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寶寶免疫力?

恬妹子


如何增強寶寶免疫力?

秋冬來臨,六個方法提高孩子免疫力,讓寶寶遠離疾病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生病,你厭倦了讓他們去醫院,看醫生,吃藥,打針。孩子的免疫力,飲食以及家長的照顧都會是影響孩子生病的因素。今天讓我們來看看幫助孩子預防疾病的妙招。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不生病,你應該做以下6件事。

1、讓孩子經常保持雙手乾淨

經常洗手是預防呼吸和消化疾病的有效方法。因此,一個健康的孩子應該經常洗手,在孩子吃飯前,使用廁所後,玩耍以後,或者從外面返回家裡,你都要幫助或者告訴他們洗手。而且,你要需要知道要用殺菌洗手液幫助寶寶洗手。洗手時唱一首歌會幫助孩子們更感興趣,挑選他們最喜歡的歌曲。

2、經常做運動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減少15-50%的發燒和感冒,同時,運動還能刺激抗體的活性和產生。兒科醫學博士建議鍛鍊比任何治療和藥物,對於預防感冒的效果都要好得多。

3、按時睡覺

健康的孩子經常很快就上床睡覺,睡得很沉。睡眠不足會增加兒童患感冒和其他生病的幾率。大多數1歲以下的兒童每天需要睡大約14個小時。幼兒園的孩子需要睡11-13個小時。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休息時間,在睡前,可以準備一些常規活動,比如,洗澡,聽音樂,撫觸,讓寶寶知道,你們要睡覺了。

4、不要把手放在臉上

流感病毒或其他病毒可以通過鼻子、眼睛和嘴巴進入人體。因此,如果想要讓孩子不生病,就要限制孩子經常把手放在臉上,尤其是嘴巴里面。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所以,回到之前討論的,你還是應該經常提醒你的孩子常洗手。特別是,孩子不應該和別人使用同一個水杯,牙刷和毛巾。各種餐具,也要有孩子自己專屬的。

5、有營養的養生法

多吃蔬菜和水果有助於增強兒童的免疫系統。健康的兒童經常吃許多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如花椰菜、草莓和橙子,以及維生素D,如鯖魚、配方奶和穀物。吃酸奶還有助於提供天然益生菌,也有助於提高兒童的免疫系統。記得讓孩子多喝水,常喝水有助於孩子幫助孩子清除體內垃圾,讓孩子遠離疾病。

6、有必要接種疫苗

預防疾病,尤其是流感的最好方法是接種疫苗。雖然最近疫苗接種收到了負面的反饋,這可能會讓你感到害怕,但是我們卻無法否認,疫苗對與孩子的保護是無可替代的,讓孩子接受疫苗,是一個非常好的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方法。

總結

通過以上六個方法,我們就可以看出,讓孩子遠離疾病,最重要的是養成有規律的健康的生活習慣。秋冬來了,孩子感冒增加,試試上面這六個方法,讓孩子遠離疾病吧。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如何提高免疫力?寶寶篇

作為醫生,我也非常期待有一種東西能讓孩子吃了之後迅速提高免疫力,但真的沒有。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用下面 5 個方法,幫助孩子一步一步提高免疫力。

