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狂人李敖,已乘白馬而去

僅以此文,對神交已久的李敖大師表達致敬。


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狂人李敖,已乘白馬而去

談起李敖,思緒翻飛,初識李敖是從06年看鳳凰臺的《李敖有話說》開始的,當時的李敖,給我印象就是滔滔不絕,左右逢源,旁徵博引,口若懸河。文筆言語犀利,批判色彩濃重,猶如鬥士一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自此就開始迷上了這個神氣的老頭,這種崇拜就像是歌迷看到馬克傑克遜一樣興奮,白駒過隙,回想已有十二年了。

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狂人李敖,已乘白馬而去

李敖,1935年生於哈爾濱,1949年舉家赴臺,在臺灣大學上學的時候,李敖已經萌發自由主義思想,為爭取言論自由,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開始在文星雜誌投稿發表文章,寫成《老人與棒子》、《傳統下的獨白》,由於大肆批判國民黨,1971入獄,直到1976年特赦出獄,時年41歲,接著1981年再次入獄一年。總共坐牢6年有餘,教訓不可謂不深,然李敖桀驁不羈並未有半點收斂,在《蔣介石評傳》裡,先生洋洋灑灑上下倆卷,把蔣介石祖宗三代都罵了一遍,被人戲稱為打入寶島的共產黨。每每言及此事,李敖不無得意說“臺灣被我指名道姓罵過的名人不下三千,我不但可以罵你王八蛋,我還可以證明你是王八蛋”,神氣之情,眉開眼笑。或許有才的人之所以狂傲大概是有狂傲的資本,據說年輕時考取研究生,進入面試室,坐在椅子上,導師相顧無言,良久以後直接宣佈李敖被錄取的結果,因為都知道他的水平可能比在座的教授都要高。

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狂人李敖,已乘白馬而去

年輕時的李敖

李敖曾經說過,如果非要找一個自己崇拜的人的話,那麼我會照鏡子。狂人李敖一生大概如此。2000年,李敖憑藉著《北京法源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時,有人問他,你都沒去過北京,怎麼對法源寺那麼瞭解呢,寫的那麼好呢,李敖嬉皮笑臉,不無神氣的指著自己說,文人嘛,我就是幹這個的。

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狂人李敖,已乘白馬而去

2000年,臺灣第10任“總統”選舉期間李敖被推選為新黨“總統”候選人參與總統競選,有趣的是,當時陳水扁還是他手下一名主編,當時競選時候,李敖、陳水扁、連戰、宋楚瑜,拍合照,李敖要求必須自己站中間,第一次說自己年齡最大,要站在中間,大家應允,第二次拍合照時,又要求站中間,別人不讓,他就堵住廁所門,不讓陳水扁上廁所,最後又得逞,頑童性格,放蕩不羈。

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狂人李敖,已乘白馬而去

李敖大鬧立法院

2005年,可謂是李敖生涯的一個巔峰,第一次回去闊別56年的祖國,分別在北大、清華、復旦開了三場演講,把這三場演講比喻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其中在復旦演講時,李敖說“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意思就是說,現在我在你們面前,嬉笑怒罵,你不要笑話我,等我死了以後,你們會想我想的發狂,現在想來不禁嗟嘆。三場演講一時盛況空前,座無虛席,在北大演講時,李敖把一卷寫有自己被國民黨查禁的書的目錄,舉過頭頂,一扔而下,從頭頂至腳底,足足一人多高,一邊展示一邊說,如果說著作等身的話,我寫的書的目錄都已經著作等身了,哪個混蛋王八蛋政府可以查禁一個人書達到100多本,全世界也絕無僅有,所有大家一般都能發覺,我的書封面的都是穿的十分涼快(意思用黃書的封面作為掩護),在地攤上和小黃書比著賣,令大家笑的前仰後合。之後在北大的演講臺大講自由主義,自己說自己是打著紅旗反紅旗。

斯人已逝,那個騎著白馬,放蕩不羈李大師,離我們遠去了。音容笑貌,宛若昨日,還未走遠,就已思念。

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狂人李敖,已乘白馬而去

北大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