級改造建成50個村級服務點,到2017年底實現了新會區農村電商服務網絡全覆蓋。

農戶網店獲評淘寶“金牌賣家”

“由於供求信息不對稱,以前楊桃5毛錢一斤都少人問津;如今通過淘寶網,價格連翻十幾倍還供不應求。”英德市英紅鎮田江中心村網紅店主宋勇輝深有感觸,他把楊桃身價倍增的“功勞”歸功於農村電子商務這個“聚寶盆”。

宋勇輝以前看著自家果場和周邊其他果農種植的楊桃、龍眼、黃皮等水果因銷路不暢不能及時賣出去而壞掉心急如焚,通過鑽研互聯網淘寶銷售知識,他探索出一條電子商務致富路。他通過淘寶網,與鄉親們一起抱團發展,走線下生產、線上銷售的電子商務新路子,幫鄉親們把農產品賣出了好價錢。宋勇輝和他的團隊通過淘寶網銷售楊桃排名全網第一,月營業額突破幾十萬元,成為淘寶網楊桃銷售最紅的“掌櫃”,先後五次獲授淘寶網“金牌賣家”。

近年來,清遠以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等各類電商平臺建設為抓手,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實現富農惠民。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了陽山、英德2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縣,3個省級農村電商示範基地,2家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和尋鄉記電商等6家省級農村電商示範企業。

據統計,清遠市在阿里巴巴平臺交易額由2014年的43億元躍升到2017年的96億元,年均保持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增長速度。2018年1月至9月,清遠市網絡平臺商品交易額為90億元,同比增長18%;網絡銷售額12.3億元,同比增長23%。

鄉村新聞官助力 農村淘寶打通最後一公里

今年8月,清遠第一批“鄉村新聞官”接過聘書,正式上任,進行首次農事播報,推動鄉村新聞治理,打通城鄉一體化中信息不對稱的“最後一公里”,落實新聞惠民工程。清遠市“鄉村新聞官”制度為全國首創。清遠全市84個街鎮共1023條行政村將陸續設立“鄉村新聞官”。每當農產品上市前夕,“鄉村新聞官”就承擔起主動對外播報對應農產品信息的責任。

從2015年8月正式投入運作以來,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帶動示範作用正逐步顯現,該市市、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已趨完善,包括農村淘寶、京東、蘇寧等共建成241個電商服務站點,實現全市各鎮(街)全覆蓋。清遠市尋鄉記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光華介紹,電商平臺的普及,電商產業園的孵化,令到城市消費者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或電商平臺,透過圖片透過互聯網知道農村的產品信息,從而建立充分的聯繫。

記者從江門市瞭解到,2015年以來,淘寶、京東、蘇寧等國內電商平臺紛紛搶灘江門農村市場,江門農村電商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雖然江門電商起步較晚,但通過努力,江門市下轄的恩平市、鶴山市已挺進“廣東電商十佳縣”前三名——藉助農村電商形式,江門特色產業與網絡經濟實現互動融合,有利於解決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問題,助力江門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步伐,推動江門農業強市建設。

農村電商提升了農業品牌價值

在電商扶貧方面,英德市結合脫貧攻堅工作,通過“電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貧困戶)”等模式,引導企業、合作社或貧困戶相互合作,提升農產品品質,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並逐步形成了“1+N”電商扶貧產業體系。在電商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下,發展電商企業131家,培育電商扶貧企業41家,帶動貧困戶就業超3000人,有力推動了全市脫貧攻堅進程。目前,英德市已依託中國郵政快遞、順豐速運、菜鳥物流、四通一達等快遞物流企業構建從市區至23個鎮區的二段物流配送網絡,實現物流快遞全市24個鎮街全覆蓋。爭取到2019年實現鎮級、村級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目前首期試點已開展,現已安排適合鄉村地區運營的45輛物流配送車輛,試點構築基於各農村電商村級服務站點為原點,服務覆蓋村點周邊自然村的物流配送末端網絡及電商宣傳體系。

記者在江門市新會區採訪瞭解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當地果農選擇在電商平臺註冊賬號銷售產品。陳皮村是其中之一。

陳皮村電商運營總監馮健榮告訴記者,陳皮村從2013年開始在京東、天貓等平臺銷售新會陳皮、柑普茶、新會柑等。隨著新會陳皮知名度的提升,近幾年的網上銷量逐步攀升。“這兩年增加比較明顯,去年就我們這個平臺的網上營業額已經達到幾百萬元。同比增長了50%左右。”他說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江門全市各類網絡經濟主體達2000餘戶,註冊資本金25億多元。記者從江門市新會區也瞭解到,近年來,隨著電商等的推動,新會陳皮這個曾侷限於廣東的特色產品,目前,已經在國內廣為知曉,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價值也不斷攀升。在今年5月舉行的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佈暨第二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上,發佈的2018年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中,新會陳皮位居全國地理標誌產品第41位,品牌價值為89.10億元。

依託電子商務產業園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英德市獲得了“廣東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殊榮。截至今年9月,在電商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下,全市累計建成農村淘寶、新供銷(即送網)、京東、蘇寧、鄉城品等電商服務站點241個,發展電商企業131個。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曹菁、嚴建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