1. 讓寶寶適當接觸病原,不要太愛乾淨

有些家庭習慣把東西消毒又消毒才放心給孩子用。實際上,家庭清潔用清水擦桌子、拖地就行了。

家裡面有少量的病原,可以小劑量地刺激孩子免疫系統,不達到生病的程度,但能產生抗體。

經常帶孩子外出接觸大自然,外出時儘量用自己製作臨時溼巾,也能讓孩子適當接觸病原。

2. 按時接種一類、二類疫苗

疫苗具有病原的抗原性,能刺激身體產生相應的抗體,但又不會導致疾病,是提高寶寶免疫力非常重要的方法。

一類和二類疫苗都建議接種,並且要按時接種。

3. 避免營養單一

各種免疫器官要成熟,不能沒有原料。

免疫功能想要好,首先得把免疫系統搭建起來,各種營養物質都要攝入。比如抗體、補體等都是蛋白成分,而組成免疫細胞、組織則需要脂肪等物質。

添加輔食後,每日都要讓寶寶攝入碳水化合物(米、面等),蛋白質(肉、魚),纖維素(蔬菜、水果)和奶製品,避免攝入的營養成分太單一。

4. 堅持母乳餵養到 1 歲

推薦母乳餵養至少到 1 歲,之後如果還能堅持就繼續喂。

5. 每天戶外活動至少 1 小時

適當運動能調整孩子身體組成的蛋白、脂肪等比例,更好地建設免疫系統。每天保證至少 1 小時的戶外運動,效果槓槓的。

幫孩子增強免疫力,是一個穩紮穩打地過程,沒有捷徑,需要家長從方方面面幫助孩子一起打好健康身體的基礎。

摘自:丁香媽媽


陳舟醫生


作為一位新媽媽,半新不舊吧(寶寶兩歲了),同時也是一位專職營養師,對寶寶免疫力的問題,我從懷孕前就開始研究了。影響寶寶免疫力的因素有很多,從頭開始給大家介紹。

首先,媽媽的免疫力直接影響寶寶的免疫力。也就是說,要想生出一個免疫力強的寶寶,自己首先要有很好的免疫能力,這個話題一兩句解釋不清,簡單的說就是飲食均衡,適量運動,不熬夜,保持心情舒暢。孕期營養對寶寶的免疫能力也很重要,因為寶寶的五臟六腑都是由媽媽的食物“變”來的…

其次,生產方式對寶貝的免疫能力也有一定的影響。順產的孩子通常免疫力好一些,因為寶寶經過產道的時候,會將產道內的菌群帶入體內,使腸道由無菌變成有菌狀態,這些菌群是免疫細胞的“練兵場”,對於建立寶寶的初始免疫系統很關鍵。而剖腹產卻少了這一環節。能否實現順產也是一個話題,孕期體重,產道,胎兒情況等都有影響。

第三,就是餵養方式

。母乳餵養比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免疫能力略好,配方奶粉可以配比出跟母乳一樣的成分,甚至彌補母乳的不足,但是母乳,尤其是初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質是配方粉取代不了的。所以為了孩子的免疫力著想,除特殊情況不能母乳餵養,每位媽媽都應該選擇母乳餵養。

第四,就是寶寶的飲食營養。寶寶添加輔食之後,要注意飲食的營養搭配。足量的優質蛋白(雞蛋、肉蝦、奶製品),富含鐵鋅硒的食物(紅肉、動物肝臟、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富含植物化學物的食物(西蘭花,胡蘿蔔,番茄,南瓜,洋蔥,韭菜,蔥薑蒜,菌藻類等),益生元和益生菌類食物(大豆製品,蔬菜粗糧,發酵食物)等,都有助於提升寶貝免疫力。

第五,是生活方式。每天進行戶外運動,保證曬太陽的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長。

總而言之,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要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海陸空聯合作戰。希望寶寶們都身體棒棒的!


作者:晶姐,醫學學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心理諮詢師,一歲半小寶媽,神秘的天蠍座。歡迎關注“晶姐思生活”,以營養為主線,偶爾談談心理,聊聊育兒,八卦下生活。


晶姐幸福生活志


近期流行性疾病的魔爪再一次伸向“稚陰稚陽”的小朋友們。

家長在多次帶寶寶看病就醫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免疫力低下”。

如何提高免疫力,讓寶寶能夠抵禦外來疾病侵襲呢?

