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當前中國最好的10所大學是哪些?

18711851


中國十大名校,清華北大排第一檔,沒有任何異議。

第二檔,華東五校:復旦、上海交大、中國科大、浙江大學、南京大學。

以上大學為前七名,沒有任何爭議。

第三檔爭奪三個名額,爭議比較大,競爭激烈。候選學校有中國人民大學、北航、同濟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大、哈爾濱工大、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交大等。這十所是公認水平比較高的。

吉林大學、東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都大而不強,屬於第四檔了。

武漢大學、華科、哈工大、西安交大雖然名氣大,規模大,但是錄取分數卻很低,都是二十~三十名之間,生源素質難以服眾,畢業生水平通常在各單位表現也就中等偏上,不夠拔尖。他們屬於大而不尖、名而不優的大學。

南開大學錄取分數不低,但是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沒有一個學科入選A+,A類學科也不佔優。

中科院大學則是個另類,學生只有幾百名,還很分散,教學不夠規範,都稱不上正式大學。

其他還有各種專業院校,比如上海財經大學,錄取分數也很高,但是專業太少,科研不強,規模小。

因此,剩餘三所大學,以人大、北航、同濟勝出。這三所大學的畢業生,相對其他第三檔的大學來說素質更高,用人單位爭著要。

中國人民大學,幾乎是全國文科綜合第一校,錄取分數不亞於華東五校。頂級投行、頂級諮詢公司都喜歡招人大畢業的,畢業生平均薪資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因為地理位置好,科研力量強,每年都拿到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各種重大項目,錄取分數常年前十,就業也非常受歡迎,工資高。北航以品質、經費預算、生源質量來說,穩居國防類大學的第一名,可作為國防類大學的代表。

同濟大學,純正德國血統,德國政府和德國人創辦的大學,現在仍然獲得德國政府大力支持,很多學科都和德國的大學有交流合作。校友中當選兩院院士有二百多人,最近又入選教育部六大前研科學研究中心:教育部決定予以立項建設,請同濟大學以建成具有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創新中心和人才搖籃為目標

。錄取分數居高不下,常年前十,生源素質高,就業好,工資非常高。

而且同濟拆分出去的專業也幾乎全都是A+,比如拆給華科的同濟醫科,拆給武漢大學的測繪與遙感有六個院士,拆給交通大學的機械工程多次評為第一,拆給上海交大的造船系穩居全國第一,拆給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穩居全國第一,拆給復旦的文科理科。按能排全國第一的拆分學科來計算,簡直是A+第一母校。

以上十所大學就是全國最難考上,學生素質最高,畢業生最受歡迎,各方面綜合最優質的大學,因此評為全國十大名優大學,名副其實!

評選名校以錄取分數為最重要參考指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大家不得不承認:優秀人才通常是選拔出來的。舉個例子,比爾蓋茨大一就綴學了,沒有接受多少培養,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成就,因為畢竟他是哈佛大學經過激烈競爭選拔出來的,考分不低於任何學霸。試想想,假如北大清華錄取線還不如深圳大學,那大家肯定不會奉北大清華為最好吧?實際上,每年高考結束,全省前20名的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都會被北大清華拿到,接下來就是長達一兩週的你死我活的上門爭搶,招生老師軟磨硬泡,

搶優質生源就是搶未來



還有一個極其重要指標就是科研經費指標,北航和同濟大學科研經費26億,也是第三檔中最高的,比第二檔的復旦大學(25.6億)、南京大學(14.9億)、中國科大(22.8億)都高。南京大學是前七名大學中科研經費墊底的,錄取分數也幾乎被北航、同濟趕超。也就是說北航、同濟與華東五校在科研經費和生源方面幾乎差距不大。


除此之外,哈工大(25.5億)、天津大學(25億)、華科(24.5億)科研經費也很高,不愧為工科名校,但是強中更有強中手,還是比北航和同濟稍遜一籌,而西安交大科研經費才15億,還沒西北工大的17.8億多,掉隊嚴重,難怪有些力不從心。

再來一張按科研經費排序的表:



科研經費高,說明受到國家重視,學校的科研項目水準高、籌資能力強,因此,北航、同濟傲視第三檔,躋身前十,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再補充一張2018教育部直屬高校經費預算排名表:



