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提起提高農村老人養老金這個問題就會有一些反對的聲音?這些人是什麼心理?你怎麼看?

知足常樂170250147


提高農民養老金問題很複雜,這是一個社會關注度很高的問題,有人反對很正常。

我理解,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農民養老金應該不應該提高?

毫無疑問,應該提高。農民是中國人口占比最大的群體,也是曾經為共和國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群體,更是目前貧困度比較高的群體。提高他們的社會保障力度,使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絕對應該。

第二個層面是怎麼提高農民養老金?

養老金開始領取的年齡是60歲,現在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基本沒趕上交納養老基金,每月領取的是國家按政策發放的基礎養老金,有一百多塊錢。隨著每年上漲,到現在也就一百五十多塊錢。

養老金要提高,就需要有資金來源,而農村養老的觀念一直都是“養兒防老”,加之養老金要繳納至60歲才可以領取,很多人擔心自己活不到那個時候,因此繳納養老金的人在農村一直比較少。目前,全國農村有60歲以上老人4000多萬,大幅度提高養老金額度的壓力可想而知。

因此,提高農村養老金的前提是下力量宣傳農村養老保險的好處,提升農民繳納養老保險的熱情,大池有水小河才能不幹。

我想,反對提高農村養老保險金的人也是算過這筆賬。然而不管反對的聲音如何大,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提高農村(包括農村老年人)生活水平這一主要內容,一定會有破題的一天。

而這一天,會很快。



遼寧紀元


我家就是農村的,所以我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提高農村養老金這件事情。其實我們都很支持呀。可以給老人一個保障。但是很重要的一點,那些專家沒有想到。

1農村普遍工資都不高。一年到頭除掉吃喝,孩子用。基本上剩不下什麼錢。更何況那些老人。養老金每個月都要交好幾百塊錢。那些老人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哪還有錢交養老金?

2有養老金的錢,那些老人都自己花了。養老金說白了就是對於農村老人還是不太現實。

3還有一點很重要的。養老金要交好多年。然後必須要在60到65歲以後才能領取。說句不好聽的,那些老人怕自己活不到那個時候。錢也白交了。本來也沒幾個錢。

所以說不是老人不願意交養老金。而是老人的經濟條件不允許。

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幫我點贊,謝謝大家!



小曠生活錄


這就是利益在作怪,工農的差別沒有細分稀。78年以前農民交公糧交農業稅,你工人交工資所得稅了嗎?一提起養老金你說這說那,那個時候工人農民都沒有交養老保險啊。可是現在你有了退休金了,一個月好幾千,老農補貼百八你說這說那。怎對的起70年以前的老農啊,80年以後得交養老保險,有政策在,一樣歲數,工人的臉粉白的,農民的臉多蒼殤。你退休逛公園旅遊,可是老農種地看孩子護院能一樣嗎。老農不比多大的寬容啊,都是一樣的人。


銀寅5


現在沒有勞動能力的都是一些40、50後的人,這些人在祖國建設中受的累大、吃的苦最多,一年兩季根治海河,在那樣繁重的體力勞動下吃的卻是雜交高糧,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災害,那代人為了還清蘇聯債,樹皮、草根、玉米包子都吃凈了。從生產隊到責任制一年兩季公糧,趕上年景不好打下的糧食根本不夠交公糧地,自已掏錢買也得完成任務,當我看到網上每每談到這部分人養老時總有不同的聲音,當然、誰說了也不算數,不過讓人心寒,我不想說過及的話,正是:煮豆燃豆萁,豆在滏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手機用戶52088617679


為什麼提起提高農村老人養老金這個問題就會有一些反對的聲音?這些人是什麼心裡?你怎麼看?



這個問題很敏感,筆者在這試談一下個人看法,如有不對,歡迎留言。

中國從1999年開始邁入老齡化社會。全國老齡委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人比例達到14.8%,人數突破兩億大關。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農村整體老齡化程度,比城市還高出3%。2014年,“高齡農民工”已達4600萬,超過八成沒有參加養老。這個數字是多少?3680萬人。這就意味著3680萬人的養老金支出要佔用,現在有已繳費的養老資金。筆者認為對提高農村老人養老金這個問題就會有一些反對聲音的原因大概是這個。

當然不是有人反對,我們就不做,隨著物價上漲,生活成本的提高。人社部通知要求從2018年1月1日起,將全國最低基礎養老金有70元調整至88元。提高的養老金標準,中西部地區有中央財政全額補貼,東部地區中央財政補貼50%。

農村長久以來的文化氛圍和習慣的影響,老人出於“費用”“子女選擇”“養老院缺乏親情”及“名聲”等原因,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不去養老院進行養老,農村老人又沒固定收入,因此養老金對農村老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我國有“養老、孝老、敬老”千百年的傳統文化,誰人不會老,筆者認為農村養老金要逐年提高,為廣大老年人營造良好環境,讓全社會養老孝老敬老蔚然成風。


農村也有廣闊天地


問:為什麼提起提高農村老人養老金這個問題就會有一些反對的聲音?這些人是什麼心裡?你怎麼看?