掌握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寶寶免疫力,家長們在家即可操作的小兒推拿法

1、擦肺俞。

小兒臟腑嬌嫩,肺衛常不足,晨起擦肺腧,昇陽以衛外。

小兒晨間醒來,未進食未穿衣之前,俯臥。

家長將手搓熱,在小兒體表,輕輕左右摩擦肺腧穴至微微發紅即可。

(擦肺俞)

2、摩腹。

以肚臍為中心,分為順時針摩腹與逆時針摩腹,順時針增強胃腸功能

促進消化,逆時針在小兒非傷食瀉時運用,可緩解小兒腹瀉

(摩腹)

3、揉按天樞。

天樞位於肚臍旁開2寸,順時針揉按天樞穴,健脾消積止瀉。

(揉按天樞)

4、捏脊。

從尾骶部開始,沿脊柱兩手交替前進,直到頸部。

加速新陳代謝

,促進機體發育,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晨起可擦肺俞、捏脊以提高小兒衛外能力,再摩腹以通腑氣,促進小兒排便

睡前,可揉按天樞、摩腹以健脾消積,防治積食

(捏脊)

對於流行性疾病的預防,除了提高免疫力和避免去人多聚集地外。

也可合理選擇有針對性預防疫苗,也可以減少小兒患病的概率。

小兒患病期間,不可注射疫苗

若小兒是過敏體質,請一定要諮詢醫生後再考慮。

打疫苗不可盲目,請與醫生多溝通。

提示:

小兒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容易產生食積,影響小兒身體發育和自身抵抗力。

未添加輔食的寶寶要注意定時定量的餵養,避免夜間頻繁攝乳。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要注意添加輔食應由少到多,從一種到多種,由細到粗,從軟到硬。

除了飲食注意外,也可增加小兒戶外活動

多做有氧運動以增強心肺功能和胃腸消化功能,提高免疫力。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劉崢嶸 楊婷 夏愛民

湖南醫聊


免疫力其實叫免疫系統,是由一系列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等)、組織、器官(如胸腺、脾臟等)及免疫分子(如補體、抗體等)組成的一個精密複雜的網絡。這個網絡幹嘛用?對抗一切非法入侵者,比如病原微生物等等。

寶寶免疫力好不好,醫學上有個間接的判斷,就是寶寶1年內患呼吸道感染的次數,如果你家寶不幸對應上,那說明他的免疫力可能比較弱:

2歲以下的寶,上呼吸道感染超過7次/年,或下呼吸道感染超過2次/年;

2~5歲的寶,上呼吸道感染超過6次/年,或下呼吸道感染超過2次/年。

這還只是可能哦,所以不要寶寶一肚子痛啥的,就一頂“免疫力弱”的帽子扣上去。

在寶寶出生後,免疫系統在慢慢成熟。寶寶的免疫系統包括: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兩大部分。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每個人出生時都有的、天生的、自然的免疫力,具有全面保護的作用。獲得性免疫:獲得性免疫是隨著寶寶的成長而逐漸獲得的,是通過感染性病菌刺激、預防接種和腸道菌群狀況的健全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加強免疫力即獲得性免疫,包括以下幾點:

體格鍛鍊、免疫接種、不要養得太精細、充足的營養且營養均衡、足夠的睡眠、減少汙染、謹慎用藥等。

至於有些爸媽喜歡給寶寶吃號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藥品,可千萬別,首先並沒證據說明它們有用,再說保健品之類的長期給寶吃,萬一吃出點啥情況或者反而攪亂了免疫力呢?

還有那些喜歡濫用抗生素的爸媽,抗生素除非確實需要,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兒科醫生魚小南


有些寶寶特別容易感冒發燒,讓寶媽們十分困惑,總覺得自家的寶寶免疫力差,想著如何提高免疫力。


其實寶寶的在出生後從母乳中的免疫力是可以維持到6個月以後,那之後寶寶就會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直到3歲時相當於成人的免疫力的80%左右。

很多寶媽會發現6個月以後的寶寶特別容易生病,那是因為6個月之後的寶寶從母體獲得免疫球蛋白在逐漸的消失,而此時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因此特別容易遭到病毒的侵襲,生病感冒比較頻繁。此時就需要寶媽幫助寶寶逐漸的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統。