中山大學錢多多,應該是廣東省猛投的結果。同濟大學134億,也是相當可觀的,尤其按人均計算的話,能進前五。

人大的科研不多,但是人大畢業生在金融行業表現突出。人大、南開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都是文科強校,但是人大的錄取分數遙遙領先,因此人大作為文科院校代表晉升前十。

全國十大名校,北京佔了四個,因為是首都,資源優勢明顯;上海佔了三個,畢竟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又是經濟第一城市;其餘三個都在長三角,也不奇怪,江南自南宋以來就是出才子的地方。其他地方的大學,不是不努力,但是要麼基礎差(比如深圳),要麼地方經濟不夠發達,生源質量不足,師資也有不少流失,要麼就是招生過多導致品質下降。

因此綜上所述,清華北大,華東五校,人航濟,就是目前含金量最高的中國十大最牛名校!!!


董董_69904


綜合世界四大高校排名榜近幾年的排名情況,以出現最多的前十名計,具體應該是:

1、清華大學

2、北京大學

3、復旦大學

4、浙江大學

5、上海交通大學

6、南京大學

7、中國科技大學

8、中國人民大學

9、中山大學

10、武漢大學

哈工大、華中科技、吉大也有時進入前十,只不過頻率少些。


梅西大佬


以上為中國大學前十強


1927年的古董先生


最近,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又公佈了2017年世界大學聲譽排行榜。全球大學聲譽榜(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是由來自137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500名學者,在每人只能提出不超過15個名單的前提下,選出的全球前100家聲譽最傑出的大學。我們來看一下其中10所中國大學。

1.清華大學(14名)

2.北京大學(17名)

3.香港大學(39名)

4.臺灣大學(51-60名)

5.浙江大學(51-60名)

6.香港中文大學(71-80名)

7.復旦大學(71-80名)

8.香港科技大學(71-80名)

9.上海交通大學(71-80名)

10.南京大學(91-100名)

一般排名都是綜合性大學,中科大、北航、同濟等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大學在排行榜上不佔優。因此,填報志願還要以個人所好專業為主,不要盲目地追求名校排名。


資訊湃


你覺得當前中國最好的十所大學有哪些?其實不同的人對於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學的判斷標準都是不同的,十個人中可能就有十個答案。那麼作為一個從業多年的高中教師,我來分享一下大眾較為接受的一個排名。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中國科技大學

4.浙江大學

5.復旦大學

6.上海交通大學

7.南京大學

8.哈爾濱工業大學

9.中國人民大學

10.華中科技大學


我心目中所認為的高校水平擔當,應該是研究水平較高,同時學術實踐又不落於旁人的。可能很多高校沒有上我這份榜單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屬於綜合類發展較為全面的,所以在這方面排名可能會吃虧一點。

作為首都,是有著一座3000餘年建城歷史,860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古城,同時也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就坐落在這個城市。

年輕人都常常掛在嘴邊的話,“逃離北上廣”,這裡的上就是上海。這份榜單中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就屹立在這個城市,這座危險與機遇並存的城市。所以這裡的四所大學可以列為榜單中的第一批次。


北京大學創於1898年,是當時的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思想的根源地,北京大學有著不可複製的意義,北京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學科81個,其中社會學,朝鮮語,歷史學,考古學專業優勢明顯。

清華大學偏向理工科,文科相較於北京大學相對比較薄弱一點,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產品設計,核工程與核技術等專業在全國排名佼佼。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其優勢科目主要有宗教學,檔案學,國民經濟管理,市場營銷,政治學與行政學等。


復旦大學的預防醫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漢語言等專業排名較為不錯。上海交通大學是由國家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9個。其經濟管理類,計算機類等專業是學校王牌。

位於小船搖曳,青黛灰瓦的江南水鄉,這幾所大學以不同於北方強硬的姿態進入人們的視野中。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這三所大學也可以列為第二個批次。


華中科技大學光聽名字來說就知道是一所以高新產業科技所聞名的學校,武漢的光谷區為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華中科技大學的光電信息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等專業就業前景一直很不錯。浙江大學坐落在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杭州,信息資源管理,農業電氣化,物流工程,古典文獻學類專業聞名。

南京大學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的大氣科學,地質學,戲劇影視文學,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等專業強勢。

北風飄飄,風聲赫赫。屹立在其中不倒的兩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樣有著過人的優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有國家重點學科45個,傳播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等專業在全國排名前列。這幾年,中科大的科研成果簡直驚豔全國,量子通信尤其值得驕傲,它排第三,是對這所超級名校的致敬,但也會引來爭議。

