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好累,該怎麼辦?

糖果果152442686


首先帶兩個孩子肯定是非常累的!

我不知道你大寶多大,二胎現在肯定也比較小,在大寶上幼兒園以後,你和你媽媽在一起帶孩子還是很累的情況下,那你完全可以選擇自己帶兩個孩子。

我是一個懷著二胎的寶媽,但是我一直是和婆婆在一起帶孩子,因為孩子爸平時真的沒空幫忙帶孩子。

剛開始和婆婆的關係還是比較好的,那時候也不住一起,矛盾自然就沒什麼。

後來大寶出生,孩子爸又在外地幫不上忙,只能和婆婆在一起帶孩子。

從月子裡就開始爆發矛盾,我說熱讓孩子少穿一點,婆婆聽別人的就是穿兩件,結果孩子熱的溼疹嚴重。

我也說孩子要少抱一點,婆婆沒事就抱抱,結果幾個月白天睡覺都是在我懷裡渡過。

這樣的小事在帶孩子這方面太多太多了,為了讓孩子不受罪,我和婆婆心平氣和的談了一次。

那次談話為我們兩作出一個明確的分工,婆婆負責家裡的衛生,飯菜及孩子的洗漱問題,而孩子的穿衣,餵奶及添加輔食之類的護理工作由我來完成。

這樣發現矛盾就少了很多,我們互不干涉,而孩子也舒服了很多。


隨著孩子的長大,婆婆也慢慢接受科學育兒的知識,有時還會教別人給孩子少穿點衣服。

因為大家都在進步,所以我覺得和老人一起帶孩子不累,等二胎出生後我可以繼續去全職媽媽一段時間後,會很放心地出門上班。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帶孩子,這樣也很不錯,不是嗎?


派球育兒經


日前正和婆婆一起帶孩子!


因為老公不放心我一人帶孩子,所以請來了婆婆。婆婆性格很強勢,家裡任何事她都想參與,還特別八婆,背後說人閒話,反正我是不喜歡她,就連大姑子和他兩個兒子都受不了他!不過我卻制服了她!

第一天來,她不洗臉不刷牙就抱著娃想睡覺,我把娃抱過來,給孩子打水洗臉洗手,一邊洗一邊說:我們是講衛生的乖寶寶,媽媽給寶寶洗完臉就睡覺,咱不和奶奶睡,奶奶都不洗臉不洗腳,咱不讓奶奶親,奶奶都不刷牙,寶寶咯咯咯的笑了!婆婆說,乖孫子洗完奶奶就洗,晚上乖孫子和奶奶睡好不好?趕緊就去洗漱了!有時候和婆婆講這些拿孩子作為調劑!

婆婆喜歡穿高跟鞋,我就直接強勢的說:媽,你只要穿高跟鞋我就不給你娃抱,摔著咋辦!婆婆還委屈的說,沒事,我穿的穩,我說不行!出門娃直接不給她抱娃,一次兩次後出門自己就把平底鞋換上了!所以關係到孩子安全,該強勢就要強勢!

和婆婆處了8個月,我教會她玩微信,給她買了個500元的手機,天天和兒子女兒微信的不亦樂乎!我又把三大姑八大姨微信給她加上,轉移她的注意力,不讓她一門心思全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我管,她負責我和她的吃穿!很多時候她都想改變我的育兒方式,給孩子吃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就給她講道理,拿著她手機給她搜孩子生病圖片,她就一個勁說,誒喲,心疼死了,我的孫子可不能這樣啊!我就趁機說,知道了吧,現在娃娃金貴著呢!我在她手機上下載了個餵養APP,她沒事也看看,現在動不動還說,不要給娃吃啥吃啥,對娃娃不好!總得說老人也是為孩子好,老人很多識字不多,讀書好,圖片就是最好的利器,給她講把屎把尿的厲害她不懂,給張圖就懂了,還直觀!

婆婆喜歡跳廣場舞,我每天晚上都讓婆婆出去跳舞,我在旁邊看!給她買一套廣場舞裙子和鞋子。給她交了5元電費。她的舞伴都說,你這媳婦好啊,她也高興!培養她的興趣愛好,分散她注意力!現在,吃晚飯後她就急急的給我說,小莉,我先去,你抱著乖孫子一會來哈,碗你放著我回來洗!跑的比兔子還快!我也樂得清閒!