現在的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是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因為歷史原因,他們大都沒趕上交納養老基金,有的只交了幾年就到六十週歲了,而過了六十週歲就不能交只能領了,所以按交的養老基金的比例,每月領的就很少,加上國家給的養老基礎金也就一百多塊錢。雖然每年都漲一些,到今年我們這裡也就一百五十多塊錢,這也是隨著物價的上漲而漲的。


上漲的幅度是農民十幾塊,而別的人是幾十塊幾百塊,所以距離越拉越大。

這每月一百五十多塊錢對於一個人每月的實際消費來說,就是差的很遠。

想起當年年輕力壯時也和全國人民一樣,為祖國的建設也做過巨大貢獻,看到現在待遇的不平等,這才有了增加養老金的呼聲。


這呼聲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也有反對的聲音。

我想,這個問題引起了眾多爭議,有了爭議的問題就是問題了,如果人們總拿著這個爭義問題當話題,這應該就是老年農民的福音,真希望這個話題長期的爭議下去,包括反對的聲音,因為問題總是越辯越明的。


如果某天停止了爭議,那就風平浪靜了,那就是支持方和反對方都達到滿意了。


金蘋果老楊


這些人是白眼狼。勤勞質樸的農村農民用自己的艱辛和汗水養了一批白眼狼。在六七十年代農民自己吃不飽,用雜糧充飢,都要交足公購糧,保證城裡人吃上大米飯。現在那些人已經不再記得了。每月領幾千元退休金還跟我們農村人說,沒有差別就沒有進步。


手機用戶23638593284


六十歲以上的農民,誰沒交過公糧?誰沒交多如牛毛的各種稅費?誰每年不自帶口糧去幹幾十天義務工?難道他們的付出是應該的嗎?現如今,國家富裕了。應該對六十歲以上的農民發放退休金。那是反對的人,應該瞭解那個時代農民的付出。


品人生百味92105


把農民老人與城裡老人各個排成兩隊一比較就可以看出,誰的日子好,誰在撒謊?城裡老人不管是幹部還是工人差別不大,只有老農民的辛苦勞作留下的蒼蒼面孔讓人辛酸,讓人比較出城鄉經濟狀態一個是天堂一個是~,不說大家日常也能在菜市場看到。某些人眼紅農村反對農村提高養老金還有就是他也在當前經濟大潮中也在迷茫,他也想像明星富豪那樣一夜暴富,吃香的喝辣的,但是他也無能為力,在貪心大大的同時心中也發燥,現在看到鄉下人也要政府養老多發錢,他就以為一群與他不相干的人分掉他的份子了,有點近似生物界的獅子老虎有護食行為一樣。他看不懂也看不到中國社會的整體進步是城鄉一體化共同富裕,才會是真正的發達文明和諧持續的好社會。一句話,這些反對者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樣是私心在作怪。


天涯共此時411


作為農民從事的是體力勞動,最苦最累。遠的不說,就拿70後來說,從生下來起,每年都要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量的糧食。自從不交公糧為止,整整繳納了20年。把辛苦種的糧食選最好的交給國庫。

那時沒有機械化,都是人工體力搞生產。每年冬季趕著驢馬車奔走幾十裡山路,繳納公糧的隊伍排出好幾里路,天寒地凍一排就是一整天。

飢寒交迫為交糧,回家手腳都凍傷。那是還喊衣食母,轉眼忘確腦後旁。

有些人吃著農民交的糧從沒想過這些保命糧怎麼來的。典型的忘恩,個人觀念不同。這樣人只想自己有利的事,見不得別人好。這個社會無論從事什麼工作,每個人都在為社會服務,大家分工不同,最苦最累的沒人愛幹,往往被人排斥。有些人內心有等級之分,存在歧視心裡也很正常。

各領域都有過為自己爭討利益的行為,到目前唯一沒向上級為自己利益爭取過的只有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