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黑魚風險大嗎?需要什麼技術條件?

你若不離129169944


黑魚為肉食性魚類。主要以食小型魚類、蝦、水生昆蟲和小蛙、蝌蚪及其它水生動物為食。而且適應棲息環境廣泛,全國各地都可以可以養殖,也可以混養和單養,而且能在缺氧和混濁的水環境裡生存,混養是指在魚塘中與其他魚等一起混養;集約化單養則是利用水源豐富、餌料充足和條件進行高密度單養。近年來現在我國還是大部分都已單養為主,便於好管理。



黑魚雖然生存環境強但是育苗養苗是關鍵,養殖朋友們普遍認為“孵化容易培苗難”,魚苗成活率高,培育方法有兩種:一是將魚苗種一次育成;二是分魚苗、魚種兩個階段培育。

池塘培育 池塘消毒施基肥。面積100-300平方米,一般100平方米左右為適宜,放養密度,3-5萬/畝,水深0.5-1米。然後施肥投餌,日常管理:巡塘、適時注水、拉網分養。

放養密度,每平方米300-500尾。 餌料:仍以浮游動物為食,需投餵輪蟲、水生生物,使其飽食,天然餌料不足時,應加投人工餌料,經2周後飼養苗稍長大、食量加倍,此時可投餵大型甲殼類和切碎的絲蚯蚓,每天早晚各一次,第20天后可用剁碎的低質雜魚肉投餵。

定期巡邏觀察魚的攝食、活動、水質變化,有無浮頭預兆,有無病魚等,常風魚病與防治像腸炎病、粘孢子蟲病和水黴病等。要做到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還有黑魚非常活躍,要做好防逃設施設備。


滿滿收穫的季節


"養殖黑魚風險大嘛?需要什麼技術條件?"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黑魚是出了名的性情兇猛,胃口很大,具有吃掉整個湖泊其他魚類的能力。當然,對於黑魚,更多關注的是其市場價值。黑魚,骨刺很少,含肉率高,蛋白質含量高於雞肉和牛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此外,在藥用價值上,具有祛瘀生新、滋補調養的功效。

極高的營養價值,兼具的藥用價值,促使黑魚具有很高的市場價值。



養殖黑魚的風險

養殖黑魚風險大小,要看投入的大小。投入大,風險也會跟著大。那麼,一畝池塘的黑魚,需要投入多少養殖成本呢?

  1. 池塘租金費用。一畝池塘一年租金1000元;
  2. 黑魚魚苗的成本。一畝的黑魚魚苗可投放2500尾,而100尾一斤的黑魚魚苗,價格大概為90元左右,小計需要投入2250元。
  3. 飼料費用。黑魚的食量很大,飼料的成本會比較高。通常情況下,每1kg的增重成本為10.5元。那麼,一尾黑魚大的可達到3kg,小的也有1.1kg,折中2.05kg。那麼,2500尾,總計為5125kg,減去黑魚魚苗的25斤,還有5112.5kg,也就是說增重5112.5kg,折算成本為53681.25元。
  4. 其他費用,包括水電費、人工費等等,需要8000元。

最後,總計養殖一畝黑魚的成本為64906.25元。從成本上來說,養殖黑魚風險不算太大。當然了,對於不一樣的家庭的經濟情況,風險大小判定會是不一樣。



養殖黑魚的技術條件

黑魚養殖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技術條件。但是,根據黑魚的生長習性,需要注意一些事情,如下:

  1. 科學投放飼料。首先,飼料要使用未變質的冰、鮮小雜魚;其次,飼料投餵的時間,上午8~9時,投餵一次。下午4~5時,投餵一次;最後,投餵的量,根據黑魚的體重來決定,一般是黑魚體重的3%~10%。
  2. 經常換水。剛開始的時候,每半個月換水一次,每次換掉全池水量的1/3即可;進入夏季,需要增加換水的頻度,3天一小換,換掉1/3。7天一大換,換掉2/3。以此改善水質。
  3. 防天敵。黑魚的天敵有蝙蝠和鳥。鳥吃魚,大家應該不難理解,主要是在白天進行;而夜間則是蝙蝠,主要是在夜間貼水飛行,叼食黑魚苗。故而,剛投放黑魚魚苗那段時間,需要使用網片覆蓋池塘。否則,白天被鳥吃,晚上被蝙蝠吃,沒幾天就所剩無幾了。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