婆婆一輩子節儉,不喜歡我花錢大手腳。說我給孩子買了太多玩具,買了太多衣服。我就說,媽,你看城裡娃娃誰沒個幾件玩具啊,我買的都不貴,別個加起來都幾千,我買的都便宜!而且用完咱們可以收起來,以後生二胎或者給小舅子的娃娃玩嘛!這可划算著呢!我知道老公一個人掙錢不容易,我肯定省著花!光說不行,記得讓她去打折超市買東西!催著她去!不得不說婆婆來了兩三天去一趟超市買打折菜,我們吃的豐盛,還便宜!婆婆嚐到甜頭,覺得我也確實在節省!還在老公面前說,媳婦持家!

最最最重要一點,一定要聯合家裡其他成員討伐她!比如,她覺得尿不溼太貴,一天出門死活不讓給孩子穿,結果在餐廳吃飯時候,娃拉粑粑了!我都氣死了!直接火了,說讓你用不用吧,現在咋辦!因為弄到沙發上了,還賠了餐廳200元!我直接把照片發家群裡,這下好了,小舅子,大姑子,公公都聲討她,讓她聽我的!我打圓場說,下次就媽陪錢給別個!後來遇到情節嚴重的,我就給家群裡發牢騷,他們就給婆婆講,有家人做後盾很重要的!


潮爸辣媽育兒成長記


我生二胎後婆婆象徵性的來家幫了幾天,後來我果斷拒絕她來,婆婆到處說我不讓她帶孩子,並不是她不幫我。每天上午十點婆婆來了,那個時間正是孩子睡上午覺的時間,我也會補一覺,然後聽著門鈴大叫聲,我各種手忙腳亂急忙開門,說話大聲怕吵了孩子啊,婆婆來了,我關住臥室門繼續睡,肯定不合適,不睡吧,實在晚上醒幾次餵奶太累了。關鍵婆婆來了,什麼都不做,就說是看著孩子讓我去做飯,做好飯關鍵還不一定合人家口味,其實是孩子哭了,還得我來哄,拉尿了還是我收拾。就是多雙眼睛盯著你,無時無刻在監視你,還得給她做飯。要是網上買東西多了,到處還得說你亂花錢。中午孩子不睡覺了,人家想睡啊,吃了飯,一點人家走了,說太累了,中午休息不了身體吃不消。呵呵,你說有啥用,還落了個名說幫我帶孩子,來了半個月,我和孩子他爸說啊,千萬別來了,我是真心不需要。辛苦點自己帶,實在做不了飯,外賣幾分鐘就送到,大家心不累,也沒那麼多事兒,要不時間長了,沒準兒翻了臉就沒意思了。幫忙是要真心疼你的人來,裝樣子的要堅決說不,沒功夫生那閒氣。


風吹麥浪146231646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好累,我有切身體會,我生我小寶貝幾個月後回公司上班,小寶貝又還沒有斷奶,因為家裡離公司要半個小時車程,加上是熱天,我就想著帶小寶貝及家婆住進了職工宿舍,不忙的時想可以回宿舍看看她,餵奶什麼的也方便。

有一天領導突然說有客戶要來,要我去接待,我就擠好奶放進保溫杯,我說我要遲點才回來,等下你就開保溫杯倒奶喂她就成,後來領導又說客戶臨時有事來不了,我就回宿舍,家婆沒有給寶貝餵奶,我問為什麼,她說保溫杯不會擰開,怕擰壞了……還有一次我拿鑰匙給她自己回宿舍開門,等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忙完回宿舍,她抱著小寶貝蹲在宿舍門口,她說不知道插鑰匙進去應該向轉左還是向右轉,怕鑰匙斷了,大冷天啊,我看著心比天氣還涼。

