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飛機與空投武器發展不協調 碳纖維航彈BLU-129應運而生

美飛機與空投武器發展不協調 碳纖維航彈BLU-129應運而生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122日消息:目前,美軍空投武器的現代化程度一直落後於投放它們的先進技術平臺(如B-2F-35和新的B-21)。美國空軍研究人員和航彈製造商對此表示擔憂。空軍負責人表示,隱形技術、目標瞄準技術、空氣動力學和計算機航空電子技術目前都在飛速發展,但航彈配置方面並沒有實現相應的技術創新。

美飛機與空投武器發展不協調 碳纖維航彈BLU-129應運而生

美國空軍的拉里·斯特茨裡姆少將在美國空軍協會航空-航天-網絡會議上說,“拆除制導裝置後的航彈在重量上一直沒有變化,依然是是500磅。現在F-35還在投放我們在1918年便開始使用的鐵傢伙。”空軍觀察人士表示,導引頭技術以及制導系統和目標瞄準技術在過去的幾年裡有著長足的進步,而基本配置或航彈結構的發展卻存在停滯不前的現象。

米切爾研究所的研究主任、前戰鬥機飛行員斯圖茲裡姆在這次會議上談到目前正在進行的精確航彈技術研究時,希望以此發展追求更高精度和“可變當量效應”的武器技術。從該研究所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獲知,目前研發人員正在尋求一種創新方法,以實現更高精確度和可變當量的殺傷力。這意味著未來航彈可以根據目標特徵而進行量身定製。斯圖茲裡姆將其描述為通過“熱爆炸與碎片相結合”來獲得更大的爆炸範圍。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加里·哈斯上校表示,空軍工程師所說的“飛行選擇能力”對這些研究來說至關重要。使用多模式能量和在彈頭上加裝特殊結構可以提高航彈的命中精度,進而可以使飛行中的飛機具有更強的動態作戰瞄準適應性。斯圖茲裡姆和哈斯還表示,研發人員目前還在研究在武器中嵌入智能引信。利用該裝置,可以獲得從廣域到較低附帶傷害效應的爆炸範圍。斯圖茲裡姆解釋說:“這個概念意味著駕駛員在駕駛艙中即可選擇彈藥的爆炸效果。”

這些技術進步,帶動了作戰概念的創新。新式目標瞄準和爆炸效果變化技術自然會改變攻擊任務的類型。例如,如果一種武器可以在飛行過程中調節為更大或更低的爆炸效果,那麼飛機就可以攻擊更多的目標,擁有更多的選擇,在快速變化的戰場環境中更容易做出靈活的調整。

空軍航彈研發人員特別提到了一種名為BLU-129的效果可調碳纖維航彈,該航彈是為產生低附帶傷害的特殊需要而研製的,涵蓋了剛才提到的許多特點。據稱,該武器具有極強的殺傷性,被稱為具有“世界上最精準的可控戰場效果”。由於作戰人員發現它具有多種用途,因此美國空軍現在已重新開始生產這種航彈。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彈藥部主任約翰·S·威爾科克斯博士表示,米切爾研究所的研究還強調了受快速移動的情報、監視和偵察需求驅動的時間敏感目標。新興武器需要使飛行員更快地做出決定,迅速攻擊移動中的目標,進而來加快殺傷鏈的作戰節奏。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司令蒂莫西·雷上將在談及飛行器現代化和新型空投航彈技術之間的差異時說,

B-21F-35等新型大型平臺在設計時特別考慮到了新興武器的出現。他同時對媒體表示“空軍將繼續專注於武器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