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看第一學歷,考研還有什麼用?

追夢的少年54


你從一個二本院校考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和你從北京大學直接考或者保送北京大學的研究生,能力是不一樣的。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說,肯定喜歡後者,這很正常!然而,這並不是你不去考研的理由,更不是你自暴自棄的理由,因為你也許不能和別人相比,但是和自己相比,考研比起不考研,肯定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否則,你一個二本甚至三本的本科畢業生,正了八經的工作都不一定找的!

我大學一個同學,當時只是一個二本師範院校的專科班的學生,後來考上了中國社科院,現在已經成了中國社科院某一領域的專家。試想,一個專科生如果畢業就業,能當一個村小的老師就不錯了,而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本科的同學,有的通過考研,進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南開大學等名牌大學工作;有的轉型,不當老師,考入各個級別的公務員。而當時找工作比較順利,或者放棄讀研的同學,基本上都是省內各地中小學的老師。工作之初可能差距不大,以後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所以,事在人為,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從一個二本甚至三本大學考上研究生,實際上也是給自己的學歷鍍了金,即便就業時會收到一些歧視,但是比起原來的你自己,肯定有了更多更好的機會,而且現在好一點的單位,都要求至少研究生學歷,沒有這個學歷,你連簡歷都投不進去。所以,如果條件允許,不要放棄讀研!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們國家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近幾年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接近800萬。考研,無非希望以後踏上社會能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發展。

有人說了,我本科畢業後直接工作,等你讀完研,我也已經有了三年的工作經驗了,現在這社會經驗不是更值錢!是的,確實沒錯,但你要知道,本科畢業直接找工作就那麼好找嗎?全國幾百萬的大學生你沒有能力人家憑什麼要你,而這種能力正是大學四年你學不到的,你大學四年所學的只是專業很淺的一面,這種能力也正是碩士生博士生期間才能學到的。而且你要知道現在許多企業已經把研究生作為招聘的一個標準了。這樣看來,考研與不考研各有利弊。

所以說,不管考不考研,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不能說你看別人考那我也考吧。

離18年考研還有100來天,祝考研學子們都能金榜題名,也願那些準備實習工作的學子們都能找到心儀的工作,加油!


皓球兒


到處都是?你確定?你面試過幾家公司?還是去過多少事業單位?


我猜你肯定都沒有,只是有過類似經歷或者看過類似報道,便有了這樣的結論。

我來講講我身邊的情況。我們學校是985院校,一些單位來我們學校進行人才引進時,對我們學校研究生免筆試,直接見面試,而且不會看你本科畢業院校。


進入一些大的公司,985研究生學歷會有額外補貼,他們也沒有在意你的第一學歷。

正是因為現在研究生到處都是,所以很多單位招人的指標要求都已經是碩士學歷,至於你本科學校,沒人會在意。

但對於有些我瞭解的,對專業要求較高的公司還是會對第一學歷有要求,但這樣的公司絕對是少數。從目前來說,985院校的研究生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我是教數學的小何老師,歡迎留言交流,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吧!


快樂學數學


有的電視節目為了追求效果,硬生生把輿論給掰彎了…



我們姑且把名校的定義限定為985高校。全國一共34所985(一期),假設每所大學每年本科畢業5000人,假定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在國內高校讀研,那麼一共也不過才6萬人左右。

研究生每年大概招生60萬人,假設一半的研究生是在985高校,那麼每年985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也該有30萬人。也就是說,每年985高校畢業的所謂名校研究生只有不到1/5的人第一學歷才是來自名校。



那麼,剩下的4/5,將近24萬名校研究生,難道就不玩了嗎?顯然不是這樣的。

即使是高校和研究所這樣的單位,也不敢對引進的人才強行要求第一學歷過硬。我查過中科大引進的部分青年千人的資料,其中不乏普通高校本科,後來到國外讀研讀博最終走上巔峰的人生贏家。

其實,根本不用管這些事兒,他限制第一學歷,你只要有真才實學,你還不樂意去了呢…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嘛。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你說的這個結論未免有些武斷。無論是是你考一些事業編制,還是考公務員等,最後報名的時候看的,很多都是看你最高學歷如何;即使是找工作寫簡歷的時候,單位也會綜合去看你最高學歷是什麼,然後再看下你母校是什麼。而且,越是第一學歷比較低,或者是第一學歷所讀大學不怎麼樣的應聘者,當你的研究生所讀的大學很牛氣的時候,我感覺往往收穫的更多的是認可。因為,你一直在更努力的去提升自己。

你在質疑考研的作用,讓我不是很贊同,如果你現在正值選擇的路口,看到身邊好多人匆忙忙考研,自己卻拿不定注意考還是不考,然後自己悶頭找論據說服自己從大流考,還是不考,所以提出此問。。。但是無論是什麼原因,就單看身邊人考研的那麼多,你就要相信它是有用的——沒有用的話,那麼多人去苦逼近一年,有的甚至一年多,起早貪黑,搶座上自習,幹什麼?難道他們沒看到身邊不考研的同學每天自然醒,日子很悠哉麼?