後來小寶貝斷奶了,我們就沒有住職工宿舍了,每天早上我班之前都交待家婆熬粥給小寶貝,有一天早上我發現她在熱粥小寶貝喝啊,我說問為什麼不熬新的,她說我之前都是這樣,喝不完就留每二天喝啊,她沒有拉過肚子,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不喝完多浪費。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事情發生的時候真的覺得好煩燥啊,可是過後想想,畢竟是孩子的奶奶,找誰來照顧小寶貝也沒有她那樣的盡心的,平時候我們多做一些就好了,其實更多時候真沒有必要生氣,就像前面的情況,如果我在交待她餵奶的時候問問她會不會開保溫杯,如果不會就示範給她看,給她鑰匙的時候告訴的她插入鑰匙後向左轉一圈門就會開了,交待她熬粥的時候跟她說孩子還小,胃不好,不要吃過夜的食物,這些事情或許就不會發生了,有時候我們覺得很容易的事情,老人未必瞭解,多跟老人溝通就好了,遇事不要急著發脾氣,先找找原因。畢竟還有好長的相處時間不是嗎?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發表留言!


吾同木棉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無論是婆家還是孃家的長輩,都讓人很累,而且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主要原因是兩代人的帶娃理念相差千里,並且彼此都認為自己帶娃方式沒有錯,不願意協調或改正問題。



我一開始也覺得很累,但聽過這樣一段話以後,也就釋然了。

“如果長輩非要給孩子喂很多飯,你就放手讓他們喂好了。孩子也不傻,真吃飽了是不會繼續乖乖吃飯的,長輩再怎麼花心思去喂也是白搭……”

我後來想想也是,與其跟長輩們不斷制氣,倒不如把心放寬一些,事情也許沒你想象的那麼糟心。

畢竟你請誰幫忙帶娃,潛意識裡是信任他們才讓他們來的。如果是個特別不靠譜的長輩,相信你也不會非請對方來幫忙的。

遵循一個原則就是:長輩用自己的方式教養孩子的時候你不要插手插嘴,除非是涉及到教育底線時再和長輩溝通。同樣,你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請回避長輩,或提前和長輩溝通好,你管教孩子的時候請他們不要插手。


薯條媽媽育兒日記


第一. 不管是孩子的奶奶帶孩子還是姥姥來帶,結果都是不盡人意。除非自己不參與進來,撒手讓老人帶,這種可能性在我這裡幾率是為零,我想現在的年輕父母是很重視教育的,孩子的教育是不容忽視的。

建議你你和老人進行分工,讓老人只料理家務,比如做飯,打掃衛生,買菜,當然你一定是要協助老人去做,畢竟我們也要體諒老人的辛苦。你的主要任務是帶好兩個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陪伴就是教育的最好方法之一。

第二. 就是完全不讓老人參與,自己合理安排還孩子的吃喝拉撒,一日三餐,孩子的教育要是自己來,首先家長要不斷地學習,可以參考育兒專家方面的書籍,頭條“育兒頻道”一些媽媽們的育兒經驗,這些都是可以借鑑的。

專家說,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途中,始終感覺到累,那麼應該是你的教育方法錯了,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哪裡做得不妥,才會讓自己感到累。所以說育兒就是一條通往自我成長和進步的道路。我們始終要不斷努力去學習。

第三. 想想自己為什麼有老人幫忙反而更累了呢?如果你和老人溝通,老人同意你的意見並能夠採納,倆人之後在帶孩子方面沒有異議,以後還可以一起帶孩子,那也是不錯的選擇。我覺得主要還是

兩代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育兒方法等方面除了問題。

記得我的兒子當時也是由孩子姥姥來帶,我們每天都會有矛盾,老人總是會按照自己的老一套來照顧孩子,給孩子養成了不好的作息時間,每天都是午睡時間超過3小時,孩子到晚上就鬧著不睡覺,第二天,老人也沒精神還很辛苦。這給孩子的健康也到來隱患。還有個更奇葩的事情,孩子從小到快3歲了,大便都是在地上解決,而老人覺得沒有什麼,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上為時間。所以,老人和年輕人一起帶孩子一定有解決不完的矛盾,不僅僅是心累,身體也會慢慢疲憊。最終,我們還是要選擇一種適合家庭狀況的理想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圖片全部來自網絡

我是七歲男孩的媽媽,我用親身經歷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我的頭條號:宇軒媽育兒,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你評論,點贊,轉發。


宇軒媽育兒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真的很累,剛出月子的孩子哪又不哭的,可是老人就是不想讓孩子哭,孩子一哭無論半夜還是白天推門就進,詢問為什麼哭,白天工作晚上好不容易看到孩子,總想逗逗孩子,可是這老人就不讓幹這幹那的,弄得家裡氣氛緊張。



