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歲數大了沒有種地能力,如果把土地交給國家能不能換回養老金?

yxy144301793


農民歲數大了,沒有了種地的能力,這在當前我國很多地區,特別是邊遠山區普遍存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談點個人想法。

一、農村土地的性質

農村承包地,屬於集體所有制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經營法》,,集體所有的土地只能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能夠承包。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升級,農村土地承包的形式雖然沒有變,但是出現了流轉、轉租等新型方式,為那些無勞動能力但還承包著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人提供了新的選擇。

由於農村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制形式,承包者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只是在一定年限內的經營者。作為經營者是沒有權利將自己承包的土地交給任何人的,也不可能交給國家,國家需要徵用集體土地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不會隨便從承包者手中將屬於個人承包的土地承接下來,並給予養老金,目前國家還沒有這樣的政策出臺,也是不現實的。

二、其它還有什麼渠道

面對農村個別地方出現的土地荒蕪現象,各地出臺很多符合當地實際的政策,目的是調動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是在本村內轉包。這種形式主要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那些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將自己承包經營的土地轉包給本經濟組織的其他成員,由他們來負責種植,然後將種植後收穫的部分糧食或經濟作物,用糧食或者貨幣形式給原來的承包經營者一定的補償。

二是土地流轉。這是當前比較流行的做法,即由種糧大戶或其他專業合作社,每年以一定的固定租金從承包經營者手裡,把土地流轉過,集中進行種植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以達到規模經營、集約化經銷,取得規模效益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流轉的價格差別很大。

三是土地入股。由政府鼓勵和支持,通過引進資金和技術,建立若干專業合作社,對農村土地進行深度開發進行種植或養殖。由於專業合作社的現代化水平高、產品市場前景好,承包經營者除了用土地入股享受收益分紅外,有勞動能力的還可以在合作社內打工掙工資。

總之,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和生活資料,是絕對不能進行買賣和隨便捐贈的。歲數大了要解決養老金問題,可以申請低保、農村社保等途徑進行解決。


幫兄愛唱歌


這個建議提的不錯,很有創意 ,給你點贊。

中國農民8億多,老齡化的農民就快超2億了,農民養老問題越發緊迫,光靠國家幾十塊錢的補助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群策群力,出謀劃策,能讓曾經為了我們流過汗吃過苦的老農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為什麼說這個點子可以研究呢?

因為有租房養老的先例,租房養老就是老人仍舊擁有房屋產權,但房屋由街道辦事處出租、維護,並把租金打入老人的專屬的銀行卡,而銀行在提供相關增值服務產品的同時,負責租金和養老費用的代收代付服務。

如果按照這個模式延伸,租地養老可不可行呢?歡迎大家關注天一閣農業,有好的想法大家一起分享。


天一閣農業


網友,你提的問題我現在就答覆你。農民年齡大了,沒有種地能力了。如果把地交給國家是能不能換來養老金。農民老了。地種不了了。可以把地轉包出去。每畝地也有400至500收益。如果有12畝地。也有5000-6000元的收益。再加上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每月120元,一年也有六七千元的收益。保持基本溫飽是沒問題的。農民。生活很要求很低。只要有饅頭吃。蔬菜是個人種的。水是自己家裡有井。有病有災有新農合保險。自己花一部分錢。現在95%以上的農民。都對共產黨很感恩,很多人都說社會主義制度好。生活會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富強。用於民生的投入越來越大。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


山東農村那些事


  首先你說農民大了沒有能力種地了,第二把土地給國家想換回養老金,

 第一個,農民年齡大了,沒有種地能力了,這是遲早的事情,現在農村就有很多這樣的人,小孩不願種地,而地又不能荒著,怎麼辦,是種還是不種,

  第二個,把土地給國家,想要養老金,那你想要多少養老金呢,國家給的那一部分夠農村老年人用的嗎,那隻能保證農民最低的生活標準,你知道你們那養老金是多少錢嗎,把地退給國家這很容易,可是養老金給多少給不給還是個未知數.