考研作用有三:一是,考研能提升我們的眼界跟認知,學到更高深的知識;二是拓寬我們的人脈圈,一定程度上講,研究生階段屬於我國精英教育了,你在研究生階段所認識的人,很多都是過五關斬六將考研成功的,你認識他們對自己來說是一筆無形財富;三是最直接的,提升你的學歷出身,讓你在職場上就業競爭力更高一些,可以選擇的範圍更廣。至於考研怎麼定目標,怎麼著手複習,比可以關注“考研君”,參考一些建議,報考考不考研,考研利與弊,考研如何定位等,都有。


球球泡泡


歧視第一學歷的情況確實經常存在,但是你要清楚一點,考上更好的學校,就業肯定不會比你本科差。

如果一個985學校某學院研究生生源大多都是普通一本或者好點的二本,那招聘企業就沒的挑了,雙985肯定找的比985小碩要強,但是985小碩找的也不差,起碼比普通一本和二本畢業時找到的工作強太多了。有的甚至比本科能找到的工作工資高一倍。

本科的時候明顯競爭壓力更大,因為本科不像研究生那樣,能獲得更多獎學金,項目經歷,科研經歷等,很多普通的本科生,在簡歷上幾乎只有幾個誰都能考的證書和基本信息,HR從簡歷上根本無法看出你這個人的能力,在普通的學校HR選人就看學習成績和學生家庭所在地,加上一個讓人懵逼的面試。

而讀研的過程因為每個學生參與到不同的科研方向,做的都是不同項目,還有很多科研成果,這樣HR如果需求這個方向的人,能很輕鬆的從簡歷中選出你,而且好學校來招聘的企業特別多,什麼企業都過來溜達一圈,可以更容易選擇出適合自己方向的企業。

如果本科就有本事找到心滿意足的工作,當然不用讀研,但是找不到合適的,甚至沒得選的時候,讀研是很不錯的選擇,可以緩衝兩年,讓自己更加個性化。

不要聽信那些說什麼考研的都是因為自己是廢物才考研的屁話,能考上好學校的研究生的學生,說明學習能力並不差,只不過在職業規劃上比不上本科時候的那些學霸而已,一旦找的適合自己生存的土壤,不再迷茫,過的不見得比那些本科找到好工作的人差。


邊走邊看的羊叔


昨天剛從招聘會回來,一個特別好的企業。。前面排隊排了很多人。。過了沒多會兒。。刷刷走了好多。。等我坐下來時,才知道。。他們在後面的紙板上後來又加的只要研究生。。這麼說吧,如果你本科院校不夠牛逼。。金光閃閃。。很多企業。。你連展示你能力的機會都沒有。。簡歷直接被丟一旁。。普通垃圾一般!!!


老鄧30571695


我是大三的學生,對於現在社會上真的是這樣嗎?我不知道。但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或許換成,為什麼現在都看第一學歷?這樣一問,你會發現思維變了,這是一個社會存在的問題。凡存在問題,必有客觀的原因。

我想站在社會為什麼會這樣的本質,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看今天的考研,我們或許可以從另一個問題進入一下。今天的我們比以往時代的人所具有的競爭力小了嗎?好像是的,但你仔細想一想,明明我們在他們這個年齡的學得比他們多,接觸得也多了,可是我們的就業卻更難,甚至工資也低了。為什麼呢?

與此類似,我想問一下,今天的考研,畢業的研究生、博士生等等人群應該具有更大的競爭力才對,可為什麼最近幾年,我們一樣可以看到他們就業也日益困難。為什麼呢?

或許,我們可以換句話來說,讀研、讀博可以讓我們獲得多大的競爭力呢?今天的生活或者社會在不斷地推著我們,它們想對你說,你該醒醒了,看看你的周圍吧!我們該意思到,我們的所學的知識難於再獲得以前的價值與財富了。也就是說,如果你讀研或讀博等等,你學完了後,沒有創新型,那你所獲得價值也就小了。當然要給創新一個量化的話,在現如今的市場上有的東西或模式,至少要達到10倍以上,你可擁有的市場才巨大,你可以把你的實踐證明砸在面試官面前,老子做得,要不要。當然,這很難,但不得不說是未來的最重要的方向。

想一想吧,沒有人比你更瞭解你自己了,你想要什麼?當然,我閱歷或經驗只能給出大家如下的幾點建議。如果,你想在你的學術方面有所創新,那麼讀研吧!如果,你更想獲得財務自由,要學的還是更多的,你必須多讀書,到你認為可以讓你掌握瞭解這個時代,預測這個時代的能力的地方去,做一個終身的學習者吧!