下班後一進家門老人就開始嘮叨怎麼照看好孩子,年輕人都科學餵養孩子,老人還是老觀念,根本說不通。買個電動搖床,孩子剛開始躺裡面難免哭鬧,老人就會馬上說,別把孩子嚇著,快抱孩子下來吧。你如果不聽,老人就會生氣,你聽吧,挺好的東西……。



和老人住一起真是身心疲憊,嘗試很多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尤其有了孩子以後,要有自己的空間,對老人還有孩子都好,雖然自己帶孩子可能會很辛苦,但和老人帶孩子更辛苦。下班回家家庭氛圍卻很好,無需顧慮太多。星期六日帶孩子去看看老人,氣氛也不錯。這樣才能創造和諧社會嘛。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好累,該怎麼辦?

肯定累啊,兩代人的帶娃方式和思想理念都不盡相同,肯定會有矛盾,和婆婆共同看娃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錯誤的。

既然已經發生,那麼只能彌補,教你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們屢試不爽。

首先給婆婆購買一個智能手機,下載今日頭條,把育兒頻道設在首頁前排,其他新聞軟件不要下,不要小看手機對老人的吸引,時間久了,那些優秀的幼兒經驗,你婆婆會學得比你還溜~

此方法比起當面糾正強太多了,有著潛移默化得效果,請一定要有耐心。

真實測試過,請您參考!


拉拉的美麗人生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很累,深有同感!

我家大寶出生後,外婆過來照顧月子,完了後,孩子的爺爺奶奶就過來幫忙照顧孩子,在我產假還沒結束之前,就是和老人一起帶孩子。就像題主所說的一樣,身體不累,但精神壓力太大了。

比如:爺爺奶奶主張給孩子餵飯,而我希望讓孩子自己抓飯,雖然弄到到處都是,但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手部能力和精細動作的發展,但爺爺奶奶嫌棄麻煩,又覺得很髒,又覺得孩子自己吃得慢,在孩子想自己吃飯的時候,拒絕給孩子成長的機會,而此時我又不能明說老人這樣會慣著孩子,於是只能自己忍著。



又比如,在孩子7、8個月大的時候,我想把孩子放地板上練習爬行,可老人覺得地板太涼,硬是不讓寶寶自己爬行,於是我家大寶直接跨過爬行,直接學習走路。



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與老人養育孩子觀念的不一致,雖然自己看上去很輕鬆,別人都很羨慕我有老人幫忙照看孩子,但心裡的不舒坦只有自己知道。

也嘗試跟爺爺奶奶溝通,希望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能保持步調一致,但都無疾而終。

後來有了小寶,我辭職回家當了全職媽媽,現在也把大寶接回家一起自己帶,雖然辛苦,但是看到倆寶每天的進步,也是一種安慰。

【我是"成長為自己",今日頭條育兒專欄作者,希望通過身邊的故事影響你我他,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及評論】


成長為自己



我是二胎寶寶的全職爸爸,在辭職帶娃之前,我在IT公司任職管理層,職務待遇都還不錯,工作挺忙的,經常出差,媳婦是公務員,相對比較穩定,但也需要我的父母幫忙照顧年幼的孩子,要說沒有問題和矛盾,肯定是假的。


我最終選擇了辭職帶娃,確實和老人帶孩子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觀念衝突不無關係,我先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談一下這個問題的看法。

在我看來,以我的經歷來說,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問題:

1、我父母是個比較講究規矩的人,每天晚飯一定要等到我回到家才能一起吃飯,在父母看來,兒子辛辛苦苦上班掙錢養家,晚上回家還只能吃冷翻剩菜,這樣是不能接受的,而我從事的職業來說,加班或者晚點下班是常有的事情,回家在路上耗費的時間很較長,通常回到家至少是7點半之後了,這樣就導致一家人經常等到那麼晚才吃飯,老人、女人都餓著肚子陪著,心裡很糾結,心理壓力很大,每次下班回家都有飆車回家的衝動;

2、在給元寶備食物方面,我們希望儘量的無糖、低鹽,但父母是湖南人,飲食習慣口味偏重,在準備食物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食鹽超量的問題;