  不如這樣,你看你們那有誰要承包地的,可以給他,別人給你租金,地還是你家的,這個方法是最好的.可以試試,

如果認可我的觀點,請關注,暢哥聊三農


暢哥聊三農


把土地交給國家換養老金?

我真服你,真是腦洞大開。首先國家沒有這樣的政策和法律。再者國家己經給老農民發養老金了。雖然不多,但上了年紀的老農民己經很滿足了,都是很感激政府的。本人就是一個農民,茶餘飯後也經常和一些老人家聊天。老人們常跟我說,現在社會好啊,種地不要錢,還給錢,過去可是必須得交的皇糧國稅,現在免了。更想不到,老了還給發錢,過去兒子給的零化錢一才每月五塊錢,現在每月一百多,足了,(我們村過去村規民約規定,兒子每月給父母每人五元零化錢)國家給發錢過去都是吃國家糧的(正式職工)才有退休金。現在想不到啊。農村的老人老了都靠兒女養,從來都沒有老人指望國家養。當然無兒無女的國家都己養起來了。所以說農民老了,把土地交給國家換養老金的想法,也就是個別人的異想天開。因為國家徵用一畝地才給4萬多元,而每位農民也就1畝多地。你當政府傻啊。所以這些說說可以,千萬別當真。


青島西海岸新區為強


我願意這些不知什麼時才能完成的事情,進行辯論,如果想象一下,農民從二十歲開始種地,種到六十歲,也可以了,這個小編說,農民種地,種到六十歲,拿土地換點老保點,但沒說多少,我個人認為,也可以,為什麼呢?廣大農民兄弟們太累了,到老了幹不動,把地交給國家,這也是大膽的想法,農村的活,誰幹誰累,農民太苦了,我贊成這個想法,但是一畝地能值多少錢呢?這個問題沒算好吧,如果算好了,我想會實現的。





潘利章先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經營法》,集體所有的土地只能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能夠承包。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升級,農村土地承包的形式雖然沒有變,但是出現了流轉、轉租等新型方式,為那些無勞動能力但還承包著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人提供了新的選擇。

由於農村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制形式,承包者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只是在一定年限內的經營者。作為經營者是沒有權利將自己承包的土地交給任何人的,也不可能交給國家,國家需要徵用集體土地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不會隨便從承包者手中將屬於個人承包的土地承接下來,並給予養老金,按我國國情暫時還沒有這樣的政策出臺,也是很難現實的。



伊索英子


現在農民的老年化越來越嚴重,僅靠那點有數的補貼錢是杯水車薪,微不足道的。

現在國家日益強大,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土全民“奔小康”勢在必行,城市的各行各業老人退休都有退休金養老,而農民老了,也應該享受養老金而安度晚年。

用土地換取農民的養老金是一種設想,全國農村情況不盡其詳,各不相同,如若國家同意用土地換養老金,農民也同意,得兩相情願,才能成其好事。

我衷心希望農民老了,應享受養老金,和城裡老人一樣頤養天年。


老劉105751014


農民,一個曾經為了國家交公糧,灑下汗水,默默的奉獻著,從未向國家索求過什麼的階級,當他們老了,失去了勞動能力,不應說換取養老金,他們也是為國家奮鬥的人,是他們讓國家人民能吃好吃飽,國家應當給他們養老金,讓他們安度晚年,這是對於一個階級的並重,更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的體現。社會不應該拋棄農民,國家的安定需要他們,我們要記住他們,給農民養老金,是一個國家對於農民的尊重,更是一個國家良心的體現。


靚妹穿搭秀


這話看你怎樣理解,就現在來說,農民若和工人拿同等的養老金,最少也要交十幾萬塊錢,甚至更多。但中國人多可耕地不多,現在一般農民合地一畝左右,多不到那裡去。如果地被徵收,一畝地最高農民得到十萬塊錢,這也許是個天價,少則補幾萬塊錢。交養老金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農民就是把地交給國家,也拿不了多少養老錢,除非你是城中村有兩畝地,買給開發商害房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