今天有這樣的問題,無非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多,而書讀得太少。開開自己的思維和眼界吧!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發吧。


思而閒談


用人單位要求第一學歷的問題,目前的確很普遍,首先肯定的說這種學歷歧視的做法是不對的,尤其是如此明顯的標榜出來。但是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說,為了便於篩選簡歷,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畢竟從群體大數據角度來講,一本的畢業生總體上要比二本三本的優秀,為了減少工作量,很多用人單位就把第一學歷歧視的招聘要求寫到了招聘公告裡。

當然對於個體來說,這樣的做法就不公平了。因為不是每一個一本的學生都比二本的優秀,也不是一本的學生方方面面都比二本的優秀。但現實就是這樣,作為二本的學生,沒有辦法抹去自己身上的二本標籤,提高學歷似乎是唯一的辦法。

考研的確也改變不了你的第一學歷,但是有機會讓你進入一個更高的平臺,有機會讓你接受到學術的訓練,有機會讓你接觸到更多優秀的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敢於正視自己的,也敢於接受別人的審視。不能因為別人給你貼上了標籤,把你排除在門外,你就自怨自艾,或者暴跳如雷。如果你想從事學術研究,誰也攔不住你,據我的經驗看來,除了數學、物理等少數領域需要較高的智商外,大多數科學研究需要的只是嚴謹的態度,探索的精神和科研的方法,並不一定要求你有特別高的智商。

考研這個問題,要明確的是你想通過考研來實現什麼目的,如果只是想進入一個你目前看起來好一些的單位,或者是多掙點錢,考研可能真沒什麼用。如果你想從事學術研究,我覺得考研是必經之路。不要因為別人的歧視就自甘墮落。


核之力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 這位題主這麼看待問題,過於悲觀了一點,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塊拼圖,我們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雖然,現在的第一學歷很是風行,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現在的大學生的供明顯大於求,雖然,社會用人單位,就不得不擴大網口,增高門檻,以此來篩選高質量的人才;

就是考研複試,一些名校都十分看重你的本科院校的檔次!

在這裡跟大家說一個HR的普遍認知:“你就讀的第一所學校,畢業了,那就是你的第一學歷;無論以後你是統招專升本,還是考研考上了,對,證書上寫的你的學歷是你再次提升的學歷,但是,在HR的眼中,你的第一學歷就是你最先讀的學校!”

就像世界五百強說,我們不看學歷,但是他們從來不去除了985和211之外的學校招聘。


☞ 先前我們說了,我們每個人是社會的拼圖,那麼既然有我的位置。

雖然,第一學歷是很重要,但是並不是說,所有企業都這麼看,能這麼看的企業,一定本身的體量就很大;

我不是說去應聘這樣的企業不好,但是人家不認這個學歷,我們還去找侮辱幹嘛,對不對!

退而求其次,社會是金字塔的形式構成的,退一步,居於沒有考研的學歷之上,這樣的企業也有很多,跟那些五百強是差點待遇和發展,但是,人在這個社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發育的土壤才是最重要的!



☞張雪峰老師就舉了二個現實中,鮮活的例子。

例子一:

一個內蒙古大學的大學生,他先前就是按照爸媽的希望,準備畢業就在自己家裡當個老師行了,張雪峰老師過去一頓演講,一番外面的世界的講演,那個同學選擇考研了!

事後,他再見到張雪峰老師的時候說,您改變了我的認知和我的人生,在沒見過到您時,我就想安穩的按照爸媽的希望過一生,但是他從張雪峰老師的話裡聽出了自己心裡的夢想!

然後他考研到了中國科技大學,現在在丹麥國家實驗室讀博士!


例子二:

一個張雪峰老師身邊的事情,一個哥們大學學的專業不咋地,就不願意學,然後畢業了就得了一個結業證,後來去了大西北電廠上班,覺得這樣的人生不能這樣過下去了!

然後,這個哥們考研到了華北電力大學,然後現在在國企上班,美美的差事,工程師!


☞所以說同學,不要那麼強求自己就非要第一學歷985和211!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你只要記住,這是一個選擇大於努力的時代,懂不懂!

找到自己的位置,拼圖才能鑲嵌進去,你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