3、零食、尤其是糖果的控制上容易出分歧,老媽喜歡吃糖,孩子看見或者找到糖果之後也想吃,並且經常通過哭鬧的方式來達到目標,我們又知道吃糖對孩子的牙齒健康、鈣質的吸收和身體發育都有很大的影響,嚴格不讓孩子吃零食的糖果,對於這種衝突,確實挺讓我傷腦筋的;

4、對待孩子的進食問題,老人總是會希望孩子儘量的吃得快、吃得飽,對於孩子來說,體驗不到飢餓感,也沒有多少機會自己練習用調羹、筷子進食的能力,因為孩子自己吃的話,剛開始一定是吃的很慢、注意力不集中、撒的到處都是的食物,老人總會很焦慮和擔心,乾脆自己代勞把孩子餵飽,讓孩子失去了訓練自我、獲得自信的機會,包括自己穿衣穿鞋等基礎自理能力,而我們則更希望孩子能夠多進行這種訓練,但因為孩子的進餐基本上是老人負責,我們下班回家的時候,孩子都吃完了,想要干預都沒有太多條件;

5、老人帶孩子的過程中,基本的原則會是不鬧事、不折騰、不受傷,不太捨得讓孩子去嘗試一些攀爬、奔跑等看似有一定風險的活動,當然,這也和老人的精力體力不足有關係,但這種狀況下,對孩子的大運動能力的練習、平衡感、自信心等方面的訓練就不夠了;

6、現在很多老人在擁有智能手機後,喜歡不停的刷手機,尤其是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各種信息、文章、視頻,我父母也不例外,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是讓孩子自己玩,然後自己拿著手機刷,甚至有時為了不讓孩子翻騰,會抱著孩子一起看手機,甚至會把手機拿給孩子玩,對於這種情況,說實話,我特別接受不了;

7、在對待大寶、二寶的一些態度和重視程度上,也能感覺到一些較為明顯的差別對待,關注的焦點會明顯的放在二寶身上,這種態度多少會體現在一些語言和行為上,雖然孩子不一定會體會到,但是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會覺得不好接受;

8、老人大多是過苦日子過來的,在對待消費習慣、錢財、行為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包括對孩子的教育投入,都和我們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容易引起分歧和爭論,最終導致大家都不開心。


說實話,父母辛苦了一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放鬆,又繼續幫我們帶孩子,真的很辛苦,一方面是老人真心實意的想幫助我們,很難拒絕這種親情的愛意,另一方面也是很多年輕人自身確實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財力來獨自撫養孩子,這種背景下,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家庭都必須面對三代同堂一起生活所需要面對的各種磕磕碰碰,尤其是在育兒方面的問題。

所以,面對這些問題,包括看著父母一天天的勞累,在我們住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也沒有什麼親戚朋友的,我心裡也過不去,我在我家二寶(元寶)1歲半的時候最終做了個決定,就是辭去工作,自己帶孩子,一方面能夠按自己的想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實踐上,避免了兩代人在子孫教育上的觀點、做法的直接碰撞,另一方面把父母送回了三線城市的老家,住在前幾年買的新房裡,每天能夠悠閒的生活、鍛鍊身體、走親訪友,隔三差五的約兩個朋友到家裡打打麻將、聚個餐,或者報個旅行團出去玩一趟,沒有了幫兒子照顧孩子、收拾家務的壓力,身心的狀態明顯好了很多。


當然,我這種做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極端,一來需要較為充裕的財務儲備,以應對不上班帶來的家庭財務壓力風險,二來也需要讓自己接受不上班不工作的狀態對個人發展的負面影響,對於很多有事業心的人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對於和老人同住,一起帶孩子,確實容易碰到很多問題,如果不得不這樣,我想,小事情上互諒互讓、大原則上堅持自我,是可以遵循的做法吧,畢竟,孩子是我們的孩子,育兒教育是父母應該親力親為的事情,真的不應該假手於爺爺奶奶甚至其他人。

*************************************************

元寶爸爸:我是兩個孩子的全職爸爸,70後花樣大叔,專注育兒、教育和親子旅行的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轉發我的觀點,更歡迎評論發表您的意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