寶寶常生病未必就是壞事

寶寶的免疫力在不斷的提升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病原體,免疫力會跟這些病毒、細菌進行鬥爭,在這個過程就會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相反如果寶寶沒有跟外界接觸,保護的過好,免疫力沒有培養起來,一旦遇到細菌病毒,寶寶的身體就會難以承受和。

如何提高寶寶的免疫

母乳餵養

首先要堅持母乳餵養到6個月以後,母乳裡除了含有各種營養素外,還有免疫球蛋白及細胞因子,對初生嬰兒的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和腸道成熟都有幫助。


輔食添加要均衡

寶寶在添加輔食之後,在逐漸適應各種食物之後,飲食要多樣化,每天攝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和水分及適量的奶蛋魚肉等,主食也可選少量的全穀物食物。但飲食也不能過量,以免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養成寶寶不偏食、不挑食的習慣。

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和適當運動

充足的睡眠也是提高寶寶免疫力的關鍵。而運動可幫助寶寶血液循環,加快消化吸收,增加寶寶的食慾。


輕微的感冒發燒不要害怕

輕微的感冒,體內產生的抗體的過程有利於免疫力的提高。相反過度的保護寶寶是不利於免疫系統的發育。


考古學家~蘇娟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王興國營養師特訓班學員、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營養海賊團


據統計,3歲以內的嬰幼兒,每年感冒6~8次都是很正常的。這是因為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擾。爸媽都特別重視保護嬰幼兒正在發育中的免疫系統,但是在此過程中,卻往往做了很多破壞嬰幼兒免疫力的事情。

美國兒科副教授查爾斯·舒賓總結髮現,以下7種就是爸媽們常有的“要保護寶寶的免疫力、實際效果卻相反”的做法,趕緊來看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養育寶寶太過清潔

因為害怕寶寶感染病毒、細菌,就特別重視清潔。寶寶所有用的、吃的、玩的,恨不得都時刻浸泡在消毒水中。長期生活在“無菌”環境中的寶寶,基本沒有接觸微生物的機會,這會導致寶寶免疫力低下,一旦離開“無菌”環境,到真實的世界中,就特別容易生病。另外,研究顯示,寶寶生活的環境太過清潔,也容易增加過敏(如,溼疹和哮喘)的風險。

兒科醫生提示:人體免疫力就是在一次次和細菌、病毒的對抗中發展起來的,完全不讓寶寶接觸病菌和病毒,那就相當於放棄了讓寶寶免疫力成長的機會。寶寶是需要清潔的生活環境,但這並不是要極端到“無菌”!為了寶寶的生長髮育,還是讓寶寶回到真實的世界吧,接觸自然,增強免疫力。

2、過於依賴抗生素

寶寶生病發燒,難受的哭鬧不止,爸媽看著心疼,一心想讓寶寶趕快好起來,就督促醫生使用抗生素,甚至有的爸媽自己就給寶寶使用抗生素。寶寶一生病,不管病情如何,就是要用抗生素。

過於依賴抗生素,對寶寶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基本上,任何一種抗生素都有耐藥現象,尤其是在沒有規範使用的情況下,更容易產生耐藥性,下次再用的時候效果就會下降。另外,抗生素對胃腸、肝、腎等有一定的損害。

兒科醫生提示:寶寶生病了,爸媽千萬不要自行給寶寶餵食抗生素;寶寶生病後如何用藥,要遵醫囑;如果確實是細菌感染,要吃抗生素,那一定要諮詢正確的用藥方式,如,需要吃多久、每次吃藥間隔多久、什麼時候停止服用、是否需要複查等,並嚴格按流程規範地給寶寶使用抗生素。

3、把益生菌當做萬能藥

腹瀉了,吃點益生菌;便秘了,吃點益生菌;溼疹了,吃點益生菌;感冒了,吃點益生菌……很多爸媽都把益生菌當做萬能藥在使用,寶寶有任何不適,都可以來點益生菌。益生菌的確可以幫助平衡腸道菌群,提高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但益生菌不是萬能藥,更不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如果不分情況的濫服,益生菌也會影響寶寶腸道內的菌群平衡。

