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檢驗和治療是“我國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長”主因

中青在線北京11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臨近,今天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我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進展情況。

針對有媒體報道我國艾滋病疫情有快速增長的情況,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研究員吳尊友表示,我國每年新診斷、發現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數和每年存活的人數確實在增加,前者從2013年的約9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13.5萬人,後者從2013年的43.7萬人增加到去年的75.9萬人。

吳尊友說:“這個數字給人的感覺好像在增加,但是僅看這些數據不能說明問題,還要進一步的分析這些數據是怎麼產生的,有什麼含義,到底反映的疫情是什麼?”

扩大检验和治疗是“我国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主因

衛健委例行發佈會介紹艾滋病防控情況。葉飄/攝

據瞭解,我國檢測人次數從2012年的1.0億上升到2017年的2.0億。吳尊友表示,擴大檢測人次數是新診斷、發現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數增加最主要原因。第二方面是由於我們擴大治療,更多的感染者獲得治療以後,患者的死亡數在下降,存活期在延長,使得感染的人數在增加。第三方面是每年有一定數量的新感染者存在。每年約有30%左右的感染者沒有被發現,這些沒有被發現的感染者還會在社會上繼續傳播。“我們對雲南做了一些研究,一個人從感染艾滋病到發現感染,平均要6年的時間,在這6年當中,有一部分人又在繼續傳播著病毒。”擴大檢測了,發現了更多的感染者,治療了更多的患者,患者活得更長了,解讀這些數據主要是讓大家知道防治工作的成效。

“我們再看一組數據:用每年新發現的感染者除以每年的檢測人數,叫做檢測陽性率,這個檢測陽性率呈現的是下降趨勢,從2008年的萬分之12.5下降到2017年的萬分之6.8。”吳尊友接著說,如果只看這個數據的話,我國還是處在低流行的水平。

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報告艾滋病存活感染者85.0萬例,死亡26.2萬例。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約為9.0/萬。“這跟其他國家比都是低水平,與去年其他國家的全人群感染率對比,美國是40/萬,俄羅斯70/萬,巴西60/萬,印度是46/萬,泰國是110/萬。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感染率雖低,感染的絕對人數卻不低。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擴大檢測,去發現感染者、治療感染者,保持艾滋病在我國的低流行水平。”

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員韓孟傑也表示,還是要進一步擴大檢測,促進主動檢測,早檢測才能早發現,早發現才能早治療,這樣才能把病毒控制在很低的水平,要吃藥就要儘早吃,吃上藥以後要連續吃、持續吃、不間斷,才能達到好的控制效果。“但我也想提示一下,還是要在性行為當中注意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是控制艾滋病性傳播的一個非常基本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控制性傳播方面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我們應該儘可能擴大安全套預防艾滋病的宣傳力度,以及安全套使用的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