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東北三省的第一大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等專業發展勢頭良好。一直以來都是影響力巨大,錄取分數線非常高,排名第八,實至名歸。

以上就是我所認為的大學排行榜和優勢,可能與你想的有些出入,但還是求同存異比較好,希望在這裡能夠幫助到你。


優學優考策略


圖片是2019英國泰晤士和2019美國USNews對大陸高校的排名。

不過結合我高中(江蘇理科)和大學(理工科)中對各高校的印象,個人心目中的排名:

1.清華大學

2.北京大學

3.浙江大學

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5.復旦大學

6.上海交通大學

7.南京大學

8.武漢大學

9.西安交通大學

10.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並列)




南京小夫子


我對大學比較有發言權,什麼武書連等都是胡扯,從社會認識層面這個排名一直從上世紀90年代流傳,比較靠譜,沒人敢有疑問:北大 清華 復旦 上交 浙大 這前五名中清華北大可以輪換一二名,復旦上交可以輪換三四名,浙大一般都在第五名。 然後是:人大 中科大 南京大學 武漢大學 華科 吉林大學這又是後6名,此外哈工大 西安交大 北航 同濟 北師大因為專業性太強的原因不能如果按照綜合去排名明顯吃虧。

總體來說按照影響力來排名應該是:北大 清華 復旦 上交 浙大 人大 武大 南大 華科 中科大


七年的愛22


根據比較權威的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一百強大學內地佔6所。

1.清華大學,位列25。

清華大學的工學優勢突出。理學、醫學、社會科學在全國高校中也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其優勢學科有工程物理、車輛工程、材料、電氣、通訊電子、計算機、自動化等。

2.北京大學,位列38。

北京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哲學、政治學、藝術學理論8個重要學科位居全國第一,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藝術學、管理學等文科領域,共有14個學科進入全國前三,體現了北京大學在中國的文科優勢。

3.復旦大學,位列40。

復旦大學是文理醫並重的大學,復旦的學科發展相當均衡。復旦大學的優勢專業如下,文科:歷史學,哲學;經管,經濟學,金融學;理科:數學,化學;工科,微電子;醫科:基礎醫學,護理學;

4.上海交通大學,位列62。

學校是工科為主的綜合類大學。強勢專業有船舶、建築、動力學、電子、信息等,理工科都是相當強。經濟、管理學等在全國也是相當有名。

5.浙江大學,位列87。

浙江大學的優勢主要在工科專業,機能學院、電氣學院還有材料方面都是國內領先的水平。心理學、數學、生物醫學工程、力學、機械、光學工程、儀器、材料、熱能、電氣、控制、化工、園藝,土木,計算機應用等專業都是浙江大學的優勢專業。

6.中國科技大學,位列97。

中國科技大學在物理、數學、化學等理科類專業名列前茅。

當然包括海峽兩岸的話,還有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國立臺灣大學都是榜上有名的。


煮酒戲漫


中國高校十強為:兩龍,五虎,鳳凰,麒麟和熊羆。

兩龍為清華和北大

五虎為華東五校,即中科大,復旦,上交大,南大,浙大

鳳凰為中國人大

麒麟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熊羆為哈爾濱工業大學

具體名次如下:

清華大學

水木清華,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我國高校執牛耳者也!



北京大學

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知識分子的精神圖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如果不加前綴,科大就是中科大,身在合肥,志在寰宇!



中國人民大學

任何排行榜,人大不進前五,全國千千萬萬文科生不答應!



復旦大學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自由而不尚功用,反能為天下大事!


南京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的苗裔,亞洲頂級學府的風範!



上海交通大學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交通系大學的代表!



浙江大學

學科最全,規模最大,自是大家格局!



中國科學院大學

科學院的幼子,得天獨厚,前途無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

北極之星,軍工重鎮,國之干城!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能問這個問題的同學應該對大學是很有追求的。其實說到我國高校排名,不同的機構不同的時間按照不同的標準會有不同的排名。就綜合實力來說,清華北大是當之無愧的排在前兩位的,北京的四大名校除了這兩所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上海的四大名校則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武漢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江蘇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天津有南開大學,浙江有浙江大學,安徽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東有中山大學,陝西有西安交通大學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下圖可作為一個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