兒科醫生提示:益生菌只能改變寶寶腸道的微生態,影響不了寶寶的免疫系統。而且,益生菌也非多多益善,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就是最好的狀態,過猶不及。可以適當地給寶寶補充點含益生菌的奶製品,千萬不要濫服純益生菌製劑。

4、濫補微量元素

寶寶枕禿了,補鈣;寶寶有點貧血了,補鐵;寶寶生長髮育遲緩,補鋅……幾乎每一個爸媽都在忙著給寶寶“補補補”各種微量元素,就差要把元素週期表補齊了。殊不知,這種補補補,極有可能造成寶寶的營養不良。不是危言聳聽,濫補微量元素,會使微量元素在寶寶體內代謝失衡,從而傷害到寶寶的免疫力。

兒科醫生提示:只要爸媽給寶寶提供合理、均衡、多樣化的飲食,基本就可以滿足寶寶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即便寶寶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也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充。

5、過度飲食

爸媽當然都希望寶寶生長髮育好,於是總是讓寶寶多吃飯。有些寶寶貪吃零食,爸媽也不加節制,這樣就很容易過度飲食。吃的太多會導致消化不良,傷害寶寶的脾胃,甚至可能引發一些慢性病,降低寶寶的免疫力,使得寶寶特別容易生病。,

兒科醫生提示:爸媽要與寶寶一同進餐,保證飲食健康、均衡。如果寶寶愛吃零食,那可以在正餐之間提供健康零食,如新鮮水果、低糖酸奶等。

6、水分補充不足

研究顯示,每5千克的體重,含水量應該為250毫升。水是構成人體的第一大要素。如果水分缺乏,身體內細胞黏膜的溼潤就不能得到保證,就會減弱對細菌的抵抗力。

兒科醫生提示:為了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一定要讓寶寶明白喝水的重要性,並使用各種方法,讓寶寶愛上喝水,養成喝水的好習慣。要隨身帶著水杯,隨時隨地給寶寶補充水分。

7、睡眠不足

充足的睡眠,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具有重要作用。經常睡眠不足,就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影響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發育,導致寶寶特別愛生病。

兒科醫生提示:建議各位爸媽從小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寶寶困了,要及時哄睡,而不是一直逗寶寶玩耍。



關注芝麻育兒專注於0-8歲孩子家庭在健康、養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問題,關注我們就有答案!

芝麻育兒


提問:孩子怎麼就算抵抗力強?

回答:身體健康不生病唄。

哈,錯!

看著這樣的回答,好為人師的小編露出了心滿意足的奸笑臉,又有機會上課了吶,嘿嘿~

今天從哪兒講起好呢?

那就先來說說什麼是抵抗力吧……

咱常說的“抵抗力”,作用並不是讓孩子不得病,

而是能幫孩子在得病後迅速通過自身能力控制住病情,並讓身體儘快恢復。

所以,機智的你一定馬上明白了:

所謂的“抵抗力強”,自然就是指孩子的免疫系統戰鬥力強唄。

沒錯,抵抗力強的孩子,能很快控制住細菌在體內的繁殖增長,

並且將其從體內清除,使得身體很快康復。

想複習人體免疫機制怎麼戰鬥的親,可以戳這裡→抗生素篇來了!什麼時候要用,什麼叫合理使用,今天終於弄懂了

而孩子的抵抗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是在不斷地與病菌鬥爭過程中獲得的。

因此,如果你小心翼翼地把孩子保護在無菌的環境中,

看似是不會生病,但是他的抵抗力也永遠不會太強的

So,各位同學,現在覺悟了沒?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孩子抵抗力的強弱呢?

答案也許有點出乎你的意料:孩子抵抗力的強弱,和腸道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你可能會說:小編你天天逗我,腸道不是管便便的嗎,礙著抵抗力什麼事?

莫急,聽我慢慢道來——

咱們已經說過,人的抵抗力是在不斷與病菌鬥爭的過程中增強的,

因此,細菌侵入就會刺激免疫系統的成熟。

而腸道中有大約300-500種細菌,

並且每種細菌的數量之多簡直超乎人的想象。

到底有多麼多?

