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1.香蕉細菌性枯萎病

一度被媒體誇大宣傳為香蕉“艾滋”,造成香蕉價格恐慌性下跌,成功欺騙了多數消費和蕉農的無知,為14年最兇殘香蕉病害。此病起源於莫桑比克,近年來開始在東南亞肆虐,毀壞蕉園無數,一旦中毒,無藥可解。14年廣西發現疑似案例。

病害症狀

幼株受害,最嫩葉迅速黃化、萎蔫、倒塌,假莖木質部變色,全株迅速枯死。成株染病葉片萎蔫、變軟、下垂,隨後,由裡向外葉片相繼乾枯、下垂,圍在假莖周圍似裙狀。結果植株染病果實停止生長髮育,畸形,變黑,皺縮,萌生的嫩吸芽的葉黯開裂,變黑色。假莖橫切面維管束呈淺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色。置於水中,溢出灰白色或灰褐色細菌菌膿。從雄花序侵入的病株,一般不顯症,等到結實時,雄花芽變黑、萎縮。

果實未成熟就變黃,切開可見果肉堅硬,呈褐色幹腐,果皮開裂,最後整個花穗腐爛變黑。細菌性枯萎病一般先內部的3張葉片最先明顯變黃或淺綠色,從葉柄處折彎倒下,以後才擴展到外層葉片,而且果實上也表現症狀,別於鐮刀菌枯萎病。鐮刀菌枯萎病是最先老葉或

最低層葉片變黃、萎蔫、變褐,然後向內擴展,果實上無症狀。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發病規律

該細菌在香蕉或羯尾蕉的病株、病殘體、根頸等組織中越冬,能在土中存活18個月。通過吸芽、病果、病土和流水、修剪、移栽工具及昆蟲等進行傳播。該茵通過傷口侵入根系維管束,或由昆蟲傳帶侵入花序維管束,然後沿木質部導管擴散至薄壁細胞,溶解細胞壁並繼續繁殖、積累,引起維管組織病變,造成植株萎蔫。蕉園裡根與根接觸也可傳播。低溫降低或延緩病害發展,高溫、強風有利本病的發生發展。

香蕉細菌性枯萎病不久定會危害到中國的香蕉產業,在問題發生前找出預防辦法,並對蕉農進行基本防控知識普及非常重要。

2.香蕉黑疫病和疑似香蕉黑疫病

今年來在各蕉區偶爾發生的病害。為害葉片和葉鞘,葉片染病生近圓形、橢圓形,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病斑多時互相融合,全葉黑死。葉鞘染病,生不規則形黑色斑,向內擴展,致裡面的葉鞘也變黑腐爛。故被業內人士鑑定為黑疫病,但一直未有權威科研部門給出專業鑑定結果,高溫高溼環境下發生較多。蕉農曾嘗試甲霜@錳鋅、霜脲氰、氫氧化化銅等藥劑防治,效果差強人意。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每年9-11月發生非常普遍,主要危害葉鞘和葉肋,隨著時間推移,病害向新葉發展,後期的會導致葉片乾枯。通過對香蕉生長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存在多種問題,筆者針對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但對是否真正存在“黑疫病”病菌仍有疑慮。若真有病菌存在,為何此病症與其他地區病症不同?若無病菌存在為何又出現葉鞘發黑症狀?病菌到底是真菌還是細菌?一系列疑問存於心中,不吐不快。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解決方案

(1)調理根系,腐植酸土壤改良劑(特優根)+有機水溶肥;

(2)病害防治加補充營養,霜脲氰+有機鈣+磷酸二氫鉀。

生理性問題為主因,解決營養生長問題,至少可以讓新葉正常,但是否真有黑疫病菌,仍疑慮重重,期待專家解答。

3.老撾香蕉“螺旋葉斑病”

開始出現在老葉,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向新葉擴展,後期會導致整片葉乾枯,但危害不大,零星出現。病症與國內發現的葉斑病類型有所不同,據當地蕉農反應,該病在老撾較普遍。噴施丙環唑、苯醚甲環唑、烯酰嗎啉等藥均不奏效。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圖中可以看出,下部老葉基本乾枯,失去光合功能,新葉上佈滿了病斑。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葉斑病、黑疫病、枯萎病,香蕉三大難解病害防治方案

同一株香蕉上出現三種不同的症狀,可以確信為複合病害,第一張似黑星病孢子堆;第二張圖主要危害葉肉部分,病斑呈不規則形狀,隱約可以看見同心輪紋,既所謂的“螺旋葉斑病”,可能是炭疽病危害葉斑病;第三張圖處於葉緣,葉片有黃化症狀,病斑疑似蕉瘟病。故建議在配方中添加咪鮮胺,或異菌脲,或炭特靈可能會奏效,但對病害的診斷仍處於推理階段,需要證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