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發展更適合往城北發展,進而融入成都、重慶的成渝經濟圈,還是向南發展更好?

灑家沒瘋


貴陽乃至貴州想要發展好,首要考慮的是儘快發展壯大自身,

打鐵還需本身硬。自身不夠強大,不管是往北發展,融入成渝經濟區,還是往南發展,靠近珠三角,都是打醬油的命,根本沒有話語權,爭取不到資金項目。

從近幾年的貴州的經濟發展情況看,如果沒有當年林老省長的長遠謀劃,提前佈局,舉全省之力發展高鐵、高速,一舉奠定貴陽在全國的高鐵樞紐地位,貴州、貴陽可能就沒有今天這麼好的發展,可能依舊是全國墊底。

個人認為,貴陽、貴州要發展,還是應該選擇向南,積極融入珠三角,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是有利於承接東部轉移產業。結合本地優勢,積極承接珠三角轉移產業,創造勞動就業崗位,吸引本省勞動力就近就業,既可以發展本地經濟,又能有效解決留守兒童等問題的產生。

二是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貴州正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強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打造“溫泉省”,做強“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文化旅遊品牌,入黔遊客、旅遊總收入年均分別增長30%和30.8%,持續“井噴”。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人均收入高,貴州擁有貴廣高鐵的便利條件,可以大力發展珠三角巨大的旅遊市場,貴州原生態的山水人文旅遊資源和涼爽的氣候條件,對生活在鋼筋混凝土森林裡和炎熱氣候中的珠三角城市居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三是有利於工農業產品的銷售。珠三角具有強大的消費能力,有利於貴州生產的各類工農產品的銷售,貴州生產的醬香白酒、優質茶葉、有機蔬菜、大米等農產品,在珠三角等地持續暢銷。貴州雖然不是工業大省,但貴州的工業經濟增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連續5年高於全國、西部,同比增速穩定高於全國3.5個百分點左右,增速在全國的排位穩定保持在前3位左右。裝備製造業、煤炭行業、醫藥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快速發展。手機產量全國第四,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產量全國第十,平板電視產量全國第十。向南發展,可以更好地藉助珠三角的優良海運優勢,有利於擴大貴州各類產品的出口銷售。

個人觀點,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以上數據、圖片均來自網絡。


追逐理想為夢加油


因為本人一直浸淫在這個圈子裡,也長期關注著貴陽的規控(控制性詳細規劃),對這個問題還是有一定的見解,所以也有很多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在問我:貴陽買房是買在城南(花溪)還是城北(觀山湖)?看來大家都很糾結這個問題,就簡單介紹一下。

△黔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區位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此疑問,因為畢竟貴陽貴陽,叫做貴山之陽,也就是貴山的南面,叫做貴陽,而成都、重慶的成渝經濟圈,卻位於貴陽的北面,如果從傳統的“老貴陽城”的視角下看,確實南城更比北城具有地名意義上的“正統性”,但是,如果從現實和長遠的角度看,貴陽的城北或許潛力會更大一些。

首先是貴陽的國土範圍,不僅是市區,還有北三縣(修文、息烽、開陽)、清鎮等板塊,都相對處在貴陽原先老城區的北面,或西北面。

△貴陽觀山湖區

而如今貴陽市府所在地觀山湖區,也是位於原先老城區板塊的西北面,看得出來,最近十年甚至在今後很長的一個區域內,貴陽的城北片區,都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和勢能的,畢竟那麼多土地儲備擺在那裡,最近,修文、開陽、息烽、清鎮都在擬“撤縣(市)設區”,如果今後成為貴陽的城區後,那麼我們對貴陽城區的視角,就應該要更新一個格局了。

現在觀山湖區的城市規劃,非常先進,在我看來,算得上是整個貴陽所有城區裡面最合理的,無論是寬敞的街道,還是各個不同功能片區板塊的分工佈局(如北面行政中心、東北面金融城商務金融、南面世紀城人口密集區、西面奧體科教文衛宜居區),都相對其他城區來說更合理。

△貴陽各區縣分佈

而且,現在貴陽城北的白雲區,也在逐漸發力,一方面得益於觀山湖區的帶動,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和北三縣,特別是修文加強融合,這樣一來,白雲、清鎮、以及原先的南明、雲巖老城區,共同“拱衛”著觀山湖區,金陽新區,也就是觀山湖區的中心城區區位會更加明顯。

貴陽往北進階,一方面有利於加強今後和遵義都市圈的融合(黔中城市群主要就是兩大都市圈,貴陽和遵義),形成強強聯合,而且,也有利於加強和規格更大、等級更高的成渝城市群“抱團”,融入地區共同繁榮的格局。

△貴陽花溪南郊

而說起來,貴陽的南城板塊,就是一個新的花溪區,和曾經的小河,但現在看來,這些地方,都並不如觀山湖,而且,如今花溪的房地產樓市,價格也不算低了,原先一些想移居花溪的人,也會被高房價嚇住,進而猶豫踟躕,一方面,花溪的人口比較集中的核心城區並不算大,另一方面,整個花溪相對來說地廣人稀,人口的增量也是有限的,而城北面的觀山湖、白雲、北三縣,在人口、發展潛力等各方面,顯然是更加具有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