嗯……這麼說吧,如果把腸道中細菌的數量和人體細胞的數量相比

可能會達到100:1的比例

誒——聽著好恐怖有木有?

作為一個潔癖的處女座,小編也很不情願寫下這些數字,

然而人類的確就是這麼一個行走的細菌儲存器啊……

而且,正是通過規模如此巨大的腸道菌群持續刺激著人體,

才能使人體的免疫系統調節在最佳狀態,

所以腸道也就成了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因此,想要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就要認真“伺候”好孩子腸道里的這些有益的細菌們

總的來說,有三點需要注意:

首先,要清潔,不要無菌。

這一點特重要!

清潔是什麼?就是單位環境中有一定數量的病菌,但是濃度不足以致病。

那麼無菌呢?就是沒有細菌。

好多家長都認為越乾淨越好,無菌就是最好的,

但是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如果人體內沒有細菌,

那麼人的整個代謝功能都會受到影響,

而且免疫系統在缺少有益刺激的情況下,抵抗力會大大減弱。

因此,

我們追求的是正常的清潔,但不是無菌

第二,不要頻繁使用消毒劑或消毒用品

消毒用品的頻繁使用,

無形之中也是在製造一種“無菌的環境”;

如果你天真地瞪著大眼睛說:“我家並沒有使用消毒劑呀!84消毒液我從來沒買過誒~”

那麼,請你再檢查一下有木有下面這些行為——

  • 用有消毒功能的洗衣液給孩子清洗衣物;

  • 用消毒櫃來清潔孩子的奶瓶或者餐具;

  • 用溼巾、免洗洗手液、有消毒功能的洗手液給孩子清潔雙手。

  • 用酒精擦拭孩子的玩具;

如果有,那麼,呃……你也“中招”了。


育兒知識心得


我的孩子曾一度一個月能感冒四次,每週都跑大醫院,持續數月的吃藥,孩子的抵抗力也幾近崩潰,其中的痛苦煎熬可想而知!那時候也是每天上網找過來人的經驗,試過很多方法,也非常感激他們的無私分享,學到了很多增強孩子抵抗力的有效方法。



1 孩子剛剛感冒好了以後,這個階段是阻斷循環感冒的關鍵時候,我一般會去大的中藥房買精品淮山藥煮水給孩子補脾,孩子年齡大小不同,份量需諮詢櫃檯,注意一定要感冒一好趕緊給孩子喝三五天!




2 學會分辨孩子體質的寒熱,不同的體質用不同的方法。

愛生病的孩子都是脾胃較虛弱的,脾虛分為脾陰虛和脾陽虛。

脾陰虛的孩子比較燥,嘴唇鮮紅,一感冒就扁桃體炎,比較好動,愛吃肉。

脾陽虛的孩子比較冷靜,嘴唇顏色正常或發白,秋冬天比較難過,穿很多衣服,小手還是涼的。稍微受寒涼就容易感冒。我的孩子就是陽虛型,她和陰虛型的孩子站在一起對比很明顯,一個像冬天一個像夏天。

我的孩子適合吃八珍糕,我買的是下圖的,網上很好買到,味道孩子也愛吃,我已經分享給幾個媽媽了,都反饋孩子還挺愛吃,有點像餅乾。我一般給她吃一週歇一個月左右再給她吃一週,效果很明顯,從一個月感冒四次逐漸變兩次,到後來一個月一次,現在幾個月都不感冒一次。






脾陰虛的孩子的調理辦法可以參考羅大倫博士的書,讓孩子不感冒不發燒不咳嗽 和 脾虛的孩子不長個 這兩本書讓我受益頗多,推薦給大家。





3 合理的餵養孩子


我曾經每天早上變著花樣燉一盅湯給孩子提高抵抗力,排骨湯,魚湯,雞湯等等,不但沒提高抵抗力還把孩子弄的一喝湯就拉肚子,每天想方設法的讓她多吃點飯結果孩子是每天吃的很多但是後來大便從一天一次變成一天三次,完全不吸收,孩子又黃又瘦,所以我的感觸是吃飯量要聽孩子的,不想吃就不勉強。每個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是不同的,不能每天吃的太葷,葷素合理搭配,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防食積,保護孩子的脾胃。



4 讓孩子多戶外運動

由於孩子抵抗力差,我們曾經不敢把她帶到外面玩,結果一吹風就感冒,而且每天拉長臉不開心。最後還是得讓孩子適應外面的環境,我的辦法是給她在小區裡找個愛動愛笑體質強的小夥伴每天一起玩,衣服的增減也聽孩子的,孩子愛笑了,體質也一天天的提高。



5 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的基石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家庭氛圍不好,孩子每天被焦慮,抱怨,憤怒等等負面情緒包圍,就像精神上沒了太陽,抵抗力也不會好。曾經在孩子面前激烈的爭吵過一次,孩子當晚就發高燒,至今後悔不已。溫暖的家庭,平和相愛的父母,生活在其中被愛滋養的孩子,身體上和心靈上都會是平和的。



這些都是全職帶娃三年多的體會,分享給大家,希望孩子們都能健健康康的。也很高興在孩子的健康路上能貢獻些微弱的力量。


森林派對


現在真的有一些小寶寶得的是一種,令大人哭笑不得的週期性感冒病,反正是一要到大人要領工資啦,開餉啦時候,就會感冒一陣子,等錢花上一半啦左右時候,就會好了,如此規律性的折騰要到十歲左右才會穩定下來。我認識一些朋友家的小孩就是這樣子的,大人哭笑不得地說,唉,就怕到開資時候……。那麼我們現在來說如何讓你的小寶寶抵抗力強身體好呢?我想只有做到以下幾點,就應該可以啦。一,堅決別讓你的小寶寶養成吃小食品的不好習慣,因為小食品裡會有各種化學性的食品添加劑,雖然有的合乎國家標準,但是你上哪兒知道哪種小食品合格呢?話又說回來了,小寶寶的大腦和生理發育正處於萌芽期,你讓你的小寶寶吃那種添有化學性的食品添加劑,本身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家長,對小寶寶成長大大不利!那小寶寶身體內的脆弱的免疫系統被外來成分干擾了,不得病才怪呢!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當今社會上,一些小寶寶愛得病,得大病,怪病,老人病,惡性病的原因之一!大人不注意,小寶寶必受其害啊!二,一定要讓小寶寶多喝些大棗,小米,花生米,大米等一些堅果熬成的稀粥,吃正常的水果和飲食,這樣能讓小寶寶在吃自然的食物中,自然地快樂地成長。小孩子是怕肥不怕瘦!這一點一定要記好!三,小孩子好動是天性,他願意玩就讓他們玩個儘性,大人在孩子玩的期間,可以趁機告訴孩子一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一些安全常識,一定要反覆地,天天地告訴他!因為,小孩子是沒記性的,一玩起來就什麼都忘了。我們常在大街小巷中看到,有些孩子挺大了,依然讓父母揹著,抱著,用嬰兒車推著,就怕孩子累著了,其實這對孩子成長相當不好,因為孩子現在正是好動時期,你大人們限制了孩子走路的自由,無形中讓孩子養成了依賴和任性,養尊處優的心理,長大了一定會對父母之話不理不睬的,那是很可怕的後果!而且也干擾了小孩子身體素質的發展!四,千萬不要在換季時突然給孩子穿厚衣服,這樣極易讓孩子身體出現季節病!小孩子是屁股上三把火,凍不壞的,只有根據天氣適當讓孩子換減衣褲就可以了。我們時常看到小孩子有的穿的嚇人,裡面還被捂出汗了,小孩子不懂?大人們應該懂啊!其實大人捂孩子不是愛,是貨真價實地禍害小孩子啊……!就說這些了。風吹雨打才能讓小孩子成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